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荧光新方法研究
王秀林;张丽君;刘康;董南
【摘 要】研究了盐酸小檗碱(BER)在八元瓜环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行为.八元瓜环与BER发生超分子相互作用后,使溶液中BER的荧光强度增加,且BER的浓度在1.90×10-8~1.00×10-5 mol· 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1),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BER含量的荧光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90×10-8 mol·L-1,且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可直接在水溶液中简单准确地测定BER的含量,避免了有机溶剂和萃取剂的使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该法对片剂、血清和尿样中BER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较一致.%The fluorescenc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 BER) was studied in the cucurbit(n =8)uril(Q[8] ) aqueous medium. In this medium, Q[8] and BER formed a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crea of BER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system and BER concentration was obtained. Bad on this, a novel fluori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cucurbit (n =8)uril medium. Under the optimum c
onditions,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over BER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90 × 10-8 - 1.00 × 10 -5 mol · L-1 ,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 996 1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1. 90 × 10 ~8 mol · L-1. The propod method was simple, accurate, and could avoid using the toxic solvents and tedious solvent-extraction. An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BER in tablets, rum and urine sample, and the result was in good consistence with tho obtained by the pharmacopoeia method.u0000te,
【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
齐藤太太2
【年(卷),期】2012(031)003
【总页数】5页(P322-326)
【关键词】广州职称英语成绩查询八元瓜环;盐酸小檗碱;荧光
【作 者】王秀林;张丽君;刘康;董南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
48个国际音标表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贵州省大环化学及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O657.3;O629.3
荧光探针因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有机及生物分子的分析[1-2]。近年来,随着化学探针的发展,超分子传感体系如环糊精[3-5]、冠醚[6]、杯芳烃[7]、卟啉[8]等,作为一种典型大分子主体化合物对分子的选择性识别研究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3]。瓜环(结构见图1)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大分子桶状主体化合物,含有1个带有2个相同羰基端口的疏水空腔通道[9],通过空腔包合和端口离子偶极作用,可与许多有机或无机分子进行相互作用[10]。客体分子的包合和释放由羰基端口和空腔的大小来控制[11],范德华力、疏水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等非共价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包合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2]。另外,包合物的形成能引起客体分子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变化[13]。
盐酸小檗碱(BE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结构见图1),具有抗菌和抗惊厥活性,用于治疗由杆菌引起的痢疾、叶胃病、百日咳等疾病。目前,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4]、毛细管电泳法[15]、电化学分析法[16]、荧光光谱法[17-18]和化学发光分析法[19]等,但大多数分析方法需进行复杂的分离,并且以有机溶剂萃取后在有机相中进行测定[20],操作繁琐且试剂有毒。盐酸小檗碱在有机溶剂中能发出较强的荧光,但其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很弱,因此需要发展一种能在水溶液中直接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证明,八元瓜环能与盐酸小檗碱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并使盐酸小檗碱的荧光强度得到很好的增强,基于此,本文在水溶液中以八元瓜环作为增敏物质,通过其与小檗碱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建立了利用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将该法用于实际样品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图1 瓜环和盐酸小檗碱的分子结构Fig.1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cucurbit[n]uril and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服装配饰
1 实验部分
mikan1.1 仪器与试剂
ntr是什么的简称>worldfamous美国VARIAN Cary Eclip荧光分光光度计,CSF-1A超声振荡仪(上海超声波仪器厂),SARTERIUS-BS110S电子天平,80-2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
盐酸小檗碱(含量大于99%,中国生物药品鉴定所),八元瓜环(Q[8])由贵州大学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制备,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重蒸水。
1.2 实验方法
1.2.1 测定方法 在一系列的10 mL容量瓶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小檗碱储备液或样品溶液,0.9 mL 1.00×10-4 mol·L-1的八元瓜环,然后用pH 1.0的盐酸溶液定容至刻度。固定测量电压700 V,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5 nm,激发波长λex=338 nm,在346~700 nm范围内扫描荧光光谱,在200~498 nm范围内扫描同步荧光光谱。
1.2.2 血清样品的前处理 根据文献方法对空白血清样品进行前处理[21]。将血清样品稀释25倍后,在不同样品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ER和对应BER 10倍浓度的1.00×10-4 mol·L-1的Q[8]溶液,用pH 2.0的盐酸溶液定容于25 mL容量瓶后用于分析测定。血清样品分为两种,一种用乙腈去除蛋白,一种不去除蛋白。
1.2.3 盐酸小檗碱片剂的样品前处理 按照文献[22]的方法准备样品。取20片盐酸小檗碱片剂,去除糖衣,研磨并混合均匀。称取约相当于6 mg小檗碱质量的粉末,加入约150 mL沸水和1 mL 3 mol·L-1盐酸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冷却后全部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在室温下振荡摇匀15 min。取10 mL样品溶液离心10 min,量取1 mL离心液和6 mL 1.00×10-4 mol· L-1的Q[8]溶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pH 2.0的盐酸溶液定容后用于分析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neutrality2.1 荧光增敏作用
盐酸小檗碱(BER)的荧光光谱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pH 2.0的盐酸溶液中,BER在λ338 nm处激发峰和λ515 nm处发射峰的荧光强度均很弱。但加入八元瓜环(Q[8])后,BER的荧光强度得到显著增强,说明八元瓜环对BER具有较强的荧光增敏作用。
图2 盐酸小檗碱的激发光谱(A)和发射光谱(B)Fig.2 Excitation(A)and emission(B)spectra of BER 1:Q[8],2:BER,3:BER+Q[8];c BER=3.0 ×10 -6 mol· L-1;c Q[8] =9.0 ×10 -6 mol· L-1
dead什么意思2.2 pH值与反应时间的影响
pH值对盐酸小檗碱发射荧光强度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pH值在1.0~10.0范围内,Q[8]-BER体系的荧光强度无明显改变,考虑到实际样品的前处理在酸性条件下完成,因此选择pH 2.0的盐酸溶液。另外,实验也证实在加入Q[8]后,Q[8]-BER体系的荧光强度很快达到最大值并至少在180 nim内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选择反应5 min后进行荧光测定。
2.3 八元瓜环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固定BER浓度为1.0×106 mol·L-1,改变Q[8]的浓度以考察其对 BER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4)。由图可知,随着八元瓜环浓度的增加,盐酸小檗碱的荧光强度随之增加并达到最大值。当Q[8]与BER的浓度比为6时,荧光强度约增加14倍,但在相同浓度比条件(即c host/c guest=6)下,环糊精仅使小檗碱的荧光强度增加约4倍,由此可看出八元瓜环显示出较强的荧光增敏作用,且当Q[8]和BER的浓度比大于10时,盐酸小檗碱的荧光强度不再增强,因此本文选择Q[8]与BER的最佳浓度比为10。
2.4 干扰物质对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影响
固定 BER 浓度为1.5×10-6 mol· L-1,考察了片剂通常所含的辅料成分和血清中的主要成分对BER含量测定的影响。以相对误差不超过±5%考察干扰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片剂通常所含的辅料成分和血清中的主要成分对BER含量测定基本无影响。
表1 干扰物质的影响Table1 Effect of foreign substance?
2.5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东英吉利大学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体系的荧光强度(ΔF)对BER浓度(c,mol· L-1)作图,得线性范围为1.90 ×10-8~1.00 ×10-5 mol· L-1,线性方程为 ΔF=4.857+3.368 ×107c,相关系数(r)为 0.996 1。根据IUPAC[23]定义,按照公式C=KS0/S(其中K=3;S0为11次试剂空白的标准偏差0.233 2;S为校正曲线的斜率3.368×107)计算,其检出限为1.90×10-8 mol· L-1。
2.6 血清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按照“1.2.2”方法处理,测定结果见表2。两种样品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样品回收率为97%~109%,表明该法可直接用于血清中BER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未受到血清成分的
影响。
表2 血清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Table2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ruma:mean of three determinations;b:standard deviation;sample 1 rum was not deproteinized;sample 2 rum was deproteinized with acetonitrile?
2.7 片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按照“1.2.3”方法对片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的BER含量与商品片剂的标示量以及用药典方法[24]测得的含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表3 片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Table3 Determination of BHR in commercial tablets w/(mg·tablet-1)a:mean of six determinations;b:standard de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