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是中国哲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学者用它来翻译希腊哲学概念“阿莱泰”(希腊文写做ἀρετή,拉丁文译为virtus ,英文译为virtue )。“阿莱泰”的原初含义是卓越或优秀。早在荷马时代,古希腊民族已经萌发了卓越的观念。到了古典时期,卓越观念经过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众多哲人的反复提炼而形成德性概念。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通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建构了系统的德性学说,创建了以德性论为特征的伦理学。本文运用道德发生学的溯源法,揭示德性概念的观念源头,展示德性论的发展过程。
一、词义辨析
“阿莱泰”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学者用了很多汉语词汇来翻译它,德性是其中最主要的中译名。这种中译名为众多学者所采用,但并非没有异议。而要判断一个中译名是否合适,只有通过比对外来词与中译名的具体含义方能准确判断。
“阿莱泰”是个多义词。《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给出的词义是:(一)美德,英勇,灵异、奇迹,优良,(形态的)优美;(二)(为某人立下的)功劳;(三)荣誉、美名、光荣。a 这里的解释比较简明扼要,但并不完全。
《希英大词典》给出的解释要详细得多。b “阿莱泰”的含义有以下几大类。
I. 1. a. 任何种类的卓越、优秀、好、善(goodness, excellence of any kind ),在荷马史诗中尤其指男人的品质(in Hom esp. of manly qualities ),也指众神的品质、女人的品质、勇敢、展现的行为(so of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希腊哲学术语数据库建设”(15ZDB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晓朝,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广东 珠海,519082)。
a 参阅罗念生、水建馥编:
《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5页。b H. G. Liddell & R. Scott, Greek-English Lexicon : with a Revid Supplement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6, p.238. 2020年第12期
王晓朝[摘 要] 德性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学者用它来翻译希腊哲学概念“阿莱泰”。“阿莱泰”的
原初含义是卓越。早在荷马时代,古希腊民族已经萌发了卓越的观念。“阿莱泰”有三层基本含义:一切事
物功能方面的卓越,即事物的优秀功用和效能;一切事物禀赋方面的卓越,即事物的优秀品格和秉性;人的
道德方面的卓越,即人的优秀品德和美德。早期自然哲学家对“阿莱泰”很少涉及,而到了古典时期,卓越
观念经过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众多哲人的反复提炼,形成了德性概念。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通过
深入的理论思考,建构了系统的德性学说,创建了以德性论为特征的伦理学。
[关键词] 卓越 品性 德性论
amnesty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20)12-0012-08
论卓越观念的源起与德性论的生成
*
gods, also of women, for valour, displayed deeds)。例如,“脚步快捷”(《伊利亚特》20.411)、“各种美德”(《伊利亚特》15.642)、“更高的美德”(《伊利亚特》9.498)、“好女子”(《奥德赛》2.206)、“英勇”(希罗多德《历史》8.92.)、“英勇的”(希罗多德《历史》1.176)、“勇武”(希罗多德《历史》9.40)。b. 众神卓越的行迹、奇迹、神迹(late of the gods, chiefly in pl., glorious deeds, wonder, miracles)。
2. a. 一般的卓越、卓越的形式、美德,良好的本性、善良(generally excellence, forms of excellence, moral virtue, good nature, kindness)。比如“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1106a15)。b. 动物、事物、土地的卓越(of animals, of things, as land)。比如“德性”(柏拉图《国家篇》335b)、“最肥沃的产谷地区”(希罗多德《历史》4.198.)、“极其肥沃的土地”(希罗多德《历史》7.5)。
3. 成功(prosperity)。比如“诸事如意”(《奥德赛》13.45)。
II. 有效的功绩、付出的良好服务(active merit, good rvice done him)。lynn是什么意思
III. 对美德、杰出、名望的奖赏(reward of excellence, distinction, fame)。
IV. 拟人化用法(personified)。
北京遇上西雅图插曲
VI. 一种战争工具(an engine of war)。
alex ferguson
VII. 一种灰泥(a plaster)。
上述解释表明“阿莱泰”有多种含义,第一大类的三种含义是其基本含义。但这些含义并非同时生成,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扩展和增添。在这些含义中,卓越或优秀是最初的含义。在汉语中,“卓,高也。”a“越,度也。”b卓的意思是高明,卓越的意思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c厄姆森(Urmson)说:“德性:任何种类的卓越或善行。这是一个与优秀、卓越相连的抽象名词,但与抽象名词agathotes的等同是以后发生的事情,也非常罕见。”d包利民说:“arete的要义应当读为‘优秀’而非‘品德’。优秀(或杰出,美好)首先是此人的优秀,有杰出能力。”e邓安庆亦指出:“德性与我们今人理解的意义大不相同,它的主要含义是优秀、卓越、出众。”f而笔者认为,卓越、优秀、出众的东西是德性的原初含义,美德(道德方面的卓越)才是德性的主要含义。
拉丁文virtus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涵盖“阿莱泰”。它的词义有四类:(1)英勇、坚强、能力、力量;(2)业绩、功勋;(3)卓越的品质、优良的品种、优点、道德;(4)人格、道德。顺便要说的一点是,virtus的词根是vir,它的含义是男人、成年男子、丈夫、战士、力量。g
英美学者常把“阿莱泰”译成英文virtue。而virtue的释义有三类:(1)德、品德、德行、善行、美德、节操、贞操;(2)价值、长处、优点;(3)力、效能、效力、功效。h英译者的这些解释有助于我
们理解“阿莱泰”的丰富含义。卓越或优秀在道德领域就有品德和美德的意思,在人性和价值领域就有长处和优点的意思,在功能领域就有功用和效力的意思。英译者的这个解释比较贴近“阿莱泰”的三层含义。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伦理观念的策源地。我们可以看到,《伊利亚特》i全书共24卷,总15693行,但没有使用“阿莱泰”;《奥德赛》j全书共24卷,总12110行,也没有使用“阿莱泰”,仅使用了一次
a参阅许慎:《说文解字》,编号5198,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perth什么意思b参阅许慎:《说文解字》,编号989。
c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60页。
d J. O. Urmson,Th
e Greek Philosophical Vocabulary,Second impression 2001,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p.30.
although的用法e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f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g谢大任主编:《拉丁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80页。
h郑易里、曹成修、党凤德:《英华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第1552页。
i Homer, The Iliad, 2vols, translated by A. T. Murray,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71.
j Homer, The Odysy, 2vols, translated by A. T. Murray,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71.
近义词ἀγαθαὶ(好、善):“她的美名(ἀγαθαὶ)决不会死亡”(24:196);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a 总832行,全书仅使用“阿莱泰”一次:“美德”(289);《神谱》总1041行,全书也没有使用“阿莱泰”。由此可见,荷马时代希腊人对道德的把握尚且停留在具体美德层面,比如勇敢、公正等,而“阿莱泰”这样相对比较抽象的名词还很少出现。具有卓越含义的“阿莱泰”与具有美德、善行含义的αγαθόν等同是后来的事。
综上所述,“阿莱泰”有三层基本含义:第一层,一切事物功能方面的卓越,即事物拥有的优秀的功用、功效、效能、力量;第二层,一切事物禀赋方面的卓越,即事物具有的优秀的品格、秉性、价值、长处;第三层,人的道德方面的卓越,即人的优秀品德、美德、善行、节操等。以上辨析实际上
也告诉我们,德性一词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性是上述三层含义,乃至更多含义的综合,狭义的德性就是上述三个具体层面的含义。掌握了上述三层基本含义,我们在具体翻译中采用哪个译名就比较容易选择了。在翻译中,若把表示一般和抽象意义的德性这个词应用于个别和具体层面,这样的翻译是不恰当的,反之亦然。
为了准确把握“阿莱泰”的含义,我们还需要把握德性这个中文语词的含义。换言之,用德性这个中文语词翻译“阿莱泰”是否合理?我们知道,由于“阿莱泰”是个多义词,有多种含义,所以认为或确定德性为唯一正确译名是没有意义的,也是错误的。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我们方能判断所用译名是否正确。了解中文德性概念的具体含义,会使我们更加坚定这一看法。
在古汉语中,“德,升也。”b“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c“德”字的意思是道德、品行、恩德、恩惠。d“性”字的意思是人的本性、事物的固有特点、性格、性情、性命、生命。e在中国哲学史上,德与性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一直在使用着。比如,在《朱子语类》f中,德的意思是道德、功德、才德。“有功德在人,人自当报之。”(卷3)“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卷4)“如人浑身都是恻隐而无羞恶,都羞恶而无恻隐,这个便是恶德。”(卷4)性的意思是事物和人的性质、本性、性格、性情、性命。比如,“生之谓性。”(卷4)“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卷4)“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卷4)“人之性论明暗,物之性只是偏塞。”(卷4)“子融认知觉为性,故以此为气质之性。性即是理。”“据伊川之意,人与物之本性同,
及至禀赋则异。盖本性理也,而禀赋之性则气也。”(卷62)“性格迟钝。”(卷10)“火之性情则是个热,水之性情则是个寒,天之性情则是一个健。”(卷68)“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卷4)“顺性命之理。”(卷77)德性作为一个合成词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在上古时代比较罕见。《四书五经》g使用德性仅1次。“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来到了宋代,德性开始大量被使用。《朱子语类》共使用德性92处,对德性做了详细解释。比如,“涵养德性,熏陶气质”(卷28);“彼是言德性道理,此是言事业功夫”(卷35);“言德性,是就本原处说”(卷49)。尽管中文德性这个语词的含义不能与“阿莱泰”的含义完全对应,但相比较而言,它还是现有中译名中最接近“阿莱泰”原义的一个。这可能也是中国学者很早就将“阿莱泰”译为德性的原因。
在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过程中,“阿莱泰”这个词进入中国学术界。早在20世纪20年代,向达、夏崇璞在翻译英译本《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时候将它译为:“德”“德行”“德性”。h其后,严群著《亚
a Hesiod, Hesiod and Homeric Hymns, translated by H. G. Evelyn White, the Loe
b Classical Library, 1971.
b参阅许慎:《说文解字》,编号1223。
c参阅许慎:《说文解字》,编号6671。
d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1页。
e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20页。
f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g金良年:《四书五经译注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h向达、夏崇璞译:《亚里士多德伦理学》,J. E. C. Welldon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他写道:“Virtue一字,希腊文作excellence解。”“由是观之,virtue一辞,盖指一切事物之适当功用。以言人类,则所以实现人生目的之方,换言之,即所以发展理性之活动者也。兹为行文便利故,不得不立一名;姑以德性二字为virtue之译名。”a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太庆、任华等先生亦用德性、美德、品德等多个中译名来翻译“阿莱泰”。b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伦理学界对西方伦理思想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德性这个译名。德性成了伦理学的专门术语,被解释为道德品质。《伦理学大辞典》中说:“道德品质亦称‘品德’、‘德性’。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行为中的体现。”c 我们说,采用德性这个中译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些学者倾向于以德性这个中译名来一统天下,反对使用品德、美德、品质等中译名。而我们上面的词义辨析实际上已经表明,只用德性来翻译“
阿莱泰”不仅不能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而且有误译之嫌。在翻译工作中,只有贴近语境的译名才是准确的译名。
二、对德性的探寻
一对一外教托福词义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德性的原初含义,而卓越或优秀等观念发展为抽象的德性概念则是哲学家后来做的工作。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把关注重点放在自然上,没有十分关注“阿莱泰”,只有少数几位哲学家使用过这个词。据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德谟克利特写过一本书,名叫“《论勇敢》或《论德性》”,d智者普罗泰戈拉也写过一本叫《论德性》的书。e
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有人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年轻人的德性,他回答说,切勿过度。苏格拉底在剧场里听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奥格》,这部剧中谈到了德性。苏格拉底说:“为一个丢失的奴隶而四处寻找是可笑的,如果德性以这种方式丧失,甚为荒谬。”f亚里士多德记载:“老苏格拉底认为,德性的知识乃是目的。他也探讨什么是公正、勇敢以及德性的每个部分。他的行为也很合理;因为他认为,一切德性都是知识,所以,认识公正与是公正乃是同时出现的。”g可见,苏格拉底持久地探寻德性,把美德等同于知识。
学界一般认为柏拉图伪作《定义集》是早期学园派的作品,其中给出了“阿莱泰”的定义。“美德:最好的品性;凡人的某种状态,因其自身而值得赞扬;某种状态,其拥有者因处于这种而被说成是好的;对法律的恰当遵守;某种品性,具有这种品性的人因此而被说成是完全卓越的;某种状态,能对法律产生出忠诚。”h相关定义的出现,标志着德性概念的生成。
rewarding柏拉图延续了苏格拉底对德性的探寻。柏拉图的著作在功能、本性、品德三层意义上使用“阿莱泰”。比如,作为功能的德性:“使眼睛的视力变好”(《拉凯斯篇》190a),“马的功能”(《国家篇》1.352e),“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像城邦一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和品性”(《国家篇》4.435d);作为本性的德性:“卓越的才能”(《厄里西亚篇》398c),“具有巨大的价值”(《法篇》2.661b),“我们身体的本性也充满这些东西”(《国家篇》3.401a),“同时具备这两种品性”(《国家篇》6.485a),“灵魂的品性”(《国家篇》6.490e);作为品德的德性:“包括节制在内的美德”(《法篇》3.696e),“美德的拥有者”(《法篇》5.730e),“这就是美德”(《法篇》12.965d)。
在《美诺篇》中,柏拉图主要在美德或道德品质的意义上使用“阿莱泰”,所以笔者把它译成了“美a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6页。
b参阅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319页。
c参阅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年,第42页。
d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IX,46,徐开来、溥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08页。
e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IX,55,徐开来、溥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18页。
f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II,33,徐开来、溥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g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1216b3-9,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47页。
h柏拉图:《定义集》411d,《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下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30页。
德”。在对话第一部分(70a-80d),美诺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美诺问:“美德能教吗,或者说,美德不可教,而是实践的结果,或者说二者都不是,而是人凭着天性或以其他某种方式拥有美德?”(70a)苏格拉底说:“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能教,也不拥有关于美德本身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任
何知识。”(71a)于是,苏格拉底让美诺自己说一说什么是美德,从而把问题转变为美德的定义问题。
美诺不懂如何给美德下定义。他自负地列举了大量具体美德来回答问题。苏格拉底说,询问美德是什么不是要你列举具体的美德,而是要寻找美德的“型相”,要把握所有美德共同的东西,而不是把它打碎,把“一”变成“多”。(72c)这就告诉我们,对所有人来说,存在着唯一的道德标准,而非各式各样、因人而异的标准。
然后,美诺试着给美德下定义。他说:“美德就是向往美好的东西并有能力获得它们。”(77b)然而苏格拉底指出,我们不能把用正当或不正当的任何方法获得这些东西的能力称为美德,拥有美德的人不能靠卑鄙的手段获得美好的东西。这样的定义也不完满。
《美诺篇》最后未能解答什么是美德,而是有条件地回答了美诺提出的问题: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它就是能被传授的东西;如果美德不是知识,它就不能被传授。
《美诺篇》的主题在柏拉图伪作《论美德》中再一次出现。这篇短小的对话可能出自公元前3世纪中期的老学园,讨论的问题是美德能否传授。对话一开始,苏格拉底就提问:“美德能教吗?如果不能,那么人通过本性变好,还是以其他某种方式变好?”a(376a)对话中论证,如果美德也像其他各种技艺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那么就必须聆听行家的教诲。然而,就连修昔底德、塞米司托克勒、阿
里斯底德、伯里克利这样的名人都无法把美德传给子孙,因此美德显然不可教,因为根本不存在能教美德的人。美德也不能从人的本性中产生,否则就会像有养狗和养马的行家一样,有精通人性的行家,能掌握人内心的道德状况。因此,要成为有美德的人,既不能靠本性,也不能靠教育。排除了这两种可能,剩下的答案是:美德源自神的恩赐。“所以美德似乎既不是可教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神恩赐给那些拥有者的。”b(379d)这一结论与《美诺篇》结尾处(100b)的推论是一样的。
《普罗泰戈拉篇》也未能解决《美诺篇》的问题。在对话中,普罗泰戈拉宣称自己是德性的传授者,“我教的是健全的深思熟虑,在私人事务方面,如何最好地管理家庭事务,在公共事务方面,如何实现人的最大潜能,在政治讨论和行动中获得成功。”(319a)
普罗泰戈拉想要说服苏格拉底相信德性可以传授,他讲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来说明德性的来源。宙斯为了保存人类,派赫耳墨斯把正义感和道德心分配给每一个人。道德依赖于习俗,在特定的传统中形成。每个公民都必须是具有公正和节制这些道德品质的专家。但这并不否认德性能被传授。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公民的一生是一个接受德性教育、不断学习德性的漫长过程。(325c-326e)有少数特别有能力的人,就像普罗泰戈拉本人,在传授美德。
普罗泰戈拉一方面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德性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肯定自己有能力传授美德或德行,认为两方面并行不悖。而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肯定德性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方能够有专门的德性
suole教师。再往后,才能讨论德性的定义、一般德性与具体德性的关系等问题。苏格拉底提出德性与知识一致的观点,因而德性是可传授的。对话最终实现了剧情的反转:普罗泰戈拉开头确信德性能被传授,而且他本人能传授德性,而到了最后却认为德性不是知识,而知识是唯一能被传授的东西;苏格拉底开头怀疑德性能被传授,到了最后则努力证明德性是知识。
把德性界定为知识,为解决德性能否教的问题开辟了道路。在智者那里,“阿莱泰”的意思是任何可教之人的卓越或优秀之处。智者声称能把美德教给他们的学生,这里的美德尤其是指那些能帮助他们的学生成为社会和政治领导人的东西。比如,公开讲话的能力、领导的技巧等。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a柏拉图:《论美德》376a,《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下卷,第618页。
现象英语b柏拉图:《论美德》379d,《柏拉图全集》(增订版)下卷,第6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