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王受之
德国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在世界设计中占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设计影响到世界设计的发展,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的设计理论形成,德国对于设计的理性态度,对于设计的社会目的性的立场,使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最为完整的思想和技术结构。从德国设计的讨论中,可以找到许多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向来,也同时可以找到许多潜在的问题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东德的设计发展落后,直到目前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本章将不讨论东德的设计。
德国的现代设计在1933 年前后开始遭到纳粹政权的扼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年4 月份包豪斯设计学院被强行关闭。因此,德国设计在纳粹上台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和压制,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基本结束,包豪斯也被强行关闭,对于国际设计运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挫折。与此同时,现代主义运动在意大利、俄国也遭到挫折,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到30 年代中期左右,基本在欧洲停顿了。1933 年元月,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进人纳粹时期,也就是所谓“第三帝国”时期,这个时期从1933 年一直延续到1945 年,在德国纳粹被盟军彻底打败之时结束。德国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
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立场,对于德国的文化、艺术和设计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纳粹乐于提倡所谓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口号不但是一个社会改革的纲领,同时也在相当深的程度上涉及到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这个巨大的社会和政治转折,完全改变了魏玛政府时期的软弱的民主特色,而在文化上、设计上都显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古典复兴主义的强悍特色,而曾经在包豪斯一度达到国际高度的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试验,几乎全部停顿下来,即便包豪斯本身,也在1933 年4 月被希特勒下令关闭。可以说,从总体来讲,德国的现代主义试验基本结束了。包豪斯的主要人物,如沃尔特·德国人名 格罗佩斯· 米斯· 凡德洛等等,都纷纷移居美国,设计上的现代主义中心随着他们的迁居而从欧洲、特别是德国移到美国。
26个英语字母 德国自从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民族主义情绪是相当高涨的,这种德意志民族主义精神曾经一度迷惑过不少人,包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内。他们对于德国社会党(纳粹党)的民族主义口号感到振奋,希望纳粹党能够振兴德意志,把德国重新建造成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比如曾经担任第三任包豪斯校长的米斯·凡德洛,就曾经在所谓的《舒尔茨一那姆堡宣言》(Schultze-Nauoburg neCiaration) (舒尔茨-那姆堡是一个狂热的纳粹文化分子)上签名,这个宣言呼吁德国知识分子起来支持希特勒的所谓民族文化政
策; 包豪斯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员、世界著名的抽象艺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则在1933 年呼吁德国艺术家参加阿尔弗列德·罗森堡(Alfred Ronberg)的《德意志文化战斗会》 (Kamprbund rur deutsche Kultur :英语翻译为:Union of Combatants for Ger -man culture) ,鼓励大批包豪斯学生去加人这个纯粹的纳粹民族主义文化集团。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就是舒尔茨-那姆堡,这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向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和新建筑运动,1925 年,当包豪斯在魏玛被关闭以后,他被任命为魏玛的建筑设计、视觉艺术、手工艺联合学校校长, 一贯鼓吹健康的爱国主义(healthy patriotism) ,狂热地反对所谓外国的、非德意志的、颓废的建筑与艺术,提倡所谓的坚实可信的建立在血与土地上的德意志艺术。这种主张看来轰轰烈烈,但是含义却是非常模糊的,什么是所谓的“坚实可信”(authenticwireless是什么意思)的德意志艺术,谁也搞不清楚。
当时,在这种狂热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和气氛当中,涌现了一批所谓的民族主义艺术家和设计家,他们隶属于一些集团,比如德意志文化集团(Kampfbund rur Deutsche Kultur)、北欧团体(Nordischer Ring)、行业协会(Workoandkreis)、进步协会( werdandibund)等等,他们都希望纳粹的登台能够给予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启示,使他们能够实行自己的民族主义艺术和设计的梦想,但是,这些人所希望的是德意志民族主义的
、哥德风格的、中世纪的温情脉脉式的、甚至是具有某种合理的功能主义的美学内容,因此,一旦希特勒上台,大力主张古典复兴风格,推崇新古典主义,几乎所有这批人都顿时感到失望。
德国其实在包豪斯大力推行现代主义的试验的同时,也曾经有过类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的探索活动。德国早期的青年风格(Jugondstil ,是欧洲当时流行的“新艺术”运动的一个分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他们推崇中世纪的、哥德的、非古典主义的风格,是对于机械化时代的一个反应。比较能够集中地说明这种动机的是德国设计家尤金·魏斯(Eugon weis)。1927 年,在他的著作《石匠的类型及其精神》(Steinmetzart und stainmetzgeist)中的一段论述,他说:“我们的艺术风格不再是希腊风格的那种宏大而平淡的单一和僵化,而应该是令人振奋的伟大与崇高的。(这个风格)不是水平的,而是垂直的;不是笔挺的,而是弯曲的;不是均匀的,而是平衡的;不是漂亮的,而是表情丰富的。如果用法文来描述上述这个诱人的标题,那就是表现。脱离奥林匹克、脱离地中海、脱离古希腊、脱离古罗马、脱离拉丁化的法兰西、脱离中国式、脱离日本式以及全世界艺术的影响,乃至非洲的布须曼人的壁画,放弃古怪的水平风格,在德意志精神的高涨气氛中重新走向垂直风格的高潮,这是有机的、生动的、不断成长中的风格,
与希腊僵化的风格截然相反。古代德意志的木建筑精神和钢筋混凝土混合使用,这种精神将注入我们的建筑艺术之中。”
这种复兴中世纪、日耳曼光辉的企图,在20 、30 年代造成了一些德国的设计,特别是建筑风格出现,与现代主义的包豪斯并存,显得非常古怪。这些建筑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堡的由弗里茨·霍杰设计的混合北欧与哥德风格的“智利大厦”、柏林的乌尔斯坦大教堂(Berlin " uiistein cathedrai)、汉诺威的报业大厦( the " Newspaper Mosque " in Hannover)、亨斯提设计的伪埃及风格的电力大厦等等,这些建筑都体积庞大,但是,出现在现代主义已经开始成熟的30 年代,不但显得非常古怪,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纳粹政治痕迹,不但设计界对它们非常冷漠,就是德国的平民百姓也并不表示喜爱,可以说是纳粹独裁政权控制下出现的一些怪胎。
无论是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试验,还是鼓吹新德意志民族主义的风格,都没有可能成为纳粹时代的主导风格,希特勒需要的是一个它所钟爱的、象征强权政治的新古典主义。因此,德国从1933 年以来,新古典主义逐渐成为国家性的主导风格。
sodomy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在包豪斯内部的斗争。包豪斯从整体上来说是主张功能主义、现代主义的,但是它从开始以来就主张手工艺的精神,强调艺术与
技术的结合,使它有着十分含糊不清的地方。特别是设计哲学,有一些人,比如米斯· 凡德洛,虽然主张现代主义,事实上却依然推崇设计是精英文化,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这个观点,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迈耶(Hannes Meyer )的被迫辞职,从表面上看是他的共产党背景,但是事实上的原因是他的设计民主主义思想与米斯的设计精英思想的尖锐冲突的结果。而设计精英的思想,却又正是纳粹的主张。scc是什么意思
包豪斯的风格被不少人描述成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党风格。德国有一些设计权威和知识界的精英曾经在30 年代挺身而出,为包豪斯主持公道,比如德国重要的科学和艺术理论权威平德(wihelm Pinder)就曾经在不少公众场合的演讲中提出现代主义风格、新建筑风格并非布尔什维克的,这种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德国风格,在俄国被攻击和否定,而罪名却是法西斯的和形式主义的风格,可见它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因果关系。德国在30 年代在设计上的斗争相当复杂,围绕着民间风格、民族主义、现代主义、新建筑等等,同时纠缠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化。而纳粹的最后掌握政权,才基本平息了这些知识分子之间的纠纷。
纳粹上台以后,不但关闭了包豪斯,并且大规模地迫害前卫知识分子,比如哈拉柏(G . F . Hartlaub)曾经在曼汉的市艺术中心(city Art centerin Mannheim)举办一个旨在反映
德国后期表现主义艺术的展览(German Provinclalism-Introspec-tive Realism) ,他在1933 年被纳粹政府革除一切公职;奥托· 迪克斯(otto Dix)则被从德国艺术学院(the Academy of Arts) 开除;汉堡艺术和工艺博物馆馆长苏兰(sauerlandt Hamburg Muum of Artsand Crafts)因为主持了一系列的现代艺术和设计展览,也被革职。基本上来看,从纳粹政府上台以后,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陷人全面的停滞。
纳粹政府,特别是希特勒本人,对于新古典主义的狂热,同时他们对于德国早期新古典主义运动― 所谓的比德迈耶风格( Biedermeier)的喜爱,造成第三帝国时期的比德迈耶风格的再度泛起。这种情况,在德国纳粹文化部一个官员温德兰( Winfried wendland)的回忆《艺术与民族》( kunstund Nation) 中反映得十分清楚。他在1934 年成为德国工业同盟(即德国设计协会一工业同盟werkbund )的副主任。
李阳发音宝典特勒在1933 年在纽伦堡发表文化问题的演讲(Nuremberg Reichsparteltag , 1933) ,定下了纳粹文化的基调,不久以后在纽伦堡建造的庆典性建筑中充分反映出这种新古典主义的狂热。希特勒希望在他未来的庞大世界帝国中推广新古典主义,使之成为自己政权的标记。
为了进一步打击纳粹反对的现代主义艺术,纳粹政府于1 937 年把全国各个博物馆中的
大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集中干慕尼黑,举办、了臭名昭著的黑画展(the degenerateart )。
纳粹政府为了标准化和一体化,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运动,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包豪斯的理性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因此,纳粹政府虽然厌恶包豪斯的现代主义立场,但是却全面地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行标准化。当时,德国政府组成了许多新的部门,目的都是旨在推动统一风格,比如以下这些新成立的政府部门:德国劳动战线国民住房办公室(the Nationai Homestead office of the GermanLabor Front)、国家工作环境美化办公室(the National orficef or the Beauty of work)等等,同时,政府又通过了一系列的新的标准化法规,比如海外领地住宅效率基本规定、展览规定和咨询中心、德意志器皿标准规定、国家家具和木结构室内装修标准规定,等等。这些新的行政部门的成立和新的国家法规的通过,基本上把全德国和它的新占领领土上的设计、工业产品、器皿、住房、建筑规范化和标准化了,这是西方国家最大规模的一次国家的标准化、规范化运动。在为数众多的各自标准化规定之中,其中有一项规定明确提出家具、灯具等等设计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美观、清晰的外型。这种立法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提高德国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为第三帝国服务的,但是,这种标准化
的行为所具有的合理内涵,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德国工业产品的发展。在这种严格的规定之下,德国设计师在第三帝国时期还是能够设计出一些比较现代的产品来,比如格鲁曼设计的陶瓷产品美式英语翻译( Hermann Gretsch : the Arzberg Porcelain Manufactory : 1931) ; 彼得利的陶瓷设计(Trude Petri : Urbinorvice for the State Porcelain Manufactory in Berling , 1930) ;华根·非尔德的( li helm wagenfeld)各种容器设计,由于他本人是包豪斯的毕业生,因此他的设计都有明显的包豪斯影响痕迹;希德· 布朗的窗帘设计(Margret Hidebrand : curtainsr or stuttgart cur-tain Factory) ;罗芬·哈特的陶瓷设计(Hainz Loffelhardt : ceramic design)。
第三帝国时期比较重要的德国产品设计是斐迪南·波什( Ferdlnand Porsche)于1934 年开始着手设计的大众汽车( Volkswagen, 1936 prototype)的设计,这是大众汽车公司最早的汽车之一,因为体积小,采取简单的流线型风格,好像一个甲壳虫一样,因此被称为“大众·甲壳虫”(V W Beetle)。大众汽车公司在1936 年推出甲虫的原型车,立即得到广泛的欢迎,希特勒本人亲自参加了1937 年大众的生产开幕式,并且乘坐了汽车,表示赞赏。按照希特勒的愿望,大众汽车公司应该大量生产这种人民汽车,达到德国人民都能拥有汽车的水平。但是,战争很快爆发了,纳粹政权完全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发动侵略战争上,由于
战争的原因,这种汽车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大众汽车厂在战争期间单纯生产军用车辆,真正批量生产的“大众·notional 当然英语甲壳虫”汽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特拉华大学排名 纳粹政权对于设计的干预是全面的、独裁式的,比如,纳粹对于印刷风格、甚至字体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希特勒在1941 年1 月3 日进一步提出要把罗马字体标准化,成为德意志大帝国的标准风格之一,他要求德国和德国占领区的出版物,特别是报纸杂志全部采用罗马字体。德国御用设计机构罗森堡(Rosonberg) 集团奉命宣布:以前采用哥德字体是错误的,因为哥德字体有保护犹太人的动机(Jewish Schwabach lettering) ,因此,以后所有的出版物必须采用他们认为是纯种的雅利安人的罗马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