首页 > 范文

文本一: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9 00:20:11 阅读: 评论:0

文本一: 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 李娟 ①在吾塞,一场又一场漫长的下午时光,我们在森林之巅的小木屋中喝茶。雪白的羊油舀进滚烫的黑茶里,坚硬的干面包被用力掰碎,泡进茶水。泡软了之后,锡勺搅在碗里,慢慢舀啊舀啊,一口口吃掉。那么安静。 ②风经过森林,像巨大的灵魂经过森林。森林在敞开的木门之外,在视平线的下方。从小木屋里看出去,天空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二,它的蓝色光滑而坚硬。这时,斯马胡力说:“这个木头房子嘛,夏天嘛,是人的;冬天嘛,是熊的。” ③六月,我们来到这里。我们的驼队穿过森林,一路向上,向上,缓慢沉重地走着无穷无尽的“之”字。终于来到这最高处,这高山的顶端,林海中的孤岛。夏天开始了!北上转场之路的最后一站到了!我下了马,徒步走完最后的一段路,眩晕地来到山顶,看到去年的木头房子寂静地等候在山路尽头、天空之下。夏天开始了。 ④斯马胡力把被大雪压塌的屋顶修好,换掉压断的柱子。女孩们七手八脚打扫地面,支起火炉,在地上铺开花毡,墙上挂好绣着金线银线的黑色盐袋﹑茶叶袋。卡西去远处山脚下的沼泽里打来清水,引燃炉火烧茶。夏天开始了。 ⑤夏天里,大棕熊又在哪里呢?哪怕站在最高的山顶四面眺望,也看不到它们的踪影。卡西带我去森林深处拾柴禾。她指着路过的山峰阴面的岩石缝隙说:“看那里!那是熊的房”我爬上去,侧着身子凑向缝隙里的暗处,里面有巨大的哑默。大棕熊不在那里了,它童年生活的依稀微光还留在那里。 ⑥我们生活在夏天里,大棕熊生活在冬天里。永远不能在森林中走着走着,就迎面遇到。后来时间到了,我们离开了吾塞。这时,遥远地方的一棵落叶松下,大棕熊突然感觉到了冬天。它爬上最高的山,目送我们的驼队蜿蜒南去。冬天开始了! ⑦是啊,大棕熊,我们的木头房子夏天是给人住的,冬天是给你住的。我们用一整个夏天来温暖木屋,然后全都留给你。大棕熊,我们铺了厚厚松针和干苔藓的床给你,整整齐齐的门框给你,结实的,开满白色花朵的屋顶给你。你在寒冷的日子里吃得饱饱的,循着去年的记忆找到这里,绕着房子走一圈,找到门。你拱开门进去——多么安逸的角落啊,你倒头就睡。雪越下越大,永远也不会有一行脚印通向你的睡眠。 ⑧雪越下越大,我们的木屋都被埋没了!你像是睡在深深的海底。大棕熊,你的皮毛多么温暖啊,你的身子深处一定是烫烫的。北风呜呜地吹,你像是被深深地钉在冬天里的一枚钉子。你在自己的睡梦中,大大地睁着美丽的眼睛。 ⑨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两场故事明明是分头进行的,生活里却处处都是你的气息。大棕熊,我们睡着的时候,你也在身旁温暖地卧着;我们走在路上,你和我们不时地擦肩而过;我们跪在沼泽边,俯身凑上脸庞饮水时,看到了你的倒影。大棕熊,在吾塞的浩茫群山间,你在哪个角落里静静地穿行呢? ⑩浑身挂满了花瓣,湿漉漉的脚掌留下一串转瞬即逝的湿脚印。大棕熊,我想把我的红色外套挂在森林里,让它去等待你的经过,让它最终和你相遇。第二年的夏天,我去寻找我的红外套,直到迷路的时候才看到它。那时它仍高高地,静静地挂在那里。 大棕熊,我快要流下眼泪了!我想把我的红外套挂在森林里,想和你并肩站立,一同抬头久久望着它。大棕熊再见!在阿尔泰茫茫群山中,围绕着我们群山之巅的木头房子,让我们就这样,一年一年,平安地,幸福地,生活下去吧! (节选自《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文本二: 好的散文作品并非单纯地临摹现实,更要倾注作家对现实素材的解构重构,有穿透表象抵达本质的洞见总结,在基于事实的认知里提炼出艺术的“真实”,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艺术化处理依然不可或缺。李娟文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对非虚构素材与虚构想象之间的合理融合,个人与观察对象恰到好处的距离分寸,情感抒发在物景描写里的自然渗透,现实与象征的交织互映,以及始终诚恳谦逊的写作姿态,避免了不少知识分子作家面对社会底层观察对象时的心理“优越感”“俯视感”及因此而造成的客观和融合的欠缺。 虚实融合的例子在李娟文中处处可见。在《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我们能知晓她和母亲在杂货铺里的真实生活状态。现实的苦寂,催生了李娟对夜晚及万物的自由想象,她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向我们诉说了巴拉尔茨的月光,夜空、炉火,梦境,甚至是一只猫,一只模糊了现实和想象界限的猫。这只猫夜夜伴她入眠,却总在白天消失,她描写了猫的呼吸,体温、触感甚至鼾声,却无法说出它的毛色和样子,因为每当她从梦中醒来,猫就不见了。令人不由得怀疑这只猫是否是李娟幻想出来的,一种孤独状态下的心理投射,一种自我暗喻。类似的自我隐喻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呈现,如森林深处那只从未露面的大棕熊。 这种基于现实分裂出来的“我”的不同形态及精神寄寓,犹如音乐多声部复调重奏的自我表达,带有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就像西方现代诗人常说的:“每个物里都睡着一支歌。一旦被那个魔术的词命中,它就歌唱起来。”显然,李娟正是以她的言说之歌、文学之歌,在人生的夜路上放声歌唱,对抗现实的虚无和苦难,从而抵达更高的艺术“真实”。 (摘编自《李娟的文字为何不惧时间的冲击》)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标题来自斯马胡力的话,既说出了人与熊不同的生活习性,也蕴含着人与熊可以在同一片天空下和平相处的意思。 B. “夏天里,大棕熊又在哪里呢?”表达了作者对大棕熊的关切,也是过渡句,由“我们的生活”自然地转写到“大棕熊的生活”。 C. 文章通过一系列动词写大棕熊的活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大棕熊酣睡,意在突出大棕熊随遇而安、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 D. 作者想象自己与棕熊并立,久久地望着挂在森林里的红外套,温暖唯美的画面凸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 7. 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散文更要倾注作家对现实素材的加工,作品的“真实”应是作家从事实的认知里提炼出的艺术的“真实”。 B. 与学者型作家带着“优越感”“俯视感”写作不同,李娟的写作姿态是诚恳谦逊的,故她的文字显得更为动人。 C. 李娟的《巴拉尔茨的一些夜晚》中运用了虚实融合的写法,其中,对那只猫的叙写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 D. 引用西方现代诗人常说的话,意在表明李娟善用她独特的言辞,让“物”有了文学性,创造出“艺术真实”。 8. 文本一自第⑦段起到最后对大棕熊改称“你”,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说“李娟文字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对非虚构素材与虚构想象之间的合理融合”,请根据文本二的内容,说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种合理融合的。 【答案】 6. C.“意在突出大棕熊随遇而安,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错,作者想象大棕熊的活动与酣睡,并不是为了突出大棕熊随遇而安、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而是为了表现阿尔泰地区生态的美好,进而抒发人与动物(自然)相互守望、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心愿。 7. B.“与学者型作家带着‘优越感’俯视感'写作不同”错,文中是“不少知识分子作家”,不是所有学者型作家都带着“优越感”“俯视感”写作。另外,“李娟的写作姿态是诚恳谦逊的,故她的文字显得更为动人”这样的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8. ①对大棕熊改称“你”,拉近与大棕熊的距离,更能表达出作者对大棕熊的喜爱之情。②对大棕熊改称“你”,将大棕熊拟人化,更能彰显出大棕熊作为冬天小木屋主人的主体性,体现出作者视动物为朋友的平等意识。③对大棕熊改称“你”,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9. ①素材处理方面:文本一中,我们在六月“在森林之巅的小木屋中喝茶”,在冬天,把小木屋让给棕熊,这都是在吾塞真实存在的事实,是非虚构素材,但文中大棕熊并没有出场,它的所有活动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这种想象又是基于哈萨克人对大棕熊的认知形成的,是合理的想象,达到了“虚实融合”。②艺术表现方面:文中的大棕熊在作者的笔下成了大自然的一个主体的存在,它安然无忧,如同自然的守护神,与人类保持着距离又互相守望。作者对大棕熊的描述是理想化的,诗意化的,而文章“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和谐共存”的主旨则是非虚构的,是现实的。二者的合理融合,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00: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124666ac3ac6c136089ec820ae905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本一: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本一:夏天是人的房子,冬天是熊的房子阅读答案.pdf

标签:房子   文本   冬天   夏天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