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价值理论(Marginalvaluetheorem)——吃货与打怪

更新时间:2023-06-07 00:31:04 阅读: 评论:0

边际价值理论(Marginalvaluetheorem)——吃货与打怪
边际价值理论(marginal value theorem)是动物⾏为研究中最适理论(optimal model)的⼀种应⽤,这个理论最早由美国进化⽣态学家Eric Charnov在1976年提出。该理论描述的是:有这样⼀种环境,环境中的⾷物资源离散分布,形成离散的⾷物斑块,动物在斑块中取⾷消耗⾷物资源并在不同的斑块中移动;此时动物⾯对的是斑块中的⾷物随着取⾷时间增加 ⽽逐渐消耗(diminishing returns),因此他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离开到下⼀个斑块取⾷。
The predator should leave the patch it is prently in when the marginal capture rate in the patch drops to the average capture rate for the habitat.
--By Eric Charnov--
这个模型的假设是:
雨滴美化社区1. 个体在选择离开前往下⼀个斑块时主要以最⼤化能量收益为主要⽬的;
ditch2. 随着个体在⼀个斑块中停留时间越长,能量收益也越低;
3. 斑块的资源随机分布。
简单理解,这个过程就是打怪练级抢经验。为了获得⾜够的经验值,你必须到不同的练级点去打怪。随着你在某⼀个点打怪的时间越来越长,怪也越来越少,因此获得的经验也逐渐减少。这时候你必须选择去下⼀个练级点打怪。那么影响你是否离开这个练级点的因素就有两个:
1. 下⼀个练级点的距离,如果下⼀个点很远,或者下⼀个副本明年开,那移动过去和等待的成本过⾼,所以不会离开(转移成本过⾼);
2. 如果这个练级点的怪还很多,经验也多,你也会停留更长时间来练级(斑块资源丰富)。
图⽚来⾃:Gary Ritchison Lecture
看图说话,曲线是随着在某⼀个练级点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经验收益逐渐减少;相切的蓝线,是说在移动到下⼀个练级点距离很短时,那么停留在这个练级点的时间也会变短,所以在快速的练级后,会移动到下⼀个点;相切的橘黄⾊的线,就是另外⼀种情况了,如果移动到下⼀个练级点距离很长,显然你应该在这个点停留更长时间继续练级。
colleagues
附上原⽂的图
Eric Charnov 1976 *Optimal Foraging, the Marginal Value Theorem*
那这个理论可以⽤来做什么呢?design
圣诞节的资料既然是价值理论,那就可以来做价值分析。不但可以把你从代练升级为⾼端玩家,还可以⽤于研究动物⾏为,⽐如分析松⿏在⼀个地⽅玩命采集松⼦还是会选择每天在不同地点都花⼀定时间采集松⼦;野猪每天觅⾷的策略是否实现了收益最⼤化。1658什么意思
backpackers争议:
雅虎在线翻译1. 我们对这个理论的分析都建⽴在我们假设动物了解斑块资源与移动成本的基础上,但如果动物实际不了解环境呢,或者说你带着开荒团去打
怪,这些情况收益难以判断,都⽆法使⽤边际价值理论分析。
头衔的拼音2. 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动物移动不仅为了觅⾷,还要考虑寻找配偶,躲避捕⾷者的风险,⽽该理论没有将这种因素考虑进去。
动物⾏为的复杂性确实难以⽤某个单⼀模型来分析,但是还是那句话Some are uful,我们在研究动物⾏为时,通过模型理性分析,综合全⾯考虑,洞穿机制,迭代更新。⽣物多样性要靠⼈类保护,科学地保护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全⾯理解不同物种在不同环节上的作⽤与影响,保护才是有效地,可持续地。
>vtime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0:3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36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练级   理论   斑块   动物   时间   考虑   资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