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_说三分_起源新考_胡小伟

更新时间:2023-06-18 23:22:11 阅读: 评论:0

北宋/说三分0起源新考
胡小伟
内容提要山西沁县博物馆保留有一方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新建关庙碑
刻,记录着威胜军一旅参与抵抗交趾时受到关羽率阴兵护佑的情景,并追溯到
狄青平定侬智高时的情形。本文考探狄青、郭逵、立碑主帅王文郁及与苏轼谈
论/说三分0事之王彭,俱为先后戍守西夏前线之宋军主将,而王彭转述/说
三分0事,且正好跨越西夏前线将士征发侬智高及交趾两事之间。宋军中的关旁其
belkin羽崇拜实为沿袭唐代毗沙门信仰之遗绪,直到金代犹存。今存桂林龙隐岩之至forever 什么意思
和二年(1055)摩崖碑刻有/擎天得胜关将军0字样,也证实着这一点。
关键词北宋关羽崇拜说三分
小引
话题从一块旧碑开始,旧题/沁县城关关庙碑0(额题/威胜军新建蜀荡寇将[军汉寿亭]关侯庙记0),立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为现存最早的关庙碑记实物。碑阳部分二千余字,碑阴部分三千五百余字,限于篇幅不录。雍正十三年纂辑之5山西通志6已有介绍:
沁州汉寿亭侯庙:宋仁宗时侬智高陷邕州,铜川神虎第七军以矫捷应募。行次荔浦,祷于祠下。广源以南地,多深林,蛮伐木塞路。忽大风卷卧木,军得并进。
及战,有神兵旗帜戈甲,弥亘山野。敌顾望怯,军遂大克。归建庙。李汉杰撰记。¹
唯系节要,未窥全豹,其中还将北宋仁宗朝征侬智高与神宗朝伐交趾两事混为一谈,是一误焉。该碑全文载中华书局5山西戏曲碑刻辑考6(下称5辑考6),据介绍:该碑为北宋现存三通舞楼碑刻之一,非常珍贵。碑高120厘米,广76厘米,正书。笏头方趺,额篆/威胜军关帝侯新庙记0九字。碑存沁县石刻博物馆内。
作者李汉杰,乡贡进士(举人)。书丹者王汝翼,进士,入乾隆5沁州志#选举6卷。其余生平无考。文中所记关键人物任真,5沁州志#职官6仅言元丰年威胜军指挥使。º
其余还有一些介绍,但亦有浮泛错讹,未能得其情实。/关羽崇拜0的形成发展自有其文渊阁本四库全
书5山西通志6卷一百六十六,第41叶。题为5汉寿亭侯庙记6。
¹
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所冯俊杰主编5山西戏曲碑刻辑考6,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6页。
阀杆
深厚的宗教性原因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且略早于三国小说化进程,故应当视为独立并行且又相互关联影响的两条线索。这块碑刻就是一个证据,它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民间祭祀关羽纪实,且对重新认识宋代祀关风气的形成、原因、基本信众及/说三分0的状况,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故需要进一步笺释,方能发覆真相,以便研究者更好地利用。拟先由碑记所述北宋对三国历史及关羽的评价谈起,渐次而及立庙缘由与立碑人群体的考证,最后探及苏轼所述/说三分0故事的社会背景。
一 尊刘的/三国观0
escape是什么意思
在5/说三分0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6¹一文中,我曾分析到北宋文士一度轻视三国史,景德二年(1005)五月戊辰,宋真宗曾/幸国子监库,
问祭酒邢-书板几何?.0馆阁诸臣/或言5三国志6乃奸雄角立之事,不当传布0º。范仲淹(969)1052)词则
说:/昨夜因看5蜀志6,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刘伶共一醉。0»王安石(1021)1086)也曾吟咏说:/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0¼更不必说欧阳修5正统论6和司马光5资治通鉴6这样重要的史学著作,都毫不隐晦地/帝魏0,主张以曹操为三国/正统0。少年苏辙(1039)1112)在5三国论6中说:
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0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
知所以用之之术。
½但到宋神宗时,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赵顼就屡以刘备自拟。5宋史#王安石传6言:/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曰:-有欲与卿从容论议者。.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0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欲辞相位,宋神宗挽留,/引刘备托后主于诸葛亮事,曰:卿所存岂愧诸葛亮,朕与卿君臣之分,宁有纤毫疑贰乎?0¾可知宋廷中的三国/尊刘0倾向,实已于此时形成。
这篇碑记的立意,正是从苏辙所谓的/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0开始议论的。李汉杰以/苍鹰逢秋0比喻刘备,以/猛虎踞山0比喻孙权,以/孤鲸跨海0比喻曹操。尤其推重刘蜀/得士冠于一时。孔明运筹,关、张御侮,魏与吴不敢出师西顾剑门,忌三人耳0。继而又以关羽、张飞比较,/世言魏之张
uu e辽,吴之周瑜,可与并驱争先0,但/张辽胆薄,岂孙权之比;周瑜智小,非曹公之敌0,并大胆设言:/愚谓案其风绩,较得失而论之,则飞可在前,辽当居后,而瑜处其中。0并隆重推出关羽全国四六级报名
63
北宋/说三分0起源新考¹
工程英语翻译º
»die hard
bronze¼
½¾徐自明5宋宰辅编年录校补6第二册,中华书局校点本,第429页。
5宋文鉴6卷九十九。5读蜀志诗6,5王临川集6卷三十三。5剔银灯6,5中吴纪闻6卷五,载5全宋词6第一册,中华书局校点本。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六十。提交2001年涿州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关羽学术研讨会论文,辑入该会论文集5关羽、关公与关
圣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4文学遗产#二o o四年第四期
65北宋/说三分0起源新考
66文学遗产#二o o四年第四期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23:2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498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山西   三国   碑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