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原本就有岩石吗?各种岩石都是怎么来的?

更新时间:2023-06-18 12:50:18 阅读: 评论:0

地球上原本就有岩⽯吗?各种岩⽯都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的岩⽯种类有很多,但是⼤致可以分为⽕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这⾥说说每⼀类中的⼀些常见岩⽯的来历。⾸先,从地质学的⾓度,地球的表⾯可以⼤致简化为下图这样的模型:必读书
我们现在就来看下模型中的每个区域都有什么岩⽯,以及它们是怎么来的。
这⾥有必要先澄清两个易混淆的概念。第⼀,岩⽯圈(lithosphere)和地壳(crust)不是⼀回事。岩⽯圈是包括了地壳和地幔最上层(uppermost mantle),它的下⽅为软流圈(asthenosphere)。⽽地壳⼜分为海洋地壳(oceanic crust,⼜叫洋壳)和⼤陆地壳(continental crust,⼜叫陆壳)。⽽我们平常在讨论“版块”(plate)的时候其实是在说岩⽯圈。如果⼀个版块的上⽅⼤多数区域为海洋地壳(例如上哈佛大学分数线>clo怎么读
图中⼤洋中脊到海沟之间的那⼀块),这个板块就是海洋板块。如果其上⽅有明显的⼤陆地壳,则这个版块就是⼤陆板块(例如上图中最右侧的版块,以及从图最左侧到⼤洋中脊的这⼀板块)。第⼆,岩⽯(rock)和矿物(mineral)的区别需要注意。岩⽯是⼀种或多种矿物的混合体,⽽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固态纯净物(包括单质、化合物)。下⾯我们开始说岩⽯的形成。
最初,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星(⾄少是其它类地⾏星)是同时形成的。地球形成之初是⼀颗混沌⼀体的星球,和现在宇宙中的球粒陨星(chrondrites)的结构类似,并没有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层。但是,在地球形成之后约5千万年,⼀颗⽕星⼤⼩的星球希亚星(Theia)撞上了地球,产⽣了巨⼤的能量,⼏乎将地球整体融化为液体(⼀部分物质被撞离地球,形成了⽉亮)。在这⼀过程中,液态的地球开始分层。液体中⽐较重的物质,⽐如铁和镍,开始往地球中⼼沉降,分化形成了铁质的地核。剩下的镁、铝、硅、碳、氧、钙、钠等较轻元素组成的物质浮在地核外⾯,形成了原始地幔(primitive mantle)。那些较重的物质向地⼼沉降的分化过程中,重⼒势能被释放,因此地幔能够不断吸收能量,保持温度,并且能够有所对流,这也为地磁的形成提供了⼀定的条件。
笔记本维修培训
之后,地球进⼊了冷却期,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被送往空间。冷却最快的是最外层,温度降到了⼀些矿物的熔点以下(例如⽯榴⽯、尖晶⽯、橄榄⽯、辉⽯等)。这些矿物开始形成固态晶体,⽽这些晶体就在地幔的上部组成了⼆辉橄榄岩(lherzolite)、橄榄岩(peridotite)、纯橄榄岩(dunite)、辉岩(pyroxenite)、斜⽅辉橄岩(harzburgite)、矾⽯(websterite)等地幔岩⽯(mantle rock),
形成了最早的岩⽯圈(lithosphere)。这些岩⽯的厚度并不均匀,薄弱的地⽅后来就成了板块的⽣长边界。在这⼀过程中,彗星为地球带来了⽔,岩⽯的上⽅开始形成海洋。
有了这些最初的岩⽯,后来也就有了各种岩⽯的形成。⾸先是⽕⼭活动造就的各种⽕成岩(当然,前⾯那些岩⽯也是⽕成岩,由于含硅极少,它们被归为Ultramafic)。⽕⼭活动⼤致可以分为三类:⼤洋中脊(Mid Ocean Ridges),⽕⼭岛(Volcanic Islands)和⽕⼭弧(Volcanic Arcs)。⾸先我们看⼤洋中脊:
饮食文化 英语
psdn韩国语翻译器在部分地区,板块(岩⽯圈)向外漂移,导致岩⽯圈变薄,软流层上升。岩⽯下⽅的压强变⼩,导致岩⽯熔点变低,这样就产⽣了⼤量的岩浆。岩浆向上涌动,从薄弱处流出地球表⾯再冷却,就形成了⼤洋中脊。⼤洋中脊形成的⽕成岩组成了海洋板块。海洋板块的主体部分是辉长岩(gabbro),这是⼀种侵⼊性⽕成岩,是在板块岩⽯内部逐渐冷却⽽形成的。少部分岩浆在⼤洋中脊的顶端浸⼊海⽔中,急速冷却,形成了喷出型的⽞武岩(basalt),也就是⼤部分海洋板块的表⾯。
第⼆种⽕⼭活动是⽕⼭岛(Oceanic Islands或Volcanic Islands,最典型的是夏威夷群岛,其余还有⼤溪地、⽑⾥求斯、法罗群岛和佛得⾓群岛等)。
这种⽕⼭活动位于板块的中⼼。在那些地⽅,⾼温的地幔热柱(mantle plume)从地幔深处向上升起,形成热点(hot spot)。因其温度特别⾼(⽐正常岩浆⾼200摄⽒度左右),⽽得以穿过海洋板块的岩⽯圈,冷却后在海洋中间形成⽕⼭岛。由于它的岩浆是来⾃于⽐较深的地幔,因此它的化学成分和形成于⼤洋中脊的岩⽯有所区别。⽐如它含有更多的钾、钡、锆、钛等元素。这些岩浆在地球表⾯形成的⽕成岩堆积隆起⾄海平⾯以上,就形成了⽕⼭岛。
⽕⼭岛的岩⽯根据钾、纳、铁等元素的含量,可分为两⼤系列。第⼀种系列以夏威夷群岛为典型,含有较多的铁,统称为拉斑⽞武岩系列(tholeiitic trend),其来源岩浆分为橄榄⽞武岩(olivine normative basalt)、⽯英⽞武岩(quartz normative basalt),冰岛⽞武岩(basaltic icelandite)、冰岛岩(icelandite)等种类。第⼆种系列可以在⼤多数其它⽕⼭岛上找到。该系列和拉斑⽞武岩相⽐,地幔的部分融化(partial melt)程度较⼩,含有更多的碱⾦属,且有碳酸钙参与反应。该系列名为碱性⽞武岩系列(alkaline trend),可以分为橄榄粗安⽞武岩(mugearite)、夏威夷岩(hawaiite,虽然它在夏威夷群岛的含量很⼩,却以夏威夷命名)和粗⾯岩(trachyte)等多种岩⽯。由于板块在移动⽽地幔热柱的位置并不随之移动,因此⽕⼭岛经常成串出现(原理类似于打点计时器)。⾄于地幔热柱的产⽣原因,学术界尚有争议。有⼈认为是纯粹的热⼒学原理,有⼈认为和地球⾃转有关,也有⼈认为是俯冲到地幔的板块搅动地幔所致。在⽐较特殊的时候,⼤洋中脊和地幔热柱会重合(例如加拉帕格斯群岛和冰岛)。这样,由地幔热柱形成的⽕成岩会被⼤洋中脊再次融化。由
于原⽕成岩在初次融化和凝结的形成过程中已经让硅含量升⾼(典型冰岛岩的硅含量为60%-70%),再次融化和凝结会产⽣出硅含量更⾼的流纹岩(rhyolite,硅含量可达到74%)。
第三种⽕⼭活动是⽕⼭弧,和板块俯冲有关。
⽕⼭弧⼜分为两种:当⼀个海洋板块俯冲到另⼀个海洋板块之下,会形成岛屿⽕⼭弧,典型的如阿留申群岛、斯科特群岛和马⾥亚纳群岛等;当⼀个海洋板块俯冲到⼀个⼤陆板块之下,会形成⼤陆⽕⼭usher in
弧,典型的如安第斯⼭脉、勘察加半岛和美国卡斯凯德⼭(包括圣海伦⽕⼭和雷尼尔⽕⼭的⼭脉)等。其中,⼤陆⽕⼭弧所产⽣的⽕成岩就组成了现有的⼤陆板块。其分层和形成机理如下:
俯冲⼊地底的海洋板块受热熔化(其板块中包含的⽔也降低了它的熔点)形成岩浆。岩浆⾥的矿物有不同的熔点,在冷却的过程中开始分批结晶,形成岩⽯。其中,含硅最少的岩浆会在⼤陆地壳的最下部分形成辉长岩。但是和海洋板块的辉长岩不同,由于⾼温的超临界⽔的作⽤,这⾥的辉长岩会发⽣不同程度的变质作⽤,从⽽含有⾓闪⽯,故被称为⾓闪⽯辉长岩(hornblende gabbro)。含硅稍多⼀点的岩浆会在辉长岩的上⽅形成⼀层闪长岩(diorite),即为⼤陆地壳的中间层。有时候,炽热的岩浆会通过下层地壳中的裂缝侵⼊闪长岩层,将闪长岩部分熔化,形成含硅更多的熔体(melt)。这些熔体会流向闪长岩的上⽅,在那⾥结晶凝固,进⽽形成含硅更多的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和英云闪长岩(tonalite),组成⼤陆地壳的顶层。如果这些熔岩从⽕⼭⼝喷出地表并迅速冷却,会形成相应的喷出型⽕成岩(即⽕⼭岩),包括安⼭岩(andesite)和英安岩(dacite)等。
在部分地区,⼤陆地壳因为拉伸⽽变薄,因此岩浆有机会侵⼊到地壳最上层的花岗闪长岩和英云
闪长岩地层,并将它们部分熔化。这样,在熔体再度缓慢结晶后,就会形成含硅最多的花岗岩(granite)。如果这种熔体喷出地表快速凝固,就会形成流纹岩(rhyolite)。由于流纹岩含硅量⼤,粘滞性强,因此经常形成破坏性的⽕⼭喷发。这⼀系列⽕成岩被称为钙碱性⽕成岩系列(calc-alkaline trend)。
⽕成岩形成以后,并⾮⼀直不变。⽕成岩经过变化,会成为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或沉积岩(dimentary rock)。这⾥先简单说下变质岩。在海底,特别是在⼤洋中脊附近,海⽔会经过⽔热反应(hydrothermal alternation)进⼊海洋板块(可以查阅⿊烟囱等知识)。当海洋板块俯冲到地幔之后,这些海⽔会在⾼温⾼压下形成超临界⽔,并进⼊上地幔(岩⽯圈下层)。在那⾥,超临界液体、⾼温、⾼压使得原有的地幔岩⽯产⽣变质反应,形成榴辉岩(eclogite,更⾼压强条件下形成,含有⽯榴⽯和绿辉⽯等矿物)和蓝⽚岩(blueschist,压强温度较榴辉岩低,常含有蓝闪⽯、⽅解⽯、绿泥⽯、绿帘⽯、⽯榴⽯和⽩云母等矿物)。部分辉长岩中的橄榄⽯也会和超临界液体反应,形成含有蛇纹岩(rpentine)等矿物的变质岩。
变质岩⼀般产⽣于⾼温和⾼压的环境下。除了俯冲带,另⼀种产⽣变质岩的地⽅为⾼⼭地区,特别是两个⼤陆板块相撞形成的⼭区,如喜马拉雅⼭脉和阿尔卑斯⼭等。这种⼤规模地形成的变质岩被叫做区域变质岩(regional metamorphism),⽽其⼜根据形成时的温压条件和所含的矿物,被分为很多变质相(facies)。
上⾯提到的榴辉岩和蓝⽚岩两个相被称作极⾼压变质相,因为它们都产⽣于地幔的超⾼压环境。⽐它们的压强稍低的变质相被称作中⾼压变质相,⽽这些相就形成于⾼⼭的基底部分。根据温压的不同,它们⼜可以分为沸⽯(zeolite,含有浊沸⽯、绿泥⽯和钠长⽯等矿物)、葡萄⽯-绿纤⽯(prehnite & pumpellyite,含有绿纤⽯、绿泥⽯、钠长⽯、⽩云母和⽯英等矿物)、绿⽚岩(greenschist,含有钠长⽯、钾长⽯、⽯英、⿊云母、⽩云母、
绿泥⽯、⽅解⽯和阳起⽯等矿物)、⾓闪岩(amphibolite含有⿊云母、⽩云母、⼗字⽯、⽯英、蓝晶⽯和斜长⽯等矿物)和⿇粒岩(granulite,含有蓝晶⽯、斜长⽯、钾长⽯等矿物)等五个相。这五个相在⾼⼭带的分布⼤约是由浅到深,温度也由低到⾼。摄氏度英文
深,温度也由低到⾼。
变质岩还可能产⽣于⾼温但低压的环境下。例如,岩浆经过裂缝⼊侵地壳,在岩浆室的周围,岩⽯受热但却没有熔化,可以发⽣变质作⽤。这样的变质岩被称为接触性变质岩(contact metamorphism),⽽它们对应的变质相为低压变质相。低压变质相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细分为钠长绿帘⾓岩(albite-epidote hornfels)、普通⾓闪⽯⾓岩(hornblende hornfels)、辉⽯⾓岩(pyroxene hornfels)和透长岩(sanidine)等四个相。由于这些相产⽣时的压强较⼩,因此从形态上看,相⽐于前⾯提到的那些中⾼压或极⾼压相的岩⽯,这些低压相的叶理(foliation,即因⾼压⽽将岩⽯所含矿物压出的⼀层⼀层的纹理)要弱很多。
还有⼀种岩⽯⼤类为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常产⽣于地质活动活跃的板块俯冲带不同,沉积岩⼀般形成于地壳活动不那么活跃的⼤陆架浅海和海底,以及⼴泛分布于陆地的表⾯。⽕成岩和变质岩经过物理或化学的侵蚀(流⽔、冰川、植物、风吹、潮汐……),会脱离或碎裂,并被流⽔或空⽓搬运往别处。在能量较低的地⽅(平原、湖泊、沙滩、浅海、冲积扇、三⾓洲……),这些碎屑会沉降下来。
较⼤的颗粒会⾸先沉积,⼀般分布在沉积层的最下⽅,或者是离其来源更近的地⽅。较⼩的颗粒可以被带往更远的地⽅,例如深海。它们⼀般沉积在浅层。经过⽯化作⽤(lithofication)以后这些沉积物就会变成沉积岩。根据颗粒⼤⼩形态和沉积环境,沉积岩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以海滩为例:
spill
近岸部分由于受海潮影响,能量较⾼,颗粒也就较⼤,被称作砂岩(sandstone)。有时候岸上还会有颗粒更⼤的砾岩(conglomerate)。离岸较远的⼤陆坡下⽅,海⽔较平静的地⽅,颗粒更⼩的沉积物会堆积,形成页岩(shale)。⽽在更深的深海,会形成含有多种碳酸化合物的⽯灰岩(limestone,含有⽅解⽯、⽩云⽯和霰⽯等矿物)。⽣物残骸会被埋在沉积物⾥,形成化⽯(fossil)或软泥(ooze)。还有⼀些⽐较特殊的沉积岩,例如⽕⼭爆发形成的碎屑岩等。
三⼤岩⽯种类(⽕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变质岩和沉积岩可能随着板块俯冲进地幔并熔化,当它们再次喷出地表形成岩⽯时,就成为了⽕成岩。⽕成岩和变质岩经过侵蚀、沉积等作⽤,可以形成沉积岩。⽽⽕成岩和沉积岩在⾼温⾼压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变质岩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12:5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49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形成   板块   地幔   海洋   成岩   变质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