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歇后语吧,你所见过的歇后语是什么样的呢?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徐庶进曹营歇后语》,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篇一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
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其他相关经典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篇二1、徐庶进曹营 - 心不在焉;一言不发
2、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 - 没完没了
4、曹操背时遇蒋于,胡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
5、曹操的人马 -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6、曹操杀蔡瑁 - 上当受骗;操之过急
7、曹操遇马超 - 割须弃袍
8、曹操用计 - 又尖又滑
9、曹操遇关公 - 喜不自喜
10、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11、华容道上放曹操 - 不忘旧情
12、诸葛亮用空城计 - 不得己
13、诸葛亮吊孝 - 装模作样
14、诸葛亮征孟获 - 收收放放
15、诸葛亮弹琴 - 计上心来
16、诸葛亮的鹅毛扇 - 神妙莫测
17、诸葛亮三气周瑜 - 略使小技
18、诸葛亮草船借箭 - 用的是疑兵计
19、诸葛亮挥泪斩马谩 - 顾全大局
20、诸葛亮吊孝 - 不是真心
21、诸葛亮唱空城计 - 急办法
22、诸葛亮要丑奏 - 为事业着想
23、诸葛亮招亲 - 才重于貌
24、诸葛亮草舶借箭 - 有把握
25、诸葛亮借箭 - 有借无还
26、诸葛亮用兵 - 神出鬼没
27、诸葛亮的锦羹 - 神机妙算
28、诸葛亮当军师 - 办法多
29、诸葛亮隆中对策 - 有先见之明
30、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 篇三徐庶进曹营 - 心不在焉;一言不发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_成语典故及解释 篇四徐庶进曹营的下一句:
一言不发
歇后语解释:
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成语的典故:
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歇后语造句:
老师让华子回答问题,正在做小动作的花华子慌了神,低着头半天,愣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华子上课迟到,老师问其原因,小明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就是不肯告诉老师迟到的原因
华子,你再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华子放学晚回家,妈妈问他去干什么了,华子一句话也不肯说,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啊!
其他相关经典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篇五地面上的水——哪里低往哪里流
地里的庄稼——土生土长
地下流出来的水——来路不明
地摊上卖肉(放书)——没架子
地图上画个圈——谁知道有多大
第六个手指——多余
电钻钻孔——不通也要通
电钻钻孔——硬要打通
电饭锅意饭——不要火
电视上的画面——说变就变
电视广告上的美人——昙花一现
电话拜年——两头方便
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凉凤
(比喻打击别人的热情,专门散布冷言冷语。)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吊死鬼戴花——美死啦
吊死鬼戴花——死不要脸
(比喻不知道害臊。)
吊在房檐上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比喻敌人不甘心失败,妄想作垂死挣扎。)
吊死鬼擦粉——死要面子
吊死鬼上银行——死要钱
豹蝉唱歌——有声有色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篇六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谋人奇士,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武圣关羽和风华绝代的周瑜。其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谋才——徐庶,作为忠臣孝子的典范亦为后世留下一则歇后语而垂千古。你知道吗?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释】用以比喻不善言谈或是惜语如金的人。
一、关于“徐庶进曹营”的故事
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着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二、关于这则故事想到的一切
徐庶,字元直,原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是姓单人家的孩子,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在刘备几乎屡战屡败之时,初聘为军师,便用计杀二吕,设伏反劫营,“八门金锁阵”,暗中取樊城。他是《三国演义》中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临行前,徐庶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 ”于是便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同是徐庶,其智慧技能展现与否在刘备处和曹操处大相径庭,这是由徐庶所具备的忠诚品质所决定的。忠诚作为道德范畴,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使之所言所行与内心所想相一致。忠诚与思想、政治、法纪和心理等素质一样,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对人的其他素质如科技、文化等素质,起着驱动和控制的。作用,支配着人的智力、技能和体力,调节控制着人的智力、技能和体力发挥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徐庶的才华不容置疑,但这才华(智力、技能、知识等)皆由徐庶的忠诚所控制。于是便呈现出徐庶的才华在刘备处能甘愿施展、而在曹操处就自抑不扬的现象。由www.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夏明翰忠诚于“主义真”而勇于献身、刘胡兰不叛党而慷慨赴难。正是由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守信,才有了先烈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忠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沿传的伦理道德规范。但共产党人讲的忠诚是以坚实的科学为基础,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内容的,不是剥削阶级和私利集团所倡导的“愚忠”。共产党人这种忠诚以坚定的科学信仰为底蕴,这和徐庶的忠诚底蕴在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不同。甘愿清贫、被捕后宁死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完全因为这种忠诚有着坚定的科学信仰为基础。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以科学信仰为底蕴的忠诚,才是最深厚的忠诚。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本质联系一旦割断,军队就会失去人民军队的性质。基于此,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培养官兵对党的忠诚品质至关重要。理论上的认同是官兵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当前特别需要教育、引导官兵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含义领会深了、把握准了,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才会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这种培养还要靠组织官兵认真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牢记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深刻认识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军存在和发展壮大的生命之源,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官兵对党忠诚的思想感情根基。
上面内容就是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徐庶进曹营歇后语》,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6-23 10: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0d03506ceccc1788cb1936b5afb3d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精选6篇(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歇后语下一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徐庶进曹营歇后语精选6篇(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歇后语下一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