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设计其实很简单,敢于尝试就会成功

更新时间:2023-06-10 10:27:43 阅读: 评论:0

第一贴
记得当时搞引物设计的时候,还是我的大师兄领入门的,在此谢过了。师兄教了一些基本原则后,就放羊了。接着自己捣鼓来捣鼓去,在导师的实验室内设计了十几条引物,用起来还蛮好的,逐渐赚了点名气。后来,就和上海鼎安合作了,帮别人设计引物在他们公司订购引物,拿点回扣。别人拿给我设计的引物,都是很头痛。因为客户往往都是自己捣鼓一下,不行了才到我这。到现在已经成功设计了四五十对引物了。不过至今money颗粒无收,就不了了之,主要是客户拖欠的问题,不过不后悔,毕竟是不错的经历啊。所以,也算是有点个人观点,和大家分享,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我用Primer 5.0搜索引物、Oligo 6.0评估引物,这是根据各自所长定的。但有个朋友,他就只用Oligo,说设计的引物也还可以。
Primer 5.0搜索引物:
1.Primer Length我常设置在18-30bp,短了特异性不好,长了没有必要。当然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如加个酶切位点什么的。
2.PCR Product size最好是100-500bp之间,小于100bp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出来,条带很模糊,不好看。至于上限倒也不必要求苛刻。
3.Search parameters还是选Manual吧,Search stringency应选High,GC含量一般是40-60%。其它参数默认就可以了。
tom jones
4.搜索出来的引物,按Rating排序,逐个送Oligo软件里评估。当然,搜索出的引物,其扩增产物很短,你可以不选择它,或是引物3端≥2个A或T,或引物内部连续的G或C太多,或引物3端≥2个G或C,这样的引物应作为次选,没得选了就选它。对于这样的引物,如果其它各项指标还可以,我喜欢在引物末端去掉一个不满意的或加上一个碱基,看看引物的评估参数有没有变好点。
Oligo 6.0评估引物:
1.在analyze里,Duplex Formation不管是上游引物、下游引物还是上下游引物之间,The most stable 3’-Dimer绝对值应小于4.5kcal/mol, The most stable Dimer overall绝对值一般应小于多少kcal/mol跟PCR退火温度有关,我几次实验感觉在PCR退火温度在65°的时候,The most stable Dimer overall 6.7kcal/mol没有问题。
2.Hairpin Formation根据黄金法则
3.Fal priming sites: Primer的priming efficiency应该是错配地方的4倍左右,更多当然更好。
4.在PCR栏,个人感觉其所显示的optimal annealing temperature数值值得参考。在PCR摸索条件的
时候,退火温度为其数值加减2的范围就可以了。
5.Internal stability很重要:我们希望引物的内部稳定性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最起码保证3端不要过于稳定。下图1引物3端过于稳定,很容易导致不适当扩增。△G参照黄金法则,这其实很好理解: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这滴水就会不停的扩散分布,扩散的越厉害越稳定,所以△G绝对值越大结构越稳定。
最后说一句,敢于尝试就会成功。
第二贴
--科室工作很多,小医生了,没有办法,所以肯怕不能满足很多战友的要求(qq聊或帮助设计),在此表示抱歉。就楼上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不一定正确,供参考吧。
--1、两个评价系统不一样,个人感觉oligo评价引物好点,primer出来的引物,我一般按效率排序,再结合退火温度和引物长度,选择引物到oligo测试。这是初步的选择,其实引物到了oligo里,退火温度也不一样。
--2、3端的二聚体应该避免,这个要看你的退火温度决定,一个50°的退火温度肯定和65°对二聚体的影响不一样了,一般来讲尽量控制在-4.5kcal/mol以下(个人观点,很多东西真得还是需要自己摸
索)。
--3、个人感觉3端有A无A影响不大,3端有T的没有经验。有T是不是一定不行,个人感觉不见得。软件是评估,法则也不是没有例外,不是1+1=2那么确定。
--4、错配和二聚体谁轻谁重,个人觉得“到致命的程度”谁都重要,我也说不好。我设计的时候,尽量两个都不得罪。idu
--5、GC含量并非不重要,它直接影响引物各端稳定性,3端来两个G或C,稳定性就上去了,粘在模板上很牢。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谈一下我学这个引物设计的过程吧:
入门--前面我说过是我的大师兄把我领进门的,之后我就自己捣鼓。一开始严格按照引物设计的黄金法则来,primer搜出来的引物oligo评估,我就这样一条引物一条引物地反复评估,不厌其烦,到处查阅资料,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幸运的是捣鼓出来一两条符合标准的引物。
提高--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就继续做,当时我们实验室要定很多引物,我就有了练手的素材,这也很重要--什么东西不是练出来?!设计多了,问题也多了。有些引物按黄金法则来,行不通了,怎么办?
西瓜的英文
1、我就把引物3端或5端延长或缩短一个或几个碱基,再反复评估
2、有些引物还不行,我就把5端突变一个碱基,再反复评估
clara schumann
3、再不行,我就放宽条件。放宽到什么样可以,不好说,自己摸索。有的一对引物,其中一条错配很厉害,而另一条很可以,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可以。
有的人担心,这不一定跑的出来啊。对自己要有信心啊,原因有二:1.自己的引物谁有功夫帮你设计?所以啊,当时我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反反复复搜索评估的基础上,出来的应该是目前最好的;2、还有,我经常看国外文章的引物,有的评估起来表面上差的要命,人家照用,结果还不是出来了。我就分析这样的引物,得出经验,胆子也大了。当然失败肯定是有一两次的。当然,有人说我就设计那么一条引物,输不起。那只好说Sorry了!
总之,我的经验就是:立即上手,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厌其烦,不就是个软件嘛,还征服不了?!
第三贴
设计引物的最后一步就是验证引物的特异性,我有一贴就是说引物验证的,在此不赘述,见下:
鉴于BLAST界面已改变,本人更新了依医战友的“图解BLAST引物验证教程”
www.dxy/bbs/post/view?bid=67&id=11865624&sty=1&tpg=1&age=0
注:个人感觉一对引物设计出来,即使不做blast,非特异性引发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当然这一步在设计引物里是不可省略的。怎样增加blast检测中非特异性引发的可能性,我想也许可以增加expect值(见教程参数设置),给它设置成2000、3000、。老版本,原来有个short片断blast的,可以用来验证引物,里面Expect(期望值)默认是1000,我试过50 00,没有看出有什么可观的改变,所以1000够了。我猜想,Expect值增大,"非特异性引发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被检测出,感兴趣的战友可以试试。日本语能力考试报名
申明:个人意见,或对或错,有兴趣的战友可以自己测试一下
图1
--科室工作很多,小医生了,没有办法,所以肯怕不能满足很多战友的要求(qq聊或帮助设计),在此表示抱歉。就楼上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不一定正确,供参考吧。
在线英语翻译中文
--1、两个评价系统不一样,个人感觉oligo评价引物好点,primer出来的引物,我一般按效率排序,再结合退火温度和引物长度,选择引物到oligo测试。这是初步的选择,其实引物到了oligo里,退火温度也不一样。
--2、3端的二聚体应该避免,这个要看你的退火温度决定,一个50°的退火温度肯定和65°对二聚体的影响不一样了,一般来讲尽量控制在-4.5kcal/mol以下(个人观点,很多东西真得还是需要自己摸索)。
--3、个人感觉3端有A无A影响不大,3端有T的没有经验。有T是不是一定不行,个人感觉不见得。软件是评估,法则也不是没有例外,不是1+1=2那么确定。
--4、错配和二聚体谁轻谁重,个人觉得“到致命的程度”谁都重要,我也说不好。我设计的时候,尽量两个都不得罪。
--5、GC含量并非不重要,它直接影响引物各端稳定性,3端来两个G或C,稳定性就上去了,粘在模板上很牢。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谈一下我学这个引物设计的过程吧:
入门--前面我说过是我的大师兄把我领进门的,之后我就自己捣鼓。一开始严格按照引物设计的黄
audio technica
金法则来,primer搜出来的引物oligo评估,我就这样一条引物一条引物地反复评估,不厌其烦,到处查阅资料,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幸运的是捣鼓出来一两条符合标准的引物。
提高--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就继续做,当时我们实验室要定很多引物,我就有了练手的素材,这也很重要--什么东西不是练出来?!设计多了,问题也多了。有些引物按黄金法则来,行不通了,怎么办?
1、我就把引物3端或5端延长或缩短一个或几个碱基,再反复评估
2、有些引物还不行,我就把5端突变一个碱基,再反复评估
3、再不行,我就放宽条件。放宽到什么样可以,不好说,自己摸索。有的一对引物,其中一条错配很厉害,而另一条很可以,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可以。
thanks giving day有的人担心,这不一定跑的出来啊。对自己要有信心啊,原因有二:1.自己的引物谁有功夫帮你设计?所以啊,当时我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反反复复搜索评估的基础上,出来的应该是目前最好的;2、还有,我经常看国外文章的引物,有的评估起来表面上差的要命,人家照用,结果还不是出来了。我就分析这样的引物,得出经验,胆子也大了。当然失败肯定是有一两次的。当然,有人说我就设计那么一条引物,输不起。那只好说Sorry了!
总之,我的经验就是:立即上手,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厌其烦,不就是个软件嘛,还征服不了?!
高中辅导
PCR引物设计的11条黄金法则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
DNA序列的保守区是通过物种间相似序列的比较确定的。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比如DNAman)比对(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该基因的保守区。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最好接近72℃。
GC含量(composition)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
大。另外,上下游引物的Tm值(melting 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
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值5~10℃。若按公式Tm= 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为55~80℃,其Tm 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4.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5.引物3′端不能选择A,最好选择T。
引物3′端错配时,不同碱基引发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末位的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有引发链的合成,而当末位链为T时,错配的引发效率大大降低,G、C 错配的引发效率介于A、T之间,所以3′端最好选择T。
英语速成教材6. 碱基要随机分布。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误引发(Fal priming)。降低引物与模板相似性的一种方法是,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
误引发。
7. 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结构(Hairpin)使引物本身复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两引物之间也不应具有互补性,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止引物二聚体(Dimer 与Cross dimer)的形成。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应尽量使其△G值不要过高(应小于4.5kcal/mol)。否则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PCR 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8. 引物5′端和中间△G值应该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
△G值是指DNA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它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G值越大,则双链越稳定。应当选用5′端和中间△G值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的引物。引物3′端的△G 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聚合反应。(不同位置的△G值可以用Oligo 6软件进行分析)
9.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而3′端不可修饰。
引物的5′端决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序列;引入启动子序列等。
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0:2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40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引物   设计   温度   评估   序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