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文本一:扬着灰尘的路上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28 23:22:30 阅读: 评论:0

文本一: 扬着灰尘的路上 刘白羽 一到黄昏,接近前线的那些公路就紧张忙碌起来了。六月,这个时间,朝鲜是又凉爽又干燥的,灰尘像一团一团烟雾一样飞扬着,运输汽车就从这滚滚灰尘中间穿过去。 就在这样一天,我坐着一辆吉普车上前线去。我们的驾驶员是一个活泼、勇猛的青年人。他一次又一次地从路边上超过前面的卡车,超过之后,他就非常愉快,嘴巴就啧啧响着,夸奖他手里这辆小吉普,他还总不断地哼着一个朝鲜歌子,他反复地唱着。 下面就是他跟我讲的关于他的战友杨从芳的事情: “那是去年五次战役的时候,……咱们火线上的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跟敌人战斗着,……在最紧张的关头上,前线一连三五个电报拍来,要弹药,要弹药,要弹药。我们三十几台车,装满弹药,出发上前线去了。” “前边的车停着了,——有人下来打着招呼:‘瞧瞧这是不是地方,咱们上点水,加点油呀!’大家就把车都顺在路边,一辆挨一辆停下来。正在这节骨眼上,飞机一下子来了,——嗡嗡响着来了。” “一霎时,一点火光都没有了,连抽烟的也把烟头赶忙塞到脚底下碾碎了。” “谁知道,就在山背后那片稠稠的树林里突、突、突升起一串红信号弹。:你是去年到朝鲜来过的,你知道敌人常常拿降落伞空降特务,这些特务们藏在背阴地方,专门给飞机打信号。……飞机马上奔着红信号弹闪亮的地方飞过来,它要是发现这一大批运输车,它不把炸弹扔光是不会松手的,它一定还会用无线电再招呼更多的飞机来呢!” “这工夫,我听见我后边那台车,不知干什么,把火踩着了,突突响起来。” “这台车的车头和我的车头拉平,我看见——那不是杨从芳吗?!他可呼的一声闪过去了。” 跟我谈话的这个年轻人,现在谈起这件事,心情一定还相当紧张,他停下来,沉重地喘了口气,才又说下去: “谁也不明白,杨从芳为什么要这样干。” “正在紧张万分,忽然一阵雪亮的亮光在前边唰地亮了起来。是杨从芳,……他开出几十码,刚刚离开我们,他就一下子把他的头灯扭开了,……” 我忍不住插问:“这不是很危险吗?!” 他的脸色紧张,声音比平时要低要细:“是啊,危险极了——我吓得从座位上跳起了来。他这不是找死吗?” “我看得清清楚楚,那灯光一低一扬地闪动,他这孤单单一台车飞快地往前面那个平坝子上跑去。立刻一阵机枪子弹火亮火亮地跟着撵过去,那一阵扫射可真激烈呀!这时候,我们大家都跳出来,都提着自己的心,紧紧盯着那向远处跑去的雪亮的灯光。飞机疯狂地怪叫着,打得满天都是红火星子,可是这台车的雪亮的灯光还是亮着。灯光一下往上闪去,那是汽车冲上高岗;一下又不见了,那是翻过了高岗;一会又在更远的地方出现。飞机扎下来打了一梭子又翻上天空,转过翅膀再扎下来预备猛扫,这时灯光却不见了,一下子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了。飞机扑了空乱扫一阵,可是它刚飞上天空回头一看,——电灯又亮了,那台车还在公路上飞跑呢。一回又一回,飞机上的美国人完全疯狂起来了,它向下扎得更低,简直灯光里都看得见那斜斜的黑翅膀,紧擦着卡车顶上呼地掀过去,子弹火溜子紧跟着就一阵黑又一阵亮。往后呢,不知道是杨从芳的车打坏了,还是转到山那面走远了,反正雪亮的电灯一霎眼不见了。那飞机嗡嗡——嗡嗡又兜了两个圈子就往远处飞去,慢慢地,天空上连一点颤动声音也听不到了。” “那晚上那段紧张时间,从头到尾也不过十几分钟。飞机飞远了,我们都上了车往前开。” “赶过一个山岗,我看见那面路边上有几棵松树,松树底下有一台车一点动静都没有,黑兀兀地停在那里。” “后面上来的车都停下了。们全围上来。我把他肩膀抱着,这工夫我的脸擦着他左肩膀,我觉得那儿一片湿糊糊的,——他负伤了,血还在流呢!……经我这样一摇动,他醒过来了。” 这一夜,我们到了前线,我就和我这可爱的同伴分手了。至于杨从芳呢,我始终没有机会看到他。可是我每一次坐在吉普车上或是卡车厢里的驾驶员旁边,我从他们身上,不断看见杨从芳的那种精神呢。我知道,就当我现在这样想着的时候,在那接近前线的运输道路上,我想得到,他们还是怎样的从滚滚的灰尘中,唱着歌,勇敢地飞快地前进着呢。 (1955年6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有删改) 文本二: 车轮滚滚永向前(节选)【注】罗义翀 赵佳庆 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正在激烈地展开,前线急需粮食弹药。志愿军汽车一团八连司机杨从芳接到任务,与战友们趁着夜色出发,拉着粮食开往前线。子夜时分,车队开到了芒岩里小山冈附近。前方道路狭窄,一辆弹药车坏在了路中间,堵住了七八台车,围了一圈司机在帮忙修理。后方又上来了30多台车,一条"长蛇"蜿蜒了一里多长。 “啪、啪、啪”远方的夜色中,传来三声防空枪声。这是在敌机飞临时,团里向几条重要运输线路途派守的哨兵鸣枪示警,提醒区域内车辆注意隐蔽。但此时的小山岗已被围得水泄不通。空中的轰鸣声越来越近,照明弹已经落到了临近山头,车队危在早夕。杨从芳果断发动汽车向着敌机方向冲去。下一颗照明弹亮起前,他打开大灯,高声呼喊着:“为了前线胜利”,将3架敌机引向平原封锁区…… 【注】本文系作者为报道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旅传承“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精神而采写的新闻通讯,2020年10月22日发表于《解放军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以"嗡嗡"形容飞机声,用"突、突"形容信号弹的发射声,两处拟声词的运用渲染了战场氛围,让人如临其境。 B.文本一通过“我”的插问和对青年驾驶员的神态描写,中断了杨从芳故事的讲述,这样处理能舒缓小说叙事节奏,冲淡紧张气氛。 文本一描写敌机攻击时,运用拟物和拟人手法,这既能表现青年驾驶员讲述的生动,也能让读者从中体会到讲述者对敌人的憎恨。 D.两个文本关于杨从芳智斗敌机的叙写,在若干细节上有出入,如车辆装载的物品等这正说明文本一作为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 7.关于文本一中的青年驾驶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杨从芳,他的战斗经验和应变能力要稍微逊色,但这无损于他的本色。 B.他是杨从芳故事的见证人和讲述者,在小说中具有作为线索、推动情节的作用。 C.他是作者正面描写的人物,是杨从芳形象的"影子",也是志愿军战士的缩影。 D.作者有意不交代青年驾驶员的姓名、籍贯等,这样处理使这一人物更具普遍性。 8.文本一首尾都写到运输汽车在前线公路上前进的场景,这一场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一与文本二对杨秋芳故事的叙写,由于文体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写作特色,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 6.(3分)B 7.(3分)B 8.(6分) ①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圆合; ②展现运输战线的紧张忙碌,突出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③景中含情,巧妙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高昂士气和战斗热情的讴歌。 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 ①文本一是小说,重在塑造杨从芳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表现志愿军战士的战斗精神,采用了详细描述和战友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形式,在保证故事基本真实的基础上写得曲折生动。 ②文本二是新闻通讯,重在介绍杨从芳等志愿军汽车兵的战斗经历和革命精神,以及某汽车运输旅对“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精神的传承,采用了作者以第三人称概述的形式,语言平实、简洁。 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23:2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05c70261400a47bf7ad0a0c8c992f0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本一:扬着灰尘的路上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本一:扬着灰尘的路上阅读答案.pdf

标签:灰尘   文本   路上   答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