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

更新时间:2023-06-29 13:54:17 阅读: 评论:0

材料一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选自马祖云《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就是家庭的风气,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家风,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诚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良好家风,其实就是榜样意识。家,就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家庭或者家族中的长辈,如果以身作则,严以自律,处处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关注重视下一代教育,那么对家庭成员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无可替代的教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则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文明有承继。 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说的家风是日积月累,经过岁月的反复淘洗积淀才形成的。家风好的家庭,下一代才会更优秀,国家才会拥有更多的人才,也就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途径不尽相同,但每个人的成功起点几乎都与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因此唯有搞好家风建设,才能让世代代从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 良好家风,最终是国家民族发展动力。有正气、存善良;守清廉、重担当;知礼数、持节操。这样好的家风多了,一定会促进整个社会进步,以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正所谓“上行而后下效”,家风对家的影响巨大。我们一定要教导下一代,每个人都应该对亲人有宽厚兼爱之“仁”,对朋友存往来之“义”,在家内家外要有自律之“礼”,为人处世则拥有明晰是非之“智”,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应需有轻利重诺之“信”。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以往,社会正能量和好风气才会不断得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选自龙玉然《家风建设很重要》,有删改) 1.下列对家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良好的家风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大多被赞美和传承。 B.家风,是家庭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它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举止都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 C.家风不等同于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家规是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规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D.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但也要善于借鉴外国优秀的家教家风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行善之家,必恩泽及于子孙,因为家风都是传家宝,如耕读、忠厚、清廉等。 B.“正家而天下定矣”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相通的。只要端正了家道,天下就能安定。 C.《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溃家风”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家风对家族子弟“润物细无声”的熏染过程。 D.“仁义礼智信”,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助力于国家民族的发展。论证了“上行而后下效”的观点。 3.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D.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5.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引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请结合材料和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 1.【答案】B 原文说“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是以一种“隐性”的形态,不是“显性”的存在。 2.【答案】C A项中“因为家风都是传家宝”错误,原文说“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B项中“只要端正了家道,天下就能安定”错误,片面强调了家风的作用。D项中“论了‘上行而后下效’的观点"错误,论证的是"良好家风,最终是国家民族发展动力"的观点。 3.【答案】B ACD项体现的是长辈的期望,三项都体现了“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的观点。B项体现的是邻里关系,没有体现传承的特点。 4.【参考答案】 ①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喻证法等。作者引用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家而天下定矣”等语句,选取了拓氏家族的事例,运用了“累土”的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既有说服力又更生动。 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分总结构,分条论证。作者紧扣“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从历史传承、利于家庭、利于社会等三个角度阐述了良好家风的重要性,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引用、举例、排比、对偶等手法,用通俗浅星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通俗而生动。 (每点2分,任选两个方面作答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5.【参考答案】 ①这句话说的是给自己的妻子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可以治理好一家一国,强调了良好的家风对家国的作用。(2分,句子理解和观点各1分) ②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有好家风,国才有好风气,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好地发展。然后结合生活谈谈家风的作用(例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家风教育出了优秀儿女;或我的家族有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我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生活简朴、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终身受益;等等)(2分,结合材料和生活各1分)

本文发布于:2023-06-29 13: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meiwen/0137a4f8f38ce260239ee2d67f28009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