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毛浩然 高丽珍 福建师范大学 徐赳赳 中国社会科学院
希拉里 达芙
摘 要:本研究历时梳理了vanDijk 40多年的话语研究成果,首次从话语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度,系统阐述了van Dijk话语理论中的宏观结构理论、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与语境、话语与权力、话语与社会、话语与知识多学科框架等领域,剖析了van Dijk话语观的主要创新点及其前沿进展,讨论了van Dijk话语理论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完善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三个可能方向,即:完善语境观、增强受众意识和关注弱势群体话语反操控。本研究可为话语研究者提供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系统参考和前沿引领。
主题词:van Dijk;话语分析;理论体系;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15)05-0031-10
D01:10.ki.issn.1672-9382.2015.05.006
1 引言
train怎么读van Dijk是国际话语研究领域的领物,创办了《诗学》(Poetics)、《篇章》(Text)(现更名为Text & Talk)、《话语研究》(Discour Studies)、《话语与交际》(Discour & Communication)和《话语与社会》(Discour & Society)5家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现仍担任《话语研究》《话语与交际》和《话语与社会》等SSCI 期刊主编。40多年来,van Dijk一直致力于话语研究,笔耕不辍,共出版了约40部专著和编著,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van Dijk的话语研究始于其在1972年的《篇章语法的若干个问题》(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rgant)—书中对篇章语法的研究。1976年在其发表的《叙事宏观结构——认知和逻辑基础》(Narrative Macrostructures:Cognitive and Logical Foundations)—文中,vanDijk提出“宏观结构”概念,它强调层级结构和语义衔接的连贯性。随后近20年,van Dijk(1993b:36)扩大研究范围,认为“话语是个人与社会之间、认知与交流之间、社会信念及群体成员表达和再生产方式之间的界面”,强调话语与潜在的认知表征及其过程存在多层次联系,即通过话语可以实现交流情境中的社会性互动。进入21世纪,van Dijk(2008a:3)
进一步指出,“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自主的言语表达的客体,更是情境中的一种互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在社会、文化、历史或政治情境中的交流方式”,话语是社会成员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中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通过阐述话语与社会、认知、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van Dijk(2014:12)赋予话语新的含义,把话语看作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社会认知的表达和再生产”,进一步将社会认知视角引入到他的话语和知识研究中,强调从社会认知视角对话语展开跨学科研究。简言之,van Dijk对话语的理解实现了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静态研究到语言作为工具的动态研究,经历了从语言内部结构研究转向语言外部因素研究的发展过程。
英文字幕下载van Dijk的话语理论在4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渐成体系,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也从未间断,主要集中在对van Dijk的专著及其话语理论的述评,如钱敏汝(1988),徐赳赳(2005),王晓军(2009),毛浩然、徐赳赳(2009),陈春艳(2010),汪徽、张辉(2014)等。这些研究各具特点,颇有建设性,但未从话语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度全面阐释van Dijk的话语观。同时,vanDijk的相关研究依然在不断推进,尤其是引入社会认知视角,通过对话语和语境、话语和权力以及话语和知识进行深入审视,使其话语理论体系日臻完善。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van Dijk 40多年的话语研究进行系统的历时梳理,首次从
话语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度,系统阐述van Dijk话语理论的多学科框架,总结其话语理论研究视角和方法,以期为该话语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可能的方向。
2van 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多学科框架
复出口
2.1 宏观结构理论
20世纪70年代,van Dijk(1976;1977b)提出的“宏观结构”概念是其话语理论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宏观结构并不仅仅只是句子之间的线性结构关系,而是比话语更高层次的总体结构(van Dijk 1977b: 50-54)。进入80年代,vanDijk(1980)分别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重点探讨了宏观结构,不过他侧重宏观结构的语义特征,强调没有语义宏观结构就无法解释话语整体意义的各种特征,也无法理解句子微观层次的局部衔接。话语的整体结构与局部结构是相对的,而作为整体语义信息的宏观结构则与话语、认知和互动的微观结构相对应。基于宏观结构的这种相对性,同一类信息在不同的话语类型或互动序列中可能充当宏观结构或微观结构的功能,这有利于判断言语或行为是连贯的整体还是独立的单位。此外,van Dijk(1980:14)提出宏观结构的两个功能:其一,组织复杂的(微观)信息,其中最典型的语义组织是整体连贯;其二,缩减复杂信息。宏观结构的组织和缩减功能可以有效管理储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下载存的复杂信息,也可有效加工或处理认知、交际或互动中的微观信息。
van Dijk & Kintsch(1983:194)进一步指出:“语义宏观结构可以用来解释话语整体连贯性的各个方面,也可解释类似话题或主题等概念。”van Dijk(2004)在其自传中认为,其早期的宏观结构可分为意义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的整体结构,并强调“宏观结构不仅使连续的句子之间存在局部或微观的关系,而且在整体和全局上也决定着篇章的整体连贯和组织”。因此,篇章语法的重点是为篇章的(语法)结构提供清晰的描述,且这种描述能够解释句子之间的(语义)连贯关系。决定这种连贯关系的不仅仅是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更重要的是指称关系,即篇章中的句子与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与徐赳赳(2005:359)的观点不谋而合,即“宏观结构的特点是从层次的角度看篇章”。因此宏观结构突破了微观结构从句子到篇章建构意义的限制,揭示了语义在篇章构建中的重要作用。include
van Dijk(1983:193-194)提出的宏观结构理论主要有四个特点:(1)宏观结构在话语中往往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如:标题、主题句或总结句);(2)宏观结构在话语意义上一般以代词、连词、形容词或词序等作为标志,这些标志预设前文中潜在的宏观信息单元和要素;(3)话语的局部连贯性不能单凭信息单元(proposition)的局部联系来解释;(4)对在从前
话语的理解是从各个层次(如:从词语、词组、句子的意义层次,或从宏观结构的整体层次)做出推断的过程。
尽管后续研究表明,仅从层次和线性的角度以及话语的语义结构去分析篇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van Dijk在40年前提出的话语宏观结构理论,在当时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正如钱敏汝(1988:130)所说,van Dijk“提出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之间以及各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相对性”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Louwer & Graesr(2006: 426-428)也认为,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基于理论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从篇章语言学视角把语言使用者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融入篇章中抽象的语义表征,极大地推动了话语研究的发展。
trust什么意思
2.2 话语与意识形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意识形态是van Dijk话语研究的焦点之一。van Dijk(1993b:40)认为,作为一种社会表征,意识形态是一个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目标和群体利益上的心理体现。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并非仅仅具有体现和表达人们信仰(信念)的功能,还具有劝说和改变他人想法的功能(van Dijk, 1998)。语境、话题、局部意义、语式、风格、修
辞、互动策略、操控等均和意识形态相关。van Dijk(1998)将意识形态的特点归纳为:(1)既有社会属性,也有认知属性;(2)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3)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4)既依赖于语境,又可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这种分类有利于人们从意识形态角度揭示话语所暗含的思想内涵、利益取向和立场观点。
van Dijk(2000)试图从认知、社会和话语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意识形态。从认知维度看,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心理层面,包括意识形态在本质上表现为意见和信仰、意识形态与观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社会共享表征的地位;从社会维度看,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方面,以及它在话语操纵再生产和反操纵方面扮演的角色;从话语维度看,意识形态不仅影响我们曰常的文本和言论表达,也影响我们对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理解。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van Dijk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了认知、社会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群体成员在话语生产和再生产中如何直接或间接地把话语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
2.3 话语与语境
语境一直是vanDijk话语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20世纪70年代,vanDijk(1977a:191)
在《篇章与语境:话语的语义和语用探索》(Textand Context: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书中强调,语境的特征之一是动态性,语境关乎的不仅是一个事件,而是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中的情境会因时而异。不过,该书的主要成就在于篇章语法分析方面,而缺乏对语境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20年后,vanDijk(1998a:211)进一步指出,语境反映的是某个社会环境中的所有结构性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与篇章话语的产生过程、结构、解释和功能有关,其维度可涉及以下情境参数:范围、整体互动和事件类型、功能、目的和意图、时间和地点、环境、小道具和有关物体、参与者角色、职业角色、社会角色、机构、社会成员、社会他人以及社会再现。显然,van Dijk的语境范围涉及广泛,既包括交际参与者及其内部结构(知识、态度、信仰、目的)等特征,也包括交际事件发生的一系列时间、地点、参与者的交际行为以及交际双方的语言互动和作用。然而在此阶段,van Dijk仍未形成关于语境的系统理论,其所提出的情境参数的逻辑层次略显松散,同一逻辑层次的不同参数之间在内涵和外延上有重叠之处。
一直以来,vanDijk都强调语境的动态性。与前期的语境观相比,van Dijk在21世纪的语境理论明确否认了语境的客观性,而强调个体主观性和认知因素在语境中的重要作用。此外,
van Dijk更为深入地探讨了语境,并形成了关于认知语境的系统理论。van Dijk(2006:163)指出,语境不是制约社会或文化的客观或决定性因素,而是说话参与者对相关社会环境的解读、建构和定义;van Dijk(2008a:240-242)进一步指出,语境并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交际互动中参与者动态建构的主观经验模型,必须要包含与交际双方相关的交际情境。这样的语境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境的心理模型,该心理模型是以人的认知表征为基础,并根据个体的社会经验来建构;二是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微观语境是指即时的、面对面的互动交际语境要素,而宏观语境包括交际参与者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这样的宏观和微观语境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交际参与者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
《话语与语境:社会认知视角》(Discour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是van Dijk(2008b)第一部系统探讨语境的专著。van Dijk认为,“对话语的解读就意味着在语境中解读文本和言论”(2008b:3),即“不是社会情境影响了话语(或被话语影响),而是交际参与者对交际语境相关特征的认定影响了篇章或话语”(2008b:x),这表明语境对话语解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样,van Dijk反对将语境视为客观的社会变体(性别、阶级和说话人的年龄等)的传统语境观,并把语境模型定义为“在参与社会情境、互动情境或交际情境时,参与者对该情境相关属性建构起来的一种特定心智模型或主观解读”(2008b:24)。他
提出语境模型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场景(tting)、参与者、交际及其他行为/事件。场景包括时空环境,参与者分为自我和他人,具体包括交际角色、社会角色、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权力、友谊)、社会共享知识和信念、交际意图和目的等方面。van Dijk强调自我是语境模式的中心范畴,自我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这个范畴来组织的,因此“自我中心”是语境模式的关键(van Dijk, 2008b:76-77)。他还强调语境模型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在话语参与者共享的或新増的知识以及交际目标和意图的关联,并且需要从认知方面加以阐释。
>scott c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