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临床研究
吴斯媛
【摘 要】目的:利用AD2颌架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程度.方法:利用AD2合架对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分别在CO/CR位进行MCD记录,研究该类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结果:CO-CR完全一致仅占3.1%,髁突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正常标准内仅占22.1%,左右两侧水平向及垂直向偏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向t=2.34,p=0.01;垂直向t=2.01,p=0.02),男女之间双侧髁突水平向、垂直向及横向偏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水平向t=0.542,p=0.271;右侧水平向t=0.708,p=0.354;左侧垂直向t=0.867,p=0.433;右侧垂直向t=0.632,p=0.316;横向t=0.806,p=0.403).结论: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比例高,在临床治疗中应观察髁突是否处于CR位上以利矫治效果的稳定性.
幽灵兰花图片【期刊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9(037)001
【总页数】4页(P61-64)
easy【关键词】高角型错牙合畸形;RW牙合板;正中关系位;正中牙牙合位
【作 者】吴斯媛
【作者单位】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广东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ulpR783.5
与低角型和均角型病例相比,高角型错合畸形在形态、功能以及对正畸治疗的反应上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该类患者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夹角大于37.7°,下颌骨顺时针旋转,髁突位置与旋转中心更靠近。既往研究报道多见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出现双重牙合或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症[1-2],这可能与患者接受正畸治疗时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正中牙合(centric occlusion,CO)位不一致有关。
本研究选取100例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按照RW-splint方法进行MCD记录,研究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初诊时CR-CO不调的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5-2017年在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符合试验对象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00例,男女各50例。经佛山市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同意,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自愿参加。
1.1.1 纳入标准
(1)高角型错颌畸形。前颅底-下颌平面角(SN-MP)大于40°,FH平面-下颌平面角(FH-MP)大于32°;后面高与前面高的比值(S-Go/N-Me)小于68%;下前面高与前面高的比值(AN S-Me/N-Me)大于58%。
(2)年龄大于16岁。
1.1.2 排除标准
(1)后牙缺失超过2颗(含2颗)。
(2)颞下颌关节疼痛。
(3)张口困难,开口度小于3 cm。
(4)有颌面部外伤史或颞下颌关节手术史。
(5)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
(6)有精神或心理问题患者。
1.2 治疗方法
按照要求记录患者CO、CR位并通过面弓转移上AD2牙合架进行(measure condyle displacement,MCD)记录[3],CO位时髁突位置用红色咬合纸,CR位时髁突位置用蓝色咬合纸在MCD描记纸上定位,如图1所示。
图1 CR-CO不调的测量
图1中,1A.面弓转移,1B.上AD2半可调合架,C.MCD记录CR位与CO位差异。
imsi
1.3 数据测量
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MCD描记纸上红点和蓝点之间的差值。金山爱词霸
雅思口语1.4 统计学分析
对双侧侧髁突水平向、垂直向偏移情况进行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髁突水平向、垂直向以及横向偏移情况进行t检验。
2 结果
在100位患者中,CR-CO完全一致仅占3.1%,双侧水平向和垂直向偏移在0~1mm、横向偏移<0.5mm的仅占22.1%,77.9%均不在正常范围内。
左右两侧水平向及垂直向髁突偏移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向t=2.34,p=0.01;垂直向t=2.01,p=0.02,如表1所示。
表1 双侧髁突水平向及垂直向CO、CR偏移量t p水平向垂直向右侧偏移量/mm 0.99±0.95 1.31±1.13 2.34 2.01 0.01 0.02
不同性别偏移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之间水平向、垂直向、横向偏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 2所示。
表2 男女髁突位置偏移情况比较男女t p左侧水平向右侧水平向左侧垂直向右侧垂直向横向0.81±0.61 1.33±1.30 0.89±0.79 1.43±1.34 0.44±0.56 0.75±0.77 1.27±0.93 0.87±0.89 1.34±1.31 0.46±0.59 0.542 0.708 0.867 0.632 0.806 0.271 0.354 0.433 0.316 0.403
3 讨论
汉英转换器Hidaka等[4]研究数据显示在150例正畸治疗患者中有58%的髁突均存在明显的三维方向上的偏移。李莹等[5]通过合板治疗使CR-CO不调的骨性Ⅱ类错合畸形患者获得CR-CO协调后,患者双侧髁突不对称的情况得到改善,与原有的诊断方案不符。陈莉等[6]通过测量头影数据发现CR-CO不调患者在戴用Roth诊断合垫前后髁突位置在矢状和垂直向都发生改变,进而改变这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这些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单纯从CO位的头颅侧位片和模型上获得有关牙颌面结构相互关系的信息,可能造成错误的诊断及设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7-8]。高角型错合畸形在形态、功能以及对正畸治疗的反应上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下颌旋转中心靠近髁突,常伴随长面综合征,表现为前牙开合、颏部后
缩、前下面高过大、下颌体长、下颌平面角大等[9-13],临床诊断和设计相对困难。因此,应深入研究高角错合畸形患者CR-CO不调的情况。
MCD记录依赖于AD2颌架,通过面弓转移将口内髁突的位置情况转移到口外,可以测量髁突由CO位到CR位水平向、垂直向及横向偏移的情况。理论上应该对患者进行RW合板治疗后才能确定最终的髁突是处于CR位。本研究是使用手法复位的方法,尽量使髁突接近CR位。目前髁突移位的正常标准为水平向及垂直向偏移不超过0~1 mm、横向偏移不超过0.5 mm,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标准内的仅占22.1%,超出正常标准值为77.9%。对患者左右两侧髁突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偏移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水平向还是垂直向,其左侧及右侧的偏移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MCD记录的另一好处在于临床上髁突横向偏移是很难被检测出来的,而拍摄X光片或CT也难以进行测量。Rosner等[14]的研究中髁突横向偏移的均值和标准差为(0.34±0.24)mm,其中17.1%的患者髁突偏移超过0.5 mm。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患者均出现髁突的横向偏移,男性患者横向偏移量为(0.44±0.56)mm,女性患者横向偏移量为(0.46±0.59)mm,研究结果说明高角型错合畸形患者出现CRCO不调的程度高,这提示testa
需对高角型错合畸形病例,应首先确定患者髁突位置是否处于CR位上,若CR-CO之间存现不调,应先获得髁突CR位,然后在此位置上进行诊断设计及治疗,以利矫治效果的稳定性,减少TMD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杨鸘,姚霜,刘晓君,等.正畸治疗对成年安氏II类高角型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9):536-538.
[2]李晨,李永刚,冯雪.骨性II类高角成年女性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三维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2):239-243.
2012高考数学全国卷
[3]肖珲,刘从华,刘俊峰.安氏Ⅱ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RW-splint治疗前后二腹肌前腹肌电的变化[J].口腔疾病防治,2016(3):154-157.
[4]HIDAKA O,ADACHI S,TAKADA K.The difference in condylar position between centr
英语课件ppt
ic relation and centric occlusion in pretreatment Japane orthodontic patients[J].Angle Orthod,2002,72(4):295-301.
[5]李莹,车晓霞,祁森荣,等.合板治疗对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颌位关系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13(5):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