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词表
aFGF 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p ba pair
BSA bovine rum albumin
cDNA complementary deoxyribonucleic acid
DEPC diethyl pyrocarbonate
dNTP deoxybonuleotide triphosphate
EDTA 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FG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R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what good is love
GST glutathione S-transfera
sliverlight是什么h, min, c hour, minitue, cond.
IPTG isopropyl 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Kana kanamycin
KD killo Dalta
mRNA mesnger ribonucleic acid
MTT 3-(4,5-dimethyl-thiazo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PB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MSF phenylethyl- sulfonyl flurideliving to love you歌词
RNa ribonuclea
RT-PCR rever transcription- polymera chain reaction
stallmanSDS-PAGE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UMO 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
Tris trisaminomethane
2021高考英语作文
YEPD 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 medium
YNB yeast nitrogen bacornerradius
前言
一、FGFR1的结构、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GFRs)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目前已确定了四种由独立基因编码的人FGFRs, 即FGFR1、FGFR2、FGFR3和FGFR4。FGFR1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细胞外段、跨膜区和细胞内段,细胞外段是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s)的结合区。FGFs也是一个多基因家族,现已有19个成员,即FGF1-FGF19。FGF1又称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GF, aFGF), FGF2也称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GF, bFGF),它们具有刺激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活性,FGFR1是它们的高亲合性受体。当FGF与FGFR1胞外段结合后,受体细胞内段酪氨酸激酶活性区首先发生自身磷酸化,然后使受体靶蛋白发生反式磷酸化,通过蛋白质级联反应将配体的信号传递给细胞核,表现为促进损伤修复、胚胎发育、骨骼形成、血管新生和神经再生等功效。
FGF/FGFR1信号传递是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但当FGF自分泌过多时可引起多种疾病。研究发现:乳腺癌、脑胶质瘤、肝癌细胞等都有高水平FGFR1的表达,且FGFR1介导的信号传递异常与纤维化疾病如肺纤维化、肝硬化等有密切关系。
阻断FGFR1介导的细胞信号传递有可能治疗由于FGF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研究表明:用aFGF或bFGF中和抗体阻断aFGF或bFGF -FGFR1信号传递可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Arthur et al.,1998);处于增生状态的内皮细胞表达高水平的FGFR1,而且自分泌bFGF信号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非常重要的功能(Harari et al.,1997);活化的FGFR1酪氨酸激酶可以传导及调节骨骼肌细胞的分化,但不能刺激细胞增殖,只有
当FGFs与FGFR1结合形成完整的FGFs / FGFR1信号传递通路时才能刺激细胞增殖(Laurence et al.,1996);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发育与FGFS/FGFR1信号传递有密切关系,若采用可溶性FGFR1(FGFR1胞外段)与细胞膜表面的FGFR1竞争结合FGF,可抑制少突状胶质细胞的增殖(Stachouiak et al.,1996)。最近研究发现:可溶性FGFR1天然存在于毛细血管壁及血管基底膜中,白明胶酶A9(MMP2)可以水解FGFR1跨膜区上游8个氨基酸,释放完整的FGFR1胞外段,因此认为FGFR1可能是MMP2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靶子,所产生的可溶性FGFR1可以调节FGF的有丝分裂原性和血管生物活性(Bellus et al.,1996)。谷歌英文网
忍耐力二、蛋白质表达系统
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表达系统可供选用,例如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等。本项研究是采用后三种蛋白质表达系统来表达人重组FGFR1,酵母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都是用质粒作为载体,而昆虫表达系统是以病毒作为载体,因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昆虫表达系统。
昆虫蛋白质表达系统是以昆虫杆状病毒(Baculovirus)作为表达载体。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能在体外培养的昆虫细胞或昆虫幼虫中表达出外源基因产物,其特点是:(1)相对于其它真核表达系统,它能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产物,而且具有很好的定位性,即能将膜蛋白表达到细胞膜上,浆蛋白表达在细胞浆中,分泌型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2)能对表达出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3)有一个有限的宿主范围,它只能感染特异性的无脊椎动物,所以这些病毒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是安全的(O’Reillyetal.1992;King&Pi,1992;Luckow,1993;Davies,1994;Lucko w,1995)。
昆虫杆状病毒的基因组是130Kb的环状双链DNA,具有许多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构建重组病毒传统上分两个步骤:1、外源基因首先克隆到一个转递质粒载体上,在转递质粒载体有编码昆虫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外源基因位于这个启动子的下游。2、将重组转递质
粒载体和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共同转染昆虫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外源基因插入到病毒粒子的基因组上,一般情况下,重组率为0.1%-1%。因为外源基因插入到重组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位点,使
这个基因不能表达,所以这个病毒没有包含体蛋白外壳,可以通过判断噬菌斑是否由缺少包含体的病毒形成来鉴别重组病毒。但这种包含体缺失的噬菌斑表现型在99%野生型病毒的背景下是不易区分的,所以鉴别并纯化重组病毒需要几个月来完成。
最近研究发展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构建重组baculovirus的方法(Luckow et al.,1993)(fig1)。它是将baculovirus构建成穿梭载体,即将质粒的一部分构建到baculovirus基因组上,使其变成能在细菌中复制的病毒DNA,当将这种穿梭病毒DNA导入到昆虫细胞中时,它能在昆虫细胞中复制并包装成病毒颗粒,Bacmid就是这样一种穿梭病毒载体。重组bacmid (bMON 1472)的构建是根据转座原理。bacmid上有转座子的接受位点(mini-att Tn7),转递质粒上有转座子(mini- Tn7),在一个helper 质粒(pMON7124)的帮助下,转递质粒上的mini-Tn7元件转座到bacmid 的mini-att Tn7位点上,同时可以把外源基因转座到bacmid上。
除了转座子的接受位点之外,bacmid还具有一个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一个编码半乳糖甘酶(lacZ)α多肽的基因用于筛选。当没有发生转座时,lacZα基因的表达没有被干扰,bacmid可以在大肠杆菌(E.coli)DH10Bac中复制,并祢补了E.coliDH10Bac缺失lacZα基因的特性,使其在底物X-gal或Bluo-gal和诱导剂IPTG的存在下形成蓝色菌落。当发生转座时,mini-Tn7插入到bacmid上的mini-att Tn7的受体位点,干扰了lacZα多肽的表达,使其不能分解X-gal, 所以形成白色的菌落。这样可以快速而简便地鉴别出重组bacmid并转染到昆虫细胞中来表达蛋白质,并从转染细胞收集病毒上清去感染新
的昆虫细胞进一步表达,纯化和分析蛋白质。
利用这种位点专一性的转座来插入外源基因到bacmid并在E.coli中大量复制以获得重组baculovirus比同源重组有许多优点:1、因为重组病毒DNA的菌落与非重组病毒DNA的菌落可以很容易区分开来,减少了纯化的工作量,大约7-10天就可以得到纯的重组病毒。2、这个方法可以同
步的分离大量重组病毒,尤其适用于突变体蛋白质表达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本文利用此表达系统进行了人重组FGFR1的表达。
三、人重组FGFR1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噬菌体肽库技术就是将随机合成的编码任意顺序多肽的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线性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组中,使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外表面上,再通过与固定化的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来筛选靶分子的亲和配体,从而进行分子识别研究的一种新兴的实验技术。
guess怎么读噬菌体肽库包含大于107种可能的短肽顺序,能够在对靶分子结构与功能信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筛选得到其特异性亲和配体,因而具有极大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价值。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抗原决定簇的定位(Cha et al.,1996;Chen et al.,1996;Stephen et al.,1995;Bottger&Lane,1994);酶抑制剂、细胞受体拮抗剂的研制(Eichler&Houghten,1993;Geoodson&Doyle,1994);以及免疫过程中的分子识别研究(Owens et al.,1991;Hammer,et al.,1994)等各个领域。
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外源抗原决定簇或肽的这一概念是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1985年,Smith等(Smith,1985)第一次证实丝状噬菌体fd 的基因组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外源抗原决定簇与其次要外壳蛋白融合并同时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几年后,Smith小组又证明被表达在噬菌体外壳上的抗原决定簇能够被特异性抗体识别(Parmley&Smith,1988)。这些工作为噬菌体肽库的构建和肽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cinderella什么意思
研究受体和配基的结合,筛选激动剂和拮抗剂一直是药物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噬菌体肽库在这方面显然大有用武之地。然而直接用FGFR1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小肽拮抗剂在国际上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中我们根据FGFR1上的识别部位特点,设计了一种利用活细胞进行筛选的方法,从而进行人 FGFR1的生物活性研究。这种短肽可望用于研制开发成临床应用的FGFR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