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义

更新时间:2023-07-01 04:55:34 阅读: 评论:0

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义(一)—供电方式和被测气种
 2016-02-15 11:06:01 
1. 供电方式(OperatingPrinciple)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因为是成对使用的,俗称黑白珠,因此,它也叫催化珠,催化珠是串联使用的,供电方式有恒电压和恒电流之分。多数催化珠是恒压使用的,但也有少量催化珠是恒流工作的。催化燃烧传感器功率一般较大,通常是几百毫瓦。催化燃烧传感器有一个特点,功率越大的催化珠,其长期稳定性也会相对较好,但缺点就是珠子太大,震动中容易断丝,下图1-1是催化颗粒原理图
图1-1催化颗粒原理图
问:给催化珠的供电电压误差要控制在多少?
答:催化珠在出厂的时候都是经过严格配对的,也就是说检测元件“黑珠”和补偿元件“白珠”冷态电阻和工作热态电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用户的供电电压一致性要好,供电电压尽量控制在3%以内,下图1-2是推荐操作电路。
图1-2
问:除了供电电压的误差,还有什么参数是供电芯片的比较重要的参数?
答:温度漂移,或称温度系数。因为催化珠的输出电压随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很微弱,基本上是1%LEL的浓度变化只对应几百微伏。所以,如果供电芯片的温度系数过大,催化珠的电压输出就会有温度漂移,最终导致传感器的零点温度特性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问:在给催化珠上电的瞬间,催化珠会损坏吗?
答:损坏的可能性是有的。当催化珠冷态的时候,电阻是工作状态时候的大约1/2。也就是说,当恒流工作的时候,每次上电,催化珠都会经受一次大电流的冲击,这像打开白炽灯的瞬间一样。白炽灯不是在开灯的瞬间最容易断丝吗?
最近,有一些客户应用会在几分钟内让催化珠开关一次,从而导致催化珠损坏。因此,本人建议,在上电的短暂时间里,为催化珠做恒流上电、或做电压台阶式上电。
2. 被测气种(Gas Detected)adobe是什么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的标准被测气体是甲烷CH4,而且浓度范围为5%vol。当然,也有专门用于测乙炔的催化珠。除了CH4之外,绝大多数可燃气也是可以用催化珠检测的,例如:CO、H2、NH3、C2H6等等。上表是City的催化燃烧传感器CAT-16的交叉干扰表。但
要注意,不同厂家的催化珠交叉干扰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套用。
问:是不是所有的可燃气体都能够用催化燃烧传感器测呢?
答:不是的。含有卤素的碳氢HC类有机物就会使催化珠中毒,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含有有机硅的挥发性气体也会使催化珠中毒,有机硅大量存在于工业环境,例如润滑油的挥发物。含有硫的气体也会使催化珠中毒,例如H2S和SO2。
问:如果没有会让催化珠中毒的元素,那是不是其他任何可燃气都能测呢?
答:也不是这样。碳链长度超过4个碳的气体,用催化珠测量效果也不好。这涉及到一个失效的原因——积碳。因为催化珠上的催化剂是针对催化CH4而开发的,因此催化珠在催化碳链较长的可燃气时,催化活性可能会不够,从而造成碳粉堆积在催化珠上,造成灵敏度下降。另外,如果碳链过长,意味着气体的比重会比较大,这些气体在工业环境会贴着地面蔓延,而固定式仪表的表头通常是离地面30CM,气体可能会无法进入传感器,下图1-3为固定仪表。
图1-3
东南方英语问:如果气体中含有卤素、有机硅、硫或长的碳链,用什么办法测呢?
答:如果是这样的被测气体,那我推荐用红外原理的仪表来测量,例如NDIR原理的气体检测仪表。NDIR原理的仪表检测限比催化燃烧传感器更低,寿命长很多倍,不需要氧气参与,也永远不会中毒。如果被测气体比重比较大,我推荐采用泵吸式的采样方法,这样不仅相应速度快,而且检测限更低。
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义(二)—测量范围和工作电压
 2016-02-15 09:52:45 
3. 测量范围(MeasurementRange)
定义:一般说来,催化燃烧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100%LEL的甲烷CH4。当然,如果被测气体不是CH4,也有可能超过100%LEL或不到100%LEL。
问:100%LEL是什么意思?
答:LEL(Low Explosion Level)是爆炸下限的意思,也就是说,当可燃气浓度在100%LEL以下的时候,气体即使用火点,也是不会爆炸的。如果浓度超过100%LEL,且有氧气和火花点燃,就会爆炸。甲烷的LEL是5%vol,即5%vol对应100%LEL。再举个换算的例子,50%LEL对应多少%vol呢?简单地算一下,是2.5%vol,即5%vol的一半。
2013年职称英语考试时间问:当用测CH4的催化珠测其他可燃气体的时候,校正因子是如何计算的?
答:校正因子(Relative Respon或Correction Factor)都是实测的。CF和EC传感器的交叉
干扰系数是类似的,计算方法也是类似的。一些品牌的催化珠会给出CF,如果不在这份清单中,也是可以测的,但需要自己做些实验来验证,下图1-1是一些气体对应的校正因子.
trey songz
图1-1
问:如果可燃气浓度很低或很高,例如超过100%LEL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答:如果可燃气浓度很低,例如PPM级别的浓度,催化燃烧传感器是无法分辨的。因为过低的气体浓度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改变催化珠的温度,催化珠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所以无法检测。如果可燃气超过100%LEL,催化珠的温度会过高,催化珠上的陶瓷材料会烧结,
附着在多孔陶瓷材料上的催化剂被“淹没”,造成灵敏度降低。另外,如果是高浓度的HC类气体,催化剂会来不及催化,从而造成催化珠积碳,即一层碳粉堆积在催化珠表面,造成灵敏度降低。
4. 工作电压(OperationVoltage)
定义:催化珠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电压是加在两个串联的催化珠之上的,这个电压有一个允许的范围。高于或低于允许的工作电压,催化珠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性能。
问:如果供电电压低于工作电压,会发生什么?
答:如果供电电压过低,那么催化珠的温度就不到催化剂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导致其灵敏度会过低,甚至不会发生催化反应。另外,灵敏度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导致灵敏度的温度特性不好,下图1-2是推荐操作电路。
图1-2null啥意思
问:如果供电电压高于工作电压,会发生什么?
答:如果供电电压过高,那么催化珠上的多孔陶瓷会烧结,附着在多孔陶瓷材料上的催化剂被“淹没”,造成灵敏度降低。empty的反义词
问:如果采用脉冲式供电,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首先,催化珠必须是为脉冲式供电而设计的,并且经过严格的测试,特别是高低温和有机硅抗毒实验;其次,脉冲式供电最好是恒流供电,因为过多的电流冲击会损坏催化珠。
惊喜用英文怎么说
催化燃烧传感器的定义(三)—灵敏度和工作温度范围
 2016-02-15 09:48:55 
symantec5. 灵敏度(Sensitivity)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的输出是电压输出,一般用通入1%vol甲烷的输出电压改变量来衡量催化燃烧传感器的灵敏度。灵敏度的范围可以从几个mV/%volCH4到二十几mV/%vol CH4。
问:催化燃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越高越好吗?
答:不是的。灵敏度高往往意味着催化珠的铂金丝比较细,热容小,传导散热慢,同样的热能可以使催化珠上升的温度高,导致最终探测元件铂金丝的电阻上升得比较多。高灵敏度的催化珠往往都是便携表使用的。
而低灵敏度的催化珠铂金丝比较粗,珠子大,热容也大,传导散热快,同样的热能使催化珠上升的温度也就比较低,导致最终探测元件铂金丝的电阻上升得比较少。
问:铂金丝粗或细对应用有什么影响呢?
答:铂金丝粗的催化珠一般都用于固定表,这种催化珠电阻小,供电电压低,工作电流大,功耗也很大。这种催化珠用在固定表长期稳定性更好,但缺点是不抗摔,容易断丝。
铂金丝细的催化珠一般都用于便携表,这种催化珠电阻大,供电电压高,工作电流小,功耗也较小。这种催化珠除了省电,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抗摔,抗摔的原因是催化珠的质量较轻。rodney king
问:灵敏度除了和铂金丝粗细有关系,还和什么有关系?
答:和催化剂有关系。不同的催化剂催化CH4的效率不同,造成催化珠获得CH4燃烧的热量不同。因为催化剂的调配要考虑多方面的要求,如:催化珠温度、催化效率、抗硫中毒、抗有机硅中毒、高低温性能、传感器线性、长期稳定性等等,所以催化剂的调配和工艺制作相当困难。
6. 工作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
定义:催化燃烧传感器能够满足规格书上所有性能所能承受的工作温度。
问:哪种催化珠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宽一些?
答:用于固定式的较大的催化珠工作温度范围更宽一些。因为中国的消防认证CCCF要求
的是-40℃ - 70℃的工作温度范围,因此绝大多数用于便携表的催化珠并不适用于固定仪表。
问:催化珠是否和电化学传感器一样,温度低的时候灵敏度更低?
答:不是。对于优良的催化珠而言,是需要做到无论高温还是低温,灵敏度变化应该很小。只有这样,仪表用户才不用做温度补偿软件算法。
all in one
问:在极端的温度下,通过消防认证的标准是什么?
答:国标GB15322.1是甲烷固定表通过消防认证的执行标准。在-40℃和70℃这两个温度点上,通入25%LEL和50%LEL的CH4气体,如果误差小于等于±10%LEL,高低温实现即算合格。
催化燃烧传感器参数的定义(四)—湿度范围和响应时间
 2016-02-15 09:47:23 
7. 湿度范围(Humidity Range)
定义:催化珠能够保证性能,并且不会损坏的工作环境的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RH来表示。

本文发布于:2023-07-01 04:5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63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催化   传感器   气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