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探讨_蒋玫

更新时间:2023-05-21 21:27:49 阅读: 评论:0

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探讨_蒋玫
friends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本文立足于寻求电网资产经营效益与电网安全、技术的最优结合,客观分析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创造和提升资产的长期效益出发,提出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系统科学地设计并建立全方位信息平台,重点解决信息分散、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障碍,全方位统筹考虑电网资产规划、建设、生产、运行、退役的完整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实现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整体收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电网资产生命周期
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企业经营者通过对资产的使用、运营和维护创造价值和收益。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那么资产可以说是企业的骨骼和肌肉,充足流畅的资金、质地优良的资产共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资产根据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结合本人所在电网企业的资
产结构特性,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因此,本文主要在固定资产的范畴内探讨资产管理的有关内容。
一、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本涵义和应用背景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CycleAstManagement,简称“LCAM”)起源于全周期成本管理(LifeCycleCost,简称“LCC”管理),是LCC管理理念的发展和丰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质上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它以资产为管理对象,以实现企业总体目标为宗旨,以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为主要手段,统筹考虑、系统优化资产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即: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内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优结合,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电力行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公共基础事业,为了向公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为企业自身创造效益,电网企业必须拥有坚强可靠的电力网架设施作为基础资源,行业特性使得电网企业成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因此,资产是电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产管理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
受到国家和电网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网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实践经验,适时引入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且逐步深入和推广应用。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资产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全周期成本管理进行的系统优化整合,是立足于电网企业的技术特性和市场规律,总结电网资产管理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二、电网企业资产的独特性分析
think great与一般行业相比电网资产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产数量庞大,分布地域广泛,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中等规模地市级供电局拥有固定资产卡片多达近2万项,其中包括:变电站及站内设施、输电线路、配电线路、自动化及通讯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它们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工厂、企业、农村、社区等每一个角落,横跨山川平地,遍及城乡万家,可以说无处不在。资产结构和分类复杂,技术含量高。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对电力事业的持续投入,我国电网综合技术实力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在特高压输电、电力系统综合分析、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等多项技术领
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资产生命周期长,价值高。一项电网资产完整的生命周期历经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直至最终退役报废,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以上;同时电网设备对技术、工艺、材质的严格要求使得其造价不菲,因此电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论是单项还是总额都比较高,且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通常在85%以上。资产变动频繁,运维成本高。受经济发展加快、国家投入加大、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电力设施迁改、扩建、技改、大中小修、内部调拨频繁,从而导致电网资产账目、实物变动频繁,相应的扩建、改建、维修等支出在电网企业资金流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秋节快乐用英语怎么说
三、传统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网资产的独特性,尤其是与生命周期的显著相关性使得其管理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也为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由于管理者的日益重视和努
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六级多少分及格
daren管理应用探讨
○蒋玫
(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广东珠海519000)
企业经贸
22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chuck norris《当代经济》2009年8月(下)
billionair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础工作,包括加大力度清理产权,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推广应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基本解决了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等问题,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随着政府对国有资产经营管控力度的加大,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资产管理仍然面临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由于资产生命周期长、管理链条长,传统管理模式下缺乏立足于价值管理高度的统一协调
机制,造成不同职能部门职责脱节、缺失、模糊、冲突,也存在各部门只关注本环节职能而忽视上、下环节的沟通的现象,影响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贯彻和实施的效果。工程管理部门只考虑按时完工,结算和交付竣工资料却拖拖拉拉,财务部门无法及时转固提取折旧;运行部门为提高安全系数安排停电检修而不考虑停电时间影响的经济损失;生技部门安排技改和大修时对退役和报废的资产损失却很少兼顾,诸如此类问题。
ship资产管理偏重于设备技术、安全方面,管理层对资产的价值属性关注度较低,成本效益意识相对薄弱。由于电网企业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性,以及安全生产在电网企业管理中不可动摇的首要地位,加上自身带有自然垄断性使得管理者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相对淡化,多种因素导致电网企业对资产管理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如何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电网的安全系数、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等生产运行方面的问题上,对电网资产的成本和效益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资产管理的技术信息与价值信息相互割裂,未能实现有效集成,无法滿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受历史因素影响,目前电网企业的规划、工程、设备、物流、财务等信息管理系统大多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软件商分别开发应用,相互之间独立运行,造成部分资产
管理信息重复却无法共享、部门间信息不对称、数据编码不统一,信息不规范、缺失等现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制约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路径
面对传统模式下电网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全新的角度和高度,以资产全整个生命生周期内的安全运行、成本效益并重为核心,重点突破缺乏统筹、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使得资产真正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基础和源泉,步入安全、技术、效益齐头并进的持续发展轨道。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笔者认为成功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有以下几点:明确任务,统筹协调。技术属性和价值属性是电网资产与生俱来的双重属性,二者彼此依存,一方面围绕资产的一切管理活动最终都回归于价值形式,另一方面资产价值管理无时不刻渗透体现于各环节的技术领域。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改造,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资产形成、运维、退役的全过程,涉及规划、建设、技术、物流、财务管理多项专业,需要跨部门跨专业的统一协调和高度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既要求财务部门加深对电网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在资产规划、建设、运行阶段加强介入深度,同时要求各专业技术部门提高成本和效益意识并有效溶入到各个生产环节——
北京艺考培训学校
—只有二者并重,统筹协调,才能取得安全运行、技术
先进、效益优良的最佳结合。
提升技术手段,搭建企业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资产有关的信息分散在规划、生产、物流、财务各个独立的系统,必然造成信息孤岛,是阻碍资产管理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主要障碍,必须打破信息壁垒,开发数据接口或引进套装软件,搭建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实现各类资产管理信息在统一平台下的贯通。
实施流程再造,从源头加强成本控制。电网建设的前期规划是资产生命周期的起点,也是影响项目投资的首要环节,是控制“大成本”的源头,将全生命周期理念溶入电网规划,主要做法是将设备生命周期作为规划研究周期,计算生命周期内全部投资成本,包括初始投资、运行、维护以及报废等所有支出,同时考虑土地成本、环保等经济、社会因素,同时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量化为经济指标,以适应市场化趋势下企业自身对效益的追求以及社会责任的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21: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175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产   管理   电网   企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