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19患儿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3个月,黄疸消失,痊愈出院。结论 目前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的早晚与手术后效果有明显关系,出生2个月内的手术者,其病变较轻,胆管可能尚未完全纤维闭塞,因而黄疸消退较彻底,肝功能保留较好,手术疗效较好,生存期较长。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
before he cheats先天性胆道闭锁症(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是一种以特发性、进行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我院自2000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2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其中1~2月16例,2~3月4例,4月1例;21例患儿均以进行性
传真格式
黄疸加深而就诊,首诊外科者5例,首诊儿科者16例;入院时患儿黄疸指数在30~70μ 13例,70~110μ 5例,110~150μ 3例;3例患儿已有肝脾肿大,血白蛋白降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增高等肝硬化表现;4例首诊时出现误诊,2例误诊为生理性黄疸,2例误诊为新生儿肝炎,随后21例患儿均得到确诊,其中Ⅰ型6例,Ⅱ型7例,feynmanⅢ型8例;21例患儿中,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19患儿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3个月,黄疸消失,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病因 胆道闭锁症至少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围生期形成的,比较常见,小儿出生时基本正常,体重及大便颜色均正常,大约在2~6周时才逐步被发现黄疸;第二种是胎儿期形成的,较少见,占10% ~65%,出生时即有胆汁瘀滞,并常伴有其他畸形[2];目前对于胆道闭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太清楚,大致有5种假说:病毒感染或毒素暴露;形态发育缺陷;基因发育缺陷;出生前循环缺陷;免疫或自家免疫功能失调。
employees2.2 分型[3] 肝内外胆管(肝内胆管、肝管、胆囊、胆总管)完全闭锁;有胆囊,但肝内胆管、肝管、胆总管都闭锁;有胆囊、胆总管,但肝总管及肝内胆管闭锁;有胆囊、肝总管及胆
总管,但肝内胆管闭锁;有肝内胆管、胆囊及胆总管上段,胆总管下段闭锁;有肝内胆管、肝总管及胆囊管,胆总管闭锁;有肝内胆管与肝总管上段,但下段闭锁,胆囊、胆总管也闭锁;仅有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胆总管全闭锁。以上1~4型主要是肝总管以上的胆管闭锁,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无法排出,手术效果不满意,称为不能吻合型。5~8型肝内胆管内充满胆汁,可以手术治疗,称为可吻合型。日本学者分3型,Ⅰ型为局限性肝外胆管闭锁,Ⅱ型为肝外胆管合并局限性肝内胆管闭锁、Ⅲ型为弥漫性肝内外胆管闭锁,每一型又分为a、b、c、d 4类,90%病例均属Ⅱ、Ⅲ型而无法矫治。
国庆英语>摩登家庭下载2.3 诊断 此病首发症状为新生儿黄疸,而引起此症状的疾病很多,如生理性黄疸、遗传性溶血病、药物所致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胆管囊肿、新生儿肝炎、胡萝卜素血症等,给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困难,故经常出现延误诊断的现象从而影响治疗[4]。患儿出生时一般发育、活动正常,全身黄疸明显且持续不退,大便不黄。如不及时治疗,患儿逐渐而迅速地发生瘀胆性肝硬化,肝脾肿大,腹水,进一步可发生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甚至死亡。临床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定,确定为梗阻性黄疸后,再配合影像学检查及血生化的动态观察有助于诊断,血生化检查可动态检测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γ-谷氨酰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
2.4 治疗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目前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的早晚,与手术后效果有明显关系,出生2个月内的手术者,其病变较轻,胆管可能尚未完全纤维闭塞,因而黄疸消退较彻底,肝功能保留较好,手术疗效较好,生存期较长[5]。所以临床医师须提高对胆道闭锁症的认识和警觉,积极诊治;手术成功的关键在肝门处仍残留开放的胆管;远期效果则决定是否有肝硬变、门脉高压和胆道感染;但大多患者均属无法矫治的,而且部分患儿因延误诊断而丧失最佳手术时机,从而导致本病的预后较差,使患儿因瘀胆性肝硬化而致门脉高压,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而反复发作上消化道出血死亡。sad是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
厦门英语[1] 佘金文,李小英.外科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12例.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8):28.
宁波一对一辅导
提意见[2] 邓海莉,张巧月,任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的诊断治疗.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6):104-105.
[3] HaberB A,Russo P. BiliaryAtresia. Gastroenterol Clin N Am,2003, 32(3):891-911.
[4] LeeHJ,Lee SM, ParkWH,et al. Objective Criteria ofTriangularCord Sign in Biliary Atresia on US Scans. Radiology, 2003, 229(2):395-400.
[5] KanegawaK.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Biliary Atres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Using the “Triangular Cord” Sign Versus GallbladderLength and Contraction. A JR, 2003, 181:1387-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