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f
莫高窟交脚弥勒造像的考察
四级及格线
Abstract:India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Dunhuang through Central AsiaWith the eastward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the cross-footed Maitreya statues first appeared in the stone pagodas during Beiliang Period (397-460)and later in the early statues of Mogao Grottoes as wellThe cross-footed Maitreya statues in Mogao Grottoes were all created in Northern Dynasties (439-581)that absorbed the modelling features of India and Xiyu (Western Countries)and inherited the statue style since Han and Jin DynastiesThis essay traces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e cross-footed Maitreya and analyzes its image features and modelling style by discussing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from the image feature and modelling style
Key words:Mogao Grottoes;Beiliang Period(397-460);cross-footed Maitreya;Que-shaped niche;lion mount
佛教造像藝术从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敦煌莫高窟最早承袭了印度佛教的造像形式。由于敦煌为西域的最东端,又为汉族地区的最西端,敦煌莫高窟在中国早期佛教美术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开始出现的交脚弥勒形象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特殊形制,是印度佛教初传时期的珍贵历史见证,同时又是中国内地各个时期弥勒造像发展演变的源头。本文试以莫高窟北凉时期交脚造像为中心探讨弥勒造像的风格、样式及源流。
一、莫高窟交脚弥勒造像概述
根据1982年版北京文物出版社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以及《莫高窟内容总录》中统计,莫高窟现存共计24例交脚造像,其中21例造像尊格为菩萨,3例造像尊格为佛。全部集中在北朝时期。因敦煌交脚造像均无尊名铭文,也因此引发众多学者展开讨论。对敦煌莫高窟交脚造像身份考证的学者众多,其中日本学者肥塚隆通过展开对犍陀罗出土的弥勒造像考察分析,与莫高窟第275窟主尊像的对比,论述其275窟主尊交脚像为弥勒造像。国内著名学者刘永增在《莫高窟北朝期的石窟造像与外来影响》文章中通过追溯敦煌北朝弥勒造像中各种元素的来源,也同样论证为275窟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另外根据《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卷一段文杰的文章《早期莫高窟艺术》皆认定为敦煌交脚而坐的菩萨或佛造像为弥勒,象征高居于“兜率天宫”之中的弥勒。
敦煌现存的24例交脚弥勒造像,其6例塑在北凉时期。北魏时期,由于设置了专门抄写佛经的机构,使佛教在敦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敦煌莫高窟现存的24尊交脚弥勒造像,其中16尊集中在北魏时期,其余2
尊在288窟(西魏)中心柱西向面1例和290窟(北周)中心柱西向面1例。北魏时期弥勒信仰广泛传播更为流行。下面根据莫高窟交脚弥勒塑造的时间、位置、龛形、发式、印相、服饰、座等分析整理如下:北凉268窟1例,北凉275窟西壁主尊1例,侧壁4例,北魏第259窟侧壁4例,第254窟中心柱3例,
侧璧2例,第257窟中心柱1例,第251窟中心柱2例,第260窟中心柱1例,第437窟的中心柱1例,第435窟中心柱2例,西魏第288窟中心柱1例,北周第290窟中心柱1
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例。其中有268窟、254窟中心柱东、288窟中心柱西交脚弥勒佛安置于圆券龛内。290窟交脚弥勒为菩萨尊格,较为特殊亦塑于中心柱西向面的圆卷龛内,此中心柱无上层龛。其他交脚弥勒菩萨均安置在阙形龛。交脚佛为波状发鬓,交脚菩萨头戴三宝冠,只有275窟主尊冠中塑有一尊跏趺坐佛。
二、莫高窟交脚弥勒造像起源及样式源流
censorssooo关于弥勒造像的起源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犍陀罗佛教造像。在佛教律典中关于印度弥勒造像的记录,可见于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四云:“弥勒菩萨已降神下。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嫡。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大正藏》卷二,787-789)据考古发现,贵霜时期的迦腻色伽铜币的背面塑有弥勒铭记像,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头发为肉鬓状,右手掌为施无畏印,举于胸前,左手自然垂于左大腿下,手指夹提净瓶。由此可知关于古印度弥勒的最早形象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下半叶与2世纪的中叶期间。犍陀罗地区的弥勒菩萨呈两种基本表现形式,立像较多,坐像则以结跏趺坐为主。同时也出现少量以交脚而坐的样式,用于表现兜率天宫中待机的弥勒。据考古学者的详细统计,在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造像已经发现60余例交脚样式
造像,其中7例身份可以确定为弥勒菩萨。其中最早的1例为旧马尔丹所在地出土的婆罗门仙人浮雕《占梦》(图1)中出现弥勒交脚形象。弥勒以王者的形象交脚而坐,头戴宝冠,上袒下裙,右手掌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扶膝。弥勒造像结构清晰、
比例准确,带有强烈的自然写实性,可以看出明显带有希腊文化特点。
snowboard从公元2世纪秣菟罗出土的贵霜时代弥勒菩萨立像和犍陀罗地区出土的两例弥勒造像来看,无论从造型手法上还是衣饰服装上来看,其都与早期的释迦牟尼佛的造型十分类似。发行、服饰、比例、基本姿势、装饰物上等等,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可见弥勒的造像在古印度可能是直接借用了释迦牟尼佛的造型。日本学者宫治昭在全面考察犍陀罗的弥勒造像后总结了弥勒的四个方面的特征:束发式发型、左手持水瓶、右手掌心向内印相、青年形象,其中前两者是弥勒菩萨的必备形象。在犍陀罗地区,贵霜时期阎膏珍王和孚维什伽王雕刻在货币上肖像就是这种类似交脚坐法的姿势。交脚而坐的样式也常见于释迦牟尼、王侯贵族的图像当中,可见在犍陀罗地区的交脚坐式,只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坐姿并非弥勒的固有坐式。交脚坐在佛教律典中亦不曾记载,可见交脚坐式与佛经的规定无关。
violets
twiggy季羡林认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实际上是有吐火罗人为媒介间接传入的,而并非直接由古印度传入。弥勒之发音也是吐火罗文Metrak之音译,意为“慈氏”,即慈爱中诞生之意。季羡林认为弥勒的交脚造像来自于波斯萨珊王朝的帝王坐姿。西域地区的早期壁画出现许多交脚而坐的形象,如巴米扬石
窟第388窟内绘有一菩萨形象虽剥落严重,但根据交脚而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提水瓶可确认为弥勒形象。新疆克孜尔石窟交脚形象的壁画数目巨大,包含本缘故事中的人物、弟子、天部、佛陀形象均呈现为交脚姿势。可见该地区的生活习惯自然地融入到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当中。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主室前壁画面中央大多绘有弥勒菩萨。如第38窟弥勒说法图(图2)当中的弥勒菩萨,头戴三宝冠,交脚而坐于方座
rude
之上。上身半裸,腰束长裙,手作说法印。身后绘有头光和背光。其项部饰有项圈,胸前有宝带、璎珞,腕部和上臂都装饰钏等物品。此图构图以弥勒为中心,两边各绘有上下两排听法天人形象,均双手合十呈恭敬状面向弥勒,外围绘众天女环绕。弥勒整体比例明显大于其他天人形象以凸显其中心地位。此图描绘的场景可见于南朝宋沮渠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而时兜率陀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罗蜜。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故,以天福力造作宫殿,各各脱身栴檀摩尼宝冠……诸栏楯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如是天乐不鼓自鸣……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競起歌舞”。(《大
正藏》卷十四,419)此窟图中弥勒不见净瓶的形象。38窟弥勒说法图造型与敦煌的交脚弥勒造像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可见西域交脚坐姿弥勒随着佛教东传的过程,随即出现在敦煌早期弥勒造像之中。
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中原最早的交脚弥勒形像出现在敦煌及其周边出土的14件北凉石塔之中,其
中交脚弥勒形象12身。北凉石塔中塔肩上雕刻的“七佛一菩萨”中交脚菩萨可确认为弥勒造像。因弥勒被称为“未来佛”被列入其中。学术界公认是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的竖三世佛信仰。塔肩雕刻的“七佛一弥勒”造像组合中,弥勒十身为交脚坐姿。其中马德惠石塔明确纪年为承阳二年(公元426年),塔肩中交脚弥勒像是目前考古所知汉地最早的交脚弥勒菩萨像。弥勒背负头光,交脚而坐,束碟状发鬓,明显带有犍陀罗和西域地区的表现特点。高善穆塔的弥勒菩萨宝冠中塑一尊跏趺坐佛,此形象为国内最早出现的戴化冠佛的弥勒造像。其中酒泉残塔中的弥勒像(图3)肩披帔帛,身后负头光,背靠有三角形网状
拼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