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西语笔译”课程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19 07:26:23 阅读: 评论:0

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西语笔译”课程建设研究
曲刚
钟盼盼
违约责任英文
因为多数西班牙语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都是零基础,所以传统的西语教育一直把重点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上,即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种语言,但这种的语言培养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所以如何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西班牙语人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成为我们西班牙语课程建设的首要出发点。
shining拿吉林大学西班牙语系的西语笔译课程建设来说,翻译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的上学期,在这之前学生也会有一定的翻译实践,主要体现在课内精读或泛读课的语句或小的语段翻译,在课外翻译实践方面,比如为一些翻译公司或出版社做翻译等等,大多数同学的翻译实践是非常有限的,在针对西语本科2016级三年级的43名同学的调查问卷中,就只有6名同学在翻译课之前有过相关的实践经验。问卷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翻译课之前,是否对“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和方法”有过一些了解?43名同学中,13名同学选择了“”完全没有了解”,30名同学选择了“有一点了解”,而没有一个同学选择“有仔细地了解过”。从这份调查问卷可以看出,翻译课虽然两个学期加起来只有68个学时的课程,但任务是非常重的,既要尽
可能地让同学多进行不同类别语篇的翻译实践,也要提纲挈领地让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些翻译理论,并结合语篇讲授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同学对翻译课程时比较重视的,不论是因为对翻译本身的兴趣、学业的需求还是因为未来职业的需求,在调查问卷中,67%左右的同学认为翻译课“非常重要”,约33%的同学认为这门课“重要”,没有同学选择“不重要”。
在吉林大学两个学期的笔译课程中,第一学期开设34学时西译汉课程,第二学期是34学时汉译西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定量的西语词汇和基本所有的西语语法,对西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译课的授课内容是为学生介绍翻译理论,系统地梳理翻译的技巧和策略,以及进行跨文化的语言训练,使得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更进一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来说:
在翻译理论方面,由于课时量有限,所以翻译理论的教授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而是应该结合在翻译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怎样用适当的翻译理论来制定翻译策略,审视自己的翻译质量,在有限的课时内,除了课堂讲述的部分,也可以在课外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的翻译理论。一般情况下,每学期第一节的翻译课也都开设为理论课,因为在学生上翻译课之前,绝大多数的同学对翻译理论知之甚少,而且从翻译实践来说,之前的经验都是比较具体或局部的,甚至有些同学只停留在部分词汇和语法的层面上,这样的经验是无法系统地指导和认识自己的翻译的,所以在翻译课的开始,就让学生们对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性等理论有大概的认识,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如果
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日后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再不断进行深化。
翻译实践应该是翻译课的重点。笔译课的教学目的不应该是培养一个“翻译工具”,而是复合型的符合社会未来需求的人才,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中要凸显出高校的专业性、知识性和人文通识教育,在翻译实践中除了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的教学,还应该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
1 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在中国和西班牙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间,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两者进行沟通与转换,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课程不仅要涵盖翻译理论,技巧方面,也需要学生尽可能加深对西班牙文化的了解,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素养和积累,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在十九大开幕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En un camino de cien li, los noventa ya andados no
.com. All Rights Rerved.
194
reprentan de hecho más que la mitad. La gran revitalización de la nación china no materializará en absoluto como un trabajo descansado y cómodo acompañado del son de tambores y gongs. Todo el Partido debe estar dispuesto a dedicarle mayores y más duros esfuerzos.)
jaci velasquez destiny“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很多同学对于这句古文缺乏了解,又不查阅相关资料,将其翻译成:Muchas personas abandonan en la mitad de su viaje.(很多人在路程的一半放弃了)或 En su camino de cien metros, muchos viajeros abandonan a los noventa metros.(在百米的路途中,很多人在90米放弃了。)这些错误其实都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积累不足。外语学科必须生长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像西语翻译这种学科在考验学生的西班牙语掌握的同时,也要求对中华语言文化有较高的素养,良好的中文功底会帮助我们翻译出好的作品。
当然作为西班牙语教师,中文素养的提高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要求,课堂的重点还是对西语文化的扩展。从2018年起,吉林大学西班牙语系实行了新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比如在大一上学期就开设了《西语国家文化讲座》,《西语国家文化研讨课》等课程。而翻译课更是一门对文化要求很高的学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翻译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而是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或者说,如果你对对象国的文化缺乏了解,翻译会增添很大的难度,甚至会出现错译的现象。在翻译课上,
老师可以就语篇中的文化现象,比如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人情,传说典故等进行扩展,这样既能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增加了学生对于翻译课程的兴趣。比如在西语小说《店前店后》中有一幕是这样的:掌柜趁店中无人时偷偷钻到柜台底下,趁卖鸡蛋的小贩和店中伙计讨价还价之际,偷走了篮子里的几个鸡蛋,小贩毫无察觉,临走时对伙计说了一句话: ---Será usted un lince, patroncito; le robará los huevos al águila, pero a mí no me mete nadie el dedo en la boca. (“您真是只老狐狸,掌柜的; 不过您偷老鹰的蛋也许行,但想占我的便宜,没门!)
我爱你英文怎么写这句话并不是很好翻译,第一句话r un lince直译为:是一只猞猁,和中国文化一样,在西语文化中,很多的动物当用来指人时,有其特定的含义,说“某人是一只猞猁”实际是说他很狡猾,很机敏。因为西班牙猞猁虽然现在已经是濒危物种,但曾经是遍布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一种猫科动物,所以西语文化中有这种指称不足为怪。但中国文化中实际是没有这种说法,或者说,这种说法对中国读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文化意义的,所以此处翻译成了“您真是只老狐狸。”
2 跨学科研究能力。翻译课的讲授中有必要渗入语言学、社会文化学、国情学、中文及中国文化等多种学科的观念和基本常识,使翻译课真正成为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有效渠道。翻译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的学科,教师在准备这门课程时也尽可能地多涉及不同领域的语篇。比如《蝴蝶的舌头》这部短篇小说的翻译,小说讲述了生长在贫穷落后山区的小男孩“小麻雀”,与他的老师格里高利出于对大自然和昆虫的共同兴趣而建立起友谊,但这种友谊却在西班牙内战中遭到了瓦解的故事。
小说已经有一个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文译本,有一个段落是这样的:“黄足豉虫发明了潜水艇;蚂蚁种蘑菇、养产奶和糖的蜜蜂;澳大利亚有种鸟,用植物色素提取染料、将小巢装点得五彩缤纷。它叫园丁鸟,名字我永远不会忘记。雄鸟吸引雌鸟时,会在新巢里放一株兰草。” (Las arañas de agua inventaban el submarino. Las hormigas cuidaban de un ganado que daba leche con azúcar y cultivaban hongos. Había un pájaro en Australia que pintaba de colores su nido con una especie de óleo que fabricaba con pigmentos vegetales. Nunca me olvidaré. Se llamaba tilonorrinco. El macho ponía una orquídea en el nuevo nido para atraer a la hembra. )在课堂上分享这个译本的当下,就有很多同学指出第二句好像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蜜蜂怎么可能会产奶呢?所以大家查找了资料,发现这里面的之所以提到ganado(牲畜),leche(牛奶)和azúcar(糖),所指并不是蜜蜂,而是蚜虫。蚜虫是靠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它们的粪便是亮晶晶的,含有丰富的糖,我们称之为“蜜露”。蚂蚁非常爱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人们把蚂蚁的这一动作叫做“挤奶”,而把蚜虫比喻为蚂蚁的“奶牛”。所以第二句更为合理的译文应该是:蚂蚁种蘑菇,像人类饲养奶牛一样饲养蚜虫。所以一篇正确、通顺的译文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上面的语篇,如果大家对自然科学比较了解,可能就不会犯上面的错误。
.com. All Rights Rerved.
迪士尼神奇英语全集195关于志愿者的英语作文
3 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翻译课的学习如果只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翻译理论或技巧,学生只是应付老师课后留的翻译练习,那这样的课程实际上学生受益是很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做翻译的尝试,阅读翻译的方面的书籍,尽可能地多参加翻译实践。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习,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做到,至少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阅读和练习。比如在近些年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基金的支持下,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翻译的实践,比如自己创建微信公众号,做调研报告等等。在课堂,教师也可以通过美文翻译鉴赏等方法,鼓励大家的翻译实践,以2015级为例,我们在每节课的前5到10分钟,进行了译文和翻译经验分享的环节。有的同学分享了西语小说或诗歌,如《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等的几个中译版本;有的同学对于具体的翻译层面,比如商标、电视剧台词、中餐菜名、拟声词、委婉语的翻译做了相关的调研;还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具体的翻译经验,比如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是如何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克服了困难等。这些分享,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都认真地思考和调研,涉及到的面也很广,且贴合学生的实际,大家参与感很强,收获也很大,有的同学更是把上课的讨论继续深入,后来成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4 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每学期的翻译译文练习中,至少要有一到两篇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团队翻译,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领悟更多,而且这种学习的模式
对于今后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国内的教学一直以来都不够重视团队工作的能力,其实在西班牙的很多大学的图书馆都设有团队工作的空间,在那里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完成老师的相关作业。但是,团队协作的方式也必须由老师严格监控,因为的确会存在一些同学非常懒惰,完全依靠小组里学习好的同学,而自己就做很少的工作,甚至坐享其成。所以,老师需要一开始就明确各个小组的任务分配,比如谁负责语篇的文化背景调查,谁负责词汇,句型,谁负责整篇文章的翻译技巧和逻辑,谁负责最后的PPT制作和发表等等,小组内部最后要对自己组员互相评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在讨论中,大家也会觉得翻译不是件枯燥的事。但由于这种分组讨论的形式实际上比单独翻译占据的时间要多很多,所以一个学期团队翻译的作业也不宜太多。
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笔译课应该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上以语法、句法、词汇为基础,以句型为单位的翻译教学方式,采取以文化为先导,材料多元化的综合式语篇研究,力求达到学生未来在各种领域能够用双语顺利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传授,从宏观上使学生把握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作品的整体风格、翻译的效果;有意识地进行通识教育,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模拟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及时收集、讲授最新的翻译素材。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教学,加强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倡导小组合作的讨论式教学法;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运用教学课件,图片,视频使课堂更为高效和生动活泼。在课下,督促学生进行翻译练习与实践,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外自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并鼓励学生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对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championships
在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平台: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与评价,体现在期末考试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应该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小测。另一方面,认真对待教学平台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估,仔细分析学生对于课程的各种要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课程的质量。
陪客总之,西语笔译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大纲、教案,补充教辅材料,不断探索更新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使传统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搭建在线教学网络平台,完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部分比例,构建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本文系吉林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XYB025。
take care of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com. All Rights Rerved.
196

本文发布于:2023-06-19 07:2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50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学生   文化   教学   课程   比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