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一要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策略,就要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即向语文核心素养观念的转变。而在核心素养下提升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此外,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观,提倡“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所谓“先学后教”,即先让学生自学,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开展教学;所谓“少教多学”,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不懂的,还要权衡好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
1.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是其他素养的根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阶段,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再逐渐发展书面用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的表达和经验的积累,通过鼓励学生阅读、定期举办朗诵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看法。只教学生不懂的知识,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一大趋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聚焦核心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少而精,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学科之美,从而引领、指导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格式音律之美,体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光体会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创造,这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值得学生去欣赏和传承。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课程组的专家精挑细选的,不同的课文蕴含不同的文化和情感。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介绍了客家和傣家的风土人情;《月球之谜》描写了月球独特的地貌,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草船借箭》表现了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1.阅读环节——鼓励自主学习
阅读环节是学习课文的起始环节,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篇章结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按照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思维受到束缚,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提倡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学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角色,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营造阅读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2.思考环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做到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打破“一言堂”的教学局面,实现多种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阵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要把探究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思考的探究将流于形式,没有探究的思考将成为空中楼阁。
3.表达环节——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课文和进行深度思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能弥补自己的不足,积累阅读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达,以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个体性的、微观性的、具体化的教学活动,是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鼓励多元化评价,这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成长记录袋评价
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以考试为目的,以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档案袋评价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符合发展性评价的要求,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学生作为“学习建构者”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教师利用学生大量的真实性学习材料来评价学生,可克服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改善教与学的过程。一系列研究表明,档案袋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比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一个“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在阅读后将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做成一张阅读卡片,将这些卡片放进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2.非正式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非正式评价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评价方式更加侧重于感性,能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认知等充分调动起来。它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总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将核心素养培养与语文教学设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注重审美鉴赏与创造,突出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二我组20xx年承担了海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的专题课题研究。今年3月,该课题圆满结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能力。
新时代新理念呼唤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目标,国家适时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真正的挑战在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主持人,主持学习过程,其任务与传统意义上教师任务不同,他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更多地传授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深知有责任学会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要为学生的学习准备好材料和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守时间、遵守规定和遵守原则,为学生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不仅要求学生自己学好,而且要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习任务;要让每位学生都当团队小老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备课,不仅要备上课内容,而且还要备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同时要让每位学生学会独立地查信息,学会对一个项目进行总结。
教师在组织学习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引导,要以项目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询问、提示,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走弯路,在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时不要批评,但在教师总结时再启发式的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传统的数学课堂较多地关注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公式、过程的变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具有知识目标高效达成的特点,但中职学生往往是传统教学的不适应者。项目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正确指导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落实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帮助基层数学教师去完成教学评价目标、教学研究方向,撰写、分析和设计教学案例的目标指向;有利于对于指向性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学命题的设计、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有利于正面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能达到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师生在落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促进能力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正确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正确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努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态度。让师生在正常的教学相长的互动中,回归到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正确做人、认真做事的价值观中,回归到数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与实施仍在论证与例证阶段,处在理论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体系。西方教育家认为数学项目化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后的一个实践活动,而是通过项目来学习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项目化教学难以逾越学生情况,实现“主餐化”。其实,也未必需要东施效颦,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中国式的项目化教学,更有实践意义。
核心素养20xx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要构建围绕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6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学科后,形成了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本学科知识与能力,包括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活动经验等等。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从数学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专业基础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深入挖掘开发案例和项目化教学资源,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让案例和项目化教学更贴近学生专业需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中职数学课教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围绕数学课学科核心素养,以中职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研究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是探究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不断充分挖掘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二是在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
研究内容: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理论研究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实践课例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跨课程研究
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课题研究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个人反思,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运用于课题研究时对某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交流、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个案研究法用于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一阶段的促进转变,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和研究。
边调查、边开发、边实施、边总结、边修改,坚持课题研究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研究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开发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通过调研、论证、实施、总结等,保证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
宋雅玲(高级讲师)课题主持人;
施黎华(高级讲师)负责具体研究工作;撰写立项申请、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等;
沈虹霞(高级讲师)协助主持人做好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负责课题阶级总结材料及阶段研究计划的确定;
范杰(讲师)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协助组长做好阶段计划与总结。
(一)研究思路
问题导向。根据已有的数学教学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当前中职数学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教育教学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效用性。
理论引领。根据科学研究的应有规范,加强理论研究,提升学术规范性,同时推进理论成果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切实提高策略与实践的契合度。
实践驱动。以实践为研究取向,形成中职数学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践范式。
统筹协调。科学有效地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课堂、生活实际中,有效地通过各种整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
从调查研究入手,经过综合分析、校本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施情况总结等过程,最后归纳出关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报告。
(二)实施策略
理论学习。定期进行理论和专著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实践。立足课堂,进行教学实践,进行项目化教学,尝试将阶段性研究的理论成果放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落实。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个案研究。进行学生个案追踪,分析了解课题研究前后学生数学课学习状况的变化
阶段总结。课题组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方案。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xx.4—20xx.6)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落实实验基地、组建课题组并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能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一阶段,课题负责人搜集了大量有关学习核心素养、项目化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资料,分发给课题组其他成员,采用集中和自学形式,要求各成员认真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及调查,了解中职数学科学素养与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学习有关理论,作出初步概念界定。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xx.7—2021.1)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在教学中渗透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并初步实践符合我校中职生特点的项目化方案,尝试进行科学素养下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初步确立研究课题的目标、内容和研究重点。
具体做法
①开展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交流研讨会
虽然,通过学习我们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指导,但我们深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可能获得成功。课题初期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素养融入国家层面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中;如何创新课程和教学的形态”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成员一边自己根据相关理论进行尝试,一边主动搜集相关资料,集中研究、讨论后再分头进行设计尝试。经过多次交流研讨,基本上达到了共识。就这样不断交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直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水平。
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行项目化教学课堂实践探索
课题初期,为了消除教师们的顾虑、增强信心,课题组成员骨干教师承担了2节观摩研讨课,供大家交流研讨。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教师都有了各自的认识,为搞好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③组织教学活动交流研讨课
按照实施计划,每月须有一位教师承担观摩研讨课。其目的就是能够使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除了正常的课堂实践研究外,我们还组织了7次公开研讨课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承担研讨课的老师都认真进行教学分析,以《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整合,师生共同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完成的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以使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能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骄傲,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所设计的项目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④成立学生反馈俱乐部,组织师生、师师教学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反思项目教学设计,及时修订,改进至最佳方案,再予以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⑤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及时反思教学设计
在课题研究期间,要求教师每学期末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或随笔,使大家能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法,提高研究的实效。近一年的课题研究中共撰写心得体会数篇。
第三阶段:深入探究阶段(2021.2—2021.12)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实施深入探究。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的活动个案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月总结,撰写成有价值的实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丰富扩充数学校本教材,建立项目化教学设计素材库,课题组成员分别在自己所担任的班级实践项目化教学,课后师生再次共同反思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共同整理教案,并共同补充修订导。课题组成员每星期进行交换想法,提出创新构想,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改进研究思路,并再次实施行为跟进,再次进行验证性研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依据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多层面,立体化,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22.1—2022.3)
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整理附件资料,建立合理的学生能力测试的评价体系,汇编研究论文集、优秀项目设计专集等,进行课题鉴定。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从中国知网下载学术论文和期刊文章,并阅读相关著作,搜集查找所需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提高研究的起点和研究的理论水平。
2.行动研究法
记录、整理师生在项目化设计、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力图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会学习,获得并提高能力。
3.个案研究法
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典型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4.课堂观察法
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项目设计存在问题,并在课后及时研讨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与改进,然后再观察、分析,使项目设计更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培养。
5.经验总结法
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总结,从理性高度提升实践探索中积累的经验,逐步形成具有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教学活动效果显著
项目化教学力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脑、心手同时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即学会学习,也为学生今后为不断地适应环境而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培养了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此,课题组成员在项目化教学实施中采用项目、任务引领的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引领和开展任务活动,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组成战斗小组,这样就能解放教师,让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全班训练作业的宏观调控上和个别学困生的具体辅导上;解放学生,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性等关键能力,并实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项目化教学增强了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学习,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3.创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通过两年的数学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学校的师生关系得到了本质的改变,现已造就了民主、平等、融洽、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下表是对100位学生的抽样调查情况。
师生的关系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次
项目
时间
老师的可亲度老师上课情况老师威严度
认为可与老师谈心的认为不可与老师谈心的老师出错时敢提问的老师出错时不敢提问的认为怕或较怕老师的认为不怕老师的
实施初18829917624
实施末831781192377
(二)物化成果
两年来,通过数学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激励了教师投身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经验总结、撰写教科研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一边大胆实践,一边积极总结教改经验,撰写论文。两年来,共撰写论文、课例、个案、调查报告等多篇,教师科研能力得以普遍提高。
1.调查报告及分析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2.发表、获奖论文
宋雅玲20xx.09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文苑》
宋雅玲20xx.09论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获第十二届“行知杯”比赛二等奖
施黎华20xx.11论文《中职专业教学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省级刊物《江苏教育》
沈虹霞20xx.09论文《新教育模式下中职数学教学方法之探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数学大世界》
3.公开课、竞赛获奖
(1)公开课
宋雅玲20xx.12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一元二次不等式》
施黎华20xx.06海门区学科教研周公开课
施黎华2021.05南通市职业学校“课堂质量建设”专题教学研讨公开课
施黎华2021.06海门区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公开课
宋雅玲20xx.06校级公开课《数据的图示》
宋雅玲2021.12校级公开课《圆的参数方程》
沈虹霞20xx.10校级公开课《三角函数》
沈虹霞2021.03校级公开课《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差》
范 杰20xx.06校级公开课《排列组合》
范 杰2021.06校级公开课《几何概型》
(2)竞赛获奖
宋雅玲、施黎华20xx.12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三等奖
宋雅玲20xx.12第十五届“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职教组数学优课评比一等奖
宋雅玲2021.06海门区职教“学徒课堂”比赛一等奖
施黎华20xx.12海门区“弘謇杯”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4.综合荣誉
宋雅玲20xx年度海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宋雅玲20xx-20xx年度南通市数学会优秀会员
施黎华2021年海门区骨干教师
5.课例探究
(1)《数据的图示》
(2)《几何概型》
(3)《函数》章节
(4)《异面直线及其所成角》
(5)《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缺乏岗位实践能力
教师是项目化教学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项目化教学改革对老师要求很高,老师不仅理论功底要深,更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职业经历。但是我们的企业岗位认知和工作意识教薄弱。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欠缺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项目选择存在局限性,授课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
(2)学生不适应项目化教学改革
上层建筑再完善,但项目化教学仍然存在学生不适应的问题。部分学生习惯以前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的学习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学生没有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对项目化教学的认知度不够,所以学生有不适应,培养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改进方法
(1)切实规划项目设计
要想达到项目化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教师规划项目时,要对照专业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由浅入深的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小组任务教学活动,项目内容以任务为中心,按教学计划把内容重新分配并要结合教学现实条件,确定项目。
(2)做好教学的实施工作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必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①采用分组方式。
②设立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配,管理小组工作,协调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来掌握任务进度和指导方向,使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③学生成绩考核采用分组答辩的形式。
④加强老师实践能力。
虽然本课题已结束,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课题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们下一轮课题研究的起点,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三备课是英语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决定一堂课效果的主要标准,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今小学英语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现状以及对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认知现状,探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如今,有很多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意识到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更相信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些小学英语教师的传统思想认知里,学生是多样性的、是自由的、是充满变化的,其认为提前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并不一定会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预设的步骤进行。这样使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照搬书本、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经常会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选择走“形式主义”,导致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这样的教学目标完全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不仅不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进步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这一客观事实,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在目前阶段,有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浅层的知识的掌握上,只注重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点,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解题技巧的训练,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这样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考试分数有没有进步,学校排名有没有提高,完全没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想法和行动。
1.根据教学实际设定课时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做到通过教授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运用课堂中学到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需求。
朗读是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就要注重朗读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讲解阅读之前,先让学生朗读,并开展多种朗读形式。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思考该篇英语阅读可以采取哪种朗读方式。比如,当该篇英语阅读当中有很多对于小学生来讲较难的英语词汇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范读的模式,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当该篇英语阅读较简单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集体朗读。当该篇英语阅读中遇到有对话的阅读文本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挑选读得最流利、发音最标准的学生给予奖励。这种通过朗读的方式学习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单词记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能开口说英语,敢于说英语,能流利说英语。教师要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之前,将以上几种情况考虑清楚,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整体水平的前提下,提前在教案中设计好朗读的形式。
2.根据学生特点设定课时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该单元知识的难度,课程设计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考虑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又要照顾中下等生的吸收程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制订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目标,保证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都不会被落下,都能跟上英语教师思路。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通过分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课时目标时,要在教案中体现出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教师要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性格品质、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吸收能力、现有的知识水平等各方面条件,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展开不同的教学指导、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分层教学法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英语教学中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设计时提前设置好任务分层,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分配不同的任务,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后进生的转化。
例如,在学习“weather”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让c类的学生收集有关天气的所有单词,让b类的学生说一说最近一周的天气情况,让a类的学生之间进行“its sunny/cold”等对话练习。通过不同的任务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同的群体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锻炼机会,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3.单元课时整体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有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还没有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节奏,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教学形式落后、单一,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教师的计划和步骤完成教学活动。虽然教师会引领学生做“lets listen”“lets read”“lets sing”等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教学活动,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些机械的、重复的练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提问的质量,经常发出无效提问。学生不需要动脑就能跟着回答“是”“对”“好”等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词汇,看似课堂氛围良好,实际上学生对于问题并不一定理解,这种单调乏味的回答违背了课堂提问设置的初衷,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要保证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不能偏向英语基礎好的学生,要从“个体”转变为“全体”,保证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英语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将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都要考虑进去。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提问优等生,也要对中等生和差生进行适当的提问,以保证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课堂,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师要想使课堂提问更行之有效,就要做好教学计划,把控好课堂时间,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和频率。英语教师要知道在哪一步提问,既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注意启发诱导,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英语教师还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已经被教育行业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课程导入,通过英语小游戏、英语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译林版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hello”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两个小动物样式的布娃娃,并运用小孩子们喜欢的语气,模仿小动物说话的语音语调说:“boys and girls, they are our good friends. hello! im kuai kuai. hello, im lele.”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说出“hello, kuaikuai and lele.”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lets talk with them. ok”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师将话题自然引入本单元教学内容:“when we meet someone, we should say ‘hello!”然后,利用新型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人见面时互相打招呼的视频,以及作自我介绍“i am xx”,以此来巩固记忆,加深学生对该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变化各种声调朗读课文对话,并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对话。通过学生的表演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再如,在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实际情境,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电脑上放出图片,带领学生复习pen、pencil、bag、desk、chair、erar、ruler等词语,之后引领学生用上述单词做英语问答练习,让学生用英语完成交流,帮助学生完整地说出“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open the door、turn on the light、clean the window.”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最后,教师还可以指着教师当中的黑板、粉笔、灯、课桌、椅子等,让学生说出英文单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挑选出几名同学进行抢答比赛,最先说出英文单词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积分,最后给予积分最高的同学小礼品,作为鼓励。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让晦涩难懂的英语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
3.在单元课时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凸显三维目标。英语教师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时,要凸显出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在充分考虑班级学生接受水平和课堂进度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三维目标。首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学生在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内容,可以运用“背诵……”“理解……”等关键词。其次,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中,要注意到学生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学会的方法和锻炼的技能。可以运用“学生通过……过程,培养/锻炼……能力、掌握/学习/感受……的方法/知识/情感”等关键词。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上,要重视学生分别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养成,尤其是情感上的提升和感悟。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根据教学实际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并且在单元课时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凸显三维目标,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四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异议的选择。
当我们坐在学生身边,观察他们在课堂中是如何思考、如何与同学互动、如何处理错题与难题时,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都经历了真实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者没有达成学习目标,或者没有产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的增长,反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被动的学习心态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要面临三大困境:虚假学习、机械学习、竞争性的学习。当学习成为所有学生在同样内容上的熟练度竞争,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与自我、与人的发展无关的事情。当外部的控制和压力移除后,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创造性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素养的核心。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真正的挑战在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基于此,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要构建围绕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6个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学科后,形成了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本学科知识与能力,包括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活动经验等等。
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从数学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专业基础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深入挖掘开发案例和项目化教学资源,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手段,让案例和项目化教学更贴近学生专业需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中职数学课教学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紧紧围绕数学课学科核心素养,以中职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学习者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创造出新意义与新知识。中职数学的项目化教学,正是从数学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专业基础需求出发,紧紧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中职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深入挖掘开发贴近学生专业需求的案例和项目化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情景信息以及数学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力、概括等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奠定学生心智自由的基础。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中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上的落实与实施仍在论证与例证阶段,处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体系。同时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应试教学的保守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也还处于教师学习与认知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西方教育家认为数学项目化教学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后的一个实践活动,而是通过项目来学习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项目化教学难以逾越学生情况,实现“主餐化”。其实,也未必需要东施效颦,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中国式的项目化教学,更有实践意义。虽然项目化教学对大多数教师和学校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创设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并不那木容易,回归课本的照本宣科、背诵、练习,毕竟简单方便的多。但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探索才更有价值。
支撑性理论:
stem教育:s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pbl项目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传统的数学教学较多地关注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公式、过程的变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具有知识目标高效达成的特点,但中职学生往往是传统教学的不适应者。项目化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参与愿望,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在适当范围内探索数学项目化教学,聚焦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性的、调控性的、社会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价值:本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正确指导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落实的目标和任务,积极帮助基层数学教师去完成教学评价目标、教学研究方向,撰写、分析和设计教学案例的目标指向;有利于对于指向性核心素养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数学教学命题的设计、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有利于正面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能达到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数学具有描述世界和分析世界的巨大力量,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从中领略学习数学的意义,对结构不良的情境进行数学化的思考。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师生在落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促进能力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正确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正确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努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态度。让师生在正常的教学相长的互动中,回归到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正确做人、认真做事的价值观中,回归到数学育人的教育目标。
研究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一是探究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不断充分挖掘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二是在课程教学中,以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对学生有挑战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构建项目化教学。
研究内容: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理论研究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实践课例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课程建设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跨课程研究
研究的重点
如何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设计。
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课题研究时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个人反思,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运用于课题研究时对某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交流、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调查法用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个案研究法用于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跟踪研究,通过一阶段的促进转变,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和研究。
研究人员的分工
研究过程的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xx.4——20xx.5)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及调查,了解职高数学科学素养与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学习有关理论,作出初步概念界定。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xx.6——20xx.9)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尝试进行科学素养下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初步确立研究课题的目标、内容和研究重点。
第三阶段:深入探究阶段。(20xx.10——20xx.1)
本阶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实施深入探究。
第四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xx.2——20xx.3)
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的预期
研究力量精干
本课题研究人员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的能力。成员有三名高级讲师,有海门市骨干教师及校级骨干教师,多次在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都扎根于教学一线,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恪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热爱学生,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研究能力强,科研成果丰厚。
研究基础扎实
在前期调研论证之时,课题组对区域内有关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对网络资源、学术期刊进行了广泛搜集,对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占有,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课题主持人是南通市数学中心组成员,长期致力于中职数学课教学研究,撰写了很多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且丰富的资源以及开放的科研视野,已有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夯实了本课题研究的根基。
研究保障有力
组织保障:学校为课题组的研讨搭建好研究平台,提供理论书籍和各类资料以及一定的研究经费,并成立学校检查小组,督促课题组及时研讨和总结。
资料保障:学校具备高标准的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德育区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时间保障:建立课题运作的管理制度。在平台创建课程,除重大活动现场研讨外,有效建立了在线研讨、即时交流、高效对接的科研新机制,在课题协调、活动开展、成果共享、培训指导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课题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适当减少课题负责人的事务性工作,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协调。
经费保障: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全力支持与保证,保障课题研究过程中各项支出的如期支付,学校将创造一切条件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结题。
本文发布于:2023-04-30 17:4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0cd833c3776f19d95cf683e92efc60c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语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