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话含义理论解读《百万英镑》中的对话

更新时间:2023-05-03 10:49:24 阅读: 评论:0

从会话含义理论解读《百万英镑》中的对话
摘 要:《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中篇小说。该小说幽默滑稽,其中不乏很多经典对话。而作为语用学核心内容的会话含义理论,在分析人物会话和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G 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言语幽默,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解读这篇不朽之作。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百万英镑;幽默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位名叫亨利亚当斯的美国小伙子在出海时遇到风浪,他靠给其它船只做工来抵押船票才到了英国。他身无分文,这时幸运之神却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原来一对兄弟为了打赌,将英格兰国家银行里唯一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买了回来,将它给一个穷人,看看这个穷人是否能在一个月内不进监狱又能生存下来。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竟拼命地拉拢这位罕见的富翁,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几万英镑的银行利息并赢得了一位漂亮女子的芳心。这篇小说对“金钱就是一切”的观念进行了讽刺,揭露了当时
社会的拜金主义。
这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但大多数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少有从语用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着用语用学中的核心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重新解读这篇不朽之作。
一、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在《逻辑与语言》中提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1、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2、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
上述合作原则是会话得以正常、顺利进行的基础,但Grice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他还提出了合作原则未被遵循时的情况,即人们为了交际的某些需要,常常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公然有意的违反这些准则。Grice指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某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该条准则,这时他是向听话人传递一种信息,旨在表示某种隐含意义,我们称之为会话含义。也就是说,会话含义理论探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谢谢大家英语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少修辞,如比喻﹑讽刺等都是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
Grice将话语的会话含义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一般会话含义指不需要特殊语境就能推导出来的含义。特殊会话含义指的是必须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义。会话含义具有如下特征:可废弃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和非规约性。
二、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小说《百万英镑》
1、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百万英镑》中的对话
(1)数量准则的违反。数量荷叶诗句 准则规定了我们说话时所应该提供的信息量:不应少说也不要多说,也就是,凡是交谈的对方要求或期待你说的,你知道多少就该说多少,但不能把对方不要求或不期待你说的也都说出来。当说话人故意违反该准则,提供的信息过少或提供多余的信息量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例1:
仆人:“他们走了。”他用这类人那种不可一世的冷冰冰的口气说。
亨利:“走了?去哪儿了?”
仆人:“出远门了。”
亨利:“可——上哪儿啦?”
仆人:“我想是去欧洲大陆了吧。”
这段对话发生在亨利初到伦敦之时,他身无分文,被一对富豪兄弟选中作为他们打赌的对象。其中一个兄弟交吃中药能喝酒吗 给亨利一个信封,并不让他当面打开。待到亨利走出那俩兄弟的住所打开信封一看,里面竟是一张五百万美元的钞票。于是亨利返回富豪兄弟的住处,意欲把钞票还给他们。仆人接待了亨利,以上对话正是发生在仆人和亨利之间。
这段对话多次违反了数量准则。首先亨利问那对兄弟去哪儿了,仆人回答“出远门了”。此处仆人的回答显然违反了数量准则,因为他的回答给亨利提供的信息少于亨利所希望他提供的信息,而亨利也清楚仆人知道俩兄弟的去向。此处仆人的言外之意是:我不想告诉你他们的确切去向。接着亨利继续追问俩兄弟去哪了,仆人回答“我想是去欧洲大陆了吧”。这个回答和上面的回答如出一辙,仍然违反了数量准则,仆人显然不愿透露主人的行踪。
例2:
裁缝店老板:“啊,我找的就是这件。先生,请把这些东西脱了,都扔到火里头去。您赏我一个脸,穿上这件衬衫和这身套装;合适,太合适了——简洁、考究、庄重,完全是王公贵族的气派;这是给一位外国亲王定做的——先生可能认识,就是尊敬的哈利法克斯赫斯庞达尔殿下;他把这套衣眼放在这儿,又做了一套丧服,因为他母亲快不行了——可后来
又没有死。不过这没关系;事情哪能老按咱们——这个,老按他们——嘿!裤子正好,正合您的身,先生;再试试马甲;啊哈,也合适!”
上面这段话发生于亨利拿着那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去一家裁缝店准备给自己买套新衣服时。亨利刚走进裁缝店时,店员对他非常冷淡,甚至言语相讥。当亨利拿出那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老板的态度也完全改变,以上就是裁缝店老板误以为亨利是百万富翁时的反应:异常激动、语无伦次。这段话几乎是裁缝店老板自说自话,他首先让亨利脱掉身上那件蹩脚的衣服,换上了另一件高档上衣,并开始喋喋不休地夸奖这件衣服有多合适,甚至提到了这套衣服原是给一位外国亲王定做的以及这位亲王的家庭琐事,他提供的信息显然超过了亨利所期望的,故违反了数量准则。裁缝店老板态度的转变及此时的言行让人忍俊不禁,勾勒出了老板在“百万英镑”面前的丑态,幽默滑稽,让读者在幽默中窥见当时的拜金主义。
例3:
亨利:“我就要搬家了。我什么时候来再留新地址。”
裁缝店老板:“您圣明,先生,您圣明。稍等——我送送您,先生。好——您走好,先生,您走好。”

本文发布于:2023-05-03 10:4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939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含义   准则   理论   违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