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研究概况
郝建伟;张祥斌;薛春宜;曹永长bus的复数形式>fairyland
【摘 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主要的致病特点是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及死亡,PEDV的感染也可引起怀孕母猪腹泻、厌食,从而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功能。自2010年以来,PEDV 变异毒株的流行已对全球的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已有的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流行态势。近年来,针对 PEDV变异毒株流行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新的技术及手段已经应用到本病的控制中。论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特点,重点讨论不同检测方法和疫苗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于变异毒株防控中的现状及前景。%The main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are acute diarrhea,vomi-ting,dehydration and death in suckling piglets,and virus infection can also cau,diarrhea,anorexia in pregnant sows,thus affect the normal sow breeding rule.Since 2010,the prevalence of mutant strain has rious effects on global pig industry,however,the exist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can't cope with the new trend.In recent years,more rearches focud on the study of the new prevalent strains 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any 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control of the dia.Bad on this basis,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focud on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 and the rearch progress of vaccine formulation,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tant strain.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16(037)012
【总页数】6页(P100-104,105)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检测;疫苗
【作 者】郝建伟;张祥斌;薛春宜;曹永长
【作者单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新兴 527400;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
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新兴 527400;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新兴 527400;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across【中图分类】S852.659.6
腹泻对于养猪业的影响体现在持续性消耗猪体能和降低猪的经济性能。过去对于腹泻病的基本观点是细菌性腹泻难以根除,潜在降低饲料的回报率,病毒性腹泻虽能造成仔猪及成年猪死亡,但其流行传播途径有限,控制效果也较为显著。但2010年末中国暴发的大规模猪腹泻疫情让人们对腹泻病特别是病毒性腹泻有了新的认识[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作为此次疫情的主要病原,最早暴发于1971年英国架子猪及育肥猪群,我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得到PEDV后,虽然陆续有多地报道PED的流行,但总体上可防可控。自2010年末,中国等亚洲国家暴发变异PEDV流行导致仔猪群发生大规模死亡,其后该病毒甚至传播至从未有流行记录的北美,并对当地生猪养殖造成
kill bill重大影响[1]。而针对PEDV新的流行变化目前尚未深入研究。
电影院英语怎么读PEDV具有特殊的致病机理,即病毒感染猪后仅在小肠内复制,导致细胞变性、肠绒毛脱落,致使体内水分外排,猪的电解质紊乱,最终死亡。致病机制本身并不复杂,但需要理解的是,母猪与仔猪的肠道是迥异的两个系统。更为复杂的是,仔猪发病常与母猪有关,而母猪免疫常用来保护仔猪,两个系统的交叉联系促使我们进一步分析母猪与仔猪肠道的差异,以便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三方面提供更多参考,同时也为检测方法及疫苗应用找准对象[2]。近年来,新的技术不断应用到PEDV检测及新型疫苗的研究中,有效的疫苗加上合适的检测方法是PED防控的关键。因此,本文从PED流行变化、病毒流行传播、疫苗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三方面做一综述,希望能为PED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 ICTV)的分类指导,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电镜下观察完整的PEDV颗粒呈球形,具有囊膜,直径约为90 nm~130 nm,其冠状突出长约18 nm~23 nm,病毒对醚类及三氯甲烷等脂溶剂敏感,蔗糖浮力密度为1.18 g/mL。适应细胞的PEDV毒株在50℃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在60℃条件下经30
min会失去感染性。病毒在4℃稳定保存的pH条件较广,范围为5.0~9.0,但在37℃条件下若需保持病毒稳定则要求pH在6.5~7.5,此外PEDV不具血凝活性。PEDV可通过口服接种仔猪后收集发病初期小肠组织来进行病毒繁殖及传代[3]。CV777是第1株适应Vero细胞并成功传代繁殖的PEDV,培养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胰酶,其感染细胞特征病变为细胞合胞体及多核体[4]。由于PEDV适应细胞较为困难,因此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的毒株仍然较少。
starwood hotels1971年在英国育肥猪群中流行的腹泻,疫情呈周期性冬季发病,慢性消耗性病损等特征,并且常侵害种猪场。本病与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相似,但又很少会影响哺乳仔猪,这也是其区别于TGE病毒及其他肠道病原的最大特点。由于该病广为传播,因此也将其命名为流行性病毒腹泻(Epidemic viral diarrhea,EVD)。1976年EVD的流行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不仅感染育肥猪,同时也可感染其他日龄的猪只,由于其具新的致病特点因此称之为EVD 2型。后经试验证实EVD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腹泻病毒病,该试验也分离到这种冠状病毒并命名为CV777[4],此后以PED代替EVD来描述这种冠状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腹泻。
1980年-1990年,PED主要在比利时、英国、德国、荷兰及瑞士等欧洲国家流行,其后亚洲成为PED流行的高发区,并且传播速度更快,程度更严重。1993年-1994年,日本暴发PED导致14 000头猪死亡,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30%~100%,而成年猪发病轻微,仅出现短暂的食欲下降及泌乳量降低。1992年-1993年韩国暴发的病毒性腹泻病例中56.3%是由PEDV引起,明显高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coronavirus,TGEV)的危害,1996年冬季,39 509头仔猪死于PEDV导致的腹泻[5]。大量临床数据显示亚洲PED的发病常集中在仔猪群(<10日龄)。
我国在1980年即有PED流行的相关报道,其后CV777灭活疫苗的研制及现地应用使得疫情得以控制,因此该病对我国养殖业的影响并不明显。自2010年末,变异PEDV在国内迅速传播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与之类似的病毒传播至北美等国家,对当地养猪业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于从未有PEDV流行历史的美国来说,变异毒株蔓延至多个州后,不仅造成仔猪群大规模死亡,同时在流行的过程中不断变异产生新的毒株,不同毒株发病特点均有不同[5]。本实验室利用近年来流行毒株数据对变异毒株进化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是PEDV变异的方式,但基因突变是PEDV变异进化的主要手段。
生活大爆炸第五季多少集PEDV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母猪-仔猪粪口传播,但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该病存在饲料源性及干粉传播两种间接方式,这表明PEDV传播的距离范围可随传播方式的多样性而有所扩大。但母猪作为传染源通过粪口传播仍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模式,需以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PED的临床症状与TGE相似,PED处于流行高峰时期,1周龄以内仔猪感染后常死于腹泻导致的脱水。流行高峰后,仔猪则呈现厌食、精神沉郁、呕吐及水样腹泻等症状,但血便较为少见。断奶猪或架子猪则呈现顽固性、重复发生的水样腹泻,可造成生长迟滞,但死亡不常见。PEDV造成的病理损伤集中在小肠,剖检可见小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及肠绒毛脱落[6]。
3.1 PEDV病原检测
26字母常见病毒性腹泻病原有PEDV、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等,不同病原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常难以区分,因此利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PEDV进行鉴别诊断十分必要。病毒分离目前是诊断病毒病的金标准[7],但是对PEDV而言病毒分离常难以操作;电镜直接观察及免疫电镜也用于PEDV的诊断,但操作复杂难以应用;其后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IF)、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ptember的缩写IH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被用于PEDV的检测,然而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费时耗力难以普及或敏感性及特异性难以达到相应要求的缺点[8]。
新的技术方法为PEDV的检测带来新的选择,Kim O等[8]比较RT-PCR、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应用于本病检测,发现尽管RT-PCR方法对PEDV的检出率会更高,但是只有用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到抗原,或利用原位杂交检测病毒核酸才是有效的PEDV检测方法。其后,基于不同基因建立的RT-PCR方法成功应用于PEDV的检测,已有商业化的一步法RT-PCR诊断试剂盒应用于PEDV诊断。此外,基于RT-PCR方法,结合病毒载量标准曲线,也可用来判断PEDV的流行。多重RT-PCR则可用于PEDV的鉴别检测[9]。另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是RT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研究显示这种方法比RT-PCR及ELISA具更高敏感性,同时该方法结合新技术后可达到快速、简便、可视的效果[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更为特异及灵敏,Kim等建立了检测PEDV和TG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而依据ORF3特点设计引物区分强弱毒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则更易于鉴别疫苗毒和野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易受毒株差异影响,因此需选用保守基因片段或
根据流行毒株特点及时更新检测引物序列。本实验室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变异毒株基因序列,发现之前方法所用引物及探针并不能与当前流行形势匹配,因此重新设计了符合变异毒株特点的探针及引物,建立了可检测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也有研究团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包括PEDV在内的多种病原检测方法[11]。目前,由于定量检测方法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随着检测仪器在养殖一线的普及,本方法在PEDV抗原及鉴别检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