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表征结构及其理解

更新时间:2023-06-03 18:49:02 阅读: 评论:0

元表征结构及其理解
作者:冉永平    来源:本站原创    八阵图杜甫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5    文章录入:xhzhang
【字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要:本文主要在Eun-Ju Noh2000)研究的基础上,以显性和隐性引语为例,探讨元表征结构的的主要特征及其语用理解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元表征及其主要表现,然后重点分析元表征这一元语用现象的推解和语用充实等问题。
关键词:引语;元表征;理解;语用充实
Metareprentational Structure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RAN Yong-ping
(R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major findings made by Eun-Ju Noh (2000), the prent paper offers a study of the major features of metareprentation, with reference to overt or covert reported speeches, and its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and enrichment. So,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what matareprentation is, it concentrates the focus on its inference mainly within the relevance-theoretical framework.
Key Words: reported speech; metareprentation; understandingpragmatic enrichment
1.引言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元表征(metareprentation)问题曾引起哲学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比如Astington, Harris & Olson (1988)Byrne & Whiten (1988)Wellman1990),Gopnik1993),Leslie1994),Carruthers & Boucher1998)等,心智论(theory-of-mind)是其中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90年代它又曾引起部分学者的广泛关注,比如Verschueren19951999)等。最近Eun-Ju Noh2000)推出了自己的新作《元表征》,围绕元表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概述了QuineGarverDavidson等学者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的引语观,包括传统语法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语义学解释等,这些都属于引语的传统研究。此外,她列举了CappelenLepore的展示论(demonstrative theory)、Saka的消歧显现论(disambiguated ostension theory),以及ClarkGerrigdiel generator提出的引语即展现的观点。它们都是元表征研究的近期代表。
Jakobson指出,元语言功能是语言的六大基本功能之一,语言交际离不开信息(M)和语码(C)这两个基本要素,在交际中它们都可能被使用被指向。指向可以出现在信息和语码之内,也可以通过信息和语码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四种元语言用法:(1)信息指向信息(M/M),比如各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2)语码指向语码(C/C),这实际上表示语码本身的一种循环所指关系,比如一个名称指向它所指的某人或某物;(3)信息指向语码(M/C),比如“‘pup’表示小狗你的唯一“‘pup’是一个单音节词;(4)语码和信息之间重叠(C/M),比如人称代词、时、体、语态等指示符号及其所指代的信息,它们的变化离不开语境和信息内容的变化(Verschueren 1995)。
在语言交际中,即使某些语言形式或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自动性,但语言使用者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这就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种反身意识reflexive awareness)。对表现语言使用者反身意识的语言结构(即元语言结构)的系统研究,就是元语用学metapragmatics)(Verschueren 1995),其实日常语言哲学派(如AustinSearle)很早就已经注意到元语言现象了,比如在显性施为句“I promi to help you”“I challenge you to a match”中,说话人“I”就是在用语言做事情,这样的是施为句涉及说话人的反身意识,属于语言的元语言用法。
2尹民秀.什么是元表征
 表征(reprentation)是一种信息再现或复制,比如相片、复印、漫画、翻译、地图等,可见表征源和表征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表征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显著特征,比如录音、绘画、照相等可以将某些感觉信息表征出来,然而概念信息、逻辑信息或数学信息则可以通过一个话语、一篇论文或数学公式等将它们表现出来。除此之外,人们还具有将某些表征内容重新再现出来的能力,比如把他人讲的话语、从电视上听到的新闻或从书本中获取的语用学观点等通过语言重新表征出来,这就是人们所具备的元表征能力。为此,元表征可以定义为,根据两者在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相似性,利用一种显性形式或隐性形式将另外一种形式或内容再现出来。
在语言元表征的研究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a)引述(mention)或纯引文(pure quotation),它表征一种抽象的语言类属,即是对抽象语言结构或命题内容的一种原表征,如例(1);(b)引语(reported speech),它是对他人所讲的某一话语或思想的表征,如例(2)。
 (1) a. “Cat” is monosyllabic.
    b. “Cat” has three letters.
    c. “Cat” is a noun.
 (2) a. He said, “It’s Sunday”.
    b. He said that it was Sunday.
    c. He nodded with a smile. It was Sunday.
 例(1)是Jakobson提出的四种元语言用法之三:信息指向语码(M/C),‘cat’一词用于表示它的词语类属,是对抽象语言结构‘cat’一词的表征,而不是它的标准词典意义,具体而言(1a)表示‘cat’的口语特征或类属,(1b)表示它的书写特征或类属,(1c)表示一种语法类属。例(2)是元语言用法之一:信息指向信息(M/M),(2a)是一个间接引语,保留了原话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2b)则保留了原文的语义特征而放弃了基本形式的间接引语;(2c)则是一种自由间接引语(free indirect speech),它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却又不同。可见,例(2)这三种引语不同于类似例(1)的引述或纯引文。
 根据定义,引语就是引用某一话语,以达到对它进行陈述的目的。不过,并不是所有重复的话语都是引语。例如:
 (3) Peter: I was with Mary last night. … I was with Mary last night.
    Mary: Peter was with me last night.
此例中如果Peter被问及昨天的行踪,斜体部分不是用于引用他前面的讲话内容,而是再次作出相同的断言,同样Mary的话语也不是在引用Peter的讲话内容,而是再次作出相同的断言。所以,引语必须是对前面或以前提及的某一话语的一种表征,对某一话语的表征可能存在一定的其他目的而不仅仅是引述。因此,引语的识别需要一定的推理。
Eun-Ju Noh我的t恤衫2000)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引语的不同模式,并可以帮助认识它们存在的多功能性。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纯引文、混合引文等都是一种元表征用法,各种引语之间在其原文来源、原文和引语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使用的目的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不是所有的引语都有语言标记。
3.显性元表征与隐性元表征
Grice1989)曾经根据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元表征的能力去讨论话语理解中的推理。根据Grice的理论框架,在话语理解时听话人一般会认为,说话人希望自己的话语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例如:
 4Peter: Where are you going?
  Mary: We need coffee.
该例中Mary的回答显然违背了量准则。假设Peter认为Mary遵守了合作原则与准则,那么Peter就会努力寻求一种满足该条件的理解,比如Peter可能认为Mary打算出去买些咖啡,并认为她有传递这一信息的意图。因此,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和准则可以视为心智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都可以用于说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然而,Grice的交际推理观与元表征心智论之间缺乏默契,因为心智能力一般被认为是先天决定的、无意识的,而且具有模块性。然而,Grice所主张的理解主要是一个有意识的推理过程,而且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来源至今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外,在描写力和解释力方面,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还存在不完备性,因此需要一种更合适的、有关人类认知一般假设的交际原则加以替换。其次,Grice的交际推理观是否可以说明人们心智能力的发展和缺损,还不得而知。人们的心智能力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心智能力还未得到完全发展的儿童和患孤独症的成年人在交际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推理,然而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Grice提出的交际推理,目前还是一个未解开的谜。SperberWilson1986/1995)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根据他们的观点,交际中存在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涉及不同程度的元表征能力,交际意图就是听话人应该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的意图,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意图。他们认为,即使听话人缺乏对这一层次较高的意图进行元表征的能力,只要听话人能够识别交际中的信息意图,同样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交际。推理能力属于人们的一种心智能力,交际能力的发展与心智能力密切联系。
 再如上例(4),假设Mary知道丈夫Peter已经买了咖啡,但她不知道‘Peter知道她已经知道此事,那么Mary就是在说谎。如果Peter知道此事,而且认为或期待Mary总会说一些自认为真实的东西,那么Peter此时就难以推断Mary希望传递的意义。但如果Peter没有以上这样的期待,他可能采用一个较为复杂的元表征形式“Mary intends me to believe that she believes P ( = we need coffee)”,从而获取该话语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与交际有关的元表征能力。
 在言语交际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元表征。例如:
5a. Jane believes that I nt the letter.
      b. Jane said that I had nt the letter.
      c. It is fal that I nt the letter.
例(5)是对原表征内容“I nt the letter”进行元表征的三种形式。此例中涉及概念内容的三种表征都被元表征出来了:(5a)元表征的是一个信念,(5b)元表征的是一个话语,(5c)元表征的是一个命题。这说明元表征可以出现在话语的交际内容之中。此外,也可以对各种形式进行元表征。例如:
 6a. Jane said “She nt the letter.”
      b. Jane said “She ems like to think like it’s like a bit like squishy.”
例(6)是直接引语,说话人向听话人提供了一定的原文,这种引语的出现可能仅仅是为了告之听话人Jane的讲话内容,或者表达一种态度,比如(3b)可能仅仅表示Jane喜欢使用“like”。以上例(5)和(6)是一种显性元表征,这类元表征通常借用“say”“believe”等动词。然而,言语交际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另一种隐性元表征。例如:
 7Jane: What did Mary say?
      Peter: She ems like to think like it’s like a bit like squishy.
例(7)中没有词语明确表示,Peter的话语是元表征,但是听话人则有理由将它理解为是对Mary话语的元表征。这就是一种隐性元表征,即非标记性元表征。
4.元表征的理解
在交际语境条件下元表征不仅仅是某一形式或内容的复制,它的出现往往隐含了说话人的语用动机,所以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也需要进行语用充实和认知还原,否则难以真正把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目前对话语理解的解说方面,关联理论已经多次被证明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比如retMarmaridou 2000Matui 2000)。根据SperberWilson1986/1995)的观点,语言理解是一个涉及推理的认知过程,理解从识别句子的编码意义开始,并在语境的作用下以各种方式加以充实,才能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义。关联的交际原则与认知原则为此提示了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听话人应该先理解作为语码的句子意义,然后以最少的努力在明说的层面上对这个句子意义加以充实,在暗含的层面上对它加以补足,最后使理解符合所期待的关联为止,也就是说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理解过程应该是以最少的努力去推算出认知效果:(a)按照处理的先后顺序审视理解时的假设(包括消除歧义、确定指称、语境假设、隐含等);(b)一旦达到期待的关联程度,理解过程就停止。这种受制于关联期待的明说内容与隐含之间的相互调节是关联理论语用学的主要特征。这就是关联理论的理解策略(Wilson 2000)。按照这一思想,在话语理解时听话人就应该遵守认知付出的最简原则。
关联理论的基本主张为探讨元表征的理解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Eun-Ju Noh2000)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因为关联理论能够解决语义歧义和元表征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说明如何实现交际者所期待的理解,也就是说能够帮助听话人获取所期待的语境信息、明示内容和认知效果等。因此,该理论可以对交际中的元表征和表征之间的相似形提供有力的解释。
据此,我们也可以将该理论用于探索元表征的理解,因为它能够说明元表征话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识别话语中出现的元表征对理解说话人所期待的交际信息和交际意图至关重要,在理解任何形式的话语时,听话人都应该努力寻找多层次的、表现说话人思想的元表征结构,才能对话语进行正确理解。
前面已经提到元表征可以通过语言手段直接表示出来,如例(8a),或者让听话人进行推理,如例(8b)。
8Mary: So what did Jane say about the party?
快乐英文    Peter: a. She said that it was fantastic.
          b. It was fantastic.
(8a)定语借助‘she said’明确地引述了Jane的话语,这是一种显性元表征用法。相反,(8b)却是一种隐性表征,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种可能是Peter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另一种可能是Peter在转述Jane的话语。在正常情况下,听话人会将(8b)视为对Jane所讲话语的再现或表征。这就是一种涉及推理的元表征。在进行类似推理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该话语的关联性。在例(8b)中,最可及的理解就是把它当成一种元表征,是对Mary提问的直接回答,这样便可以取得说话人所期待的关联性。因此,根据关联理论的理解策略,听话人应该产生这样的理解。这一情况说明了元表征也存在不确定性问题,它的理解涉及推理或语用充实。对于隐性原表征,往往需要进行语用推理,所有的语用推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appdata此外,元表征结构可以表现说话人对所表征的思想或话语所持的某种态度。例如:
 9A: He is very kind.
  B: (happily) He IS very kind, indeed.
10A: Do sit [si:t] down.
      B: (critically) DO sit [si:t] down.
例(9)中,B重复了A的话语,并重读了‘IS’,目的是为了表示一种认同或相同观点,此时他所表征的就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但例(10)则不同,BA话语表征的目的是对发音[si:t](而不是[sit])的一种评论,暗示对方的发音不正确。在话语理解中,听话人遵循的是关联理论的理解策略,比如在例(9)中,既然A已经说了“He is very kind”,那么相同话语B表示的命题内容本身就没有什么关联性可言,因此对话语B最可能的理解就是把它当成一种元表征,表示对A的话语的一种态度。如果A说话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以及语境假设都表明A是在赞扬对方,那么B自然也是一种认同,话语B也就取得了语境效果。
此外,对元表征话语的理解也需要进行语用充实(pragmatic enrichment)。比如要判断一个元表征话语的真实内容,或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该内容才算是真实的呢?我们再分析上面的例(8):
8Mary: So what did Jane say about the party?
    Peter: a. She said that it was fantastic.
          b. It was fantastic.
例(8a)是一个显性元表征,它表达的命题内容就是(11a)。根据关联理论,只有当且仅当其中的小句‘it was fantastic’是对Jane所讲话语的真实再现,该元表征才能被理解为真实的。同样,隐性元表征(8b)也一样,只有当且仅当它是对Jane所讲话语的真实再现,听话人才能将它理解为一种真实表征。不过,显性元表征和隐性元表征是不同的,其中隐性元表征就需要对它的命题内容进行语用充实,比如将(8b)充实为(11a)或(11b),而且它们传递了(11c)这样较高层次的明示意义。
11a. Jane said that it was fantastic.
b. It was fantastic, Jane said.
      c. I say /believe that Jane said that it was fantastic.
再如:
12A: Oh, she’s a pretty girl.
      B: Well, I saw the “pretty girl” on the campus last week.
此例中B使用了元语言结构“pretty girl”,但问题不在于是否B认为那位女孩是否漂亮,而在于该话语是否足以真实地再现了A的讲话。因此,话语B的真实条件应该是“I saw the one you call a pretty girl”,而不是“I saw the pretty girl yesterday”
5.结束语
 总之,本文主要以言语交际中的直接或间接引语为例,探讨了元表征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语用理解问题。除了引语以外,元语言否定也是一种典型的元表征现象,Hornpromo1985)、Van de Sandt1994)等对此进行过研究。Eun-Ju Noh也曾回顾了元语言否定的历时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元语言否定进行了解释。当然否定中元表征的类型、使用元语言否定的基础和元语言否定的真值条件内容等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此外,回声问句(echo questions)也具有元表征特性,往往需要对它们进行语境条件下的语用充实才能正确理解。回声问句可分为标准回声问句和非标准回声问句,前者通常是对对方所讲话语的重复,即对前一话语的重复,例如下例中的B1B2A: I’m leaving on Tuesday. B1: You’re leaving on Tuesday? B2: You’re leaving when? 这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回声问句。类似问句的重要作用就是确证前一话语(即对方所讲的话语)的形式或内容。Blakemore1994)曾借助关联理论对回声问句进行过解释,她的研究为我们从新的角度去审视言语交际中的各种问句提供了重要启示和范例。还值得一提的是,言语交际中的if条件句,也可以从元表征的角度加以研究,Eun-Ju Noh就从元表征的角度对已知先行信息(或已知条件句)进行了重新分析,并重新审视了类似“If you’re thirsty, there’s beer in the fridge”之类的言语行为条件句及其元表征解释,条件句之间的差异往往不是句法和语义上的不同,而是语用差异。
 要实现成功的交际,说话人必须具备恰当的元交际能力(Watzlawick et al 1967)。元表征现象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病理学、行为与进化心理学等认知科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它们同语言学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但无论从什么学科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交际中元表征现象的所有研究最终将会形成一个趋同的认识构架。
当然对元表征进行解释的首要任务是区分各种元表征现象和元表征语言标记,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存在不完全相同的语言手段或标记,比如英语中的动词(如said, believed)、副词(如allegedly, reportedly)、形容词(如alleged, reported)、名词(如claim, report)等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都可以起着元表征标记语的作用,还有疑问句和回声问句等其他元表征标记结构。这些现象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Astington, J. W., P.L. Harris & D.R. Olson. 1988. Developing Theories of Mind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yrne R. W. & A. Whiten. 1988. 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 [C].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arruthers P. & J. Boucher. 1998. Language and Thought: Interdisciplinary Themes [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un-Ju Noh. 2000. Metareprentation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Gopnik, A. 1993. “How we know our minds: The illusion of first-person knowledge of intentionality” [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6: 1-14.
Grice, H.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rn, L. 1985. “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pragmatic ambiguity” [J]. Language 61: 121-174.
Leslie, Alan. 1994. “Pretending and believing: Issues in the theory of ToMM” [J]. Cognition 50: 211-238.
Marmaridou, Sophia S.A. 2000. 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atsui, Tomoko. 2000. Bridging and Relevance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Van der Sandt, R. 1994. “Denial and negation” [A],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Nijmegen.
Verschueren, Jef. 1995. “Metapragmatics” [A]. In Verschueren et al. 1995: 367-371.
Verschueren, Jef, et al. 1995. Handbook of Pragmatics Manual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Verschueren, Jef.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Edward Arnold.
Watzlawick, P. et al. 1967. Pragmatic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M]. W.W. Norton & Company.
Wellman, Henry M. 1990.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m]. Cambridge: MIT Press.
Wilson, D. 2000关联与交际”[J],《现代外语》,第2期。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8:4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32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征   理解   话语   交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