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体温管理,看看指南怎么说

更新时间:2023-06-10 01:13:22 阅读: 评论:0

⽬标体温管理,看看指南怎么说
⽬标体温是为实现某种治疗⽬的,期望机体达到的最佳体温值。⽬标体温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management,TTM)最常⽤的⽅法是亚低温疗法,通过降低脑组织代谢和耗氧量,减轻⾎脑屏障损伤,减少氧⾃由基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产⽣及释放,是脑保护的重要⽅法之⼀,其应⽤范围涉及⼼脏骤停、脑卒中、重型颅脑损伤、新⽣⼉缺⾎⾎氧性脑病、肝性脑病等。
⼼脏骤停后⽬标体温管理
2015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脏学会给出关于⼼脏骤停后体温管理的建议如下:
1、对于院外⼼脏骤停的患者,如果初始⼼律为可除颤⼼律,在⾃主循环恢复后仍然昏迷时,推荐使⽤⽬标性体温管理(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2、对于院外⼼脏骤停的患者,如果初始⼼律为⾮可除颤⼼律,在⾃主循环恢复后仍然昏迷时,建议使⽤⽬标体温管理治疗(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3、对于院内⼼脏骤停的患者,不论何种初始⼼律类型,在⾃主循环恢复后仍然昏迷时,建议使⽤⽬标体温管理治疗(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4、采⽤⽬标性体温管理时,推荐维持稳定的⽬标值为32-36℃(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某些特定的⼈群是从较低(32-34℃)还是从较⾼(36℃)的⽬标体温中获益还不清楚,有待进⼀步的研究阐明。
5、对于院外⼼脏骤停的患者,反对院前常规采⽤在恢复⾃主循环后⽴即快速、⼤量静脉内输注冰液体的降温⽅式(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院前⼼肺复苏中其他降温措施还没有被充分地研究过,需要进⼀步的研究。
6、采⽤⽬标性体温管理时,建议持续的时间⾄少为24h(弱推荐,极低质量证据)。
脑卒中患者的体温管理
导套欧洲卒中组织在2015年专门针对缺⾎性脑卒中的体温管理问题发布了⼀份指南,推荐意见如下。
1、对于发⽣⾼热的缺⾎性脑卒中患者,⽬前尚不能给出任何⽤以改善功能预后和/或存活率的退热治疗推荐。(低质量证据,弱推荐)
new frontier2、对于正常体温的急性缺⾎性卒中患者,不建议常规给予预防性退热治疗,作为改善功能预后和/或存活率的⼿段。(中等质量证据,弱推荐)
3、对于缺⾎性脑卒中患者,不建议使⽤诱导低温治疗,作为改善功能预后和/或存活率的⼿段。(极低质量证据,弱推荐)
2013年AHA/ASA急性缺⾎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推荐如下。
1、应当对体温过⾼(⼤于38℃)的原因进⾏鉴别和处理,对于⾼热的卒中患者,应当给予其退热药物以降低患者体温。(I级推荐,C级证据)
2、缺⾎性卒中患者诱导低体温治疗的效⽤尚不明确,建议进⾏进⼀步试验。(IIb级推荐,B级证据)
2014年中国急性缺⾎性卒中诊治指南,推荐如下。
1、对体温升⾼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素治疗。
2、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2015年,中国重症脑⾎管病管理共识推荐低温治疗的⽬标温度为33~36℃,维持24~72⼩时。⽬前低温(33℃)治疗动脉瘤性蛛⽹膜下腔出⾎患者并未显⽰出获益,⽽对于⼤⾯积脑梗死(≥MCA供⾎区2/3区域)、幕上出⾎量⼤(>
marumaru动脉瘤性蛛⽹膜下腔出⾎患者并未显⽰出获益,⽽对于⼤⾯积脑梗死(≥MCA供⾎区2/3区域)、幕上出⾎量⼤(>
25mL)的患者,可考虑低温治疗,意见如下:优择
1、发热是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脑⾎管病患者的体温监测。(II级推荐,C级证据)
会计培训班2、体温升⾼时应全⾯寻找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可以考虑降温治疗,缺⾎性脑卒中患者体温超过38℃,可采⽤降温药物与物理降温结合的⽅式降低体温。(III级推荐,C级证据)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体温管理
法国重症医学会以及法国⿇醉重症医学会的专家对⽂献进⾏了系统分析,发布了国家层⾯的指南。(强推荐
会计学校GRADE1+,GRADE1-;弱推荐 GRADE2+,GRADE2-)
1、成⼈重型颅脑损伤建议考虑实施⽬标体温为35-37℃的TTM,以控制颅内压(GRADE2+)。
2、⼉童重型TBI推荐实施维持正常体温的TTM(专家意见)
3、成⼈重型TBI建议考虑维持⽬标体温为35-37℃,以提⾼具有良好神经功能患者的⽣存率(GRADE2+)。
4、⼉童重型TBI不推荐实施32-34℃的⽬标体温管理以改善预后或者控制颅内压(GRADE1)。
体温管理注意事项
wirerope2015年加拿⼤急诊医师协会联合加拿⼤危重病医学会、神经重症学会、危重病研究协作组联合更新了指南,部分意见如下:
1、应⽤TTM的患者⽬标体温应达到32~34℃(有条件推荐,⾼质量证据)tuita
摄氏度英文2、TTM的降温和复温期间应该连续监测中⼼体温(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
3、推荐⾷管、彝咽部、膀胱、⽓管导管套澳或肺动脉都适合于监测中⼼体温(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5、建议在达到⽬标体温24h之后进⾏复温(有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6、建议⼼脏骤停后⾄少72h内需预防体温升⾼(核⼼体温>37.5℃)(有条件推荐,低质量证据)
(安徽省⽴医院吴玲⽟编)参考⽂献
[1] Michael W. Donnino, MD,Lars W. Andern, MD, Katherine M. Berg, MD,act.Temperature Management After Cardiac Arrest An Advisory Statement by the Advanced Life Support Task For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pulmonary, Critical Care,Perioperative and Resuscitation[J].Circulation. 2015;132:171–183.
[2] George Ntaios , Tomasz Dziedzic , Patrik Michel,act.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ESO)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mperat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2015;6(4):125-132.DOI: 10.1111/ijs.12579.讪笑的意思
[3] 张斌,李瑞杰,姜⽣茂,江利冰,蒋守银,张茂.ICU⽬标体温管理:法国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8):858-859.
[4] 吴冠虹,郑翠红,李华萍.脑卒中发热患者⽬标体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9):94-97.
[5] 赵泽华,聂时南,刘云,刘⼒⾏,韩⼩琴.急诊创伤后患者低体温管理流程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12):98-102.
[6] 医脉通,⼼脏骤停后应⽤⽬标性体温管理的加拿⼤联合指南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1:1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39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体温   管理   患者   推荐   治疗   建议   降温   重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