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遗传机制:
白化病一般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多由于近亲结婚所引起。 白化病遗传图谱
就是说患者的双亲都携带了白化病基因,本身不发病。如果夫妇双方同时将所携带的致病基因传给子女,就会患病,而且子女中男女患病机会均等,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是 1/4 。有一种以眼睛损害为主的白化病类型,被称为眼白化病,表现为 X 连锁隐性遗传,是由母亲所携带的白化病基因传给儿子时才患病,传给女儿一般不患病,这种传递的概率是 1/2 。这种类型在所有白化病类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大约7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的杂合子。
PS:觉得遗传机制就是单基因隐性遗传性疾病,没什么好说的,看文献貌似也没人去研究其遗传机制,然后看着看着就发现好像跑题了,然后就看到了下面这些,如果觉得有用就采纳下吧。 不过也看到有一些写OCA1的遗传机制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写的遗传基因,所以我觉得遗传机制应该就是遗传基因。
白化病遗传基因
白化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各部位色素缺乏,是一种 单基因隐性遗传性疾病。
白化病分为 3型:眼皮肤白 化病(皮肤和眼部都受累及)、眼白化病(仅眼部受累及)和白化病相关综合征(存在全身性白化病的表现 , 又有 其他系统异常)。
有 12种类型基因的突变与 白化病有关 ,它们分别是:酪氨酸酶基因、p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1(TYRP-1)基因、MATP基因、OA1 基因、HPS1 基因、ADTB3A基因、HPS3 基因、HPS4基因、HPS5基因、HPS6基因和 CHS1基因[1] 。前 4 种基因的突变引起眼皮肤白化病, 后 8种基因的突 变引起白化病相关综合征。在各类白化病中 , 超过 90%为眼皮肤白化病[2]
根据涉及基因的不同, 眼皮肤白化病(OCA)分为 4种亚型, 即眼皮肤白化病Ⅰ 、Ⅱ 、Ⅲ 、Ⅳ型 (OCA1 -4), 他们分别由酪氨酸酶(TYR)基因、p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基因、MATP基因的突变 引起。
1 眼皮肤白化病 1型 (OCA1)
OCA1被分为两种类型:OCA1A和 OCA1B, 两亚型在出生时不能被区分。 OCA1A是最严重
的一个亚型 ,酪氨酸酶的活性完全缺失,皮肤和眼睛完全缺失黑色素 , 视觉敏锐度下降到 200 /400。 OCA1B 会有酪氨酸酶活性的明显下降但没有缺失 , 患者的 皮肤、头发和眼睛色素可以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可 以晒黑。
OCA1是由酪氨酸酶 (TYR)基因突变引起的。 人类 TYR基因定位于 11q14 -q21,长度超过 50 kb, 有 5个外显子和 4个内含子组成。 TYR基因编码 529个氨基酸残基 ,其中 N末端包含有前 18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 , C末端包含由氨基酸残基 474 -499组成的跨膜区。酪氨酸酶的催化位点含 有两个铜原子 ,这两个铜原子与六个组氨酸残基相 连, 它们分别位于第 180、202、211、363、367 和 390氨基酸位点。酪氨酸酶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其糖基 化位点位于第 86、111、161、230、337和 371 天冬酰 胺残基上[3] 。
文献报道的 TYR基因突变的方式已超过 100 种, 并且突变位点具有种族差异性。例如,在高加索 人种中到目前为止已有报道的突变包括[ 4 -5] 55 种 错义突变、5种突变、20种移码突变和 4种剪切位点 突变 ,并且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第 1 ~ 4外显子区 域, 只有少数集中在第 5外显子区。同时, Lori.A在 德国白化病患者中发现有 9种突变是在其它任何种 族都没有被发现过的。另据报道, 有 3种 TYR基因 突变仅在喀麦隆病人中发现过[ 6] 。有 9 种 TYR基 因突变在日本白化病人中发现 , 15种在中国白化病 人中发现[ 7, 8] 。
2 眼皮肤白化病 2型 (OCA2)
OCA2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患者的毛发 、 皮肤、虹膜从几乎正常到几乎没有色素沉着。 OCA2 患儿在出生时通常有少量的色素沉着, 随着年龄的 增长色素沉着逐渐增加。 OCA2是 OCA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
OCA2是由 p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 人类 p基因 与小鼠的红眼稀释基因同源, 定位于 15q11 -q13。 人类 p基因非常大 ,包含 25个外显子, 其长度大约 250 ~ 600 kb。 P多肽含有 838 氨基酸 , 分子量为 110KD,包含 12个跨膜区域[ 12] 。 P蛋白 的功能至今不清楚。最初, 有人推测 P蛋白可能是 黑色素细胞的结构蛋白 ,因为 p基因突变小鼠的皮 肤黑色素细胞较小并且其聚集黑色素的能力下 降[ 13] 。 P蛋白可能参与黑色素细胞内 pH的调节 , P 蛋白作为一种离子通道蛋白 ,使局部微环境维持较 低的 pH值 ,有利于维护酪氨酸酶的稳定性。
Puri发现[ 15] 在喀麦隆和津巴布韦的 OCA2病 人的 p基因有一种 2.7 kb的缺失突变, 此缺失突变 移去了 p基因的第 7外显子 (161个核苷酸 ), 从而 导致了翻译的提前终止以及推测多肽产物的未成熟 的剪切。这一缺失突变在津巴布韦白化病患者中最 为普遍 ,占 p基因突变等位基因频率的 92%, 这是 到目前为止所报道的最高的频率。在对美国 土著居民纳瓦霍
部落的白化病人的研究中, 研究者 发现患者的 p基因中有 122.5 kb的缺失突变。此 缺失突变是纳瓦霍人所特有的, 纳瓦霍人携带者的 基因频率为 4.5%, 研究者推论这种突变可能发生 在 400 ~ 1 000年以前[ 17] 。另外在德国和日本人群中也 分别发现了 p基因的病理性突变[ 5, 18]。
而除了 p基因的病理性突变外 ,几种 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在其外显子和接近内含子的区域也被发现。
3 眼皮肤白化病 3型(OCA3)
OCA3(红褐色 OCA)的临床症状包括砖红色的 皮肤 ,淡赤黄色到微红色的毛发, 以及淡褐色到棕色 的眼睛。患者的视力障碍不严重 ,与其它类型的 OCA患者相 比, OCA3患者发生日光损害、日光角化症的风险要小的多[ 20] 。
OCA3 是由于编码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酶 1 (Tyrp1)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而人类的 Tyrp1 基因定位于 9q23,基因的长度为 15 ~ 18 kb, 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
成熟的 Tyrp1的分子量大约为 75 KD, 它是一种膜型糖蛋白 ,由 5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与酪
氨酸酶有 40% ~ 52%的氨基酸残基同源。酪氨酸酶与 Tyrp1的相同点包括 2个铜原子结合域,2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区域, 1个信号肽和大约6个糖基化位点。Tyrp1的 17个半胱氨酸聚集在 2个明显的半胱氨酸 富含区域,此区域包含类表皮生长因子模序,并且研究者推测此区域对蛋白质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基于 Tyrp1 与酪氨酸酶有很大的同源性, 最初 Tyrp1被认为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Tyrp1也被 推测有和酪氨酸酶类似的活性。也有人认为Tyrp1 参与了左旋酪氨酸到多巴的转换,是酪氨酸酶必要的协同因子[21]。
以前认为 OCA3 仅限于黑人中被发现 , 如 : Manga等发现了两种类型的病理性突变 :一种突变位于第三外显子处 ,另一种突变位于第 6外显子处[21] ,但到 2006 年 , 有研究者也在高加索人中发现了 Tyrp1的 1种错义突变和 1种缺失突变[ 22] 。
4 眼皮肤白化病 4型(OCA4)
定位于 5p的 MATP(membrane-associatedtransport protein)或 AIM-1(antigeninmelanoma-1)的基因突变导致了OCA4。 MATP基因包含 7个外显子, 编码530个氨基酸, 包括12个跨膜区域。 MATP在黑素细胞瘤细胞中含有很大比例。该基因编码产物是由5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膜相关转运蛋白,分子量为58kD,该蛋白只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表达,是一种可以被
黑素瘤反应性T细胞识别的抗原【12】。
2002年 , OCA4首先在一位土耳其病人中被发现 ,该突变为一种剪切位点突变。
2004年 , RundshagenU等筛查了 176 位德国白化病患者的 MATP基因,在 5名患者中又发现了 10种突变。 KatsuhikoInagaki等筛查了 34 位日本 OCA病人的 MATP基因 , 在 18 位患者 (3名男性 , 15名女性)的 MATP基因中发现了 7种新的突变。其中包括 4种错义突变, 2种缺失突变和一种插入突变[23] 。随后 ,该小组在一名韩国白化病人中也发现了 MATP基因的突变 - D157N[24]。
参考文献:
[1] Huizing, MBoissyRE, GahlWA.GahlHermansky-Pudlak Syndrome:Vesicle Formation from Yeast[ J] .Pigment Cell Res, 2002, 15(6):405 -419.
[ 2]李洪义,吴维青,郑辉.眼皮肤白化病常见亚型的基因与基因突变[ 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12(1):118-121.
[ 3] NakamuraE, MiyamuraY, MatsunagaJ, etal.A novel mutation of the tyrosina gene causing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1 (OCA)[ J] .JDermatolSci,2002,28(2):102-105.
[ 4] KingRA, PietschJ.FryerJP, etal.Tyrosina gene mutations in oculocutaneous albinism1 (OCA1):definition of the phenotype[ J] .HumGenet, 2003, 113(6):502-513.
[ 5] PassmoreLA, KellnerBK, WeberBH.Novel and recurrent mutations in the tyrosina gene and the P gene in the German albino population[ J] .Hum Genet, 1999, 105(3):200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