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更新时间:2023-05-24 01:06:46 阅读: 评论:0

哈尼族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jailhou rock王亚莲1,赵南先1,陈贻竹1*,秦臻2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
2 (云南大学中文系,昆明650091 )babysteps
摘要:哈尼族是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核心是梯田文化。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云南红河州哈尼族的村寨聚落与建筑风格、梯田农耕文化、村寨与梯田的均衡构建、―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土地利用格局、水循环的多级利用以及自然崇拜习俗等传统文化现象的探讨,认为哈尼族传统文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哈尼族所特有的土地利用格局及其生态学效应对自然保护区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充分利用哈尼族传统文化中对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的各种因素,为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服务。在哈尼族聚居地区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他们对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成功经验,使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更为完善;同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受哈尼族文化负面影响的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予以弥补。此外,面对哈尼地区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以及传统文化逐渐丢失的严重问题,作者建议应该开展更广泛的研究,并及早予以解决。
关键词:哈尼族,梯田文化,生物多样性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i ethnic culture and biodiversity conrvation WANG Y a-Lian1,ZHAO Nan-Xian1,CHEN Yi-Zhu1﹡,QIN Zhen2
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2 Chine Department, Y 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on four wheelsAbstract: Hani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typical mountain farming nationalities. She has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core is terraced-field culture. There is cl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ing of Hani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discussing some traditional cultural phenomena (for example, the villag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architectural styles, the terraced farming culture,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village and terraced field, the three-in-one utilizing-pattern of land, the multilevel utilization of water circulating and the natural worship ) of Hani nationality in Honghe, Y unnan, this article considered that Hani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conrv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maintaining of bio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Hani’s particular land-utilizing pattern and its ecology effect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ng of nature rerves.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active factor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rve the works for biodiversity conrvation. Hanis has much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managing and utilizin
g the traditional forestry resources, so we can u the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when constructing and managing nature rerves in Hani areas. And by building nature rerves, the biodiversity conrvation works in some regions which have suffered from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Hani culture will be remedied.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problems of the gradual disappear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declining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should be studied more extensively and ttled in time.
unescoKeywords: Hani nationality, terraced-field culture, biodiversity
1 引言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是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程中产生并逐渐创造、积累、传递和演变而来的。文化的功能不仅可以适应人和自然的关系,还可以协调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傅勤和林鹏,1993)。这是文化特有的一种属性。关于文化多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SW—105)
﹡通讯作者:Authorforcorrespondence.E-mail:****************
作者简介:王亚莲,女,硕士研究生。
样性,广义的定义是指民族及其知识的多样性,包括语言、传统知识、信仰、饮食、建筑、实物、习俗、人权、行为规范、服饰、音乐和舞蹈等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内容的多样性(龙春林和裴盛基,2003)。不同的人群(如部落或种族)在适应不同环境(尤其是生物环境)的过程中,为生存和繁衍而逐渐演化出(造就出)形式十分多样、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龙春林等,1998)。显然,文化是在人与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独特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是地球生物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因此生物多样性是十分珍贵的,但又是非常脆弱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塑造着环境,不仅决定着个人或群体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而且改变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Arizpe,1996)。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又制约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人类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客观存在的生物多样性给人类社会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可再生的物质材料(刘思慧等,2002),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信仰、语言、生活习俗、创造力等。近年来,人类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生物文化多样性(Biocultural Diversity)(Maffi,2001),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密切关系。
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证据。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崇拜自然神灵,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每个傣族村寨附近都有一座“圣山”,当地居民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以得到“神灵”的庇护(傅勤和林鹏,1993)。这种原始的自然宗教信仰看起来有迷信的
色彩,但是它的生态内涵却是深刻的。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村寨周围的许多原始森林得到了保护。同时,傣族也是我国唯一传统栽培薪炭林的民族,他们不砍伐自然森林以取得燃料,而是人工种植铁刀木(Cassia siamea)作为薪柴树种(禹平华,1985),这对生态环境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云南迪庆州绝大部分藏族传统上信仰藏传佛教,而藏传佛教教义中大力宣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许建初,2003),因此,当地藏民大多崇拜森林、草原、湖泊、雪山等自然景观,自然也就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如,云南楚雄彝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神树林”,不仅在当地村社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景观水平都有影响(刘爱忠等,2000a)。在印度,“神林”的分布更广泛。在许多神林保护比较完整的地方,人们一直按照传统的方式生产和生活,形成了特有的神林文化。神林文化在当地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森林以及以这些森林为栖息地的各种野生动物(Godbole,1996)。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减少,而文化多样性的流失,则加剧生物多样性的灾难(McNeely,1993)。在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文化多样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减少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一个主导因素。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态知识在当今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所认识和接受(McNeely,1995)。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发的负面效应却使得文化多样性正在减少,
许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传统文化(如哈尼族对神山神林的崇拜)也逐渐消失。所以,目前文化多样性甚至比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威胁更为严重(Dasmann, 1995)。李红杰(2003)指出,文化多样性得不到尊重甚至遭到破坏,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前奏曲。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并且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益的积极因素为当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所谓的“先进”文化正在以推行“文明”的方式向所谓的“落后”文化(如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渗透,这样的趋势无疑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将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哈尼族为例,对哈尼族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2 哈尼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p报名
2.1 哈尼族分布的大环境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跨中越、中老、中缅边境而居的山地民族。国内哈尼族主要分布于滇南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亦即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其中哈尼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哀牢山区(王清华,1998)。1998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中国云南,哈尼族有132.52万人,占全省少数
民族人口总数的9.99%。
国内哈尼族的分布区域约在北纬21º—26º、东经99º-104º之间;主要分布在云南,在全省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彝族、白族,排列居第三位,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云南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为31℃-33℃,最低为2℃-4℃,常年降雨量为900mm-1 300mm。降雨大部分集中在5-10月,其中6-8月降雨量最多,有较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雷兵,2002)。这个区域海拔大多在800-2 500m之间,最低海拔仅有76m(河口地区),最高海拔约3 000m,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哈尼族经过长期的迁居和定位,与其他民族的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主(立)体分布的格局:傣族、壮族等分布在河谷平坝;汉族、白族、回族等分布在城镇和交通沿线;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等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苗族、瑶族等则分布在高寒山区。而在同一地区内各民族又多以村寨为单位交错聚居,杂居共处的也不少,这给哈尼族与周围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井力,2000)。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环境不断适应的结果。
2.2哈尼族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哈尼族的生存空间格局是与哀牢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是哈尼族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体现(王清华,1998)。哈尼族文化有着其特有的属性,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关,其核心是梯田文化,而梯
田文化的形成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许敏和田志勇,2003)。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充分说明了亚热带山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角媛梅等,2002)。西双版纳哈尼族所创造的生态文明系统,其特点和内涵通过一系列对神灵的敬畏和禁忌活动,达成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杨多立,2003)。王建华等(2000)通过研究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镇勐宋的哈尼族对于生态系统多样性管理的传统实践指出,哈尼族的传统保护是现有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和种质基因库的有效补充。李期博(2003)也指出,哈尼族莫批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许多学者(秦家华,1996;王清华,1998;付永能等,2001)都对哈尼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做了研究和探讨。以上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层次表明,哈尼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下面我们将从六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论述和分析。
2.2.1 村寨聚落、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
哈尼族大多数居住在半山或上半山,只有少数人居住在下半山或坝区。他们认为,低海拔河谷地带气候潮湿,瘴疠肆虐,不利生存;高山地区则气候寒冷,四季阴雨连绵,又是猛兽出没之地,人畜庄稼均难以存活;居于半山,既有利于下山耕耘又易于上山狩猎,是梯田农耕生活的理想栖息之地。与之相对应,从客观地理条件上讲,在哈尼族聚居的哀牢山区,海拔1 8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1.60℃,全年日照1 000h,多云雾阴雨;海拔1500m-1 800m的上半山,年平均气温15℃,全年日
照1 630h,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海拔600-1 500 m的下半山,年均气温18℃,全年日照2 020h,无霜期,气候较热,雨量充沛;海拔600m以下的河谷,年平均气温25℃,全年日照约2 430h,无霜,气候炎热,蒸发量很大(雷兵,2002)。由此可以看出,哈尼族对于居住范围的选择,与其生存环境中的自
然条件是相符合的。
功夫熊猫台词哈尼族在村寨选址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村落上方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村寨周围及其下方有平缓的山梁。他们在朝阳、开阔、凉爽的山梁上建立村寨,其基本格局是:村头必须有茂密森林覆盖的山包作为寨神林,供祭祀村寨守护神用,两侧斜插的小山梁为村寨的“扶手”,寨脚的小山包作为寨子的“歇脚”,一条从原始森林中引出的清泉水沟把村寨分为上下方,沟水供人畜饮用并流入梯田(黄绍文,2000)。村寨周围种植着各种竹子(Dendrocalamus sp.)、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梨树(Pyrus sp.)、桃树(Amygdalus persica)、李树(Prunus salicina)、榕树(Ficus sp.)等果木树。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哈尼寨子都处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之中。
此外,哈尼族的建筑风格与其对梯田农耕生活的需求是相一致的。他们建盖房屋,一般依山就势,沿坡而建,形成高低错落的阶梯式建筑群落。哈尼族地区的建筑风格大体可分为:东部瓦房、北部土掌房、南部干栏式住房、边境地区茅草房四种形态,也有少量的受其他交叉文化影响的建筑类型。主要
结构都是以石块做地基,土墙木柱,屋脊两端有各自隐秘的图腾符合或家庭徽记。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稳定的农耕生活需求,大部分房屋建筑坚固而保暖,但通风有限,光线不足。外观造型上主要有:蘑菇房、干栏房、土掌房、石灰房、茅草房等。哈尼族房屋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下层饲养禽畜,上层住人以及就地取材盖顶的工艺,不论哪种类型的住房,都体现出山居农耕生活的需求(雷兵,2002)。此外,住房的内部格局,房间的分配,火塘的设置,供奉祖先的神翕的配置等都体现了哈尼族特有的习俗。在哈尼族最典型的民居蘑菇房建筑中,直接反映水稻农耕特征的是整个建筑结构由住房和晒台组成(黄绍文,2000)。住房和晒台合成一体,是哈尼人为适应梯田稻作生活所需而创建的,房屋与梯田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村寨选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哈尼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直接体现。
2.2.2 农耕文化——哈尼梯田
哈尼族是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有着悠久的梯田稻作历史,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是中国南部山地民族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与哈尼族本身和人类其他文明一样,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逐渐积累的智慧结晶。梯田开垦的成功使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他们终于从漫无边际的游耕和无始无终的刀耕火种中定居下来,并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核心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人生观。梯田文化是哈尼文化的核
心,哈尼族的所有民俗事项,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各种有形的民俗活动,直至人生态度、处世原则、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意向等无形的意识形态,都是从梯田文化中衍生出来的(白玉宝和王学慧,1998)。
哈尼族的梯田稻作农耕系统,与亚热带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密切吻合。滇南哈尼族聚居的三江流域属于云岭支脉哀牢山中南段区域,从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植被、水流等各种生态因素来看,该区域自古就具备稻谷生长的最佳生态条件(雷兵,2002)。但凡哈尼族聚居或散居的地区,都有梯田散布其间,梯田的分布区域与哈尼族的生存区域是合二为一的。
明天休息吗哈尼族的梯田稻作农业是一种精耕细作农业,不同于其他耕作粗放的山地农业(如刀耕火种、采集和狩猎以及山地旱作农业),其技术含量高,产出较多。哈尼族的各种梯田农耕技能,如营造梯田、兴修水利、谷种选择与水稻栽插、以及梯田耕作的特定程序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程序,是哈尼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此外哈尼族还有一些特殊的梯田农耕祭祀习俗,如祭田神、祭田坝、叫庄稼魂、尝新谷、祭谷仓等等(雷兵,2002),这些看似迷信的祭祀活动,对于梯田农业的维持和发展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fgh由于哈尼族的所有民俗事项都与梯田文化紧密相关,因此哈尼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考虑到梯田农耕的良性发展,任何有损于梯田生产的行为,在哈尼族都是不允许的。例如,梯田稻作需要充
足的水源,在哈尼族村寨上方一般都有小片森林作为水源林,受到哈尼族绝对的保护。总体上讲,哈尼族的梯田农业系统,不仅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之从原始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而且通过梯田垦殖、水源林保护、传统自然崇拜等,使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哈尼族梯田区域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有效的保护。
2.2.3 梯田与村寨的均衡构建
哈尼族所建村寨的规模、人口的数量和梯田面积及其分布点配制相宜、自成一体。哈尼族的自然村落,多为父系血缘纽带连结而成的群落,哈尼语称作“启波然”,意即“同祖的后代”或“一棵树上发出的分枝”。村寨规模普遍趋小,最多不过二百多户,小的则数户,以数十户居多。大村小村交错分布,相隔一里或三五里为其村落分布特点。一般一村经营一片或两片梯田,大村经营面积较大,小村经营的面积较小(雷兵,2002)。在哈尼社会,与所垦殖梯田相当的人口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村寨规模。当人口增值过剩时,一部分人就迁离出老寨,按同样的模式到另一山头上建立新寨,开辟新梯田,以求得人土关系的新均衡。
农耕社会,以土为本,人口和耕地的协调十分重要,尤其在哈尼族所居住的滇南山区,因地理条件的制约,能开垦为梯田的土地一般都很少,很容易造成人土失衡的局面。而哈尼人在解决人土矛盾时所采取的这种人土构建的均衡格局,有效地避免了因人多田少而可能引起的纷争,也不至于人少田多而
造成田地荒芜。人尽其能,地尽其力,人地吻合,自然和谐(雷兵,200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口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持合理搭配、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具体表现,也是哈尼人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体现。
2.2.4 哈尼族传统文化中“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哈尼族村寨多建在半山的向阳坡地。村后高山是茂密的森林,村前则是万道梯田。高山区森林、中山区村寨和下半山区梯田在哀牢山区立体地貌和立体气候带中的不同层次的分布,构成了可以说是哈尼族所独有的“森林—村寨—梯田”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如图1所示)(角媛梅,1999),这是一种平衡的生存空间(李克忠,1998)。森林、村寨、梯田三者在不
图1 哈尼族土地利用格局示意图
型号英语
Fig. 1 The land utilizing - pattern of Hani nationality
愈敏洪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1:0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202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梯田   生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