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导系数 和 对流系数 区别

更新时间:2023-06-10 16:35:05 阅读: 评论:0

热导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和 对流系数(Convection Coefficient)
首先,热传递terrell owens 初三英语单词mp3 热传导系数是两个概念:
热传递率可以只是一个统计出来的数,例如一千卡的热量只吸收了200卡,那热传递率就只有20%。
热传导系数是一个物体的物理量,可看成是一个定值。表示的是物体热传递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相同条件下热传导系数大的物体,热传导率较高。
      热导率就是热传导系数,是指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比。即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单位为W/m。 
对流换热系数 (Convection Coefficient)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比如说,物体表面与附近空气温差1bluejeans>草履虫的结构graphis,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空气交换的热量。单位为W/(m^2·)。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与换热过程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形状、部位、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流体的流速
等都有密切关系。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的流速愈大,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愈大。如人处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皮肤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其散热(或吸热)量也较大。对流换热系数可用经验公式计算,通常用巴兹公式计算。
       (经验公式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从一组实验数据出发,寻求函数y = f(x)的一个近似表达式y=φ(x),这个近似表达式就成为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一般由拟合得到,没有完整的理论推导过程。
   经验公式更趋向于应用,重要看其是否精确。
  对流传热系数也称对流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的基本计算公式由牛顿于1701年提出,又称爱霸词典牛顿冷却定律。牛顿指出,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的热流与它们的温度差成正比,即:
   q = h*(tw-t∞)
   Q = h*A*(tw-t∞)
洪恩从零开始学英语
   式中:
   q为单位面积的固体表面与流体之间在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称作热流密度,单位W/m^2;
   tw、t∞分别为固体表面和流体的温度,单位K;
   A为壁面面积,单位m^2;
   Q为面积A上的传热热量,单位W;
   h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单位W/(m^2.K)。happy feet
英语翻译兼职  对流换热系数h的物理意义是:当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为1K时, 1m*1m壁面面积在每秒所能传递的热量。h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
   如上所述,h与影响换热过程的诸因素有关,并且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所以牛顿公式只能看作是传热系数的一个定义式。它既没有揭示影响对流换热的诸因素与h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给工程计算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简化,只不过把问题的复杂性转移到传热系数
的确定上去了。因此,在工程传热计算中,主要的任务是计算h。计算传热系数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求解法、数学分析解法和数值分析解法。
   影响对流传热强弱的主要因素有:
   1. 对流运动成因和流动状态;
   2. 流体的物理性质(随种类、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3. 传热表面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
   4. 流体有无相变(如气态与液态之间的转化)。
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
  或称“导热系数”。是物质导热能力的量度。符号为λ或K。其定义为:在物体内部垂直于导热方向取两个相距1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行平面,若两个平面的温度相差1K,则在1秒内从一个平面传导至另一个平面的椰子的英文热量就规定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其单位为瓦特·米-1·开-1(W·m-1·K-1)。如没有热能损失,对于一个对边平行的块形材料,则有
   E/t=λA(θ2-θ1)/ι
   式中E是在时间t内所传递的能量,A为截面积,ι为长度,θ2和θ1分别为两个截面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有:
   dE/dt=-λAdθ/dι 
   热导率λ很大的物体是优良的热导体;而热导率小的是热的不良导体或为热绝缘体。λ值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增高而稍有增加。若物质各部之间温度差不很大时,在实用上对整个物质可视λ为一常数。晶体冷却时,它的热导率增加极快。
   钻石的热导率在已知矿物中最高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6:3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40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换热   对流   系数   表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