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
英孚英语的价格白莽;陈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不少地方高校在探索档案事业长足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在综合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档案馆的设想.但是,多数地方高校档案管理存在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等状况.对此,文章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在正确认识高校档案馆的功能、作用、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基础上,结合实际,合理定位,适度把握前瞻性,提出将学校档案馆建成信息资源中心、信息查阅服务中心、编研开发中心、电子文件中心、宣传教育中心,并从理念、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制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手段、档案服务等各方面开拓创新,探索地方高校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With the in-depth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many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propod the establishment of archives bad on document rooms for explor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val undertaking.However, most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many problems in file managements, such as weak foundation, incomplete system and mechanism, weak management awareness, backward informatizati
on, and so on.Bad on the above situation, this paper takes a ca study 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y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functions, development target and ideas of university archives with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reasonably and prospectively, striving to build archive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source center, information accessing rvice center, editorial and r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electronic file center,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center into one.This paper will discuss new innovative path to university archiv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 management mechanism, system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team talent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means, archive rvice and the like.
【期刊名称】《高等建筑教育》
【年(卷),期】2016(025)006
thriller
【总页数】4页(P174-177)
【关键词】地方高校;档案馆;信息化
gsm modem【作 者】白莽;陈娟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党政办公室,北京 100044;北京建筑大学 党政办公室,北京 100044
【正文语种】deloitte中 文
linpack
【中图分类】G647
澳洲大学排名榜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①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高校在办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的历史进程,见证了高校的历史沿革。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持续深入发展,在高校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的今天,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为高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档案馆作为高校发展历史中各种原始资料的保管与保护者和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在基层基础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规划和建设高校档案馆,是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必要举措之一。在高校建立独立运转的档案馆,意味着学校对档案事业有了新标准和高
要求。档案馆在建设之初,就应在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路径、管理范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规划,这对于实现高校档案工作与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步与协调,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档案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搞定英文
在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管理实践中,高等学校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部属高校,是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的高等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二是地方高校,是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地理位置上来说,其处于地方,其经费来源大部分是地方财政拨款。相比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大多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建立,或者经由合并升格而成的,其发展依托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及其科研创新主要是针对地方切实需求,并服务于地方。同时,在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办学历史、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实验设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地方高校与部委直属高校仍有很大差距,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档案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特别是各单位、部门的档案工作,基本上只停留在对原始资料的简单收集和整理上,致使学校档案工作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存在历史欠账多、实物类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保管条件及库房面积不达标等问题[1]。
(二)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明确了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实现档案事业持续、科学、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地方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多数仍旧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即挂靠学校某一管理部门,这种行政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此外,档案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不合理,馆库设备配备不足,跟不上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档案资源信息化的开发利用。
confirm什么意思
(三)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
许多地方高校档案馆(室)虽然制定了档案综合管理办法,但学校及院(系)、部门的档案工作
规范,即二级档案工作制度,却较少建立,或不健全,缺乏成体系的规章制度及执行标准。
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起步晚,在办学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学校在围绕如何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良好教风学风等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校史记载宣传、学校文化传承等软件的建设。具体到档案管理工作,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都普遍存在档案意识薄弱,工作中需要用到重要的档案资料时才发觉档案工作重要性的现象[2]。
(四)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和存储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模式逐渐深入人心,档案的形态和载体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已成体系的收集整理等档案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加快推进地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档案管理上层次、上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突破制约未来档案事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然而,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高校存在缺乏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资金保障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此外,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档案管理系统与校内其他部门管理系统相互独立,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多数地方高校尚未建立基于全校数据共享平台的管理系统,校内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管理系统,如校办使用的是办公自动化(OA)系统、财务处使用的是财务管理系统、教务处使用的是教务管理系统和实验管理系统、学生处使用的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档案馆(室)则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平台,互不兼容,无法同时获取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利用。
在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浪潮中,地方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在机构改革中,诸多地方高校先后将档案馆从中层管理部门中分离,设立了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北京建筑大学地处首都北京,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地方高校。学校目前正在深化综合改革,坚持调结构、健机制,优化学校配置,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与工作流程,这就将建立建设新的档案馆提上了议事日程。随之而来的,如何确立档案馆的定位和管理建设目标,就成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思考的第一个课题。档案馆的建设,应该在正确认识高校档案馆的功能、作用、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等基础上,结合实际,合理定位,适度把握前瞻性,设定建设目标。
(一)信息资源中心
新建档案馆要将拓展档案资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大归档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接收范围及征集门类,确保归档文件齐全完整,将档案馆建成信息资源中心,成为质高量足、富有特色、齐整完备的档案资源数据库,保证利用者在需要之时能够提供用得上、靠得住的信息[3]。
(二)信息查阅服务中心
将档案馆建设成为信息查阅服务中心。在建立信息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将馆内传统载体的档案资源变成可供电子查询的数字资源,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档案信息查询的精准和高效,为学校和师生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档案服务,为地区及行业发展提供数据及智力支持。万国司法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