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粒径测试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27 01:43:33 阅读: 评论:0

纳米碳酸钙粒径测试的研究
莫英桂,朱勇,韦健毅,满治成,黎宇平
(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103)
要: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氮气吸附BET
法,压汞法和激光散射法,对纳米碳酸钙的颗粒大小做了表征。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和氮气吸附BET 法可用于测定纳米碳酸钙的一次粒径,其结果准确;激光散射法可有效表征纳米碳酸钙的二次粒径;表面处理剂用量对纳米碳酸钙BET 比表面积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压汞法测试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结果误差较大。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压汞法;激光散射法中图分类号:TQ1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18)08-0073-05
范玮琪黑人婚纱照
Particle size determination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Mo Yinggui ,Zhu Yong ,Wei Jianyi ,Man Zhicheng ,Li Yuping
(Guangxi Huana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Nanning 530103,China )
Abstract :The particle size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is one of the key parameters in determining its property.The par ⁃
ticle size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nitro ⁃gen adsorption method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ethod and lar ⁃scattering method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imary particle size was accurately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method ,and the condary particle size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can be effectively character ⁃ized by lar ⁃scattering method.The content of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had small impact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by BET.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b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was not accurate.
Key words :nano ⁃scale calcium carbonate ;SEM ;XRD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lar ⁃scatteri
ng method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无机超细粉末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可应用于诸多领域[1-4]。不同的应用对纳米碳酸钙的物化性质要求各异,纳米碳酸钙的白度、形貌、比表面积和粒径等直接影响填充产品性能[5]。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米碳酸钙的粒径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纳米碳酸钙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易发生团聚,因此在粒径测试时需区分一次粒径和二次粒径(团聚体粒径)。在纳米碳酸钙生产和应用中,比表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实用化质量指标,其大小与晶体粒径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纳米碳酸钙颗粒的大小。比表面积越大,粒径越小,反之亦然。
笔者通过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氮气吸附BET 法、压汞法和激光散射法表征了纳米碳酸钙颗粒大小,比较并讨论了纳米碳酸钙粒径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试剂与仪器
原料与试剂:自制纳米碳酸钙、皂粒8020(上海
制皂集团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仪器:TG 209F3Tarsus 型热重分析仪、H-75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SUPRA Sapphire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mart Lab 型X 射线衍射仪
(XRD )、Gemini 喻2390型比表面积分析仪(BET )、AutoPore IV 9500型压汞仪(MIP )、Mastersizer 3000E 型激光粒度分析仪。1.2实验方法
1.2.1
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
采用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浆液。将一定量的
皂粒加热溶解后,加入碳酸钙浆液中,50~60℃下乳化0.5h ,脱水、烘干至水质量分数低于0.6%,粉碎后得到纳米碳酸钙。
1.2.2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实际包覆量测试方法
利用热重法根据纳米碳酸钙温度-质量变化
关系来测定其表面处理剂的实际包覆量。测试条件:空气气氛,测试温度为500℃,升温速率为
10℃/min 。
第50卷第8期2018年8月无机盐工业
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
Vol.50No.8Aug.,2018
1.2.3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取适量试样,置于烧杯中,以无水乙醇作分散剂,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碳酸钙分散液。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振荡仪中,超声分散5min后,取1~2滴分散液于制样铜网(孔径为0.0114μm)自然干燥后进行TEM表征。加速电压为120kV,放大倍数为10000~50000。
扫描电子显微镜:将少量粉末试样均匀地撒在样品座的导电胶上,再用洗耳球将未黏住或黏结不牢固
的粉末吹去,对样品做喷金处理后进行SEM表征。加速电压为2kV,放大倍数为10000~50000。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1.47V分析图像,获得纳米碳酸钙颗粒的大小分布。
astronaut1.2.4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将样品按X射线衍射仪粉末制样要求制样后进行测试,衍射条件:Cu靶Kα辐射,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40mA,扫描步长为0.02°,扫描速度为2(°)/min,扫描角度范围为2θ=10~70°。使用Scherrer 公式计算晶粒尺寸。
1.2.5比表面积测试方法
animus比表面积测试采用氮气吸附BET法。称量约0.100g样品放入样品管(样品管质量为m1),150℃下干燥1h,冷却后称量质量记为m2,并计算实际粉体样品质量m=m2-m1。将样品管安装到进气口。打开测试软件,输入实际粉体质量及试样名称后测试。测试结束后记录BET比表面积数据。测试条件:N2吸附,吸附温度为-196.15℃。
1.2.6压汞仪测试方法
测试前将纳米碳酸钙置于110℃烘箱中干燥1h。称量0.5g烘干后的样品,装入粉末膨胀计,将膨胀计
装入低压站进行低压分析。低压分析结束后,将膨胀计取出称量质量,再将膨胀计装入高压站,进行高压分析。测试压力范围为15~228MPa。
1.2.7激光粒度仪测试方法
在循环分散烧杯中倒入600mL无水乙醇,选择分散剂并输入光学参数,初始化仪器及调节测量背景后,加入测试样品,使样品遮光强度为10%~ 15%,并开启超声分散(1min),待遮光强度稳定后测量纳米碳酸钙粒径。
2结果与讨论
tolerance
本文基于不同的纳米碳酸钙进行粒径表征并讨论,纳米碳酸钙样品具体信息见表1。其中,NCC-01~NCC-06为同样的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用量不同;NCC-07~NCC-08为粒径不同的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用量与NCC-03相同。
表1纳米碳酸钙样品相关数据
2.1电子显微镜法
图1是纳米碳酸钙的TEM照片。由图1可见,纳米碳酸钙颗粒重叠严重,颗粒边界模糊,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粒径时不易确定颗粒边界,难以确定晶粒尺寸(一次颗粒)和团聚体尺寸(二次颗粒)。TEM制样时使用无水乙醇分散纳米碳酸钙,将悬浮液滴至铜网,纳米碳酸钙晶粒随乙醇挥发而固定于铜网。造成颗粒重叠的可能原因:1)纳米碳酸钙本身分散性较差;2)无水乙醇可能溶解了部分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剂,乙醇挥发过程中形成的晶粒间液桥可能导致纳米碳酸钙再次团聚。TEM观察到的团聚体难以确认是制样过程产生的,还是纳米碳酸钙样品本身的原始团聚体。此外,TEM放大倍数升高会限制视野,照片上可见粒子数减少,很难获得足够多的单分散颗粒进行粒径统计分析[6-7]。因此,TEM不适合用于统计分析表征纳米碳酸钙粒径,且可用于直接观察局部个别纳米碳酸钙粒子的大小和形貌。
图1纳米碳酸钙的TEM照片
图2是纳米碳酸钙样品的SEM照片。由图2可见,样品图像清晰,颗粒边界易于辨认。每个样品选取3个视野的电镜照片做图像处理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NCC-01~NCC-06的平均一次粒径很接近,为76nm左右;NCC-07的一次粒径为90.4nm; NCC-08的一次粒径为103.4nm。3个表面处理剂用量相同的纳米碳酸钙比较,平均一次粒径大小依次为d SEM(NCC-08)、d SEM(NCC-07)、d SEM(NCC-
03)。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但表征结果存在取样代表性的问题。
样品
名称
jell o
w/%
样品
名称
w/%
表面处理
剂用量
表面处理剂
实际包覆量
表面处理
剂用量
表面处理剂
earthquakes实际包覆量NCC-010.000.00NCC-05  4.00  3.88 NCC-02  2.00  1.82NCC-06  4.50  4.31 NCC-03  3.00  2.73NCC-07  3.00  2.81 NCC-04  3.50  3.32NCC-08  3.00  2.76
无机盐工业第50卷第8期74
a —NCC-01;
b —NCC-02;
c —NCC-03;
d —NCC-04;
e —NCC-05;
f —NCC-06;
g —NCC-07;
h —NCC-08
图2纳米碳酸钙的SEM 照片
2扫描电镜粒径
2.2
X 射线衍射粒径测试
图3是纳米碳酸钙样品的XRD 谱图。由图3可
见,样品的主要特征衍射峰位置基本重合,为方解石
a —NCC-01;
b —NCC-02;
c —NCC-03;
d —NCC-04;
e —NCC-05;
f —NCC-06;
g —NCC-07;
h —NCC-08
planned图3纳米碳酸钙XRD 谱图
型碳酸钙(PDF 47-1743)。原始X 射线衍射谱经去背底,线形光滑,双线分离后,用X 射线衍射硅粉末标准物质对仪器宽化校正。根据Scherrer 公式,由
(104)晶面衍射峰可计算出纳米碳酸钙的晶粒尺寸d XRD :
d XRD =K λ/βco s θ
(1)
式中,K 为Scherrer 常数,方形粒子取0.943[8-9];λ为
入射线波长,0.15406nm ;β为样品实际衍射峰半高宽,计算时需转化为弧度;θ为衍射角,°;d XRD 为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nm 。
采用式(1)计算纳米碳酸钙的平均粒径,结果见表3。将表3和表2对比可以发现,d XRD 略小于d SEM 。
对比可知,XRD 得到的平均粒径接近纳米碳酸钙的一次粒径,且表面处理剂用量不影响XRD 测定结果。这一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表3
XRD 测试粒径
2.3
气体吸附法
实验采用氮气吸附BET 法测试纳米碳酸钙的
比表面积,并通过式(2)计算出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的当量粒径:
d BET =K /ρSSA
(2)
式中,ρ为碳酸钙密度,2.71g/cm 3;SSA 为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K 为形状因子,粒子为球形或者立方
形时,K =6.0[10]。
表4为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及按式(2)计算
所得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的当量粒径。由表4可见,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剂影响其比表面积,随表面处理剂用量增大,比表面积明显减小,计算得到的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当量粒径增大。同一粒径下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最小,比表面积当量粒径最大。相同表面处理剂用量的条件下,NCC-
03、NCC-07和NCC-08的比表面积当量粒径大小关系:d BET (NCC-08)>d BET (NCC-07)>d BET (NCC-03),与
d SEM 、d XRD 关系一致。
表4
BET 法测试结果
样品d SEM /nm 样品d SEM /nm 样品d SEM /nm NCC-0175.5NCC-0476.2NCC-0790.4NCC-0275.9NCC-0577.5NCC-08104.3
NCC-03
77.1
NCC-06
76.8
样品d XRD /nm 样品d XRD /nm 样品d XRD /nm NCC-0174.73NCC-0473.26NCC-0787.96NCC-0273.91NCC-0572.57NCC-08100.13
NCC-03
75.19
NCC-06
74.74
样品SSA/(m 2·g -1)d BET /nm 样品
SSA/(m 2·g -1)d BET /nm
NCC-0121.315996.07NCC-0525.692179.70NCC-0227.421574.68NCC-0625.213981.22NCC-0326.516777.23NCC-0722.489391.06NCC-04
25.9763
78.83
NCC-0819.5185
104.91append
2018年8月莫英桂等院纳米碳酸钙粒径测试的研究
75
NCC-02~NCC-06是对同样的纳米碳酸钙浆料表面处理得到的,其原始表面形态及孔径分布情况相同。纳米碳酸钙颗粒粒径小,表面能高,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形成由多个颗粒组成的较大的团聚体。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表面形成了有机分子膜,阻碍了碳酸钙颗粒之间直接接触,并降低表面张力,可减少团聚发生。此外,纳米碳酸钙表面孔隙被有机分子修饰,部分内孔可能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被表面处理剂填充。一般来说,表面处理剂用量越大,则对纳米碳酸钙包覆越完整,对其表面的孔隙
修饰作用越大。因此,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随表面处理剂用量增大有明显减小的趋势。而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颗粒间直接接触,在干燥过程中形成晶桥,并使得部分纳米碳酸钙颗粒结块成粒径较大的团聚体,表面积减小。
与d SEM 和d XRD 相比,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
d BET 略大于前两者,而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粒径则大很多。可见BET 法是一种有效表征纳米碳酸钙一次粒径的方法,但颗粒团聚也会给测试带来误差。2.4
压汞法
压汞法是目前测试粉体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基
本的方法,也是应用广泛的方法之一。对纳米碳酸钙进行压汞测试,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对同样的纳米碳酸钙浆料表面处理得到的NCC-02~NCC-06,总孔容随表面处理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这也佐证了表面处理剂用量与其对纳米碳酸钙表面孔隙的修饰作用的正相关关系;比表面积随表面处理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而未经表面处理的NCC-01总孔容最大,比表面积最小。表面处理剂用量相同(3%)的其比表面积由大到小顺序:NCC-03、NCC-07、NCC-08,与BET 法比表面积关系一致,但绝对数值相差较大,总孔容则随比表面积减小而减小。
5
MIP 测试结果
图4为进汞-退汞曲线。图5为压汞微分曲线。由图4可知,未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NCC-01)大孔较多,所以导致其总孔容最大,而比表面积最小。由图5可知,NCC-01大孔多,中微孔少;而
NCC-02~06大孔少,中微孔多。在压汞测试过程中的高压下,中微孔会变形甚至崩塌,导致测试结果误差较大。与BET 法相比,压汞法测试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误差较大。
图4进汞-退汞曲线
图5压汞微分曲线
2.5
激光散射法
纳米碳酸钙团聚体在一般条件下不易解聚,在
填充体系中可能以二次颗粒的形式存在,二次颗粒
大小影响其应用性能[11]。激光散射法是表征纳米材
料二次颗粒粒度的一种有效方法[11]。表6为不同纳
米碳酸钙的激光散射粒径参数。由表6可见,残差值均小于3%,表明测试光学参数正常,测试模型准确,粒径分布曲线见图6。由图6可见,纳米碳酸钙的二次颗粒为微米级,测试结果与文献[12]的实验结果接近。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粒度受表面处理剂用量影响[11],其平均粒径(D 50)均大于未表面
改性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的平均粒径,但未见激光散射法测试纳米碳酸钙的粒径结果与表面处理剂实际包覆量呈现明显规律。
样品总孔容/(mL ·g -1)比表面积/
(m 2·g -1)样品总孔容/(mL ·g -1)比表面积/
(m 2·g -1)NCC-01  1.9186
14.909NCC-05  1.4237
37.282NCC-02  1.853731.624NCC-06  1.441538.011NCC-03  1.796833.367NCC-07  1.588230.649NCC-04
1.5898
35.351
NCC-08
1.5012
26.503
无机盐工业第50卷第8期
76
表6
纳米碳酸钙二次粒径参数
图6激光散射法粒径分布
为验证激光散射法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选用NCC-07做重复测试,结果见表7。由表7可见,2个样品的D 10、D 50和D 9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
于有效测量的偏差,说明测试结果准确度较高。
表7
重复实验测试结果
3
结论
1)SEM 、XRD 法和BET 法测试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粒径结果相近,SEM 法测试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同时可观察其粒子形貌,但该方法存在取样代表性问题;BET 法测试结果受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影响。2)TEM 可用于直观观察纳米碳酸钙的形貌和粒径,
不适用于图像统计分析的粒径分析。3)压汞法测试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结果误差较大;4)激光散射法可有效表征纳米碳酸钙的二次粒径。
参考文献:
[1]
Boyjoo Y ,Pareek V ,Liu J.Synthesis of micro and nano ⁃sized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4,2(35):14270-14288.
[2]Barhoum A ,Lokeren L V ,Rahier H ,et al.Roles of in situ surface modification in controlling the growth and crystallization of CaCO 3nanoparticles ,and their dispersion in polymeric materials [J ].Jour ⁃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5,50(24):7908-7918.
[3]
Tanaka I ,Ishihara H ,Yakumaru H ,et al.Comparison of absorbents
and drugs for internal decorporation of radiocesium :Advances of polyvinyl alcohol hydrogel microsphere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 ⁃
gnetite and prussian blue [J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16,39(3):353-360.
[4]
Barhoum A ,Rahier H ,Abouzaied R E ,et al.Effect of cationic and
anionic surfactan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nanopar ⁃ticles in paper coating [J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14,6(4):2734-2744.
[5]
Abina A ,Puc U ,Jegli c A ,et al.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crof calcium ⁃bad microfillers using terahertz spectroscopy and imag ⁃
ing [J ].Talanta ,2015,143:169-177.
[6]
Woodward R C ,Heeris J ,Pierre T G S ,et al.A comparison of me ⁃
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magne ⁃tic nanoparticles [J ].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2010,40(s1):495-500.
[7]蔡小舒,苏明旭,沈建琪.颗粒粒度测量技术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国防工业出版社.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9]孙瑞峰.稀土铝酸盐的粉体制备及其烧结行为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0.
[10]
Pilger F ,Testino A ,Lucchini M A ,et al.One ⁃pot polyol synthesis of Pt/CeO 2and Au/CeO 2nanopow ders as catalysts for CO oxida ⁃tion [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Nanotechnology ,2015,15(5):
3530-3539.
[11]刘飞,邹百军,魏林涛,等.纳米碳酸钙二次粒径对有机硅密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有机硅材料,2012,26(5):328-331.[12]
张立新.活性碳酸钙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J ].安徽化工,2015,
41(4):86-87.
——
—————————收稿日期:2018-02-18
作者简介:莫英桂(1989—),女,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朱勇(1976—
),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D 10/μm D 50/μm D 90/μm 残差/%NCC-01  1.688  4.14512.8870.915NCC-02  1.727  4.17311.4080.941NCC-03  1.854  5.28716.2590.889NCC-04  1.943  5.43514.8910.895NCC-05  1.737  4.23111.6420.919NCC-06  1.819  4.96413.480  1.011NCC-07  1.683  3.7788.3530.932NCC-08
1.732
3.986
8.366
0.883
样品参数
NCC-07D 10/μm D 50/μm D 90/μm 测量值autumn的意思
1.731  3.8868.3841.742  3.9748.3641.729  3.9878.4121.712  3.9658.3631.701  3.9588.3711.723  3.9668.366平均值/μm    1.723  3.9568.377RSD/%
0.77360.82360.2065有效测量RSD/%
6.0
3.0
6.0
2018年8月
莫英桂等院纳米碳酸钙粒径测试的研究
77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01:4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89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粒径   测试   表面   样品   表面积   颗粒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