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常用10条方法论干货总结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常说的产品思维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
怎么培养、锻炼、形成自己的产品思维呢?
我觉得产品思维既是一套套方法论,也是一种意识,一种直觉,是可以培养的。
今天教给大家一个思路,那就是如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去学习、应用那些大神总结的方法论,来培养自己的产品思维。
用身份证查四级准考证当然了,即便你看过了所有的产品方法论,但是在真正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其实比较少的会去想起,最重要的还是结合自身的实践、视野、品味和逻辑,把你读过的内容转化为的自己的产品直觉,培养产品思维。
我给大家总结了10种最基础、常用,也是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必须要知道的原则或者叫准则、方法论吧,以及他们都可以应用在哪里,看看你知道几种,大家来一起查缺补漏吧。
发音软件>recruiting
「1」用户体验五要素
出自:《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我建议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看一下这本书,是产品经理入门必读的一本书。
书中总结了用户体验的五个层面,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这同时也是一个产品具备的五个要素。
每一个要素都代表什么呢?
fencer
表现层(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
olympic框架层(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结构层(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范围层(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战略层(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
正向的去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可用来分析产品,比如说做产品体验报告、或者竞品分析的时候可以从这些角度去阐述。
逆向的话可以用来创造产品,也是产品设计的思路,尤其是0-1的产品打造过程。
「2」产品设计十诫
出自德国的产品设计师拉姆斯总结过的好的产品设计的十个原则,之前在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里面也提到过,他在做微信这个产品的时候也遵循了这十个原则。
好的设计是不断创新
好的设计是实用的
好的设计是美的
好的设计是能让产品说话的
好的设计是含蓄不招摇的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好的设计是历久不衰的
好的设计是周密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好的设计是环保的
好的设计是极简的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来的。
它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1.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住房、性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3.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4.尊重需求(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一定的个人目标)。
11年后马斯洛又提出新的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 功能其实都是对于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常说的产品定位,就是为什么样的人(目标人群)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每一类需求都可以找到对应提供解决方案的产品。
比如说:
生理需求,对应购物类、外卖类产品等;
安全需求,对应理财类产品、支付宝等;
社交需求,对应社交类产品、微信、陌陌等;
尊重需求,例如游戏里面的排名,微信里面的打赏、点赞等;
认知需求,例如各种内容付费产品等;
pavarotti审美需求,例如音乐类产品、视频类产品等;
自我实现的需求,例如写作类产品。
需要层次理论可以有助于产品经理从一个宏观的层面把握用户的需求。
以销售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是直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但是用户说的不一定是他真正想要的。
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则是用户要什么,分析用户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从需求的本质倒推产品方案。
所以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需要我们能够区分需求和诉求,辨别伪需求,换句话说有时候用户提出所谓的需求其实只是他真实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
「4」KANO模型
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提出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效工具,对产品功能进行分级,从而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优先级。
他将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五个类型:
valintine(1)基本型需求:就是用户不说却必须存在的理所当然的需求,即痛点。当需求满足时,用户不会感到满意,但当不被满足时,用户会很不满意。
(2)期望型需求:与用户满意度成正相关的需求,也叫用户需求的痒处。当需求满足时,用户会很满意,当不被满足时,用户会很不满意。
(3)魅力型需求:也称为兴奋型需求,是企业给用户提供的惊喜型需求。该需求大大超出了用户对产品本来的期望,使得用户的满意度急剧上升,所以即使表现的不太完善,用户的满意程度也非常高。而即使该期望没有被满足,用户也不会感到不满意。
魅力型功能可以是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它能够快速拉开和竞品距离,让产品独具一格,这类需求百里挑一。
(4)无差异型需求:就是说该需求被满足或未被满足,都不会对用户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5)anything goes反向型需求:该需求刚好与用户的满意度呈反向相关,满足该要求,反而会使用户的满意度下降。
KANO 模型并非直接测量用户满意度的定量工具,而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常用于识别用户对新功能的接受度。
KANO模型最常见的应用是在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不同需求进行区分处理,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我们做产品设计时,需要尽量避免无差异型需求、反向型需求,至少做好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如果可以的话再努力挖掘兴奋型需求。北京瘫
cipher
另外也可以根据你们产品的生命周期去考虑优先级,比如说:
在产品生命周期建设阶段,必备型需求是主流需求,项目团队实现的重点,它关系着产品的正常使用。
在产品生命周期成长阶段,基本功能基本落实,慢慢会有更多期望型的需求加入,开始用户体验建设。
「5」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
SWOT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在企业界是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方法,代表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