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
昨日重现英文版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凝固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一定的模式,进而形成一种思维形态。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思维上的差异,反映着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因此,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操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1、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却恰恰相反,他们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虑”“泛”“结束的英文单词暗汉语翻译”“曲”“隐” 的感觉。如:The ab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 No news is good news .) 句中abnce, intelligence 和 developments。而汉语则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实”“明”“直”“形”“象”的感觉,如“画饼充饥”(借空想安慰自己)中的“饼
”与“饥”。
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mountaintop在表达思想时,英民族的思维更直截了当,他们习惯把要点放在句首先说出,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进,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而汉语句式结构多后重心,头大尾小。例如:英文讲“I met with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entrance of the theatre at 7:30 yesterday evening, whom I haven't en for years.”而汉语则说“昨天晚上7点半在剧院门口,我遇到了我多年未见面的中学同学。”又如:stephenchow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生活中既然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例如: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1) 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2) 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3) 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 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上面的这则短文中,主题句(topic ntence)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是第一句,(1)(2)(3)(4)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的。
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谓的“前因后果”,如果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通常这样说:
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别人撞,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的疼痛,所以说,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的运动。
再比如写下面一则便条,因你母亲突然生病,周末你不能和汤姆去跳舞了,你找了舞跳得很好的海伦来代替你,并表示抱歉。
此英语便条为:
July 6,2002
Dear Tom,
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 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In order not to disappoint you,I have asked Helen to take my place.She is a better dancer,I think.My regrets. flash动画培训
Joe
blake从便条中可以看出,英语表达先网上免费学英语口语“果avoid是什么意思”—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 后“因”— 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即所谓的“先果后因”。
3、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汉民族主、客体相互浑融。英民族的思维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因而他们对主体和客体有着严格的区分,而汉民族的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因此汉民族一般对思维的主体和客体不加区分。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常以有生命的名词做主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而英文则多用无生命名词做主语,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始终
泾渭分明。如《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英文:“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n.”这句话用汉语表达则为“托马斯·杰佛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汉语说“饭做好了。”用英文则必须说“The meal has been cooked.”
4、英民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重辩证思维。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但也不排斥辩证思维,相形之下,汉民族更注重辩证思维,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也就是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暄界分明,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能呈外显性。比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if ,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了然于胸。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联系不易从外表看出。例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元代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津沙·秋思》的前面几句,它们全部由名词简单地排列而成,没有任何连接词。这一无视“词类”搭配的诗句却成了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与思维形式的再现,对它的研究是发掘人类文明与智慧的重要领域。由于每种文化、语言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心理背景及人文地理的影响,所以在不同语言、方言之间,尤其是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往往在其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译性。过去的语言学派常常无视这些差异的存在,采用多种过于理想化的概念,如直译、意译、等值翻译等。由于出发点是追求达到神似或是百分之百的等值,因而以传统的概念或是理论来进行语言间的翻译研究,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当今世界日渐趋同,各种语言与文化也出现一种融合之势,电视、广播、新闻报刊杂志使人们的日常用词逐渐统一起来,起码是对现今世界的描述,如disco,tango,tatami,kungfu,hotdog,hot line,Boeing777,VCD,MTV,DVD,WAP等,产生了许多对等同一的说法,整个世界必然会形成一个走向大同的趋势。
综上所述,思维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在翻译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类同与差异,只有通过在思维形式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具体的对比,才能认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辨别它们的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译文更自然、更准确。英语值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