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和TPPA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及阳性符合率分析
殷丽丽,姜繁明,于小鸥英语复读机下载
【摘 要】摘要: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方法 对809例受检者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检测,以TPPA试验为金标准,计算CMIA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及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对CMIA法S/CO值绘制ROC曲线,确定CMIA法对梅毒诊断效能最大时的S/CO截断值。结果 CMIA法检测阳性率为40.42%,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为36.3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IA法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2.43%。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8.07%,CMIA法的S/CO值越小,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越低。ROC曲线分析CMIA法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1%和94.93%。此外受检者年龄越大,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越低,60岁以上者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者。结论 CMIA法的诊断效能与TPPA试验接近,是较好的梅毒筛查方法。应用CMIA法对低值标本和老年人标本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时须警惕假阳性结果,必要时进行TPPA检测以确保结果准确。当CMIA法S/CO截断值设定为4.98时,可获得最大诊断效能。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hren【年(卷),期】关于食品安全的英语作文2019(018)002
【总页数】attend的名词4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符合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在我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尚无有效疫苗预防。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1-2]。由于其病程长,治疗不及时易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3]。梅毒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分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两大类,由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因此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更具优势。目前我院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项目包括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两种。TPPA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实验室普遍采用的
梅毒确证试验。CMIA法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高通量检测方法,在住院患者术前及输血前梅毒血清学筛查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TPPA试验作为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金标准,通过分析809例受检者CMIA法和TPPA试验的检测结果,评价两种方法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及结果不符合的原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CMIA法对梅毒诊断效能最大时的S/CO截断值,以期为梅毒实验室诊断项目的选择和结果解释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2017年5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809例,其中男430例,女 379例,年龄 2~95岁,平均(42.36±16.15)岁。经患者及家属同意,收集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病史等临床资料。
1.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雅培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及配套TP试剂、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TPPA试剂盒。对809例受检者的血清样本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试验中做好室内质控和阴阳性对照。结果判定方法:CMIA法以S/CO值≥1.0判定为阳性;TPPA试验以致敏粒子孔出现不规则凝集沉淀判定为阳
frisbee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CMIA法S/CO值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确定CMIA法对梅毒诊断效能最大时的S/CO截断值。
ppli2 结果
兜圈子2.1 CMIA法和TPPA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809例受检者中,CMIA法检测阳性者327例,阳性率为40.42%;TPPA试验检测阳性者294例,阳性率为36.34%,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P>0.05)。以 TPPA 试验为金标准,CMIA 法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2.43%。
2.2 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 在CMIA法呈阳性结果的327例受检者中,TPPA试验呈阳性结果者288例,结合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均被确诊为梅毒螺旋体感染。TPPA试验呈阴性结果者39例,后证实此39例CMIA法结果均为假阳性。经计算,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8.07%(288/327)。
2.3 不同S/CO值段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 将327例CMIA法阳性的检测结果根据CMIA法的S/CO值分为8组,分别是1.0~3.0、3.0~6.0、6.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以及30.0以上组。在S/CO值为1.0至10.0的各组中,均出现TPPA阴性结果,而在S/CO值10.0以上的各组中,TPPA结果均呈阳性,见表1。ROC曲线分析发现,当CMIA法S/CO截断值为4.98时,敏感度为83.71%,特异度为94.93%,此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1,即4.98为CMIA法的最佳诊断截断值。
2.4 不同年龄段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 在327例受检者中,20岁以下者15例,20~39岁者 115例,40~59岁者 132例,60~79岁者 57例,80~99岁者8例。经计算,60岁者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0.84%,60岁以上者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76.9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5),见表 2。囫囵
3 讨论
梅毒螺旋体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后会刺激机体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前者可与广泛分布于组织中的类脂质抗原发生非特异性反应。目前针对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的血清学检测项目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
课程英语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等。针对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项目包括CMIA、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胶体金试验(CGT)和蛋白印记试验(WB)等[4-5]。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所用抗原的性质以及用肉眼判读结果,在检测中容易造成生物学假阳性[6-7]。另有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老年人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易出现假阳性结果[8-9]。由此可见,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更具优势,因此本研究选择目前我院开展的两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
TPPA是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明胶颗粒上,与血清中的梅毒抗体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该法对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梅毒确认试验[10-12]。但由于操作繁琐,反应时间长,肉眼判读结果主观性强,结果不易保存以及难以实现自动化等缺点,导致其不适合大样本检测而使临床应用有局限性。由于TPPA试验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本研究中将其作为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金标准。
CMIA是国内近年应用的一种新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对各期梅毒均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3]。其检测基于标本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包被重组梅毒抗原(TpN15,TpN17,TpN47)的微粒子以及酶标记的抗人IgG和IgM单克隆抗体三者形成的免疫复合物[14],使用两步法试剂,避免钩状效应产生。从检测到结果判定均由仪器自动完成,人为干扰少,结果较为客观,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本研究中,CMIA法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2.43%,其诊断效能与金标准TPPA试验接近,是较好的梅毒筛查方法。但也发现CMIA法在检测中尤其是低值标本中存在假阳性情况。如本研究结果3中所示,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试验,当CMIA法S/CO值介于1.0~3.0之间而判定结果呈阳性时,仅有一半标本TPPA试验阳性。从表1可以看出,当S/CO值>10.0时,CMIA法和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达到100%。当S/CO值<10.0时,CMIA法和TPPA试验的结果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且S/CO值越小,二者的阳性符合率就越低,这与Li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报道指出应用CMIA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最佳cut off值应设定为3.125,这样在保留较高敏感性的同时特异性会显著提高,从而使检测的准确性提高[16]。在本研究中当cut off值设定为4.98时可获得最大诊断效能,与上述报道略有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选择等原因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对于低值标本,尤其是S/CO值介于1.0~3.0之间的标本应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用其他方法复检。从结果4中可以看出,患者
年龄越大,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越低,即CMIA法越容易出现假阳性。60岁以上者与60岁以下者相比,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显著降低,这与Liu等[1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显示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梅毒抗体假阳性率显著升高。分析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异常、本身存在某些基础疾病或者体内有其他螺旋体共生导致,还需在日后工作中深入研究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