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起源问题的研究综述
陈杨子 | 元培学院
摘 要 音乐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其中音乐进化的起源一直是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但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定论,一直以来解释音乐起源的理论可以分为音乐适应论假说和音乐非适应论假说,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科学家们又通过研究音乐的人类特殊性、音乐的遗传及获得问题和音乐与人类其他属性的关系开展研究,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实验法、脑成像、动物研究等方法,体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未来研究应开拓研究领域,凭借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音乐起源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音乐起源 音乐适应论 音乐非适应论 音乐心理学
一
前言
1.1 学科背景
solomo
音乐是人类复杂、独特的意识活动的产物,而音乐心理学(Music Psychology)是一门应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音乐行为的学科,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63年德国人H. L. F. Helmholtz编写的《论乐音感觉》(On the Sensations of Tone),该著作研究了若干音乐现象的生理和物理学基础,为音乐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音乐心理学正式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受科学心理学发展壮大影响,众多科学家将心理学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使用实验、观测等方法探究人类在参与音乐活动时的复杂心理现象,如“音乐心理学之父”Seashore(1919)出版的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被认为是第一本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专著。20世纪中后期,音乐心理学走向繁荣壮大,彼时的音乐心理学对音乐才能、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审美以及与音乐相关的生理反应做出了集中探究,涌现了一批音乐心理学的著作,如Hodges(1980)编写的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Deutsch(1982)主编的liberatedThe psychology of music以及Hargreaves和North(1997)的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usic 等等。
20世纪末21世纪初,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脑成像等技术的使用促进了音乐心理学的成熟,各学科交叉、融合更为深入,音乐与记忆、语言、心理治疗以及认知神经等领apue
域的结合体现了音乐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多样化。同时西方出现了一些音乐心理学的刊物,如Psychology of Music (1973), Psychomusicology: Music, Mind and Brain (1981), Music Perception (1983)等,体现了音乐心理学学术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音乐的起源与进化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自达尔文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探究音乐的发源,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更是将“语言和音乐演化的根源是什么”作为未来人类社会最具挑战性的125个科学问题之一,说明音乐的起源问题在学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对音乐起源、演化机制的研究无疑会为理解人类进化与音乐机能提供更加开阔的视角。
star net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2 流派溯源关于音乐进化的起源,早在达尔文时期就有争论,但是直到20世纪下半叶,音乐起源问题才重新兴起,21世纪初至今,伴随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音乐起源问题再度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纵观历史中对于音乐起源及其进化问题的讨论,本文将众多理论分为音乐适应论和音乐非适应论进行综述。
1.2.1音乐适应论音乐适应论最早由Darwin(1871)提出,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Darwin认为音乐的诞生源于自然选择,具有其生物学基础和生存获益(survival advantage
s)。后世的音乐适应论者支持Darwin音乐的生物学起源理论,认为音乐的起源进化具有适应环境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如下假说:性选择、社会协作、母婴联结(Fitch, 2006; Kleinman, 2015; Patel, 2008)、节奏适应(Wang, 2015)以及记忆机制。
antiy按照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音乐能力(如鼓点、优美的歌声)代表健康的个体和高水平的性吸引力,有利于让个体在求偶中获胜,因此音乐的现实意义在于吸引配偶、取得交配机会从而让基因得以遗传(Darwin, 1871; Miller, 2000)。考虑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具有音乐才能的个体貌似相比于普通个体更容易受到异性的青睐,但是根据Daniel等人的研究(1985),在15项关于理想配偶的要素中,与音乐相关的特质被男性列为第14位,被女性列为第15位,一定程度上证明音乐才能在择偶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很大可能被夸大了,Patel(2008)也发现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音乐能力是求偶成功的必要条件,说明了性选择假说的漏洞所在。
社会协作理论强调社会整合和社会凝聚力,认为音乐有利于促进团体内部的交流,使个体通过团体协作更好地适应环境,保证种族延续(Brown, 2000; Dissanayake, 2000;Ivern, 2016)。关于该理论的许多研究从音乐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着手,讨论音乐的社会
功能,如Mithen(2005)发现音乐可以诱发相同的情绪,从而提高群体凝聚力,在此基础之上Wiltermuth和Heath(2009)发现音乐小组活动能够提高群组在非音乐活动上的成绩水平,为社会协作假说提供了支持。然而该假说仍存在不足,比如其无法解释音乐对于其他没有构成社会的物种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Wang, 2015)。
母婴联结理论由 Dissanayake(2000)提出,该假说认为音乐在母婴关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建立母婴间的情感联系(Trehub, 2003)。由于成长初期的婴儿需要与母亲之间爱和情感的交流,恰好音乐是爱和情感的有效交流手段,如有研究表明不足周岁的婴儿会因为爱的缺失而夭折(Farb, 1978; Montagu, 1977&1978; Matson, 1979),而母亲的歌唱具有适应性功能、能有效地抚慰婴儿(Trehub, 2000&2003)。母婴联结假说是社会协作假说的变体,虽然其有着较好的解释力,但是介于该假说无法推广到其他物种,同时Patel(2008)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歌唱抑或音乐对于个体的正常发展是必需的,如果音乐在婴儿阶段的介入有利于培养社会和母婴联结,那么便会与自闭症儿童对于音乐认知的敏感性产生矛盾。
节奏适应(rhythm adaption)理论在母婴联结、社会协作、性选择等假说之上发展而来(
Wang, 2015),更加强调音乐起源的生理学基础——与节奏相关的奖赏系统。根据Patrick等人(2015)的研究,内在的节奏感是人类先天共有的本能之一,这种节奏感可能附属于动物对内外节律性事件知觉、加工和同步化的过程(如人类的祖先如果不能把握运动节奏就无法完成基本的生存活动,因此节奏能力是生存、求偶等基本活动的基础),所以节奏有关的奖赏可能与食物、性满足一样属于初级奖赏(Sescous, Cald, Segura& Dreher, 2013),进而先天的节奏感演变为体系化的音乐能力。不过,近年来的考古学以及动物研究发现,在人猿还未完全分化时,大猩猩已经出现了类似现代打击乐的行为(Fitch, 2009),该发现虽然印证了节奏感起源上的古老性,但是大猩猩具有制造打击节奏的能力却没有发展出音乐行为的事实对于节奏适应假说提出了挑战。
英语导游欢迎词1.2.2音乐非适应论以Darwin为代表的音乐适应论者倾向于从生物学意义上解释音乐的起源和进化,而音乐非适应论者认为:音乐只是听觉加工或者语言的副产品,并没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和音乐适应论一样,音乐非适应论也衍生出若干种假说。
mani音乐非适应论最早可以追溯到James(1890)年提出的观点,他认为音乐只不过是神经系统的一个附属品,受其观点影响,Pinker(2007)认为:“音乐无用”,音乐的起源是动机
系统适应性发展的结果,在体验相关信号(如旋律、鼓点)时,动机系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即使音乐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人类生活方式也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补贴英语
Patel(2008,2010)同为音乐非适应论者,对Pinker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音乐无用”只是对于个体成长而言成立,但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音乐仍有其生物学意义,因为在音乐被发明并被人类社会普遍接受之后,其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情绪体验以及审美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虽然不存在专门用于音乐加工的特定脑区,但是由于对音乐的处理加工也涉及并影响对语言、注意等功能,其仍有生理意义上的功能。
Altenmller、Kopiez和Grewe(2013)综合了前人音乐非适应论的观点,提出了音乐的混合起源说。该假说认为,最初的音乐源于社会性群居过程中共有的情感信号或声音交流(acoustic communication)系统,强烈的情绪表达诱发生理反应,随后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发展为主观的审美体验,所以音乐源于人类发展初期,但直到晚期才演变进化为成熟的系统性音乐。不过音乐非适应论存在着共同的不足:缺乏考古学发现和数据支撑,无法通过缺乏音乐体验个体的对照研究得到严谨的结论,且在关于其他物种音乐行为的研究中无法得到支持。
敏感的意思是什么时至今日,缘于音乐的复杂性,音乐起源的解释并未得出定论,关于音乐起源的新理论也在不断被提出,如Livingstone和Thompson(2009)的情感投入(affective engagement)理论、Pankpp(2009)强调音乐与社会情绪的脑区之间联结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为认识音乐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在音乐进化的起源问题上音乐适应论和非适应论的争论也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