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社科网

更新时间:2023-07-23 14:53:39 阅读: 评论:0

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
王文斌 熊学亮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宁波,315211,浙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
panici提要:隐喻得以构建的基石是源域与标域所分别代表的两个事物具有相似性,而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事物之间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人类认知突显的结果。隐喻相似性的认知突显得以实现的要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相似的潜在性,二是施喻者意欲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相似性的潜在性主要可分为必然性、真实性、偶然性和强加性四类;隐喻构建的自我驱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刻意性和自涌性。
关键词:隐喻;相似性;突显;源域;标域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隐喻得以构建的基石是源域与标域所分别代表的两个事物具有相似性,否则,隐喻便难以寓身。然而,说隐喻的确立有赖于这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这并不意味这两者之间具有整体的相似。多数情况下,彼此间的相似性往往仅昭示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而这种相似性的建立,其认知手段就是突显。换言之,源域与标域两者之间在某一面或某一点上的相似性,是认知突显的结果。若没有人类的认知突显,
具有彼此绝对差异性的两个事物就不可能通过相似性的确立而得到彼此的隐喻联系。本文拟就认知突显的概念、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的关系以及认知突显的实现要素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1.认知突显的概念
在认知语言学中,所谓突显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Ungerer & Schmid (1996:F38)。英语常用“prominence”或“salience”来表达这一概念。Ungerer & Schmid (1996:F38-39)认为,这种语言现象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性,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其实,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表达“突显”这一概念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两个术语,类似的术语还有“foregrounding”(前景化)、“profiling”(侧面化)和“highlighting”(强光化)等。“foreground”,即“前景”,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与“background”(后景)相对,指构成一个图景的两个重要元素,前者是指人注意的目标,后者则指用以突出前景的衬托部分。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一种具有动机性的行为,表达者的心理视点及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语言结构的最终布局。Halliday(1971:331)曾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将“foregrounding”界定为“有动机的突显”(prominence that is motivated)。这一界定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语言结构中某一成分的前景化取决于表达者的动机;二是前景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prominence”。所谓“profiling”,就是指注意的聚焦(Coulson 2001:52)。陈忠(2006:135)指出,每一个事物对象,都是多维的,在不同的认知域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譬如说“长城”,从军事角度看,在古代是军事防御工事;从建筑角度看,可体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从文化角度看,
可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换言之,“长城”具有不同的侧面。然而,这些不同的侧面在特定的认知域中,可能只有其中的某一侧面被激活,而其他侧面则处于被淡化或潜在的蛰伏状态。这就是说,一个侧面获得突显后,便会对其他侧面起抑制作用(Deane 1992:183),获得突显的一面则成为注意的焦点。
所谓“highlighting”,是指人们在理解一个事物时往往仅聚焦于某一个面而遮掩(hiding)
其他方面(Lakoff & Johnson 1980:10;Ungerer & Schmid 1996:81-84, 128,208)。“highlight”的本意是指对事物的某一部分作强光照射,使之显目,而该事物的其他部分则因此变得黯淡。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人们在认知某一事物时,仅将视角固定于某一个方面而由此忽略其他方面;受强光照射的某一方面则因得到视角固定而突显,其他方面则处于潜藏状态。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会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人们仅将注意力投放于某一特定的方面时,从常置其他方面于不顾,如:
zengzhi(1)男人的温柔面;男人的自豪面;男人的英雄面;男人的孤独面;男人的领袖面。
今天,你要秀哪一面?(“七匹狼”男装广告词)疯狂英语口语
从(1)可以看出,男人是多面的,即便他外表多么的坚强,多么的阳刚,多么的伟岸,他同样有其
脆弱的一面,也会寂寞,也会孤独,也会无助。这五个面往往会共存与一个统一体,可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仅聚焦于其某一个方面,而掩盖其他方面,正如这一广告词本身所言:“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foregrounding”、“profiling”和“highlighting”均具有突显之意,在概念上与“prominence”或“salience”相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概念完全重叠,而他们恰恰各有侧重。譬如说,“foregrounding”所表达的往往是指借助语言表述中的强调手段达到对语言某一成分的突显;“profiling”所表达的往往是对同一事物某一侧面的突显;“highlighting”所表达的往往是对一个事物某一个面或某一个点的突显。相比之下,“prominence”或“salience”更为常用,可以用来表达“突显”的一般概念。但其共有意思就是指人在认知某一事物时从这一事物的多点或多方面中有意突出某一点或某一面,使之显目并引人注意。
隐喻认知研究中的突显,主要是指一个隐喻所关涉的源域与标域分别代表的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突显。虽然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但两者赖以寓身的却是两个事物。这就是说,若离开事物本身的存在,源域和标域便无所寄托。归根结底,源域和标域得以寓身的是两个事物,而相似性则是这两个事物经相互映射彰显而出的某一兼容特征。然而,源域与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所联结的两个事物本来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是在特征上表现出差异,就是在特性上反映出不同。可是,两个事物之所以能借助相似性联结在一起,就是因为彼此间的某一相似特征或相
似特性得到了突显。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隐喻中,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就是相似性中某一兼容面(点)的聚焦或突显,如:
take a break
国际音标学习软件(2)自由一旦生根,便是一株迅猛生长的植物。(游瑞云,《名言荟萃》2004:79)(3)Energy in a nation is like sap in a tree; it ris from bottom up.(D. B. Baker,Power Quotes,1992: 8)
“自由”与“植物”本是两件不相干的事物,前者属抽象事物,后者则是具体事物,可在(2)中,两者之所以被牵扯在一起,是因为彼此的相似性得到了突显。“自由”若深入人心,广为人民所接受,那么就会在人民大众这一土壤中产生无穷的力量,使一个民族充满活力,就这一点而言,“自由”如同一棵“植物”,一旦扎下根,便会快速成长。可见,“自由”是在若深入人心就会使一个民族充满活力这层含义上得到突显,而“植物”是在一旦在土地上扎根就会迅速成长这一方面得到了侧面化。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兼容点得到了突显,彼此映射,相似性由此得到了确立。同理,在(3)中,“energy in a nation”之所以被喻为“sap in a tree”,正如同这一句话所交代的那样,“it ris from bottom up”,即“其源泉是自下而上”。一个民族,若具有活力,它首先产生于民众,自下而上,这样才会持久,而一棵树若要维持其活力,其树液也应该是从树根至树梢,自下而上。因而,当施喻者将自己的认知聚焦于一个民族的活力与一棵树的活力都应该自下而上这一方面时,这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中的兼容点就自然得到了突显,其隐喻也由此而确立。
deallocate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隐喻相似性的确立,本质上就是源域与标域两者之间相容点的突显,即源域和标域的某一方面被侧面化或前景化或强光化,通过相互映射,达到彼此之间的兼容。兼容点一旦确立,相似性也就随之确立,隐喻也就会自然生成。
wenchuan earthquake2.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的关系
如前文所指,隐喻之所以是隐喻,主要是因为所牵涉到的源域与标域分别所代表的两个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而相似性的确立实际上就是相关事物间在某一面(点)上的相似性的突显。简言之,隐喻的相似性实质上就是认知突显的相似性。那么,我们在此需要究问的是,相似性与突显到底存在何种关系?
因此,认知突显是相似性真正得以确认的认知前提。有两方面的理由分述如下。一是源域与标域所代表的两个事物无疑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一个事物之所以能作为一个事物存在,就是因为具有其存在的理由,必然具有其有别于他者的特性,具有其外在或内在的个性。若有两个事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彼此可完全替代,其中一个事物必然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据。大千世界,事物虽然不可胜数,可每一事物都因具有其不可取代的独特存在意义而存在,否则大自然的进化或演变进程也必然会将其淘汰。所以说,事物间的相似性本身就蕴含着彼此之间的差异。隐喻之所以能将两个事物当作类似事物来看待,那是因为施喻者在认知客观世界时发现两个事物某一特性上的相似之处。然而,施喻者在发
现两个事物在某一面(点)上具有相似性之前,往往首先是突显了两个事物中的某一外在特征或内在特性,即会将注意力聚焦于两个事物的各自某一面(点)上,将其侧面化或前景化。换言之,在确认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之前,施喻者往往突显这两个事物的某一个面(点),寻求彼此的相似性,如:(4)“无知”是骄傲肥沃的土壤。(王雅军等,《实用比喻词典》2003:276)
(5)  Happiness is a butterfly, which, when pursued, is always just beyond your grasp, but which, if you will sit down quietly, may alight upon you.(青闰等,《英
语格言集锦》2005:197)
在(4)中,施喻者将“无知”喻为“骄傲肥沃的土壤”,这是因为他首先将认知的聚焦点投放在“肥沃的土壤”能使作物茁壮成长这一侧面,同时又对“无知”易使人产生“骄傲”这一特点进行突显,发现两者都在“有助于某物发展”这一方面具有相似性。(5)中,“happiness”被喻为“butterfly”,是因为施喻者并不是将认知的注意力聚焦于“butterfly”美丽的翅膀或鲜艳的颜色上,而是聚焦在“蝴蝶,你若追逐它,却永远捉不到,可你若静坐下来,它却可能落在你身上”这一现象之上。与此同时,施喻者对“happiness”往往会在你不经意时降临到你身上这一特性也进行了突显。两者各自的侧面一经突显,彼此间的相似性就变得十分明显。
二是事物之间虽然千差万别,根据其各自存在的意义而存在,但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即便在特性
deep throat上没有联系,也可能会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数潜在的相似性,一旦被人的认知注意力所捕捉,这些相似性就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语言中几乎每时每刻不断地出现人们以往所未见的各种新颖隐喻,恰恰是事物间存在无数潜在相似性的最好佐证。若不是如此,就不可能出现无数不断推陈出新的各种富有创造力的别致隐喻。所以,事物间的相似性,尤其是心理相似性,在认知作用下,具有潜在性和能产性。然而,在相似性得到确立前,若人未曾对事物间各自的某一面(点)进行突显,感知彼此的兼容面(点),那么各种潜在的相似性就得不到发现、挖掘和使用,隐喻也就因此得不到创新,如:(6)知识像一张渔网,渔网愈宽愈牢,网住的鱼就愈多。(王雅军等,《实用比喻词典》2003:251)
(7)Trust is the cornerstone in a successful team.(青闰等,《英语格言集锦》2005:133)
在(6)中,施喻者以独到的认知视角,对“一张渔网”若“愈宽愈牢,网住的鱼就愈多”
这一特性进行认知突显,对“知识”面越宽阔越扎实,知识的收获也就越多这一特性也作了认知上的强光化,从而挖掘出两者的兼容点,彼此之间的相似性因此得到了建立。在(7)中,“trust”被喻为“the cornerstone in a successful team”,那是因为施喻者对“cornerstone”具有基础性或支撑性这一特性进行了认知挖掘并对其进行认知突显,同时对“trust”也是成功团队的支柱或基石这一特性作了认知上的强光化,从而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唯有在隐喻牵涉到的两个事物间的共有特征或特性得到施喻者的突显,彼此间的相似性才能唤起人们认知注意力。洪定国(2003:12)在论述心灵的创造力时引用了玻姆关于最普遍的序概念中“相似的差别和差别的相似”的观点,指出数学中的元素都是相似的,即均为整数,可彼此又有差别,即数值彼此不一。这些元素是根据“差别的相似”原则构成整数序的,即相继元素的差别(相继元素的数值之差),不仅是相似的而且是相等的。这里论讨的隐喻的相似性,也就是在事物的彼此差别中感知相似,而又在事物的彼此相似中感知差别。正因为有事物的差别,人类才会进行主观认知判断,告诉他人A似B或A似B,阐明A与B的同一性或相似性;正因为有事物的相似,人类才有可能建立隐喻的相似性。因此,隐喻的相似性就是在“相似的差别和差别的相似”的互动中建构的。
3.认知突显的实现要素
前面已经指出,隐喻所关涉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而事物间某一特征或某一特性的认知突显则是相似性得以发现或创造的基础。简言之,突显是隐喻得以形成的基础之基础。那么,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是,隐喻认知突显得以实现的要素是什么?以下将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在此所说的要素,是指隐喻认知突显得以实现的必具因素。隐喻认知突显得以实现的要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的潜在性,二是施喻者意欲构建隐喻的自我驱动性。所谓的潜在性,就是指诸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的可能性,而这种相似性是潜藏的,需经施喻者的认知
today挖掘才得以形成;所谓的自我驱动性,就是指施喻者欲借用彼事物(源域)来表达此事物(标域)的动机。
3.1 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
我们先来探讨客观世界中事物间存在隐喻相似性的潜在性。前面已提出,客观世界中诸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无限的,开放性的。客观世界中的众多事物虽千差万别,但在人的认知世界中事物之间在外在或内在方面所存在的相似潜在性可以分为四类:必然性、真实性、偶然性和强加性,其中必然性相对于偶然性,真实性相对于强加性。
所谓必然性,指事物发展变化中不可避免的趋势。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往往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必然性,是指隐喻所关涉的两个事物之间存在本质上的相似或类同。两个事物尽管从表象上看彼此相去甚远,可在本质上却具有相近之处,如:
(8)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6日)
(9)Politicians are like the bones of a hor’s fore-shoulder. There’s not a straight one in it.(D. B. Baker Power Quotes, 1992:221)
在(8)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与“纸老虎”之所以能相互映射,是两者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施喻者突显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外强中干的内在特性,同时也对“纸老虎”色厉内荏的内在特性进行了突显,借此构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9)中,“politicians”与“the bone of a hor’s fore-shoulder”从表象上看根本不具备相似性,可“politicians”往往是华而不实,见风使舵,人格缺失,正直与他们无缘。因此,就本质而言,“politicians”与“the bone of a hor’s fore-shoulder”无异,没有一块骨头是直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事物间的相似性有时是必然的,尽管表面上看彼此相去甚远,可
在本质上却具有潜在相似性,一旦这种类同的本质被突显,隐喻的相似性便得到确立。
所谓偶然性,通常是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在实现隐喻认知突显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偶然因素,施喻者突显了此事物和彼事物的某一特征或特性,使两者具备相似性,由此形成隐喻,如:
(10)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那南飞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2007年新春祝福10佳短信)
(11) Our flag is red, white and blue, but our nation is a rainbow — red, yellow, brown, black and white— and we’re all precious in God’s sight.(D. B. Baker,
Power Quotes, 1992:201)
在(10)中,“相逢”与“悠扬的歌”、“相识”与“醇香的酒”、“相处”与“南飞的雁”、“相知”与“古老的藤”,彼此间在本质上均不存在必然联系,可是,真朋友之间的“相逢”通常是一件不亦乐乎的事,而“悠扬的歌”声通常也会给人带来愉悦;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相识”会给人以清香扑鼻的感觉,而“醇香的酒”,其纯美飘逸的香味自然不难想象;人们之间心心相印的“相处”,在每逢佳节时往往会使人彼此思念,渴望相聚,而“南飞的雁”往往是归心似剑,会把心揉碎,飞往自己朝思暮想曾经栖息过的美好家园;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交而又互相了解、感情深笃的“相知”,往往是难舍难分的,而“古老的藤”往往是相互缠绕盘结,相互依恋。施喻者经过认知加工,对各自的某一点进行了突显,由此确立了彼此的偶然相似性。在(11)中,施喻者将“our nation”(指美国)隐喻为一条“rainbow”。显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而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关系。美国是一个由多种族、多文化组合而成的大熔炉,尤其是肤色方面,居住着白、黑、黄等人种,因此美国的国旗颜色虽是红、白、蓝三色,但美国这一国家却像一条彩虹。施喻者突显了美国是由多色人种组成的国家这一特征,并对“rainbow”的多彩特征进行了认知上的突显,借此建立了两者之间这种非必然的相似性。
第三类是真实性。所谓真实性,通常是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乎事物的真相。在实现隐喻认知突显的过程中,真实性是指此事物与彼事物具有客观上的相似性,是那种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相似性,如:
(12)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可爱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词)
(13) A canary sang like a steam engine.(B. Potter,Johnny Town-Mou and Friends,p18)
在(12)中,她“小脸”的“粉红”是“像红太阳”的客观条件,同样道理,她“眼睛”的“活泼可爱”是“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所不可或缺的认知前提。施喻者对源域和标域进行了外观上的突显,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彼此之间的相似性。在(13)中,“a canary”唱歌,其声音在施喻者听来肯定是很像“a steam engine”的鸣笛声,否则,施喻者就不太可能会构建出这一隐喻。正因为这只金丝雀的歌声听起来像蒸气机的鸣笛声,才使得两者具备了真实的相似性。
第四类是强加性。在此所谓的强加性,是指在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原本毫无相像之处,可由于人的认知作用,彼此间具备了相似性,即境由心生,相似性从心开始,由心沟通,随人的认知而生成。人类实际上是心与客观事物的联合体。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心身交感论”就是这个道理。他认为,灵魂与事物这两者虽然不同,但彼此却联系得非常紧密(引自张志伟 2006:207)。在隐喻中,强加性是指源域和标域所代表的两个事物,不论在必然性、偶然性抑或真实性方面,均不存在相似的潜在性,两者之所以出现相似性并能形成隐喻,就是因为施喻者认知加工的结果,是施喻者的认知赋予了彼此的相似性。简言之,这是施喻者意向性思维的果实,具有思维上的强加性。作为代表人的思
pets2维能力的心,实际上可以把握天地万物,赋予天地万物以意义,使天地万物从寂寞无知的自然世界变成生动活泼的意义世界(成云雷 2006:56-57)。换言之,人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自我体验的过程,自

本文发布于:2023-07-23 14:5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86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事物   相似性   认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