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
2013年英语六级考试时间
冯静;魏亚聪;宋光耀
【摘 要】在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均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胆汁酸代谢与肠道茵群的研究逐渐深入,肠道细菌在胆汁酸的生物转化、肝脏胆汁酸的合成、肠道胆汁酸的重吸收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年(卷),期】2016(036)004
【总页数】3页(P237-239)
【关键词】胆汁酸;肠道菌群;法尼醇X受体
【作 者】职责英语冯静;魏亚聪;宋光耀
【作者单位】050017 河北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050017 河北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050017 河北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 文
肠道是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这些数量巨大、复杂多样的细菌构成了肠道菌群。胆汁酸不仅是食物消化吸收中的重要物质,也是体内调控糖脂及能量代谢的信号分子。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关系密切,均参与了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胃肠道是人体中微生物定植数量最多的器官,种类可多达上千种。肠道菌群中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厌氧菌为主,其余有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双歧杆菌、蓝藻细菌(数量较少)等[1]。肠道菌群可以发挥生物屏障、免疫调节、营养支持、抗肿瘤等作用[2]。
guts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体内肠道菌群的构成都是独一无二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粪便微生物构成中有一半以上种类不同[3]。肠道菌群构成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变,在老年人群中,由于长期慢性低度炎性反应的存在,会造成菌群失调[4]。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年轻人相比较,老年人肠道菌群以拟杆菌门为主,而双歧杆菌数量下降[5]。国家励志奖学金范文
饮食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功能、胆汁酸的合成与分泌。Devkota等[6]的研究表明,
饮食中的脂肪酸能够通过改变胆汁酸池中的胆汁酸成分,进而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给予小鼠富含牛奶源性的饱和脂肪酸饮食,一方面能够增加肝脏牛磺胆酸(TCA)的合成,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可刺激肠道中沃氏嗜胆菌等亚硫酸盐还原微生物的生长。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屏障完整性受损;胆汁酸组分发生改变,脱氧胆酸(DCA)含量增加,而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熊脱氧胆酸(UDCA)水平下降[7]。DCA可以扰乱脂质双分子层;而亲水性的UDCA使双分子层更加稳定,对抗DCA诱导的活性氧产生,使线粒体免受损伤。高脂饮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造成黏膜屏障功能受损,DCA含量增加,UDCA水平下降,可进一步造成屏障功能失调。由此可见,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密切。
英语三级报名3.1 肠道菌群参与胆汁酸的正常代谢
哺乳动物体内胆汁酸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肝脏、肠道、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8]。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是肝脏合成的两种初级胆汁酸,胆汁酸在肝脏内进一步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经过小管膜分泌至胆道,在胆囊中储存。消化吸收的食糜刺激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分泌。在促胰液素的作用下胆管细胞分泌碳酸氢盐、水,增加胆汁
的量;缩胆囊素刺激胆囊收缩,使胆汁分泌入十二指肠。初级胆汁酸激活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促进小异二聚体伴侣(SHP)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肝受体同系物-1(LRH-1)的活性,使得胆汁酸合成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活性受抑制[9]。肠道FXR激活后也会抑制胆汁酸合成,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表达,FGF19与肝脏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结合,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从而抑制胆汁酸合成[10]。胆汁酸在回肠末端重吸收,通过门静脉重新转运至肝脏。有限的胆汁酸在肝、肠之间不断循环利用的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途径。
1%~2%的胆汁酸未参与肠肝循环,在结直肠内经过肠道细菌的生物转化作用生成次级胆汁酸,即脱氧胆酸(DCA)和石胆酸(LCA)。生物转化作用包括解离、差向异构化及氧化、脱羟基作用,其中以解离作用及脱羟基作用为主。
胆盐水解酶(BSH)是催化结合型胆汁酸第24位碳原子上的酰胺键水解的关键酶[11]。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李斯特菌以及某些乳酸菌、双歧杆菌都可以产生BSH[1]。水解之后游离的氨基酸可以作为体内碳原子、氮原子及能量的来源。甘氨酸可以转变为氨、二氧化碳等,牛磺酸还可以生成硫酸盐等[11]。BSH促使胆固醇或胆汁进入微
生物膜,增加微生物膜的弹性,增强对α防御素及其他保护分子的敏感性[12]。BSH还可以发挥解毒作用,使胃肠道的某些微生物能够不被胆汁酸杀死,得以存活[13]。
脱羟基作用是生物转化作用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初级胆汁酸第7位α羟基脱氧生成次级胆汁酸,人粪便中以次级胆汁酸为主。厚壁菌门(如梭菌属)具有7α脱羟基活性。只有游离的胆汁酸盐才能进行7α脱羟基作用,因此在BSH作用下,结合胆汁酸转变成游离胆汁酸,是进行7α脱羟基作用的前提[13]。
3.2 调节肝脏胆汁酸合成
tube肠道菌群不仅参与了次级胆汁酸代谢,而且可调节肝脏胆汁酸合成。研究发现,与无菌饲养(GF)小鼠相比较,传统饲养(CONV-R)小鼠中肠道菌群可抑制胆汁酸合成[14-15]。这可能是由于CONV-R小鼠体内CYP7A1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而CYP7A1是合成CDCA所必需的关键酶,这就造成啮齿类动物肝脏微粒体中CDCA经羟基化作用生成鼠胆酸(MCA)水平减少[16]。牛磺酸结合型MCA如T-αMCA、T-βMCA是FXR的拮抗剂,因此推测CONV-R小鼠中肠道菌群抑制胆汁酸合成的可能机制为低水平的MCA激活了回肠FXR,促进FGF15分泌,FGF15被转运至肝脏,与FGFR4结合,抑制CYP7A1活性[17]。动物实
验表明,给予FXR敲除小鼠FGF19可以抑制胆汁酸合成,表明FGF15/19是FXR的下游产物,进而抑制CYP7A1活性[18] 。另有研究证实,给予CONV-R小鼠抗生素后能够改变胆汁酸组分,抑制回肠FGF15基因表达,上调肝脏CYP7A1表达水平[19]。此外FXR也可以通过诱导SHP表达,进而抑制LRH-1,使CYP7A1表达水平下降,负向调节肝脏胆汁酸合成[17]。
总之,肠道菌群不仅在肠道发挥作用,而且可调节肝脏胆汁酸合成。肠道菌群抑制肝脏胆汁酸合成的主要机制可能是水平下降的T-MCA促进了回肠FXR依赖性的FGF15表达。
3.3 影响肠道胆汁酸重吸收
在肠道菌群正常存在的情况下,小鼠体内胆汁酸池体积较小。研究表明,CONV-R小鼠体内胆汁酸池体积小,这可能与CONV-R小鼠回肠钠/胆汁酸转运体(IBAT)的表达水平下降有关,造成远端回肠胆汁酸重吸收减少,粪便胆汁酸排泄增加[14]。有研究显示,从GF大鼠分离出的回肠上皮细胞对TCA的摄取水平增加,14C标记的TCA半衰期增加了4~5倍[20],表明GF小鼠中胆汁酸重吸收作用增强,胆汁酸池体积变大。
研究表明,经抗生素处理后肠道菌群减少,肠道胆汁酸重吸收增加,粪便中胆汁酸排泄显著减少[21]。胆汁酸重吸收增加可导致血浆胆汁酸水平、胆道分泌的胆汁酸水平及参与肠肝循环的胆汁酸水平均增加。这是因为胆汁酸重吸收受IBAT(又被称为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sbt)调节,在肠道菌群被破坏的环境下,回肠末端Asbt表达水平显著增加[22]。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Asbt敲除小鼠粪便中胆汁酸排泄增加了10~20倍[23]。Asbt表达主要受转录因子Gata4调控,Gata4可抑制Asbt表达。在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激活了肠道(回肠末端除外)Gata4的表达,使得Asbt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胆汁酸重吸收减少,但是肠道菌群调节Gata4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肠道菌群对胆汁酸代谢平衡具有调控意义。
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反过来胆汁酸可以调控肠道菌群的稳态。胆汁酸在脂代谢中发挥着清洁剂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与FXR、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等核受体结合,在代谢、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4]。FXR、TGR5发生基因突变后,可以导致炎症性肠病;给予FXR激动剂后可以改善实验性小鼠结肠炎[25]。以上研究表明肠道内胆汁酸激活FXR后,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稳态、防止细菌移位、增强黏膜屏障防御作用。
此外,胆汁酸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这种特性能够阻止细菌黏附到肠道黏膜的顶端。在胆汁淤积及终末期肝病患者中,肠道中的胆汁酸含量降低,造成细菌过度生长[24]。肝硬化患者肠道内结合胆汁酸浓度降低,非结合胆汁酸被大量吸收,从而使肠道细菌大量生长并发生细菌移位。给予肝硬化大鼠胆汁酸,提高肠道胆汁酸浓度,可能会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26]。校油泵
宿主及肠道菌群调节着胆汁酸池大小。通过胆汁酸盐水解作用及7α脱羟基作用,肠道菌群将初级胆汁酸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进而激活FXR和TGR5等一系列核受体,参与肝脏胆汁酸合成、肠道胆汁酸重吸收等过程。饮食、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今后有望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来实现治疗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献】
zone是什么意思
1 Gerard P.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and bile acids by the gut microbiota[J]. Pathogens, 2013, 3: 14-24.
2 Gill SR, Pop M, Deboy RT, et al. 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me[J]. Science, 2006, 312: 1355-1359.study是什么意思
conduction
3 Turnbaugh PJ, Quince C, Faith JJ, et al. Organismal, 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variation in the deeply quenced gut microbiomes of identical twin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107: 7503-7508.
4 Biagi E, Nylund L, Candela M, et al. Through ageing, and beyond: gut microbiota and inflammatory status in niors and centenarians[J]. PLoS One, 2010, 5: e10667.
5 Claesson MJ, Cusack S, O′Sullivan O, et al. Composition, variability, and temporal stability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the elderly[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108(Suppl 1): 4586-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