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必要条件与原型理论

更新时间:2023-06-09 10:48:49 阅读: 评论:0

充分必要条件与原型理论
章宜华 黄建华
    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语词释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释义方式,即由亚里士多德理论发展起来的“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质疑和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最常见的理论有维特根斯坦的同族相似性(Family Remblance: Wittgenstein,1953)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型(prototype)理论。他们认为“充分必要条件”已无法解释现代语言的复杂的语义和文化成分,而根据现代认知科学发展起来的“原型理论”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描写和分解语义。那么充分必要条件到底有什么缺陷?原型理论又有哪些释义功能?它能否取代充分必要条件用作词典释义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充分必要条件
谷歌英文网站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描述一定语言符号所指概念范畴所必需的集合特征。在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理论中,这些集合特征是对客观世界中某一类实体的抽象概括,具体讲就是指解释一个
语词所指概念所必须具有的条件。如果条件甲成立,概念乙就成立;反之,概念乙就不成立。如+beak (有嘴),+feathers (有羽毛),+wings (有翅膀);+ability of flying (会飞)是bird (鸟)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的集合就能“充分”地描述语词“鸟”的所指概念。在传统的词典释义中,概念结构是建立在这种“充分必要条件”上的。语义特征理论和语义网络理论也认为语词可以用充分必要条件来释义。
    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局限性
    “充分必要条件”作为一种释义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质疑和批评,他们认为该理论无法很好地反映语词的概念特征。比如英语词boat(船)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描述为:a) a manmade object (人造物体),b) be able to travel or transport things on water (能在水上航行或运输)。概念似乎表述得清楚,但当船破了一个洞时便不能在水上航行了,可是它仍不失为一条船。再如“会飞”是“鸟”的必要条件,但“鸵鸟”是鸟则不会飞,“蜻蜓”会飞而不是鸟;一只狗长五条腿仍然是狗,断一条腿的人仍然属于人类;等等。充分必要条件之所以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是因为:
    1.要证明一个意义成分是某一概念范畴的必要条件,就必须要调查这一自然范畴所有成
员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是否包含这一成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从部分成员中去寻求具有普遍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就会出现这类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证明某一范畴中所有成员都包含有这一语义特征,那它就不能算作充分必要条件。建立在充分必要条件上的鸟的释义(见上文),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不周全的,比如鸭嘴兽也有“硬嘴”,而无翼鸟没有翅膀,企鹅、鸵鸟和鸸鹋不会飞。因此,鸟的外延是无法用一些充分必要条件来概括的。  2.有些抽象的词是没有充分必要的语义成分的。如lie(谎言)的充分必要条件就受到一些语言学家的质疑(见L.Coleman和P.Kay (1981)):
    lie:
    ①说话者提出的命题P是假的;
    ②说话者认为这个命题P是假的;
    ③在说出P时,说话者意欲使听话者上当。
    科尔曼和凯伊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lie并不都具有这三种特征,一段话语是否是lie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并没有必须的集合特征。一些礼节性的语言,如“好漂亮的裙子呀!”或“看
到你真高兴!”等是“不完全谎言”(partial lies);对一个绝症病人的安慰或隐瞒病情真相是“善意的谎言”(charitable lies),等等。这里并无让人“上当”的“恶意”。    3.有些语词的所指概念符合某一概念范畴的特征集,但其所指物并不属于这一概念范畴。这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就连充分必要条件的支持者们极力推崇的典型例子bachelor(单身汉)也露出这样的“把柄”,其充分必要条件的集合特征“未婚成年男人”无法解释以下的现象:出家人、同性恋者和现在流行的未婚同居者,这些人都具有“单身”特征,但人们都不叫他们“bachelor”。moon festival
    从以上分析来看,用“充分必要条件”释义至少有两大缺陷:
    1) 要求的均质性太大,同一类成员似乎都成了等值词,而概念范畴中的内部概念结构分级是仅凭语言学家的直觉感受、从语言学角度建立的,其可靠性是可想而知的。
在线辞典
    2) 对综合语义特征认识不足,只注意去寻求一个概念范畴所有成员共享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忽视了反映语词重要意义特征的其他特性。这些特性往往因为一个概念范畴的某个成员没有而遭排斥,被视为非必要条件,导致释义不完整或不准确。
    三、原型理论
determines    维特根斯坦早在其《哲学的考察》(L.Wittgenstein,1953)一文中就对充分必要条件提出了质疑,认为多数词都难于用概念范畴的集合特征来释义,一个词的若干所指对象在一种语言中的正常应用和理解,并不需要有共同的元素。如英语的game就很难用充分必要条件分解其语义特征,因为card games(纸牌游戏)、board games (棋类游戏)、ball games (球类运动)、children games (儿童游戏)、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之间就很难找到共同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的games都是供娱乐之用的,也不能全用输赢的概念来解释他们,而是同族相似性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原型理论最早的提法。在20世纪70年代罗什(E.Rosch)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categories)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从而奠定了原型理论的基础。
    “原型是一个特定的对象,是根据一个语言群体意识中最典型的个体所形成的心理映象,作为鉴别同类事物的尺子和标准。”(R. Debove,1990)原型理论的实质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类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的其他个体。如韦尔兹毕卡(A. Wierzbicka,1996)在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对game的意见后,提出了以下的原型释义:
    game:
button是什么意思    1) 人类的一些活动;
    2) 持续一段时间;
    3) “为了娱乐”(因为他们有意追求良好的感觉);
    4) 当人们进行这些活动时,其他人会认为;
    5) 他们希望发生点什么事情;
mitu
    6) 如果他们不进行这些活动,他们不希望这些事情发生;
    7) 他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inbox
    8) 他们知道他们会做些什么;
英文招聘广告    9) 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做些什么。
    特征1)说明game是一种人类活动,且有许多种类;2)说明该活动要持续一段时间;3)说明活动是为了娱乐;4)说明活动的一些特性;5)说明活动有一定的目的;6)说明在活动范给予给与
围之外该目的就没有任何意义;7)说明活动的过程是无法预见的;8)和9)说明活动是要有一些规则,参与者都熟悉这些规则。韦尔兹毕卡认为这个释义基本能够满足各种games的要求。    四、原型的构成
    原型理论以认知科学为依据把客观外界物质和事件分类表述。原型特征的结构说法很多,但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可包含以下两种:a)认知模型(perceptual models),即通过一类事物和事件的非连贯性(discontinuity)感知、抽象出的性能特征;b)命题模型(propositional models),即不是直观的,但可能通过现象分析、推理或抽象得出的意义特征。有些语词的所指既包括认知模型,又有命题模型,如squirrel(松鼠)的原型特征可为:  ——有一蓬松的大尾巴;
    ——两只尖尖的耳朵;
    ——有毛皮;
    ——棕色;
    ——会储存食品;
    ——身轻且行动敏捷;
gpb    ——怕人且见人就跑;
    ——人们觉得它有些讨人喜欢。
    前四项为认知模型,后四项为命题模型。一个原型用什么样的表述形式好,是用认知模型,还是用命题模型?这要视有关语词的语义成分的复杂程度和具体情况而定。
    五、原型与中心位(centrality)
    原型是每一类物质和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个体,因此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它是表述语义的最佳方法。每一原型特征表达式的所指包括原型成员(prototypic)和非原型成员(nonprototypic)两种,或叫做中心成员(core)和外围成员(peripheral)。典型的个体就可充当一类物体或事件的原型,在释义中非原型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可用“原型+或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来表述,通过适当的抽象归纳,用元语言表述出来就可成为语词的释义。比如我们已掌握了“鸟”的原型(见一),我们就可利用这个原型对所有的其他鸟进行释义:
    ostrich (鸵鸟):very large flightless bird from African Plain,with a long neck and fastrunning.
    这里,我们把bird当作ostrich的原型。bird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bility of flying(会飞)”,这一特征在匹配过程中被新赋值“flightless”自动取代,而ostrich的非原型特征也被自动加上。上文的释义就是经以下的原型匹配抽象而来的:    ostrich (鸵鸟)1) bird
      2)ability of flying
      3) +very large
      4) +lives in African Plain
      5) +has a long neck
      6) +runs fast
    六、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确存在着一些缺陷,原型理论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那么原型理论是否可以取代充分必要条件进行词典释义呢?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充分必要条件长期作为普遍使用的词典释义手段,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对有些词的释义不太完善或不太确切,但情况并不像批评者们说的那么糟,有些批评意见也值得商榷。如上文提到的boat的释义(见二)不一定非要改为原型结构分解释义不可,只要我们对某些必要语义特征作一适当调整,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比如把“b) be able to travel or transport things on water (能在水上航行和运输)”改为“be made for travelling and transportation on water (可在水上航行和运输)(见Wierzbicka,1996),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把boat的“能力”变成了一种“计划功能”,这就使得该项释义达到一个适当的准确度。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10:4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391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型   特征   概念   理论   语义   语词   所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