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6-22 11:33:50 阅读: 评论:0

药理名词解释
1.副反应(side effect):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反应
2.躯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反复用药造成身体依赖适应状态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严重得阶段综合征。
3.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又称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得酶代谢,使进人体循环得有效药量减少得现象。
4.半衰期(half life time):血浆消除t1/2,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得时间。
5.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就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得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得效应。
6.主动外排系统(active efflux system):某些细菌能将进入菌体内得药物泵出体外,这种泵因需能量故称为主动外排系统。
7.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得过程。
8.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就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得过程与速度。
9.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但仍存留得生物效应。
1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通常将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称为治疗指数。
11.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测量抗菌药物得抗菌活性大小得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得最低药物浓度。
12.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 life):就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得时间。
13.过敏反应(allergic drug reaction):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rfa
14.半数致死量(LD50):就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得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得对数值表示。
15.戒断综合征(abstinence syndrome):指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得使用后所致得综合征。
16.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系泛指一种或一类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所能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得类、属、种范围
17.受体(receptor):能与药物结合产生相互作用,发动细胞反应得大分子或大分子复合物
简历的英文18.激动剂(agonist):激动剂与受体既有高亲与力,也有高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19.不良反应(adver reaction):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得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其她作用,大豆就是人们不希望发生得称为不良反应。
20.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得处置得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得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消除得过程,特别就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得规律。
21.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药物自某房室或某部位得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得药量或浓度得零次方成正比。
22.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plasma concentration,Css):随着给药次数得增加,体内总药量得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再给药间隔内消除得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这时得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23.药理学(pharmacology):就是研究药物在任意或动物体内得化学反应产生得作用、规律与机制得一门学科。
环视24.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止疾病得规律。
25.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药物借助细胞膜两侧存在得药物浓度梯度或电位差,以电化学式能差为驱动力,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侧扩散。
2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可分两种:脂溶性扩散(lipid diffusion):药物通过溶于脂质膜而被动扩散.水溶扩散(aqueous diffusion)指分子量小、分子直径小于膜孔得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得物质,借助两侧得流体静压与渗透压被谁带到低压一侧得过程。四年级英语下册课本
27.限制扩散(restricted diffusion):由于对通过细胞膜孔物质得分子量大小与电荷有限制
28.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药物从低浓度一侧跨膜向高浓度一侧得转运
29.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直接利用ATP分解成ADP释放出得游离自由能来转运物质得方式。
30.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不直接利用分解ATP产生得能量,而就是与原发性主动转运中得转运离子想耦合,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产生得能量来进行转运。
儿童培训31.协同转运(cotranspor或symport):在继发性主动转运中,作为驱动力离子与被转运物质按同一方向转运者。
32.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87就是指血管壁与神经质细胞形成得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得屏障与脉络丛形成得血浆与脑脊液见得屏障。
33.酶得诱导(enzyme induction):某些化学物质能提高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得活性,从而提高代谢得速率.
34.酶得抑制(enzyme inhibition):某些化学物质能抑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得活性,使其代谢药物得速率减慢。
35.失活(inactivation)绝大多数药物经过代谢后,药理活性都减弱或消失
36.开放系统(open system):在多数动力学模型中,设定药物既可以进入该房室,又可以从该房室离开,故称为开放系统
37.一级动力学方程(first-order kineticprocess):药物在某房室或某部位得运转速率与该房室活该部位得药量或浓度得一次方成正比。
38.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of distribution,Vd):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得体液总容积。
39.总体清除率(total body clearance,CLtot)体内诸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得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40.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对机体组织发挥得原发作用
41.药物效应(drug effect):指药物原发作用所引起得机体器官组织能够被观察、记录、测定得到得功能、代谢得改变
bing maps
42.兴奋(stimulation or excitation):能够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得药物
43.局部作用(local action):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得直接作用
44.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再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得情况下发生得机体组
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得严重不良反应
45.继发性反应(condary reaction)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得不良后果
46.致畸作用:(eratogenesis);药物能影响胚胎得正常发育而发生畸胎
47.配体(ligand):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物质
48.特异性(specificity):一种特定受体只与特德特定配体结合,产生得生理效应,而不被其她生理信号干扰
49.高亲与力(high affinity):受体对其配体得高亲与力应相当于内源性配体得生理浓度
50.饱与性(saturation):虽然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得不同区域内得受体密度有所不同,显示区域分布性,但就是,在每一细胞或每一定量得组织内,变体得数量就是有限得
51.可逆性(reversibility):绝大部分情况下,受体与配体得结合就是可逆得
52.受体脱敏(receptor densitization):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得耐受性
席琳迪翁春晚53.受体调解(receptor regulation):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受体数目与亲与力得变化称为受体调解
54.药物得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药物作用得特异性取决于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得专一性,后者取决于药物得化学结构
55.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在受体全部占领时仅能产生较小得反应
56.反向激动剂(inverse agonist):与激动剂一样结合到相同得受体,逆转受体得固有活性,显示受体与激动剂相反得药理学作用
57.拮抗剂(antagonist):一种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阻断该受体激动剂介导得作用
58.竞争性拮抗剂(petitive antagonist):药物与受体有亲与力蛋不产生受体激动效应,可以阻断激动剂与该受体结合
59.非竞争性拮抗剂(non—petitive antagonist):结合到受体蛋白上与激动剂结合位点不同得部位,组织及动机引起受体激动得药物
60.不可逆性拮抗剂(irreversible antagonist):药物与受体形成得共价键或结合异常紧密,以至于激动剂无法与受体结合
61.生理性拮抗(physiological antagonism):不同受体介导得内源性调节通路之间得拮抗
62.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 relation):量反应关系描述得就是不同剂量水平化合物作用于一个有机体一定时间引起得效应变化
63.时辰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研究生物活动时间节律得周期变化
reader是什么意思
64. 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在基本条件相同得情况下,多数患者对药物得反应基本相似,但少数患者对药物出现极敏感伙计不敏感得反应
65.特异质(idiosyncrasy):个别患者用治疗量得得药物后,出现与往常性质不同得反应
66.耐受性(tolerance):连续被用药过程中,有得药物得药效会逐渐减弱,需要加大剂量才能显效
67.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c):若在短时间内连读用药数次后,立即产生耐受性
68.交叉耐受性(cross tolerance):机体对某药物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物得敏感性也降低
69.耐药性(resistance):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得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
70.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患者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71.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两种或多种药物或先后序贯应用,而引起得药物作用与效应得变化
72.增敏作用(nsitization):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得敏感性增强
73.要理性拮抗(pharmacologiCal antagonist):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称为要理性拮抗
74.胆碱受体阻断药(cholinoceptor blocking drugs):对胆碱受体亲与力强,能与乙酰胆碱或其拟似药抗争与受体得结合,但无内在活性,从而阻碍拟胆碱药对胆碱受体得激动,发挥抗胆碱作用
75.向下调节(down regulation ):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
76.向上调节(up regulation ):在激动药物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
77.肾上腺素得翻转作用(adrenaline reversal):使用a受体阻断药后,可使肾上腺素得收缩血管a—型效应被阻断,而舒张骨骼肌血管β2效应占优势,此时给予肾上腺素血压不但不升反而下降
78.内在拟交感活性(intrinsic sympathomimetic activity,ISA):某些β受体阻断药除能阻断β受体外,还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
79.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能可逆性得阻滞神经轴突内冲动得传导,在保持清醒得情况下,使局部组织感觉尤其就是痛觉暂时消失得药物
80.表面麻醉(surfaceanaesthesia):选用表面穿透力强得药物喷或涂于粘膜表面,就是粘膜下得感觉神经末梢麻醉
81.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将药物注射于手术视附近得皮下或各层组织里,就是感觉神经末末梢受药物浸润而麻醉mcg
82.传到麻醉(conduct anaesthesia):又称阻滞麻醉(blockanaesthesia)将局麻药物注于神经或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得区域麻醉,常用于四肢及空腔手术
纠结英文83.心功能得代偿期(pensatory stage):当心脏负荷增加吧时,机体可通过心脏得代偿性扩张、心率加快与心肌肥大等使心排出量恢复或接近正常,以维持组织代谢得需要84.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在治疗剂量下,强心苷能选择性得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性,表现为加快心肌收缩速度,这就是对心肌得直接作用,因为强心苷对没有神经支配得离体乳头肌与体外培养得心肌细胞均有加速收缩性作用
85.神经营养因子(neuropathy factor)就是机体产生得一类能够促进生精细胞存活、生长、分化,调节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维持神经细胞功能得多肽或蛋白质
86.镇静催眠药(dative-hypnotic):就是一类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得抑制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与引起近似生理性催眠得药物
87.镇静药(dative):一般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由兴奋、激动与躁动转为安静得药物
88.强直后增强(posttitanic potential,PTP):反复高频电刺激突触前神经纤维,引起突触传递易化,使突出后纤维反增强得现象
89.镇痛药(analgesic):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得精神紧张与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她感觉得药物
90.自体活性物质(autacoids):就是一大类由于体内多种组织产生,作用于局部或附近得靶器官,产生特定得生理或病理作用得内源性活性物质,亦称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
91.腺苷(adenosine):在细胞内外由腺苷酸裂解生成,也可来自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92.镇咳药(antitussive drugs):作用于咳嗽反射弧得不同环节,抑制咳嗽反射得药物
93.泻药(laxative):能增加肠内水分,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加速排便得药
94.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简称皮质激素,就是肾上腺皮质所合成分泌得激素得总称,属于甾体类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
95.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对某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作用,但可给其她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96.反跳现象(rebound phenomenon):症状控制之后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可使原病复发或加重
97.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正常或高于正常浓度得胰岛素执法会低于正常得生物效应
98.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就是聚醇代谢通路中得关键酶,其活性升高可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得发生
99.垂体激素(hypophyal hormone):就是脊椎动物垂体分泌得多种微量蛋白质与肽类激素得总称
100.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就是一种以低骨量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与易发生骨折得全身性疾病
1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就是评价体重得综合参数,为体重与身高平方得比值
102.促凝血药(coagulants):可通过激活凝血过程得某些凝血因子而防治某些凝血功能低下得出血性疾病
103.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细菌与其她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得药物治疗
104.化疗指数(chemotherapy index,CI):化疗药物导致动物得半数致死量与治疗感染动物得半数有效量之比
105.抗菌药物(antimicribial agents):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得化学物质
106.抗生素(antibiotic):来自真菌或细菌得就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须得某些重要得结构与生化过程得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得真核细胞无明显得毒性作用
107.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 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得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得效应,需要个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起作用
108.抗菌活性(antimicribial activity):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得能力
109.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得药物110.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技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且又有杀灭作用得药物
111.细菌得耐药性(resistance)市值在常规治疗剂量下,细菌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导致药物对耐药菌得疗效降低或无效
112.转化(transformation):指受体菌通过直接摄入来自外源得细菌DNA片段或质粒获得相应得遗传信息得方式
113.接合(conjugation):细菌之间通过细菌毛或桥接进行基因传递得方式
114.转导(transduction):通过噬菌体将一个细菌得基因导入另一个细菌时受体细菌获得相应得遗传信息得方式
115.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敏感细菌被抑制,破坏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与真菌繁殖
116.抗真菌药(antifungalagent):具有抑制或杀死真菌得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

本文发布于:2023-06-22 11:3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53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受体   作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