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as English 海外英语
2010 年 9 月
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张艳萍,贾德江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
摘 要 :片 名 是 电 影 内 容 的 眼 睛 与 灵 魂 ,它 直 接 起 到 “导 视 ”的 作 用 。 顺 应 论 认 为 语 言 使 用 的 过 程 就 是 语 言 选 择 的 过 程 。 该 文 试 以
Verschueren 的语用顺应性理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对各种语境因素的顺应。 该文作者认为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主要顺应语言语境
和非语言语境,前者包括电影片名的读音和目的语语言特点;后者包括观众的审美情趣、原语和目的语文化。 关键词:电影片名汉译;顺应论;语言和文化;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顺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9-0174-02
A Study of Chin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from Adaptation-theoretic Perspective ZHANG Yan-ping, JIA De-j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Film titles which are the soul of films can enable the audience to appreciate the films. According to Adaptation Theory propod by Verschueren, the u of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The adaptation of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English to Chine mainly includes linguistic adaptation and non-linguistic adaptation. Linguistic adaptation falls into sound adaptation and linguistic feature adaptation and non-linguistic adaptation falls into aesthetic adaptation and culture adaptation. Key words: Chin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adaptation theory; language and culture;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adaptation
电影作为一种商业文化, 是一种文化消费产品, 消费 者—— —观众首先接触到的是电影片 名 , 因 此 如 何 翻 译 好 这 些 影片名,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更好地促进中 西 方 文 化 交 流 是 翻译界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纵观国 内 英 文 电 影 片 名 的 翻译研究,笔者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 (1995-2010 )中 查 得 共 有 329 篇 与 此 相 关 的 发 表 文 章 ,包 括 在 核 心 期 刊 (《中 国 科 技 翻译》、《外语教学》等)上发表的 33 篇学术论 文 。 笔 者 从 以 上 有 限 的 研 究 成 果 中 ,略 得 出 以 下 结 论 :首 先 ,电 影 片 名 翻 译 的 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 在翻译界还是一个 近 年 来 快 速 发 展 的 新课题。 20 世纪是中国电影与海外电影开始沟通的时期,而对 于影片名的翻译研究却
只有零星的几篇文 章 , 直 到 21 世 纪 , 随着中外电影频繁交流的大潮, 电影片名 翻 译 的 研 究 在 短 短 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在国内迅速窜红。 其次,关于电影片名翻 译 的 研 究 思 路 过 于 陈 规 ,集 中 在 直 译 、意 译 、直 译 + 意 译 ,以 及 进 一 步 补 充 的 添 译 、转 译 、扩 译 等 ;还 有 文 章 提 出 从 归 化 与 异 化的角度来研究电影片名的翻译, 这其实 也 只 是 意 译 与 直 译 的换一个说法的翻译策略。 语用学与翻译的结合开拓了翻译 的 研 究 视 野 。 作 为 一 种 语言翻译,电影片名翻译应对各种语境因素作 出 相 应 的 顺 应 。 本文试以 Verschueren 的语用 顺 应 性 理 论 为 新 的 研 究 视 角 ,探 讨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1]
2 语用顺应论对影片名翻译的启示
Verschueren 认为交际要实现交际目的, 必须顺应语言语
境和非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语言在使 用 过 程 中 根 据 语 境 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 而非语言语 境 包 括 语 言 使 用 者 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 因此 , 电影片名的翻译应 顺应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2.1 影片名翻译顺应语言语境 1 )影片名翻译应顺应原影片名的读音
影片名翻译顺应原影片名的读音,即采用音译。 音译是指 按照原语的发音规则, 在目的语中找到发 音 相 同 或 类 似 的 语 言文字。 在片名翻译中,音译的方法使用较少,但又不可或缺。 对 于 片 名 中 涉 及 到 人 名 、地 名 ,如 为 观 众 所 熟 知 ,或 具 有 重 要 的历史文化意义,则应当音译。 著。
[3] [2]
文学名著不断 被 拍 成 电 视 剧
或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通过看电视或 电 影 来 了 解 这 些 名 如 Hamlet 音 译 为 《哈 姆 雷 特 》,相 比 《王 子 复 仇 记 》,它 更 简 洁 并 颇 具 异 域 风 情 。 类 似 的 翻 译 有 ,Jane Eyre 《 简 爱 》, Romeo and Juliet 《罗 密 欧 与 朱 丽 叶 》,Sherlock Holmes 《福 尔 摩 斯》,Harry Porter 《哈里波 特 》等 。 此 类 电 影 片 名 翻 译 采 用 的 音 译方法, 其实很好地借用了原著本身的艺 术 魅 力 而 达 到 影 片 宣传的轰动效应。
1 顺应论
Verschueren 认为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
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行为过程。 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 语言使用过程 中 的 选 择 必 须 顺 应
2 )影片名翻译应顺应目的语的特点
冯庆华教授认为四字结构有二大优点 :从 内 容 上 讲 ,它 言 简意赅;从形式上讲,它整齐匀称;从语音上讲,它顺口悦耳。[4]因
收稿日期:2010-07-08
修回日期:2010-08-05
作者简介:张艳萍(1983- ),女,湖南衡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贾德江(1952- ),男,江苏南京人,教授,硕士生 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研究。
174
翻译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 书
2010 年 9 月
此在影片汉译中应顺应影片本身和汉语的 四 字 结 构 这 一 语 言 特点,对影片进行意译。 如片名 Gone with the Wind ,如果直译 为《随风而去》,会让人不知所云。 有人建议翻 译 成 《飘 》,作 为 一部外国小说的中文版译著名,《飘》的译法简洁 且 别 具 匠 心 , 但对于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 求 刺 激 ,满 足 视 觉 和 听 觉 的 需 要 ,而 非 受 教 育 [5],《乱 世 佳 人 》译 名 则 更 具 商 业价值。 同时我国的习惯是以片名概括内容或点明要旨,此译 法“乱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 ,“佳人” 点明了影片的女主角, 译名形象地展示出 女 主 人 公 坎 坷 的 经 历。
[6]
Overas English 海外英语
众对影片有了很强的认同感,就会更吸引观众。 影片 Fatal Attraction 在电影史上曾轰动一时,对世人堪称 婚外恋的一大警钟。 译名《致命诱惑》首先顺应了原语文化,让 人联想到圣经中夏娃因为没有经住蛇的诱 惑 , 偷 吃 了 禁 果 并 把那果子分给亚当吃,他们从此受到了上帝的 惩 罚 ,而 影 片 中 的夫妻也是因为丈夫的一次出轨让一个家 庭 差 点 离 散 , 不 得 不说这是对夫妻二人的一次惩罚和警告;其次 ,译 名 也 很 好 地 顺应了目的语观众熟悉的民族文化心理, 因 为 国 人 都 有 这 种 潜意识
心理,往往诱惑人的东西是徒有其表而 不 真 实 的 ,还 可 能是一个致命的圈套。 观众透过影片的译名很容易领悟 Fatal
因此电影片名《乱世佳人》既顺应了目的语的 语 言 规 范 ,
又符合大众口味, 最具票房号召力。 此类影片名有,Brief Encounter 译 为 《相 见 恨 晚 》,Twilight 译 为 《暮 光 之 城 》,The Fugitive 译为《亡命天涯》等。
Attraction 的意思,这不但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且影
片内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3 结束语
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 换 的 过 程 , 同 时 也 是 两 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 语用学的顺应论 为 英 文 电 影 片 名 的 汉译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新的理论依据 。 电 影 片 名 的 翻 译 提倡要做到顺应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 方 面 。 译 者 翻 译 时 首先应全面了解该电影片名在原语中是如 何 顺 应 语 言 特 点 和 文 化 的 ;在 此 基 础 上 ,译 者 还 要 结 合 电 影 故 事 的 情 节 内 容 ,考 虑观众的审美情趣, 然后调动各种有效的 手 段 以 求 顺 应 目 标 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 只有这样,电影片名的翻译才能既有效 地为影片进行广告宣传, 又能更好地实现 中 西 方 文 化 的 交 流 与传播。
2.2 影片名翻译顺应非语言语境 1 )影片名翻译对观众的审美情趣的顺应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本身蕴涵着独特的美学特征。 因此影 片名翻译必须准确地还原再现原语的美学 特 征 , 顺 应 目 的 语 观 众 的 审 美 情 趣 。 如 Bathing/Diving Beauty 译 为 《出 水 芙 蓉 》, 此译名颇具诗情画意。 “芙蓉”是中国观众熟悉的文化征象,象 征着圣洁与高贵。 而当看到影片中的一个画面,数十个女孩在 水中翩翩起舞,一颗新星从水中冉冉升起,身 上 滴 滴 水 珠 晶 莹 剔 透 ,观 众 能 享 受 到 “出 水 芙 蓉 ”的 视 觉 美 感 。 同 样 ,影 片 The
Bridges in Madision Country 译成《廊桥遗梦》,此译名很好地渲
染了男女主人公遗憾终生的结局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2 )影片名翻译对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的顺应
中国与西方电影名称所体现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的差 异,是中西方的人们在价值信仰,风俗习惯,思想 意 识 ,行 为 准 则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习惯。 [7]影片名翻译应依据民族文化的差 异,尽可能地展现影片名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特色。 电影 Moonstruck 讲述的是纽约布鲁克林区 的 一 个 意 裔 家 庭, 每当月圆之夜, 这一家人便纷纷做出 异 于 平 常 的 出 轨 行 为。 月圆之夜,最后不仅促成人物之间的恋情 ,也 改 变 了 家 庭 中的每一个人。 影片情节设计浪漫而富有轻喜剧风格,但始终 表现的是追
求真爱, 并且影片最后给观众 的 是 一 个 美 好 的 结 局。 Moonstruck 的汉译名有《月色撩人》,此译法容易误导观众 认为这是一部很暧昧的情感剧, 和原剧有 关 家 庭 和 真 爱 的 主 题内容不太贴切;另一译法《月满抱佳人》不但通 俗 易 懂 ,让 人 一眼看去就猜到其中的喜剧成份;月满象征着 幸 福 团 聚 ,顺 应 了中国人喜爱大团圆的民族心理。 《月满抱佳 人 》的 译 名 使 观
参考文献:
[1] 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2000. [2] 贺 莺 . 电 影 片 名 的 翻 译 理 论 和 方 法 [J]. 外 语 教 学 ,2001(1):5660. [3] 姚 小 亭 . 论 视 觉 文 化 语 境 中 我 国 高 校 的 影 视 素 质 教 育 [J]. 海 南师范学院学报 : 社科版 ,2005(4):137-140. [4] 冯庆华 . 实用翻译教程 [M]. 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周 新 武 . 从 顺 应 论 角 度 谈 英 文 电 影 片 名 的 翻 译 [J]. 牡 丹 江 师 范学院学报 : 哲社版 ,2008(2):57-59. —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 [6] 龙千红 .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 要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22-24. [7] 伍争 , 易欣华 . 文化适应指导下的中国电影名的英 译 [J]. 安 徽 文学 ,2007(7):174-175.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 书
翻译研究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