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单一和多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新时间:2023-06-25 01:51:45 阅读: 评论:0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单一和多重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楚东1,肖 蒙1,郝 钧1,罗丽华1,赵连阳1,郑永刚2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玉泉医院,1.耳鼻咽喉科,2.检验科,北京100039)
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20.12.006收稿日期:2020 09 01;修回日期:2020 11 16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单一粉尘螨过敏和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两组数据,探讨多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
when you believe 歌词012年4月至2018年5月,就诊我科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且均完成2年疗程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患者162例,其中单一粉尘螨致敏组(下称单一组)72例,多重致敏组(下称多重组,含2种上的变应原过敏)9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1年后、2年后,鼻部症状评分、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药物评分(TMS)、有效率及Th1/Th2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疗效、依从性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1)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喷嚏、鼻痒、流涕、鼻塞)评分、TNSS、TM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TNSS、T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一组1年后有效率62.5%,明显优于多重组的53.33%;单一组2年后有效率70.83%,优于多重组的65.56%;但是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疗程越长,疗效越接近。(4)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患者Th1细胞百分比含量明显升高,Th2细胞百分比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Th1/Th2细胞所占百分比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单一粉尘螨和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二者治疗疗程越长,其疗效越好,越接近;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是治疗多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常年性; 舌下免疫治疗; 变应原; 粉尘螨中图分类号:R593.1  文献标识码:Alife is cool
SublingualAdministrationofDermatophagoidesFarinaeDropsinthe
TreatmentofSingleandMultipleAllergenAllergicRhinitis
SUNChudong1,XIAOMeng1,HAOJun1,LUOLihua1,ZHAOLianyang1,ZHENGYonggang
(1.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2.DepartrnentofLaboratory,YuquanHospital,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
ofTsinghuaUniversity
,Beijing10003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neffectivemethodforthetreatmentofmultipleallergenallergicrhinitisbycomparingandanalyzingthedataofsublingualdustmitedropsinthetreatmentofsingleandmultipleallergen
allergicrhinitis.
MethodsFromApril,2012toMay,2018,162patientswithmoderatetosevereallergicrhinitisandcompleted2 yearcourseofsublingualspecificimmunother
apy(SLIT)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mongthem,72caseswereenrolledinthesinglesensitizationgroup(hereinafterreferredtoasthesinglegroup)and90caseswereenrolledinthemultipleallergens(hereinafterreferredtoasmultireorganization,including2ormoreallergens).Thenasalsymptomscore,totalnasalsymptomscore(TNSS),drugscore(TMS),effectiverateandpercentageofTh1/Th2cellswerecomparedandanalyzedbeforetreatment,1yearand2yearsaftertreatment.Therelevantdata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andtheefficacy,complianceandadversereactionswerecomprehensivelyevaluated.Results(1)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coresofnasalsymptoms(sneezing,itching,runnynose,stuffynose),TNSSandTMSbetweenthetwo
groupsbeforeandaftertreatment(P<0.01).(2)After1yearand2yearsof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nasalsymptoms
when you believe 歌词,TNSSandTMSbetweenthetwogroups(P>0.05).(3)After1yearoftreatment,theeffectiverateofthesinglegroupwas62.5%,which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rateof53.33%fromthemultiplerecombinationgroup.Theeffectiverateofthesinglegroupafter2yearsoftreatmentwas70.83%,whichwasbetterthanrateof65.56%fromthemultirecombinationgroup,withnosignificantdifference.The
402LabeledImmunoassays&ClinMed,Dec.2020,Vol.27,No.12
longerthecourseoftreatment,thecloserthecurat
iveeffectwas.(4)After1yearand2yearsoftreatment,thepercentageofTh1cellsincreasedsignificantly,whilethepercentageofTh2cellsde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at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1yearand2yearsof.treatment,thepercentagesofTh1/Th2cellsinthetwogroupsweresimilar,with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ublingualadministrationofDermatophagoidesFarinaeDropshasagoodcurativeeffectonallergicrhinitispatientswithsinglemiteallergyandmultipleallergenallergy.Thelongerthetreatmentcourseis,thebetterandclosethecurativeeffectis.SublingualadministrationofDermatophagoidesFarinaeDropsisaneffectivemethodforthetreatmentofmultipleallergenallergicrhinitis,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watertown
Keywords:Allergicrhinitis; Perennial; Sublingualimmunetherapy; Allergen; Dustmites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防治结合,四位一体”是AR的治疗原则[1],即: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为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AllergyOrganization,WAO)所推荐[2]。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immunotherapy,ASIT)根据不同给药途径分为:皮下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它们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3 5],SLIT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无创、方便的给药途径,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为许多欧洲国家及其他许多地区广泛应用[6]。尘螨是我国引起AR及哮喘的主要的致敏原,约占过敏原患者的40%左右[7];VALOVIRTA等[8]认为:50%左右的AR患者有2种以上的变应原,单一的变应原只占21%。因为多重变应原的复合制剂稳定性非常复杂易变,给生产稳定的多重变应原带来了困难,为避免不稳定的多重变应原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目前我国变应性鼻炎治疗指南[1]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使用单一的变应原制剂治疗AR。现将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科使用单一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单一尘螨过敏和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探讨多重变应原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有效方法,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就诊我科的AR患者318例的资料。其中符合以下标准为研究对象:①年龄在18~65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的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且符合AR的诊断标准[9];②含有单一粉尘螨过敏或多重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尘螨变应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即SPT≥++,且血清特异性抗原sIgE++以上;③完成2年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总疗程的患者共162例,其他脱落的病例不在讨论范围。分为两组:单一组粉尘螨过敏组(下称单一组)72例,多重组(含有两种以上的变应原过敏)90例;④SPT采用瑞典Phadia公司ImmunoCAP100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北京石景山区本地常见多重过敏原多数包含屋尘螨、粉尘螨、多价真菌、大籽篙、豚草、猫毛、狗毛等等,通常有2~6种过敏,最多的有8种变应原过敏。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10],将屋尘螨和粉尘螨视为单一尘螨变应原;⑤所选病例大多数伴有哮喘,他们有强烈的治疗欲望,大大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⑥病程在3年以上,经其他方法治疗疗效欠佳,且对该疾病有一定的理解,有强烈的治疗愿望和合作的诚意;⑦该临床试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同意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⑧有以下情况者排除在外:机体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恶性肿瘤患者;有免疫系统疾患和正在进行免疫调节剂的治疗患者;合并严重的哮喘或呼吸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近一年
有妊娠计划的妇女;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3月内参加了其他药物试验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该临床研究者。具体分组资料如下:单一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5.6岁,其中67例合并支气管哮喘,病程3~28年,平均9.2±3.6年。多重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2岁,其中82例合并支气管哮喘,病程3~31年,平均10.1±4.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哮喘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操作严格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10]标准执行,使用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2),1~5号(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10、100、333、1000μg/mL),舌下含服,每天1次,早饭前半小时,滴于舌下,含1~3min吞咽。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第1、2、3周分别用1号、
dimensions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年12月第27卷第12期
2号、3号粉尘螨滴剂,每周7d的剂量依次为1、2、3、4、6、8、10滴。第4至5周用4号滴剂,每次3滴;自第6周起至疗程结束均使用滴剂5号,每次2滴;治疗周期2年。患者使用粉尘螨变应原滴剂不受场所限制,早饭前用药,避免晚上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时就医不方便,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可电话联系医生,经医生判断后服用备用好的药物或调整滴剂剂量。患者定期门诊随诊,反复告知操作规程,发放纸质简明扼要操作流程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记录相关病史、过敏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辅助用药情况、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等等;平时每周安排专人电话或微信随访,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和处理问题,加强宣教。所有患者在舌下服用尘螨滴剂的同时,可
根据鼻部及支气管症状,遵医嘱,按照A
R治疗指南[
10]
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抗白三烯,鼻内减充血剂控制症状;详细记录相关治疗药物评分。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  3.1 鼻部症状计分标准 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
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标准判定[9]
:①计1分:一次连续打喷嚏3~5个;每日擤鼻涕次数≤4次;有意识吸气时鼻阻;间断鼻痒;②计2分:一次连续打喷嚏6~10个;每日擤鼻涕5~9次;间歇或交替性
鼻阻;蚁行感鼻痒可以忍受;③计3
分:连续打喷嚏≥11个;每日擤鼻涕次数≥10次;几乎全天鼻阻而用口呼吸;鼻痒蚁行感难忍受。上述4种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之和为症状总评分(totalnasal
symptomsscore
,TNSS),求出每位患者四种症状评分的和,再求每组平均值为统计学单元。即x
±s分。  3.2 对症治疗药物评分(totalmedicationscore,
TMS) 根据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专家共识[11]
:用
抗组胺药计1分,
抗白三烯药计1分,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计2分,口服糖皮质激素计3分,累计总分即为药物总评分(TMS)。求每组平均值为统计学单元。
即x±s分。  3.3 疗效评定 疗效按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
和推荐方案(
2004年,兰州)标准判定[9]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5%判为显效,25%~65%判为有效,≤25%判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3.4 两组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检测变化抽外周血5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和Th2细胞的变化。仪器为EP icsXL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设备)。分别统计治疗前、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每组Th1和Th2细胞的百分比平
均值(x±s,%表示),进行统计学处理。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完成数据分析,两组患者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
析,分别以均值±标准差(
x±s)、例数(n%)表示。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单一组与多重组的鼻部症状评分及TMS评
分比较
  单一组和多重组的鼻部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评分(TMS)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部
症状评分、
老友记剧本TNSS、TM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患者的鼻部症
状评分、
TNSS、TM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一组与多重组的鼻部症状评分及TMS评分比较(分,x±s)
组别例数鼻塞
流涕
喷嚏
治疗前治疗后很好的英文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
单一组722.41±0.320.46±0.16①2.44±0.350.37±0.12①
2.31±0.520.46±0.16①
多重组90
2.62±0.330.41±0.22
①2.66±0.32
0.40±0.11
①2.49±0.58
0.49±0.18
①Z值-1.12-0.511.320.280.070.49P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组别例数鼻痒
TNSS
TMS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
单一组722.24±0.660.38±0.55①
9.48±1.871.67±1.81①
1.89±0.660.36±0.14①
多重组902.46±0.540.42±0.28
①9.98±1.611.74±1.35
①1.98±0.79
0.64±0.24
①Z值-0.37-1.63-1.311.221.350.65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
0.016
402LabeledImmunoassays&ClinMed,Dec.2020,Vol.27,No.12
  2 单一组与多重组治疗1年后、2年后疗效对比
  治疗1年后,单一有效率62.5%明显优于多重组53.33%,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单一组有效率70.83%,好于多重组65.56%,疗效差距进一步缩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LIT治疗疗程越长,两组疗效越接近。具体数据见表2。chrome web store
表2 单一组与多重组1年后、2年后疗效对比表[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单一组72一年后20(27.78)25(34.72)27(37.50)45(62.50)两年后23(31.94)28(38.89)21(29.17)51(70.83)多重组90一年后22(24.44)26(28.89)42(46.67)48(53.33)两年后25(27.78)34(37.78)31(34.44)59(65.56)
  3 单一组与多重组Th1/Th2细胞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单一组与多重组Th1/Th2细胞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Th1含量明显升高,Th2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Th1/Th2细胞百分比含量与1年后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较治疗前差异有统
kickoff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单一组与多重组Th1/Th2细胞水平比例变化表(%,x±s)
组别例数
Th1(%)Th2(%)
治疗前1年后2年后治疗前1年后2年后
单一组729.86±1.7111.64±1.8811.68±1.729.84±1.687.85±1.497.81±1.5多重组909.72±1.5211.28±1.6211.08±1.439.81±1.597.78±1.417.88±1.48t值0.3420.5830.2390.3412.0172.164
P值0.6410.6620.8420.7110.0530.071
  4 依从性和不良反应
  被纳入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仅有16例脱落,4例因为疗效欠佳而脱落,4例因为疗效
好而认为没必要继续而脱落,2例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放弃治疗,2例因为工作调动放弃治疗,1例因为治疗费用而放弃,1例因为鼻炎症状加重而放弃,其他2例不明原因放弃治疗(失去联系)。其中13例不伴哮喘中重度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脱落,仅有3例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脱落,因为伴哮喘者深知治疗的迫切性!为了减少脱落,我们加强宣教:每周电话、微信联系,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催促患者门诊随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增加信心!单一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8.33%,只是局部症状,表现为咽喉干痒、舌下发麻、轻度咳嗽不适。多重组出现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其中9例为局部症状:口腔及咽喉痒和溃烂,舌下发麻,局部荨麻疹;2例胃肠道反应(腹痛腹胀,恶心呕吐),3例出现哮喘,1例出现全身荨麻疹。大多数不用处理即可恢复,少数患者口服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即可恢复。无3级、4级不良反应病例[10]。
讨  论
  变应性鼻炎(AR)是由变应原激发的IgE介导的鼻部非感染性炎症疾病,以“打喷嚏、鼻痒、流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病。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能影响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还能够预防发生新的致敏原[12]。  它包括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immunotherapy,SLIT)。SLIT始于1986年[13],经过30多年的发展,
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针对AR和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13],世界各国对其疗效都认可,也为我国“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武夷山)所推崇[10]。SLIT对呼吸道尘螨变态反应的临床疗效已得到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证实[14]。  尘螨类变应原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之一,也是我国引起AR和哮喘的主要致敏原[12,1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临床上粉尘螨和屋尘螨是引起AR的最主要的两种尘螨变应原,大部分尘螨过敏的患者SPT结果和血清sIgE特异性抗体检
2021四级成绩出来了没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年12月第27卷第12期
验同时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呈阳性[15],而且两种尘螨变应原的蛋白同源性高达80%以上,所以产生了IgE抗体的交叉反应,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将两者视为粉尘螨单一变应原考虑,陈伯亚等[16]认为应该将粉尘螨与屋尘螨视为单一的过敏原考虑。目前我国仅有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应用于
SLIT治疗[10],其治疗单一粉尘螨变应原致敏AR的报道有许多,疗效为广大学者认可,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将其应用于多重变应原的SLIT仍在探索中。陈伯亚等[16]认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单一尘螨过敏和多重变应原过敏的AR患者均有效,且经过2年的SLIT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相当。本研究发现:①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评分(TMS)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年后、2年后,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TNSS、TM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尘螨滴剂疫苗对单一粉尘螨和多重致敏原患者均有疗效,且在治疗过程中各种鼻部症状持续改善。②1年后疗效:单一组为62.5%,明显优于多重组的53.33%;2年后疗效:单一组为70.83%,优于多重组的65.56%。但是两组1年后、2年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越接近。李添应等[17]也认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是治疗多重变应原致敏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最好的治疗时间3~4年。
  欧洲许多国家多采用单一变应原舌下含服治疗单一和多重变应原AR,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方面与我国所推崇的治疗方案相同[10]。美国则多采用多重致敏原的混合制剂舌下含服治疗多重致敏原变应性鼻炎,有待大量的临床研究去证实熟优熟劣。多重致敏原的AR免疫治疗方案非常复杂,许多学者提出多重致敏原的免疫治疗过程中,其混合的致敏原应该具有同源性(其物理化学、生物属
性和结构同源性),提取物之间是否有交叉反应及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等等都很重要。MALLING[18]认为:多重致敏原未经分析,叠加在一起,进行免疫治疗会降低免疫治疗的疗效,可能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可能与变应原组分、交叉反应、蛋白酶的裂解等因素相关。寻找稳定的同源的多重变应原试剂应用于临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待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也是我们探讨用较为稳定的单一变应原(尘螨滴剂)治疗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的原因。  粉尘螨滴剂疫苗对单一的粉尘螨变应原过敏组SLIT治疗有效性为广大学者所认同,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对含有粉尘螨过敏变应原的多重变应原组有较好的疗效,也得以证实;但是其对不含粉尘螨变应原的多重变应原组也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是什么值得探讨。大量的研究证明: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抑制机体Th2反应,刺激机体Th1反应,纠正机体免疫系统Th1/Th2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19 20]。林琳等[21]认为:机体纠正Th1/Th2/Treg细胞平衡,调节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这些作用可能使机体产生对其他过敏原的保护作用即称为旁路效应。粉尘螨滴剂的免疫球蛋白与多重变应原的部分变应原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相似性,从而产生交叉反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它们不是绝对的一对一的免疫应答反应,可能存在旁路效应和交叉反应。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2年后,Th1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Th2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1年后与2年后,两组之间的Th1/Th2细胞百分比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验证了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机体的免疫调节Th1/Th2细胞平衡的结果。推荐SLIT治疗疗程≥2年。
  两组参加试验成员中,16例脱落,约占9.87%;而不伴有哮喘中重度AR占13例,占整个脱落百分比为81.25%。可见因为伴有哮喘的患者对疾病有更深的理解,治疗的迫切性更强烈,这也是我们选择大量伴有哮喘样本的原因。另外:加强宣教,工作安排细致,专人负责,每周电话、微信联系,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催促患者门诊随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增加信心,也是减少脱落的原因之一。单一组的不良反应率8.33%,均是局部反应,大多数不用处理及恢复;而多重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明显高于单一组,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其不良反应仍以局部反应为主,两组患者没有出现3级和4级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非常好。
  综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单一粉尘螨和多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多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其依从性高,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
2LabeledImmunoassays&ClinMed,Dec.2020,Vol.27,No.12

本文发布于:2023-06-25 01:5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56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疗   变应原   患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