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理论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为“大学自主招生启蒙”进行了辩护, 称现代性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及有力的批判。
知识旨趣与社会实践
哈贝马斯在知识论上的主张是:任何一个认识都起源于旨趣(knowledge interest)unique是什么意思。他提出人类旨趣的三种类型[1]:
1. “经验─长颈鹿英语怎么读分析的科学研究”包含技术的认知旨趣
2. “历史-解释学的科学研究”包含实践的认知旨趣
3. 具有批判倾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的研究,包含解放的认知旨趣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lechery
主条目: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沟通行动理论
1.Truth真实性 2.comprehensibility理解性 3.Truthfulness真诚 4.rightness公正(正当bezinga)
学术与社会参与
1999年德国决定出兵科索沃,哈贝马斯发表长篇文章,从政治伦理角度支持nit约施卡·菲舍尔和这个违背绿党政纲的出兵决定。 2003寻梦环游记票房年4~5月间,哈贝马斯两次发表声明,反对伊拉克战争并支持加速欧洲一体化。
哈贝马斯于2001年4月访华,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做了题为《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等一系列的演讲,在中国学术界反响巨大。
参考文献
1. ^ Habermas, Jürgen. agc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Trans. Jeremy Shapiro. Boston:Beacon Press, 1971. 傲慢与偏见电视剧
外部链接
∙ 清华法学论坛-哈贝马斯专栏
∙ 哲学在线-哈贝马斯专题
∙ 哈贝马斯访华
mylf什么意思∙ Habermas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