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第十辑)
2017年6月㊀第175 197页
沿海崛起:早期大越的贸易㊁国家与文化约翰㊃K 惠特摩(JohnK Whitmore)∗
宋朝外贸大潮极大地影响了大越,助推红河流域上游乡村与下游乡村12世纪的经济整合,13世纪以陈朝立国为标志的政治整合以及14世纪的文化整合㊂沿海的财富㊁权力和儒家的经术进入并深刻影响内陆的首都昇龙(今河内),给整个大越带来巨变㊂
我们考量宋代中国与亚洲诸国贸易的程度和影响时,在检视经济层面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政治㊁文化层面㊂自宋徂元入明,中国东南沿海与地中海之间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对东南亚世界影响甚大㊂吴哥(Angkor)㊁蒲甘(Pagan)的经典政权,以及爪哇东部的满者伯夷(Majapahit)和占婆中部的毗阇耶(Vijaya)王国皆深被其泽㊂大越在这一贸易中扮演何种角色,又
怎样影响越南人?笔者以为,其影响深远,不仅涉及经济层面,而且还涉及政治㊁文化层面㊂module1
越南通史著作普遍都不重视越南人的贸易和国际贸易,并将 越南
蓝色用英语怎么说
∗作者系密歇根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译者周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㊁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㊂审校者孙来臣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富乐屯)历史系教授㊂
原文刊于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Vol 37,No 1(Feb ,2006);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南方华裔研究中心主任李塔娜研究员㊁大阪大学文学研究部桃木至朗教授的诸多教益,谨致谢忱㊂etiquette
当作一整体㊂传统的观点认为,北方(译者注:指中国)长达千年的控制
造就了大越的儒家化和以中国为价值取向的传统㊂但笔者更愿意依循桃木至
朗(MomokiShiro)教授的研究,更多地从其自身的历史与多样的地域讨论
此问题㊂①10 14世纪,大越(及其首都昇龙)同西邻吴哥㊁蒲甘经历相似的进程,尽管它更早也更强感受到华人贸易的影响㊂宋朝贸易不仅掀起越
南国家政治的巨大变动,而且开启越南社会文化的重要变迁㊂
笔者尝试经由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贸易讨论,为越南史研究提供
一不同的视角,它虑及大陆东南亚其他地区㊂2004年新加坡举行的一场激
动人心的研讨会已重估占婆史,本文则延至大越史㊂②目前越南近代早期史已有很好的研究,我们需
要关注比它更早的特别是10 14世纪的历史㊂在通常强调的北/南问题上,也需要加上东/西的解释;更具体地说,即一流域上游/下游的互动㊂这一解释早就运用到湄南河(ChaoPhraya)㊁伊洛瓦底江(Irrawaddy)流域的研究中㊂③当下正可用诸红河流域研究㊂这一视角亦为越南史提供一不同的解释,将帮助我们理解李朝和陈朝的发展动力,窥明华人在其南部诸邻国社会文化中的角色性质㊂
numlock聚焦迄今为止仍被忽视的商业,能让我们有机会从海洋和沿海接近越南
人,体察他们东部沿海的文化,评估其对越南整个社会的影响,并为这些世
纪越南人与华人的互动展现一稍微不同的视角㊂本文将首先从勾画10 11elispot
世纪大越如何组合㊁各地如何结合的面貌开始㊂然后考量12 13世纪大越
立国之际的经济变动与贸易㊂接着讨论13世纪的经济变动与贸易对大越政
healthlife治和文化的影响㊂具体来说,即陈朝的沿海掌控实立足于商业发展㊂这一发
scanf
展先行于其西邻蒲甘㊁阿瑜陀耶(Ayudhya),后者稍后也迈入相似的轨道㊂
manh
只不过大越并未将首都迁至沿海地区,而是沿海地区掌控旧都㊂
伴随沿海的文化兴起,财富与权力导致其与大越红河中游核心的内陆疏
离㊂14世纪,当沿海文化吸收甚至取代内陆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儒㊁释
相争之际,大越中游乡村与下游乡村㊁海岸与内陆的整合仍在继续㊂不过,671㊀海洋史研究(第十辑)
①②③MomokiShiro, DaiVietandtheSouthChinaSeaTradefromtheTenthtotheFifteenthCentury, Crossroads,12,1(1998):1-34.
2004年8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办 占婆史新研究 研讨会(SymposiumonNewScholarshiponChampa)㊂
tomorrow night
最新的范例可参见MichaelAung⁃Thwin,TheMistsofRamanna:TheLegendthatWasLowerBurma,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5㊂
濒海之地及其士人文化同相互征战的政权间流行的 忠诚 观还是一道划出各种疏离的鸿沟㊂这些 忠诚 观或是亲越㊁亲占,或是亲华㊂这从13世纪末蒙古南侵时期降元的陈朝皇子陈益稷(Tr`ânÍc
hT),到14世纪占婆大侵时期交好占人的盟友,再到15世纪初明据时期支持明朝的莫氏,都能见到㊂自越南地方主义(regionalism)和文化的新路径入手,能让我们重新理解一个独立越南的肇端㊂
modify是什么意思一 大越立国
随着大唐帝国的分崩离析与10 11世纪地方势力的崭露头角,一个不断成长㊁后被称为 大越 的政权逐渐形成㊂笔者采取曼荼罗(mandala)式的研究进路,即探求诸多相互争竞的地方势力是如何开始尊奉其中一支为天下共主,并成为其日益壮大的政治网络的一部分的㊂而对东南亚经典政权的研究则总是试图解答这样的问题:中央政权如何能由其境内各样地域所组成㊂因此,有关的研究都应在处理首都及其政权之前,先要理解这些地域㊂大唐帝国在统治越南的近3个世纪里,一直压制地方的热望,不许地方势力冒头与争权㊂可到10世纪这一强大的北方控制一消失,地方势力就破土而出㊂从这些地方势力中,我们可以窥见大越立国之初的权力模式㊂
具体而言,这一权力模式是在10世纪中叶 十二使君 (TwelveWarlords)时期奠定的㊂依据桃木至朗㊁陈国旺()和K W 泰勒(K W Taylor)的研究,我们所见如下㊂①广而言之,唐朝对今越南北部的组织奉行地方主义,地方政治势力在地方主义的架构内运作㊂红河自今云南绵绵群山中奔涌而出,其上游便是峰(Phong)州㊂人们很早就在该地沿河的低台地和自然堤
上务农㊁定居㊂这里混居的泰人和越南人在860年前后与南诏因盐而起的争战中分道扬镳㊂红河的下游,上红河三角洲所在是交(Giao)州,丘陵高低散立,河堤纵横多变㊂大多数越南人皆安居于斯㊂一
7
71沿海崛起:早期大越的贸易㊁国家与文化㊀①SakuraiYumio, Land,Water,Rice,andMeninEarlyVietnam:AgrarianAdaptationandSocio⁃PoliticalOrganization, ed KeithW Taylorandtr T A Stanley(unpublishedms ),ch 2;
本文英文注释第二次出版时只标注作者名㊁篇名或篇名前段和页码㊁章节㊂KeithW Taylor, The TwelveLords inTenthCenturyVietnam, 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henceforthJSEAS),14,1(1983):46-62;KeithW Taylor,TheBirthofVietna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3),pp 274-275;Vic,tr anded ,(henceforthVSL)(Hanoi:V n,1960),pp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