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世纪主时间轴 - 宇宙世纪年表/UC年表
宇宙世纪主时间轴
由于高达世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延伸,那么为了体现连贯性和历史观感,在此年表中,一些相关的、经常出现的、规律性的真实历史事件也被包括进来。因此“高达世纪”在现实的年表中也是由几个世纪所组成的。
由于距离最初的高达系列动画制作完毕至今已有20余年,很多在高达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在现实历史里已存在或不可能发生。为了其真实历史价值,本年表将这些事件加以保留,并用红色字体标示。
囧司徒
起始
本年表使用的宇宙世纪(UC)起始日期是以高达0080终章所给出的时间点“0080年1月14日星期一”为参考基础的。由此推算,宇宙世纪在公元2081年开始,之前经历了从公元2045年开始的36年构建时间。因此,由UC纪年换算到公元纪年只需加上2080,同理,由公元纪年换算到UC纪年则要减去2080(注1)。
传统亚洲历(农历)纪年可由公元纪年加2698或UC纪年加4778来推算。因此,公元2080年就是鼠年4778(公元纪年+2698),而UC
alimentary
0001则是牛年4779(UC纪年+4778)。如果你的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查看UC纪年和传统亚洲历的关联。
军衔表示
如同许多动画作品一样,机动战士高达采用了二战时期日本帝国陆军(帝国陸軍)和海军(帝国海軍)的军阶系统,其中一些与任何现代军阶系统都不相关联。例如,该系统只有7个士兵级别,不同于现代军阶的9个。由于日本军阶系统对陆军和海军的军官称谓不加以区分,导致情况更加复杂。一部分翻译者倾向于使用陆军军阶,另外一部分使用海军军阶,甚至还有一些勉强将二者混合使用,造成了许多翻译上的谬误。
“Captain”一词所代表的军衔尤其棘手。在陆军中,“captain”指上尉,O-3,连级军官,等同于海军中的“lieutenant”。而在海军中,“captain”则指上校,O-6,团级军官,等同于陆军中的“colonel”。另外,在英语中“Captain”还是对一艘舰船上最高指挥官(“Skipper”)的尊称,不分军民与军阶。而在日语中则不存在上述问题,O-3被统称为“大尉”,O-6则被统称为“大佐”,并不区分陆海军。军用舰船最高指挥官被称作“艦長”,而民用舰船则用“船長”。
为了消除翻译上的含糊不清,在这里给出了标准的军阶级别:正式军官(commissioned officer)O-1到O-10,委任军官(warrant
officer(WO))W-1到W-4,非委任军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NCO))及士兵(enlisted)E-1到E-7。如果你的浏览器支持Javascript,可以
点击以下链接来查看英语军阶级别与高达世界中使用的日语军阶级别的关联。
(注意:两张图表都使用同样的弹出式窗口,所以你一次只能浏览一张图表!)
译者的话
Ken R Blooddust:呼,终于完成了呢……整整2个星期的努力终于结出最后的果实了。素来听闻High
Frontier的UC年表是史上最为强大的UC年表,现在看来果真如此。因为鄙人不懂日语,唯英语水平还算说得过去,便动了翻译此一年表与广大高达爱好者共享的念头。翻译工作甚为艰巨,以我一己之力无异愚公移山,幸而得到复出的Death老前辈及小夏小镰的鼎力相助,同心协力终于得以大功告成。由于本人是完美主义者,常常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部分,有时未免有钻牛角尖和吹毛求疵之嫌,在这里也向其他几位一直以来忍受被我诸般挑剔的们说声对不起了。
个人感想就不多说了,下面要提醒观看年表的诸君几个事项。
首先,由于本人是本着单纯的“翻译”的心态来忠实还原这个年表的,因此在翻译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的时候,所要求的第一原则就是忘记以前脑中所熟知的假名或者中文译名,而只专注于眼前的英文字母,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参考现实中有无此名,直接利用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译名进行翻译,而不去考虑网络上流传的通常译名或港台译名。因此本年表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可能和你所熟知的大不一样。我们就是想要还被假名和港台译名蒙蔽多年的观众一个真实。并且,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从假名背后的原文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从不知道的有趣的事情。事实上,翻译这年表的过程本身也是学习,我们真的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其次,与其他的年表只是单纯地把各部作品中的事件简单串连起来不同,HF的UC年表可谓是真正的“历史”。在这个年表中,记录的只有那些能够被写进历史的事件,而不是某几个人的个人行动。因此我们可能看到,原作中主角一段荡气回肠的罗曼史,这里只用一句话就简单带过了。而且某些有着种种内幕的事件,此处记载的也就只会是其表面上看来的那样。
最后,由于此年表使用了大量的术语、专业名词和一些词的生僻用法,语法也很“矫情”,地名的考据更是详细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加上本身就有不少校对方面的低级错误,翻译时很是折磨人。我们在专有名词的考证,维持句子的本意和符合中文习惯方面花了大量的工夫,但是不免总会有不尽如人意或是错误的地方,希望诸君海涵,并多提宝贵意见!
Death
Wang:大功告成,眼见一年前的愿望化为现实,可喜可贺!此番年表制作,能与Ken君共事,实乃幸事。本人一年前因种种原因离开G圈,一别经年,回归之后发现年轻才俊辈出,而Ken君可谓其中之翘楚。严谨踏实,乃为学问者之大节,Ken君小小年纪便深谙此道,往往一词之义,斟酌再三,一语之成,推敲累日,全文力求尽善尽美,大至文句小到标点皆不放过,如此严谨细致不畏繁琐,吾不如也!小镰、小夏二君,承担部分虽不多,出力却着实很大,小镰的V部分尤其出色。至于本人,阔别G圈一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然则见到年轻人这般朝气蓬勃,不尽跃跃欲试,翻译开篇到一年战争中期的部分,其中疏漏、谬误甚多,经Ken君辛苦校对,终于完成。“老兵不死,仅仅隐退”。吾辈唯有殚精竭虑,努力制造精
品,以飨读者。
逆袭の小夏:这次应KEN的邀请能参加到HFUC翻译组的工作中来我感到非常荣幸。话说最初是打算让我从0083年的“星尘作战”一直译到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的,无奈工作量实在太大,为了不拖累整个工程进度再加上后来我又要去珠海,只能在0083部分完成以后将剩余部分交给了工作组的其他成员,时间匆忙多有不周之处,给KEN的校订添了不少麻烦,也感谢死神和老白等人陪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说实话这次的翻译工作让我在重温了一遍UC史的同时受益匪浅,最后感谢翻译组所有成员在工作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和指正,大家辛苦了~!!!
死神Scythe:本人是半途加入的,而且工作量远少于Death和KEN。翻译稿交给他们校译之前,也没先认真校一遍,给二老添了不少麻烦呢……呵呵……不过不管怎样也算做了贡献,还是挺高兴的……同时还注意到自己的英语落了很多了啊,得回去恶补了……
High Frontier UC年表翻译工作组
2007年8月15日
AD 1771: 此时彼时,此地那地
UC 0001: 宇宙世纪
UC 0079: 一年战争
商务英语翻译证书UC 0083: 迪拉兹动乱
UC 0087: 格里普斯战争
UC 0088: 新吉恩与新裁决
UC 0093: 夏亚的逆袭
UC 0123: 宇宙巴比伦
UC 0153: 赞斯卡尔帝国
UC 0223: 盖亚起义
CC 2345: 月之民的回归
bottles前言由Death Wang翻译。
前言附表由Ken R Blooddust翻译。
AD1771~UC0079.11.06 由Death Wang翻译。
0079.11.07~0083 由Ken R Blooddust翻译。
0083~0083.12.04 由逆袭の小夏翻译。
0084~0134.04.15 由Ken R Blooddust翻译。
0136~0153.06.23 由死神Scythe翻译万国司考
0155~CC2345 由Ken R Blooddust翻译。
校对由Ken R Blooddust和Death Wang完成。
注解由Death Wang和Ken R Blooddust完成。
宇宙世纪主时间轴
1771.11.27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Joph-Louis
Lagrange)建立地月间轨道系统五个引力平衡点的学说,并命名为L1到L5。
1801.01.01 乔赛普·皮耶吉神父(Father Giuppe Piazzi)发现小行星谷神星(1 Ceres)。
1802.03.28 海因里希·威尔海姆·奥伯斯(Heinrich Wilhelm Olbers)发现小行星智神星(2 Pallas)。
1804.09.01 卡尔·路德维希·哈丁(Karl Ludwig Harding)发现小行星婚神星(3 Juno)。
1807.03.29海因里希·威尔海姆·奥伯斯发现小行星灶神星(4 Vesta)。red eye
1845.12.08 卡尔·路德维希·亨克(Karl Ludwig Hencke)发现小行星义神星(5 Astraea)。
1847 小行星韶神星(6 Hebe)、虹神星(7 Iris)和花神星(8 Flora)被发现。
1848 安德鲁·格雷厄姆(Andrew Graham)发现小行星颖神星(9 Metis)。
1849 阿纳贝尔·德·加斯帕里斯(Annibale De Gasparis)发现小行星健神星(10 Hygeia)和海妖星(11
c c tv5Parthenope)。
1850 小行星凯神星(12 Victoria)和芙女星(13 Egeria)被发现。
1851 小行星司宁星(14 Irene)和司法星(15 Eunomia)被发现。
1852 小行星灵神星(16 Psyche)到司剧星(23 Thalia)被发现。
timebox1853 小行星司理星(24 Themis)、福后星(25 Phocaea)、冥后星(26 Prorpina)和司箫星(27
Euterpe)被发现。
1854 小行星战神星(28 Bellona)到司瑟星(33 Polyhymnia)被发现。
1855 小行星巫神星(34 Circe)、沉神星(35 Leukothea)、驰神星(36 Atalante)和忠神星(37 Fides)被发现。
1856 小行星卵神星(38 Leda)、喜神星(39 Laetitia)、谐神星(40 Harmonia)、桂神星(41
Daphne)和育神星(42 Isis)。
1857 小行星爱女星(43 Ariadne)到贞女星(50 Virginia)以及思神星(56 Melete)被发现。
1858 小行星禽神星(51Nemausa)到祸神星(55 Pandora)被发现。
1859.09.22 罗伯特·卢瑟(Robert Luther)发现小行星忆神星(57 Mnemosyne)。 1860 小行星协神星(58 Concordia)、希神星(59 Elpis)、司音星(60 Echo)、囚神星(61 Danae)和效神星(62
Erato)被发现。
1869 爱德华·埃弗雷特·海尔(Edward Everett Hale)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造卫星“The Brick Moon”。
1874.05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作细致观察,月平均观测数据显示太阳黑子活动增减呈11年左右一个周期。
cloudstone1878朱尔斯·弗恩(Jules Verne)和库尔特·拉斯维茨(Kurt Lasswitz)使宇宙旅
行和轨道定居的理论普及化。
1879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2次达到峰值。
1890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3次达到峰值。
fo1895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科学性地阐述了轨道定居的有效设计。
1901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4次达到峰值。
1906 “特洛伊(Trojan)”小行星勇士星(588 Achilles)和帕特洛克鲁斯(617 Patroclus)分别在木星的L4和L5点被发现,从而证明了拉格朗日的理论。
1912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5次达到峰值。
1923 火箭技术先驱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详细阐述了空间站的应用可能。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6次达到峰值。
1929J·戴斯蒙德·伯纳尔(J. Desmond
Bernal)提出了一个500米(1640英尺)的球形宇宙定居地设想,这个设想包含一个完整的封闭生态系统。
赫尔曼·诺丁(Hermann Potočnik
Noordung)提出了一个30米(100英尺)的轮形空间站方案“Wohnrad”(注2),位于地球同步轨道。
1934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7次达到峰值。
1942.10.03沃尔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发明V2火箭,首次实现宇宙弹道飞行。
1945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8次达到峰值。
1945.04.24 联合国家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在旧金山召开。
1945.06.26 50个参与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联合国宪章(United Nations Charter)。 1945.07.16 第一次核武器试验在新墨西哥州崔尼提(Trinity NM)进行。
1945.07.28 美国参议院以89比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1946.12.14 小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捐献850万美元购买了纽约哈得逊河西岸的一片土地永久性的作为联合国总部。 1948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以美国权利与自由法案(Bill of Rights)、英国权利法案(Magna Carta)以及法国人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为基础)。
1949.10.24 联合国日,为纪念纽约联合国总部落成。
1952.03.22 冯·布劳恩发表第一篇关于载人轨道空间站的论文。
1954.01.21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USS Nautilus)下水。
1956 太阳周期性活动第19次达到峰值。
1957.10.04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 1)。
1958.01.31为了对人造地球卫星作出回应,美国发射了探险者1号(Explorer 1),并遇到了后来被称为“范艾伦辐射带(Van Allen
radiation belt)”的辐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