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uxe是什么意思
英语语法教学的国际、国内背景浅析
作者简要分析了英语语法教学的国际、国内背景,论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及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摆正语法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做到二者合理、有效、平衡发展。
标签:英语语法教学;国际背景;国内背景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依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理论,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听说训练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语法知识正是语言知识的基础。
目前,“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寻求“省时高效”的英语教学法,英语教育界人士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和研究。而笔者认为,在中国的外语环境下,“费时低效”的语法教学是导致“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分析、研究语法教学的国际、国内背景,构建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尤显必要。
ear
一、语法教学的国际背景
外语教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已有二百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外语教学法如雨后春笋,交替涌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就有数十种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外有人提出:外语教学法经历了零代到第一代、又到第二代、再到第三代的三次变革。零代为翻译法,第一代为直接法,第二代为听说/结构法,第三代为功能/交际法。可以说这三次变革无一不与语法有关。右下
1.被称作零代的翻译法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语法翻译法、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 ,其中当数语法翻译法影响最大,至今余威尚存。顾名思义,语法+翻译是该法的最大特点,可见语法之于零代教学法中的地位。
sword2.有科學教学法之美誉的直接法,是在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批判中产生的,教学主要围绕会话进行,“整句吞,整句吐”。 直接法形成初期,曾试图模仿幼儿学母语直接学会目的语,而让语法靠边站,而后来还是采用了‘用归纳法教语法’的主张。
3.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基础的第二代教学法——听说法,又称结构法,以结构主义
语言学为基础,强调语法结构的操练,以句型结构代替语法。 以句型为纲实际上就是以语言的形式为纲。过分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与意义。就这点而言与翻译法的系统讲解语法似乎没有本质的差别。
4.被奉为“万能的、先进的”第三代教学法——意念功能法或功能交际法,是在对以往的翻译法、直接法和听说法的反思中产生的。 七十年代初刚一问世,就试图以意念功能取代语法,在理论论战中就没过关,实践中更是很少不教语法。
由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语法在各代教学法中的地位。可以说,一部外语教学法的变迁史,就是一部关于语法地位和语法教学的争论史。而且,这种争论依然在继续, 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外语教育界共同研究的课题之一 。
二、语法教学的国内背景
自1835年马礼逊纪念学校招生算起,我国近代的外语教学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外语教学法以引进为主,且常有‘食洋不化’的现象 。张正东教授的“食洋不化”观点,依笔者分析至少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对国内的外语教学法研究现状不满,没有形成
句子翻译中国特色的教学法,故要“食洋”;其次,“食洋”也未尝不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问题出自“不化”,对国外的教学法不加分析地全盘吸收,生搬硬套,生吞活剥,不去认真考虑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特殊环境、特殊的文化背景,结果只能是“淮南的橘子淮北的枳”。这种“食洋不化”的引进现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功能交际教学法的植入达到了极至。当时的中国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大好形势急需一大批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对外开放和经济腾飞的需要,交际法应时引入,恰似久旱逢甘霖,给中国传统的教学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外语教学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但与春天相伴的不只是鲜花,也有苍蝇和病菌。
交际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交际法的最终目标。可以说交际能力正符合我国国情。改革开放的祖国太需要这种交际能力了。可能是由于需要的心情过于急切了吧,导致了教学法引进中的“饥不择食”现象——只管“拿来”,不去“消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应数对语法的误解。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和相关人员误认为交际语言教学就是强调口头语言
而不重视书面语言,交际能力不包括语言能力。因此,教学中就要淡化语法,甚至可不教语法,并坚持认为可直接通过交际活动来习得交际能力,语法知识能够自动习得,不必专门讲解。于是乎“热热闹闹”的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对子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气氛活跃非凡,远非传统课堂所能及。而到底教学效果如何呢?一线的英语教师最有感触:“热闹、活跃一阵子下来,学生的听说能力确有一定提高,敢说英语了,但说不成句,错误百出,能说成句的主要是些公式化语言(formulaic),只能会说什么说什么,而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毫无创造性,并且,写作也不如以前,连最起码的语法都不懂,更可怕的是考试成绩大不如前……”。痛定思痛,老师只好暗下决心,公开课、观摩课就让课堂热闹、热闹,让语法退避三舍,以展交际教学之风采,平时还是稳扎稳打更保险。正如张正东教授在《语法教学的再认识》一文中所描述:“国内外语教学实践中,语法成了帮人代考的‘枪手’。广大师生极少有人能够离开语法,而谁也不敢公开承认语法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更不敢大大方方地研究语法教学。遇到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教学经验交流,更要回避语法,如果谁讲了语法,人们往往会以一种错失的心态进行解释。 最后,笔者引用张正东教授在另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语言教学的国内形势:“在国内,大家是‘明修功能,暗渡语法’ctsb 。三、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对语法教学问题国际、国内背景的简单回顾与分析,足可见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之重要,甚至可以说,不学外语语法,就学不好该门外语。对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论证。
1. 语言的组成要素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学语言必学语法
当代语言学家对“什么是语言”尽管存有异议,但对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已达成共识。这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语言系统的物质基础。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语音和词汇只有通过语法才能被组成语言系统。语言的内容要通过语音表达,而语音必须借助词汇和语法才能实现其功能,三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完整的语言。
语言学理论是外语教学的基础,外语教学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手段的选择都离不开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语言是一个能产性的系统。语言的能产性是指学习者可以利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我们知道, 外语教学的对象是目的语的言语,言语是语言的生成品,我们不可能学完目的语所有的言语,而只能学习语言范式,取得生成言语的能力。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犹如“渔”,得其一,能用之无穷。
2. 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体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音标课件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掌握一门外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才算掌握一门外语呢?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懂一种语言就是熟知其语法和词汇。有人说是熟知其语法、词汇,并知道如何用来做需要做的事情。还有人会说懂一种语言是要知道其语法、词汇、语篇结构及其文化中的使用规则,四者共同决定在具体场合中如何使用語言才算得体 。著名语言学家E.G.Woods 曾著文说:“当我们说某人知道一门语言时,我们的意思是指这个人已经获得了能产出语法上可接受的目的语语言的能力。”
3. 外语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必学语法
著名语言学家H.H.Stern 在他的《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一书中对外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母语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据此我们可知,在中国英语学习属外语学习,在环境特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方面与二语学习存在明显差异。二语学习可在自然环境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而外语学习必须以课堂有意识学习为主,离开了课堂学生就置
身于“汉语的汪洋大海之中”,几乎得不到环境英语的刺激、强化。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个衡量正误、指导该怎样和不该怎样的依据和标准。这个依据和标准便是语法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学习任何知识,都企图在所接触的事物发展中发现秩序,寻找规律。寻求秩序是人类的天性。正如张正东教授在《语法教学的再认识》一文中所述:“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学得外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自学,自学要使用语法这个工具,犹如自学英语发音要用国际音标一样。为了学习英语发音我们可以学习国际音标,那么,为了学好英语而学习英语语法也是无可非议的。”
4. 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决定了语法学习的必要性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他把语言能力界定为本族语者内化的语言知识体系,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等规则。正是本族语者所具有的这种语言能力使他能够理解并产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语言能力概念的不足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语用知识和能力,即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交际双方不
if 全慧彬仅需要知道交际话语的结构正确与否,还要知道交际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可行性、得体性和目的性,即海姆斯所说的“There are rules of u without which the rules of grammar are uless.”(不懂语言的运用规则,学了语法规则也无用。)
australia是什么意思中文自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之后,不少应用语言学家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交际能力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其中有交际能力三因素说、四因素说、五因素说、六因素说,各说互有差异,不过各说都认为必须具有语言能力即语法能力。实际上,尽管专家学者对交际能力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却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 我们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以交际能力为培养目的的外语教学决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 。
四、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汽车拍摄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本身的逐步完善以及人们对其理解的进一步深入,关于交际教学要不要教语法的争议已烟消云散。然而,外语教学界并没有风平浪静,语法问题远没有结束,人们依然在谈论语法和语法教学,只是谈论的焦点不同与往日。根据黄和斌教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所总结的国际外语教育共同研究的课题之六——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过去
片面重视语法的教授法而注重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看待、处理语法教学?怎样培养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我们可知,目前的语法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怎样正确看待语法?(2)怎样教语法?这两个问题在笔者看来应属于一物的两面。因为只有对语法的正确理解,才可能采取正确的教法。而理解正确了,在真正实施教学行为时,还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具体困难和障碍,不一定就能事如所愿。故重中之重应在于教法,即怎样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这个问题一直令外语界人士魂牵梦绕、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