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行进与现代性的危机

更新时间:2023-05-28 14:58:43 阅读: 评论:0

现代化的行进与现代性的危机
沙鼠
t龚翅鹏X
摘要:当代发展中国家不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而发达国家却在思想上陷入现代性危机的争论中。亨廷顿的所谓/现代化带来动荡,现代性带来稳定0是否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公理值得反思,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一个似乎很自然的疑问: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就是要发展以达到这种可能存在危机的现代性吗?基于此,从现代化的逻辑起步来分析,试图廓清现代化、现代性的概念,然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道路困境、发达国家的思想困境,最后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想法。
关键词:现代化现代性危机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1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43(2010)04-0077-04
重庆it培训一、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概念
/现代0(modern)最初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罢了,由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以及政治革命的体系化,似乎形成了一套经典的说辞。这种形式或是实质在某些方面或是说在很多方面确实是比过去更/好0了,那么大家学习也是必然的。于是就/化0起来了,所谓/现代化0(mo dernization)是也,现代化逐渐完成,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形成了,就是所谓/现代性0 (modernity)了。起初是西方的工业化比较晚的国家在借鉴学习,
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学习。
那么学界是怎么认识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概念呢?杨豫先生认为,/现代化是指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政治上从传统专制向现代民主转变,,而现代性是指某个社会或社区适应现代社会特性要求的能力。0[1](P20)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所得到的一般观点,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社会根本的转型。
施雪华认为,/现代性是以现代社会中商品市场经济及其契约型、民主政治体制及其参与性(大众性)、理性文化价值观念及其自由平等为基本特性的。0[2](P6)显然,他的分析带有很多政治学的色彩,看到了现代社会政治上的一般特征。
张凤阳则从被搅浑了的现代性谱系中,从文化逻辑视域抽离出现代性的三个方面:/世俗趣味0、/工具理性0、/个性表现0,并分别形成了以/自由主义0、/理性主义0、/浪漫主义0为之提供合法性论证的学术思潮。[3](PP2-3)
于是在这些学者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发展道路的实践自觉,笔者认为现代化就是通过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路径,使传统特性的社会逐渐衍化,最终要达成一个现代社会;现代性就是达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的理性,即:生产的专业性、制度的规范性、理念的世俗性、经济的市场性、政治的民主性、信息机械化工业社会。
二、现代化的大刀阔斧以及/瞻前顾后0
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竭尽全力走在现代化
retina displayX作者龚翅鹏,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邮编3
77 ::21009
的道路上了。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在一批批所谓/仁人义士0的大刀阔斧地变革中,经历了文化与社会的变迁。由于西方现代性的诱惑,几百年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直向以近现代以来西欧及北美地区的国家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国家发展的道路,因此这种变化常与西方化的内涵很相近,但现代化与西方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来说,现代化包括了认知的逐步科学化,政治的逐步民主化,经济的逐步市场化,思想文化领域的逐步自由化等。这些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是逐步出现的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般特征,而西方化是说按照西方的一整套历史经验模式和价值目标在进行现代化而没有根据自己民族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发展道路。为了理清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现在发达国家内源性的现代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外源性现代化。
11历史上西方内生的三种现代化模式
(1)英美型。是原生的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由于自己民族的原生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发展导致了现代化,他们的现代化基本上是/无意识的现代化0,即是历史发展到了这一步,他们只需要按历史的规律走下去就万事顺利了。
(2)德日型。由政府主导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在西方内部的后发国家中进行的。德国现代化前是分散的、非民族国家的,而日本是分散的封建幕府)藩省制度,他们在近现代都感受到了落后的痛苦,由上层人士的民族自觉精神达成了奋力直追的一致,最后终于基本上是赶上了内生现代化的末班车。
(3)苏联型。这又是一种与前面两种现代化途径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苏联的现代化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且还是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农村中集体农庄化,城市中国有企业化,形成了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初期成效显著,对于落后国家迅速建成现代化的基本设施具有启示作用,于是苏联的模式曾经也是广泛地流行起来。当然,很多学习的国家最终并没有形成苏联的现代化模式。苏联最终解体了,但我们并不是说这种现代化的路径错了,只是苏联模式错了。
21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几种模式
(1)威权型。分南美的权威主义和伊斯兰世界的权威主义。南美曾经是西葡的殖民地,政治上带上了西葡的专制色彩,随着西葡在/第三波0中/民主化0了,南美也面临更多的压力,政治的部分开放以后人们现代化的期望过高,可是政府满足不了这些期望,南美普遍形成/普力夺0社会。不过南美在/普力夺0社会后,已经大规模/左0转,以后的现代化何去何从还很难意料。伊斯兰世界是现代化最难的地方,
因为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世俗化在伊斯兰这种宗教的压力下必须要低头,而且经济上有石油的撑腰,他们的自觉现代化进程并不快,但是至少他们还是意识到了现代科技,世俗政权仍是建立起来了。
(2)社会主义型。以中国为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找一条独特的由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里的东西涉及面太多了,要展开来阐述将又是一篇文章,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die young(3)凯末尔式的学习西方型。主要是全盘学习西方的整套模式,由本国的政治技术精英们或西方的专家提供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具体实施步骤,这个应该叫做西化的现代化道路,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国家都不适合。
31/瞻前0:传统型基础要全部抛掉吗?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完全埋头苦干而不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他们在执行现代化的步骤时,就会/瞻前0起来,这个/前0是指/以前0,他们会想:传统型基础要全部抛掉吗?因为本国家的学者文人们深入思考以及看到的实际,他们不会感到/心悦诚服0、不会感到/十分受用0,他们在/路遥知马力0后发现要达成西方的现代性,完全取消传统型是不够动力供给的,他们发现只有从本民族的独特哲学文化中抽取养料来形成的现代性才是可行的,而且也是能长久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
很多国家特别强调本民族的文化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优越性。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1/顾后0:现代性就一定是好的吗?
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就发现了部分的/不对劲0,就是上面说的不是/心悦诚服0、不感到十分受用。特别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内生性的原因,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有识之士会去思考他们现代
/0
78
化要达成的现代性就一定是好的吗?下文我们会讲到西方的文人学者自己已经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了,随着这些批判思潮的译介过来以及本来就存在的怀疑还有后现代主义的流行,这种/顾后0就有理由起来了,这个/后0是指/以后0。因为现代性确实是存在所谓的/技术专制0、/工具理性0,而现代性又使人们形成了/个性解放0的要求和实际,越来越/活0的人与越来越/死0的工具矛盾起来。
三、现代性的/思想动荡0及
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无望
现代性在西方基本上达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建构,政治发展趋于所谓的/现代平稳状态0。但是必须特别注意的是那些现代化理论的经典共识近来受到多方面实证资料、历史后续发展及理论的挑战。而且西方的现代性一经形成抑或是说还没有完全形成,西方的学者就已经讨论起现代性的危机了。
列奥#施特劳斯指出:/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让)雅克#卢梭的思想中,,他使自己沉溺于现代性中,,他丢弃了他那些现代的先行者们仍然保留了的古典思想中的重要因素。0[4](P257)
尼采首先对现代性提出了疑问,/由此就预言了现代性的第二次危机)))我们时代的危机0,这是因为西方现代性起源于/奴隶0反对/主人0亦即/低贱反对高贵0的运动。因此现代性要刻意取消/高贵0与/低贱0的区别,而用所谓的/进步0与否来作为好坏的标准。施持劳斯的看法与尼采一脉相承,认为西方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观念,重大后果就是人类开始用/进步还是反动0的区别取代了/好与坏0的区别,这种/历史观念0因此无情地冲刷着人心原有的深度、厚度和浓度,导致人类生活日益平面化、稀释化和空洞化。这就是施特劳斯所谓的/西方文明的危机0和/现代性的危机0。
海德格尔指出现代性的本质是主体性形而上学,是对/存在0的遗忘,现代性的根源就是技术,技术成
就和强化了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对这种/技术专制0(techno cracy)制造的日益深沉的生机沦丧(devitaliz atio n)与/人性毁灭0,我们必须要进行独特的/思0和/诗0以克服或征服。[5]
现代性的危机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滥觞,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不确定性,零乱性或片段性,非原则化,非中心化、非权威化、非合法性、无我性、无深度性、卑琐性、不可表现性、反讽、种类混杂、体裁的变异模仿、行动参与、构成主义、内在性。[6]而后现代主义又是没有希望的,虽然它在某些方面的思考对于现代性的危机的反思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说过,现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问题,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短暂并缺乏历史感的现象。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的艾恺对后现代主义曾经做过全面批判。
而我们希望达成一种/充分减少危机的现代性0的形成。而这种/充分减少危机的现代性0到底还是不是/现代性0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这只是个名字的问题。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充满诗意的本真0状态的社会,这个社会拒绝了技术的专制,是藉着人的本性的/真0的状态去协调发展的社会,它祛除了虚伪的/美丽和谐0。
nurs四、启示和总结
11重视传统型以及优秀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达到自己的/本真0的高度协调要依靠自己扎实的文化基础。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非断裂0的发展战略思考路径:基于自己的传统哲
学的思维模式进行政治变革,当然也不能借传统的说辞否定一些所有社会都适用的基本的政治变革理念的合理性。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要面临三个基本的矛盾:稳定与动荡、开放与保守、现代与传统。本文的观点是:/充满诗意的本真0状态的社会的达成必须植根于民族国家的传统政治哲学。因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本真0的社会是民主协调、温和谦恭、个性解放、心性健康、良好精神的一种自然,而一个真正屹立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的民族国家,它的传统政治哲学应该倾向于这种协调的规律,由内而外的矛盾成就不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因此它可以构成/充满诗意的本真0社会的特色,这是其一。其二,一个民族国家传统的政治哲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主客观加诸的过程,已经慢慢深入这个国家的人民心中,尤其是政治参与人群中,因为他们受到
详细内容参见艾恺发表在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6年第3期的文章5后现代主义批判6。
79
2008
假期英文
的教育相对多些。所以,只有以传统政治哲学为根基的发展道路,才能深入,才能有人支持,所谓的深度的/合法性支持0。避免更多的动荡,虽然动荡不可消除。
stings
21具体针对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政治改革之路十分艰辛,付出了许多代价,最重要的是改革慢慢磨掉了传统的政治哲学信仰,八十年代初期的苏醒后的生机勃勃、充满张力的社会气息不再了,中国人的传统政治哲学观难道要在改革中消磨,我们的/充满诗意的本真0社会不要传统根基了吗?不是的,中国的传统政治哲学十分有利于我们改造,以形成这种社会的根基,原因十分明显, /天人合一0、/意境0、/和合0、/诗意0的思想与这种社会要求的十分吻合。一个/充满诗意的本真0社会应该/天人合一0,一个温和善良的社会必须/和合0,上面这些再加上整个社会培养一种符合人性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诗意0的/意境0美,这个社会就的确是超越了现代性的美好境地。
31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现代性的危机,韦伯期待魅力型先知的出现;马尔库塞则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为生命而战0,/为爱欲而战0的玩世不恭者、垮掉的一代、嬉皮士等身上,认为他们是解放的形象;而福柯诉求于现代文明夹缝中尚存的癫狂因素。本文则比较认同海德格尔的部分观点,同时认为:/纯粹0的人,/沉思0的思考应该在西方重构起来,不是不知所之的思想路径,/发疯0和/精神分裂0解决不了问题。发达国家/狂乱的思想表白0中仍有希望的,关键是/纯粹0的人的重构,从/工具理性0中克服,从/世俗趣味0中解脱,把/个性解放0置换成到/充满诗意的本真0社会中来。海德格尔觉悟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得救。0/存在0天命的/遣送0自然会在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终结中回归到/存在0本身。然而,如果要适时地把世界从现代性/座架0中拯救出来,就必须积极地克服主体性形而上学和超越技术活动。在此,人类为了召唤、唤醒、响应、迎候这沉睡(/缺席0)已久的/存在0重临(降),就必须学会/思
dvd rw0想与作/诗0。在/思0与/诗0中,人类终将解除现代性符咒,走出现代世界沼泽地,沐浴到新时代的阳光。而且,退一步讲,西方现实政治体制并不是完美无缺,仍要变革适应时代、思想发展需要。因为一切都在变。
参考文献
[1][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M].杨豫、陈祖洲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6.
[3]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美]列奥#施特劳斯著.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
京:三联书店,2003.
[5]李智.海德格尔对/现代性0的批判[J].厦门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0(3).
[6]张旭东.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J].读书,1999(12).
(责任编辑:段昆仑
祖国在我心中 演讲稿
) 80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4:5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25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现代化   现代性   社会   政治   发展   国家   道路   形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