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过程中连词的增补 ——以句子的层面为视角
邵庆华
【摘 要】形合意合一直是国内语言学和翻译学讨论的重要话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就句子层面而言,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英语中有许多聚集句子的方法保证句子结构的完整,连词就是其中的一种。因而,汉译英的策略之一就是通过增加连词将原本暗含在汉语中的逻辑关系显示出来。文章以形合意合的理论为基础,从句子的层面来阐述汉译英的过程中增加连词的现象及作用。
【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0)005
vishnu
【总页数】5
delicious的反义词【关键词】形合;意合;句子层面;连词
1 .引言
对于形合与意合的问题,语言学界与翻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与阐述。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究竟什么是‘形合’,什么是‘意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1]通常情况下,谈及形合与意合,普遍的观点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并不是说英语中就只有形合,汉语中就只有意合。形合和意合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共存于每一个语言体系之中。
conditions
形合与意合的研究,实质是对英语与汉语进行对比研究,明晰这两种语言的结构与信息传递方式的异同,跳出语言文字形式的框架,为英汉互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找到解决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翻译策略。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就句子层面而言,汉语重意合,句子短小精悍,多为流水句,以“意”为核心,少用显性的形合标志;英语属于印欧语系,重形合,句子之间的成分通过语言手段和连接词语表示出结构。而连词的应用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之一,英语的连词数量众多,使用广泛,汉语中较少使用连词,传情达意,常常依仗语义和语序。本文将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从句子层面来探讨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增加连词的现象及作用。
2 .形合与意合
国内学者对于形合与意合问题的论述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把形合与意合看作造句法,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形合与意合主要是句法层面的现象。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把形合与意合视为语言表达法或话语组织法,即认为形合、意合不仅仅发生在句法层面,同样也发生在其他语言层面(如词法和语篇层面),具有系统性,是语言的基本表达手段或组织法则。”[1]
连淑能是第一种观点的代表。在《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连淑能指出,所谓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2]73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而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含义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
另一种观点的代表是刘宓庆和潘文国。正如刘宓庆在“形合”与“意合”的初论、再论和三论中所述,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显示句法关系,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则是指不借助语言任何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3]74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潘文国的支持。他认为,形合和意合在各种语言
上海哪里有成人英语培训
中都存在,没有绝对的意合语言,也没有绝对的形合语言。英语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以形合为主,到了句子以上层面,为了造成变化,因而采用了意合手段;汉语则相反,在句子或相当于句子的较短的语言片段内,主要靠意合,用“意脉”贯穿全句,到了较大的语言片段里,为了保持“神”不散,就要用适当的“形合”手段来增加凝聚力。[4]350
尽管以上的这两种观点不尽相同,但是这两种观点都认为,就句子以及句子以下层面(分句和短语)而言,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句子没有形态上的约束,语意精炼,句子成分组织自由度很大,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与短语之间,短语与短语之间以“意”为轴,逐层铺开,较少依赖形式上的粘连,即“非形式连接的特点很明显”[3]242。而英语的句子基本上是在五种主谓结构的基本形式上扩展而成的,句子各个成分之间或依靠语法手段(如主谓一致,词形变化等)、或依仗连接手段(连词、连接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实现聚集,体现主次分明,层层递进的完整句子结构,以及英语语言句式严谨的特点。这一点对于翻译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strict的反义词本文综合了国内学者关于形合、意合的基本观点,即就句子层面而言,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增加连词,并且注意连词在译文中所起到的作用。
3 .汉译英过程中增加连接词
3.1 增词法哥伦比亚大学排名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目的就是要在目标语言中将原文的意思完整再现,因而不能随意地增加或删减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单纯文字上的对应显然无法实现翻译的目的。为了避免意义上的模糊、句子上的歧义,译者必须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规范与习惯对目标语言进行重新架构与组合。方法当然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增词法。增词法,顾名思义,就是在翻译成目标语言的时候,增加一些词,以保证能够更加完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增加的词虽然在原文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出于语义、修辞与句法的需要在译文当中却是必不可少的词。增加的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以及根据逻辑关系需要,原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等。例如:He had left a note of welcome for me,as sunny as his face.(他留下一封信,对我表示欢迎;那信写得热情洋溢,一如其人。)(黄邦杰:《译艺谭》)原句中略去的“as sunny as his face”的逻辑主语在译文中重现,使得句子意思更加清楚明了。
3.2 增加连词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讲究语法,通过一定的外显标记来体现;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字是孤立的,没有外形的变化和显性的词类分别,只能靠词序、虚词以及上下文的语境来表意。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指出,中国话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须;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5]472因此,常常可以看到,英语语言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依靠关联词、连词等显性标记来连接,句子之间结构严谨;而汉语语言尽管没有废弃形合,但是汉语的句法结构主要依仗语序实现简单聚集和简单对接,语流疏放。[3]260
提到显性标记,连词不可不提。连词看似很不重要,但是对于重视形式连接的英语语言来说,连词的功能就很强大了,“连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子和句子的作用。”[6]364连词在语篇的建构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论家Geoffrey Leech和瑞典Lund大学的Jan Svartvik在他们共同编写的著名的语法经典《A Commutative Grammar of English》一书中将连词分为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两大类。
数据组织>vhdl
新东方作文批改网
3.2.1 从属连词
从属连词(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顾名思义,引导的是整个语段中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完整句子的成分,这种句子成分不能够独立存在,需要与独立主句相连才能表达完整的逻辑概念。Geoffrey Leech和Jan Svartvik在书中将从属连词进一步分为:简单从属连词,复合从属连词以及关联从属连词。简单从属连词包括:after,(al)though,as,becau,before,if,how(ever),since,that,till,un-less,when(ever),where(ever),whereas,while等。而复合从属连词则包括:in that,so that,in order that,except that,providing(that),given(that),as long as,as soon as,以及以than结尾的连词 sooner than,rather than 等等。[7]276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关联从属连词,如:if…then,more/less/-er… than,whether…or 等。[7]266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这些显性标记的加入,将汉语的隐性连接转换为英语的显性连接,将原先“意与言会,言随意遣”[3]241的文字转变成为依仗形式构筑语段,语流严谨,以形制意的英语语言。于是,原本简单聚集、简单对接的汉语语句(短语和句子)中的意念就被放入了讲究形式齐整、词组与句子不能随意对接,更加重视形式规范的英语语言中。当然,
hercyna
这样做才更加符合英语语言自身的习惯与规范。这一点在汉语谚语以及古汉语的翻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