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研究
(一九九五年九月)第十八期.287-311页
爱情类型、嫉妒与关系满意度之相关研究
林宜□、陈皎眉
摘要
以往有关Lee (1973) 所提之六种爱情类型的研究,都只探讨爱情类型分量表得分与一些变项间的关系(例如,自尊、自我揭露程度、关系满意度、性别等),关於不同爱情类型分量表得分与嫉妒的关系及不同爱情类型的配对与关系满意度之关系则从未被论及,因此,这些未被探讨的部份即为本研究的重点。在嫉妒程度与关系满意度之关系方面,以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研究者认为嫉妒因应行为可能是影响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因此,嫉妒程度、嫉妒因应行为与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此外,不同嫉妒程度的配对及不同嫉妒因应行为的配对与关系满意度之关系这个重要但被忽略的议题也在本研究予以探讨。
本研究的受试为126对18岁至35岁,交往半年以上的未婚男女,研究工具为爱情态度量表、人际嫉妒量表、嫉妒因应行为量表及关系评估量表。
连衣裙的英文研究发现情欲之爱、友谊之爱及利他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越高,且越不常采用间接嫉妒因应行为,而游戏之爱及依附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越低,且越常采用间接嫉妒因应行为。情欲之爱、游戏之爱及依附之爱得分越高,嫉妒程度越高,友谊之爱及利他之爱得分越高,嫉妒程度越低。情欲之爱及利他之爱得分越高,越常采用直接嫉妒因应行为,而游戏之爱得分越高,越不常采用直接嫉妒因应行为。在爱情类型配对方面则发现「相似配对组」的关系满意度显著高於「相异配对组」。至於嫉妒程度、嫉妒因应行为与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则发现:男性的嫉妒程度越高,关系满意度越低,此外研究结果亦显示常采用直接而少用间接嫉妒因应行为、高嫉妒因应行为及低嫉妒因应行为的受试之关系满意度皆显著高於常采用间接而少用直接嫉妒因应行为的受试。在嫉妒程度配对方面的结果显示「男女皆为低嫉妒组」中的男性关系满意度显著高於「男女皆为高嫉妒组」中的男性关系满意度。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均在讨论部份予以探讨。
心理学家Erikson (1963) 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人生阶段有专
属於该阶段的关键问题,此问题的性质及其被处理的方式,会导致某种人格特质的产生。就Erikson的分类,第六阶段为成年前期 (early adulthood),其关键问题为同性与异性间情感交流的需求是否获得满足,满足则容易产生亲密感 (n of intimacy),不满足则容易产生孤立感 (n of isolation)oblong,友情与爱情的缺乏易使人沦於寂寞沮丧,甚至影响其他生活层面的快乐。
虽然友情与爱情都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关於友情的议题在人际关系的研究中还算常被论及,但是有关爱悄的研究实在有限。为什麽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爱情的定义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困难。anyone of usRubin曾於1988年指出:「研究爱悄的学者,长久以来背负著一个沈重的问题,即爱情对不同人而言意味著不同的事。」因此,如何定义爱情及是否能得到定义的共识,又是一门大学问。此外,以往心理学者受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计量原则的影响,常认为爱情这个感性多变的议题,是无法被客观地观察或测量的,因此直到Rubin (1970) 将爱情视为一种态度,并以一般的测量方法研究爱情後,才有较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爱情」做科学性的研究。然而,随著知识的累积,对於爱情的定义也日趋复杂,各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兴趣,所使用的方法也不断地更新,虽然起步较慢,但值得高兴的是这个主题已经渐渐受到重视了。
回顾以往有关爱情的文献,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看法,Heider (l958) 认为,「爱情是强烈的喜欢」,也就是说「爱情」和「喜欢」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无质的差异。但是Rubin (1970) 发现,爱情包括三个主要成分:1.亲和 (affiliative) 和依赖需求,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3.排他性与独占性。喜欢的主要成分则是给予对方好的评价、尊敬及两人相似的知觉,因此Rubin认为爱情和喜欢之间存在著质的差异。 Blau (1964) 提出爱情的交换理论表达了他对於爱情的看法,他认为爱情的良好发展必须在伴侣双方的酬赏交换一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此外,Backman与Secord (l974) 提出友谊形成的过程分析 (A process analysis of friendship formation) 也是从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感情发展的过程。而1980年代以後也有学者以交换论的观点来解释爱情的发展,例如Rusbult (1983) 发现在两性关系中,获得较多的酬赏和对关系投资较多者以及选择其他情感关系之机会较少的个体,对他们情感关系都有较高的承诺 (commitment) 。此外,Konx与Sporakowski (1968) 和Rubin (1970) 曾将浪漫之爱 (romantic love) 与成熟之爱 (conjugal love) 区分开来。「浪漫之爱」强调恋爱者整个心思完全专注於被理想化的伴侣,只能看到对方的优点而无视於对方的缺点,而「成熟之爱」则较不常有浪漫之爱的压倒性的激昂态度,较能理性的判断彼此的关系。这和浪漫之爱与成熟之爱的区分为日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刺激,Konx、 Sporakowski与Rubi
n之後,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两种爱情态度与其他变项之间的相关,这些变项分别为性别 (Dion & Dion, 1973; Knox,1970a; Oas, 1975) 、年龄 ( Falkowski, 1976; Knox,1970b; Munro & Adamas, 1978a) ,内外控 (Elkins, 1978; Levine, 1978;Munro & Adamas, 1978b )、 非理性( Elkins, 1978;Hinkle & Sporakowski, 1975) 以及自尊 (Oas, 1975) 。 Prasions与Tittler (1984) 分析以上结果显示,浪漫之爱的态度较成熟之爱的态度不健康且不成熟。
除了Konx与Sporakowski(1968) 和Rubin (1970) 曾将爱情分成两类外,其他学者也曾尝试将爱情做一些分类,例如Maslow (l955) 曾提出以需求及依赖为基础的 D- love (deficiency love) ntc是什么和以自主及给予为基础的B-love (being love) ; From (l956) 则认为爱情可分成共栖之爱 (symbiotic love) 及成熟之爱 (mature love);Bersheid 与Walster ( 1974) 则将爱情分成友谊之爱 (companionate love) 与激情之爱 (passionate love) ; Kelley (1983) 提出激情 (passionate) 、现实 (pragmatic) 及利他 (altruistic) 三种爱情类型。Sternberg (1986) 提出的八种爱情类型,分别为喜欢、迷恋、空爱、浪漫之爱、友谊之爱、愚爱、无爱及完整的爱,Hazan与Shever (l987) 以依附 (attachment) 观点提出的三种依附类型的爱情(安全依附型、矛盾型及逃避型)。
除了上述几种分类外,加拿大社会学家Lee (1973) 也曾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型态,情欲之爱 (eros) 、游戏之爱 (ludus) 、友谊之爱 (storge) 、依附之爱 (mania) 、现实之爱 (pragama) 及利他之爱 (agape) 。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游戏之爱视获得异性的青睐为一种有趣的挑战性游戏,当事人会避免自我情感的投入,且喜欢更换对象,是一种只享受过程,不一定要有结果的爱。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似的感情,由於长期相处而不自觉地视彼此的相属有如兄妹、好友般的自然习惯,是一种细水长流、宁静无波的爱。依附之爱者情感需求几乎达到强迫性的程度,常因恋爱而心神不宁,而且情绪起伏甚大。现实之爱正如社会交易理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 所说的,人们倾向於选择能够带给自己酬赏而减少成本的对象,是一种理智的、顾虑现实条件选择对象的爱情。利他之爱带著宗教情操,视爱为一种牺牲、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李美枝,民75) 。
比较十述几个理论发现,Lee提出的六种爱情类型理论算是结构比较完整的理论,在进行分类之初,Lee (1973) 以非结构的方式收集数百篇有关「爱情」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恬从古希腊时代到1970年代的小说家、诗人、文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等,Lee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每当看到有关爱情本质的陈述时,便将它记录下
来,结果共收集了四千多个爱情的描述。他先找出学者们用以区分真爱与否的特徵,结果得出互惠、嫉妒、忠实、无私等十五个特徵。Lee 考研英语学习软件再以这些特徵将四千多个陈述句分成六大类,并加以定名。为了验证从文献分析而得的爱情类型是否存在於真实的人类世界,Lee访问了120名受试,请他们叙述他们的恋爱经验?并将叙述予以分析,结果也得出与上次研究相同的六种爱情类型。此外,Lee的理论也拥有许多学者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Hendrick & Hendrick,1986, 1990; Prasions & Tittler,1984; Ronman,1978;Richardson、有雅思培训吗Medvin & Hammock, l988 ; Davis 8 Latty-Mann,1987; Bierhoff l991),又该理论广泛包含许多学者提出的概念,例如Hendrick (1986) 认为,交换理论 (exchange theory) 可能是现实之爱的基础; Clark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与 Mills (1979) 所提之共有的爱情 (communal love) 则是利他之爱的一个例证; Bersheid与Walster(1978) 的友谊之爱与Lee所提的友谊之爱类似,而激情之爱则对应於情欲之爱;Kelly (1983) 所谓的现实之爱与Lee所提的现实之爱相同, Dion 与Dion (1973) 对爱情经验做因素分析,其结果之五个因素中的四个因素也与Lee的理论类似,其对应关系分别为:反覆无常的 (Volatile) 对应依附之爱,谨慎的 (Circumspect) 对应友谊之爱,理性的 (Rational) 对应现实之爱,热情的 (passionate ) 对应悄欲之爱。与其他理论相较下,Lee的爱情类型理论先以非结构的方式收集资料,排除moleskine
因预设架构可能造成的不周全,经由资料的分析渐渐厘清爱情类型的架构,日後又获得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更确定了该理论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本研究的「爱情类型」将以Lee的理论为基础。
以往有关Lee所提之爱情类型理论的研究,大都是探讨六种爱情类型的得分与一些变项间的关系,例如,Hendrick与Hendrick (1986) 发现自尊较高者其情欲之爱的得分较高,自尊较低者其依附之爱的得分较高,而Prasions与Tittler (1984) 的研究则发现利他之爱、友谊之爱及游戏之爱的得分越高,其自尊也越高。Hendrick与Hendrick (1987) 发现对伴侣的自我揭露程度越高者其利他之爱、情欲之爱及依附之爱的得分越高,而游戏之爱的得分则越低。此外,该研究亦发现生活“much意义”度越高者,其利他之爱、情欲之爱、友谊之爱、现实之爱及游戏之爱的得分越高。在性别方面,Hendrick与Hendrick (1986) 发现男性游戏之爱的得分显著高於女性,而女性在友谊之爱、现实之爱及依附之爱的得分显著高於男性。此外,Levy兴Davis (1988) 曾将 Sternberg (1986) 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与六种爱情类型进行相关研究发现:亲密 (intimacy) 程度越高者其利他之爱及情欲之爱的得分越高,游戏之爱的得分则越低,承诺 (commitment) 及激情 (passion) 的程度越高者其利他之爱、情欲之爱及依附之爱的得分越高,游戏之爱的得分则越低。然而有关
六种爱情类型的得分与关系满意度之关系的研究曾有Hendrick、Hendrick与Adler (1988a )、 Hendrick (1988b)、Levy与Davis (1988) 及Yancey与Berglass (1991) 四个研究做过,但是Yancey与Berglass (1991) 的研究结果与其他三个研究并不一致,前三者发现情欲之爱、利他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也越高,游戏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则越低,但是Yancey与Berglass的研究发现利他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越高,而依附之爱得分越高,关系满意度则越低。上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Yancey保险费英文与 Berglass (1991) 所采用的受试只要有恋爱经验即可,并未严格限制正处於恋爱状态,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则有此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