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现状研究*
李庆峰
(山东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
fun run
Rearch on Iron-deficiency Anaemia and Iron Deficiency of Heavy Athletics in Shandong Province
LI Qingfeng
(Weightlifting , Wrestling and Judo Management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Ji ’nan250102, Shandong ,China)
摘要:文章选取山东省一线举重、摔跤、柔道项目13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山东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状况。通过对运动员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发现,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90%,其中,女队员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4.35%,男队员为0,女队员显著高于男队员(P <0.05);运动性低铁蛋白发生率为44.93%,女队员低铁蛋白发生率为65.22%;男队员为4.35%。女队员显著高于男队员(P <0.01);严重缺铁发生率为15.22%,女队员严重缺铁发生率为22.83%,男队员为0。女
top裁判的英文队员显著高于男队员(P <0.01)。女队员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发生率较高,严重性缺铁的比例也较高;女队员是缺铁性贫血和低铁蛋白的监控重点;当检测到运动员有严重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时,建议补充铁剂或营养品。 关键词:重竞技项目;缺铁性贫血;铁蛋白;铁剂
基金项目:山东省体育局课题(项目编号:201913)。
作者简介:李庆峰(1979—),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训练监控。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参与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对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发展尤为重要。铁是血红素分子的组分,在氧和电子的输送中起着核心作用,与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密切相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铁缺乏是造成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铁缺乏又与运动员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下降,汗液、尿液及胃肠道铁丢失增加,女运动员月经中铁丢失增加,血液稀释,红细胞溶血及铁重新分配等因素相关[1]
。 运动引起铁储备下降从而导致铁缺乏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铁减少期:铁储备有一定下降,但是对运动能力影响不大;②潜在性缺铁期:铁储备进一步降低或耗竭,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但HB 仍在正常范围,运动能力开始下降;③缺铁性贫血期:铁储备耗尽,HB 降低,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明显下降,运动能力显著降低[2-3]
cen
。
Portal S 等人认为,由于运动员对携运氧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对缺铁和贫血也较为敏感,非贫血性缺铁一样会降低运动能力[4]
面试介绍范文
。铁缺乏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的机制主要包括: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中氧运输减少,运动期间肌肉收缩时氧的传递和储存减少,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氧量减少;组织中含铁的有机物尤其是含铁酶减少,或含铁酶的活性降低。 重竞技项目是以有氧能力为基础、对体能要求相对较高的项目。充足的血红蛋白和铁储备对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同时,重竞技项目是分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大部分运动员平时都要控制体重,在比赛前降体重,因此对膳食营养总量的摄入有限制,容易发生某些营养元素的缺失,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对冬训初期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可以了解缺铁性贫血和低铁蛋白的发生率,为进行运动营养补剂的补充提供依据,防止冬训期身体机能的下降,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表1 各运动队队员分布情况 项目 男 女 合计
举重 19 27 46
摔跤 15 29 44
鸿鹄怎么读
柔道 12 36 48
总计 46 92 138
2019年冬训期,选取山东省正常训练的138名一线举
重、摔跤、柔道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所选运动员
健康状况良好,无肝肾及内分泌疾病史,无不良嗜好,纳入
研究前未服用过影响红细胞代谢的药物。所选运动员均自愿
参与本研究,并知晓实验过程。其中,男队员46名,女队员92名,平均年龄22.5±3.74岁,平均身高164.5±9.20cm ,平均体重74.4±15.65kg ,平均训练年限5.51±2.64年。各运动队队员分布情况见表1。 1.2血液指标测试 1.2.1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冬训初期,将实验对象分成2批,于周一早晨6:30抽取空腹时静脉血5毫升,其中2毫升放入内有EDTA-K2抗凝
管中,测试血常规;剩余3毫升血液放入促凝管中,以3000
清白的意思
转/分离心15分钟后取血清,于2小时内完成测试。 1.2.2 测试仪器和试剂 血常规采用Sysmex XS-1000i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铁蛋白采用BECKMAN COULTER ACCESS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
1.2.3测试指标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
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清铁蛋白为SF 。 1.3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参考WHO 的贫血临界值,并结合训练实际中的身体机能评价体系,Hb (男)<130g/L ,Hb (女)<120g/L ,
MCV <80fl ,MCH <24pg ,MCHC <30g/L [5]
浣熊的英文
。 缺铁诊断标准:铁蛋白<30ng/ml ,为潜在性缺铁;铁
蛋白<10ng/ml ,为严重缺铁[6]
。 1.4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利用EXCEL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输入和处理,并生成图
表。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χ2
=
(ad -bc )2
n /(a +b )(c +d )(a +c )(b +d ),a 、b 、c 、d 分别为四格表四个格子的频数,n 为四个格子的频数之和。自由度v =(行数-1)×(列数-1)。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极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1。 2结果
2.1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138名运动员中有4名队员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90%。其中,女队员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4.35%,没有男队员发生缺铁性贫血。女队员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男队员(χ2
=1.389,P =0.0239<0.05),见图1。 2.2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低铁蛋白发生率 138名运动员中有62名队员铁蛋白低,发生率为44.93%,其中,女队员低铁蛋白发生率为65.22%;男队员低铁蛋白发生率为 4.35%。女队员低铁蛋白发生率显著高于男队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5.91,P =0<0.01),见图2。
2
2.3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严重缺铁发生率
英语俚语138名运动员中有21名队员严重缺铁,发生率为15.22%,其中,女队员严重缺铁的发生率为22.83%,没有男队员严重缺铁。女队员严重缺铁发生率显著高于男队员(χ2=95.536,P=0<0.01),见图3。
图3 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严重缺铁情况
3讨论
3.1缺铁性贫血
由于诊断标准、受检人群、训练水平、训练安排等的不同,运动性贫血检出率的报道差别较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运动性贫血的检出率一般为10%-30%,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和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国外有研究报道,低血红蛋白(男性<13g/dL,女性<12g/dL)的检出率:男运动员为7.3%,女运动员为6.2%[7],但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少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绝大部分重竞技项目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处于正常水平,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90%。其中,女队员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4.35%,没有男队员缺铁性贫血,这与其他报道[8]相差不大。原因可能的是,山东省在竞技体育领域的投入力度较大,运动员食堂菜品丰富,能保证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的膳食营养需求。此外,山东省也非常重视在运动营养补剂方面的保障,定期通过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了解运动员的运动消耗情况和营养状况,重视使用运动营养补剂预防运动性贫血。对于已经出现运动性贫
血的运动员会同时使用多种营养补剂,使其尽快恢复。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低铁蛋白发生率为44.93%,其中女队员低铁蛋白发生率为65.22%,显著高于男队员4.34%(P<0.01)。低铁蛋白发生率远远高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尤其是女队员。这说明很多运动员是隐性缺铁。本研究还发现,山东省重竞技项目男队员中没有严重缺铁的,而女队员严重缺铁的发生率高达22.83%,可见女队员缺铁情况严重。
Malczewska J等人对126名女运动员和52名女子非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26%的运动员和50%的非运动员在没有贫血的情况下存在潜在性铁缺乏现象[10]。Iglesias-Gutierr ez E等人对14-16岁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尽管膳食中提供了足够的铁,但48%的受试者还是出现非贫血性的铁缺乏[11]。Clement DB等人对92名(男56人,女36人)冬奥会运动员进行研究发现,16%的男运动员和39%的女运动员出现潜在性铁缺乏(判定标准:血清铁蛋白<30ng/ml),并且认为铁缺乏会不利于大负荷运动,所以有必要对参加冬季奥运会的运动员进行体内铁状态的监控[12]。本研究中,女队员的低铁蛋白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报道,原因可能的是,举重、摔跤、柔道是分级别竞赛的项目,运动员平时控体重,赛前降体重,饮食上铁摄入不足,大负荷训练又使铁的消耗增加,再加上月经期铁的流失造成的。Ashenden MJ等人指出,即使运动员的Hb还处在理想水平,只要铁的储备量下降,运动能力也会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在大负荷训练时表现尤为明显[13]。Zoller H等人指出,补铁尽管不能提高运动能力,但是还是被很多优秀运动员所采用;运动引起的一些生理变化与铁缺乏的症状很相像,
而且往往伴有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的降低[14]。
但也存在不同的意见。Balaban EP等人提出,虽然运动会以一些不同的机制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生存,运动员也有更大的可能处于铁储备下降的状态,但是运动员缺铁性贫血并不常见,不建议额外进行系统性铁补充[15]。Magnusson B 等人也认为,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性贫血现象”不是真正的贫血,也不是由铁缺乏引起的,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铁补充[16-17]。Resina A等人也建议,只有在找到更加有利的证据说明运动员体内确实存在铁缺乏的时候,才建议给运动员进行补铁[18]。
尽管对于发生潜在性缺铁时是否需要补铁存在不同意见,但考虑到重竞技项目对体能需求大,大部分运动员控、降体重,女性经期丢铁等导致铁摄入不足的因素,有必要对出现缺铁性贫血和潜在性缺铁中严重缺铁的运动员进行铁剂补充。
4结论
(1)山东省重竞技项目运动员尤其是女队员潜在性缺铁形势严峻。女队员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发生率较高,严重性缺铁的比例也较高。女队员是缺铁性贫血和低铁蛋白的监控重点。
(2)平时要提高检测密度。尤其是在大负荷训练期,当检测到队员有严重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时,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铁剂和其他营养品的补充。
俄罗斯概况
参考文献
[1]钱忠明.铁代谢——基础与临床: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下转第5页)
体育科技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41卷)第4期 Vol.41,NO.4.2020
5
特征呈非均衡性状态。竞技优势只有推击和开球距离,但开球距离和推击的可塑性较大,通过训练可以实现竞技能力的提升。布鲁克斯·科普卡和麦克罗伊是世界积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球员,技术上的优势较多,这保证了他们开球距离的远度和标准杆上果岭率。这两名球员的共同优势为小鸟球,小鸟球是技术能力的综合表现,只有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和推击三者同时兼有,才能在每洞打出优异成绩,保障四轮成绩的稳定。李昊桐在技术能力上优势较少,但可塑性较大,需要全力提高竞技薄弱环节,发展竞技优势,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顶尖级运动员。 3结论 (1)通过对李昊桐2016-2019年的成绩分析得知,李昊桐整体水平较好,但有所波动,单轮成绩有所突破。 (2)在高尔夫球技术参数中,李昊桐的开球距离、推杆的平均每洞推杆数和每轮推杆数高于顶级球员的平均数,在其他参数如开球准确率、标准杆上果岭率、沙坑救球率和平均杆数上稳定性较差,低于顶级球员的平均数。 (3)
由于李昊桐的技术能力特征呈非均衡性状态,推击和开球距离的劣势较多,所以李昊桐的运动成绩表现不稳定。 (4)李昊桐在身高、体重、BMI 和克托莱指数上,与世界排名前十顶级球员相比略低,这可能会影响李昊桐的技术参数,但不是绝对因素。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赵鲁南.竞速运动制胜因素的分群与集成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1):39-44. [3]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2-46. [4]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勇于创新,科学训练,继续保持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竞技优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74-78. [5]郭立亚,袁毅,关晓燕,等.世界顶级网球男子单打比赛制胜技术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122- 124. [6]Chae ,JinSeok; Park ,Jin; So , Wi-Young.Ranking Prediction Model Using the Competition Record of 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 Players[J].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arch: 2018,32(8) :2363-2374.
[7]肖品圆.对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青年队、少年队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13. [8]林伟伟,秦敬刚,陈正.世界高水平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竞技特征、成才规律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1):82-87.
[9]王学坤,苑廷刚.国际顶级100m 跑运动员体型与年龄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3):92-97.
[10]彭国强,舒盛芳,经训成.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28-36. [11]何俊.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失利分析及备战东京奥运会对策[J].体育科学,2017,37(4):87-96. [12]谢荣.英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探源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75-78,81. [13]McHardy , A and Pollard , H. Muscle activity during the golf swing.Br J Sports Med2005,39: 799-804. [14]Wiman F and Chatterjee , 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olf performance on the PGA Tour: 1990–2004. Percept Mot Skills2006,102:109-117.
(上接第2页) [2]董斌,张力军,解长福,等.运动员缺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3(2):65-68. [3]钱忠明,肖德生,王沁.运动性铁缺乏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7(2):151-154. [4]PortalS , Epstein M ,Dubnov G. Iron defcicncy an d anemia in female athletes- caus and risks[J].Ha refuah. 2003,142(10):698-703. [5]叶传蕙.诊断学基础实习指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俞丹,霍军生,解立斌,等.血清铁蛋白诊断铁缺乏临界值研究的Meta 分析[J].卫生研究,2013,42(2):228-235. [7]KarstenKoehler ·HansBraun·Silvia Achtzehn , Ursu la Hildebrand-Hans-GeorgPredel , Joachim Mester Wil helm Schanzer.Iron status in elite young athletes g ender-dependent influences of diet and exerci[J]. Eur J Appl Physio]
2012,112:513-523. [8]谭现花.山东省摔柔项目运动员贫血状况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3):50-52. [9]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10]Malczewska J ,Raczynski G ,Stupnicki R. Ironsta tus in female endurance athletes and in non-athlete s[J]. Int J Sport NutrExercMetab , 2000,10(3):260-276. [11]Iglesias-Gutierrez E , Garcia-Roves PM , Rodrig uez C , et al. Food habit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a
sssment of adolescentsoccer players. A necessary and accurate approach[J]. Can J Appl Physiol ,2005,30(1):18-32. [12]Clement DB , Lloyd-Smith DR ,Macintyre JG , et al. Iron status in Winter Olympic sports[J]. J Spor ts Sci ,1987,5(3):261-271. [13] Ashenden MJ , Martin DT , Dobson GP , et al. S erum ferritin and anemia in trained female athletes [J]. Int J Sport Nutr ,1998,8(3):223-229. [14]Zoller H ,Vogel W. Iron supplementation in athl etes —firstdo noharm[J].Nutrition ,2004,20(7-8): 615-619. [15]Balaban EP. Sports anemia[J]. Clin Sports Med ,1992,11(2):313-325. [16]Magnusson B ,Hallberg L ,Rossander L , et al. I ron metabolism and ‘sports anemia’. I. A study of veral iron parameters in elite runners with diffe rences in iron status[J]. Acta Med Scand ,1984,216(2):149-155. [17]Magnusson B ,Hallberg L ,Rossander L , et al. I ron metabolism and‘sports anemia’. II. A hematolo gical comparison of elite runners and control subje cts[J]. Acta Med Scand ,1984,216(2):157-164. [18]Resina A ,Gatteschi L ,Giamb
erardino MA , et al. Hematological comparison of iron status in trained top-level soccer players and control subjects[J]. Int J Sports Med ,1991,12(5):45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