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原型思想研究【最新哲学类】

更新时间:2023-05-20 05:56:13 阅读: 评论:0

摘要
荣格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错综复杂,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对探索人类的深层心理和维护精神的价值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东西方意识形态的诸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自1919年,他首次在《本能与无意识》中提出原型的概念,国际上对荣格及其理论的关注与研究一直兴盛不衰。本文试图对荣格的原型学说作出一个相对清晰而有条理的梳理。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原型理论的背景性分析。荣格的原型理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厚的思想渊源。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各种文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危机,这些危机的严重性迫使荣格对心灵世界作深刻的探讨,同时,荣格对人类心灵的探索与他丰富的哲学知识,和对西方现代人文科学的研究分不开的。
第二章原型理论的内涵性分析。本部分从荣格原型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集体无意识入手,通过对原型的涵义,原型的等级结构、表达方式和流传机制等方面的梳理,从而透视原型理论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章原型理论的应用性分析。本部分重点从心灵治疗、宗教和文学评论等领域对荣格的原型理论进行阐释。原型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是分析心理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它是荣格思想的真髓。
最后一章原型理论的评价性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原型理论假设的重大潜在意义和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性这两个纬度进行展开,对荣格的原型学说进行简单地评价。
总之,通过对原型学说深入的探讨,尽可能地揭开笼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右旋安非他明
关键词:荣格;原型;原始意象;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ABSTRACT
Jung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theory o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is complicated and complex, holding very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it makes contributions to not only exploring the deep human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values, also impacting the East-West ideological spheres. Since 1919, his first mentioned the archetyp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in the book of “instinct and intention”, the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t Jung and rearch on Jung’s theory has flourished cealessl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Jung’s theory of archetype relatively clear and structured ideas.党员年度总结
The whol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I is a background analysis on archetype theory. Jung’s archetype theory is not groundless at all, but a distinctive character and rich ideologic
al origin.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capitalist economy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fasten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civilizations. Various cris aro, which forced Jung to ek the deep exploration to souls of the world, meanwhil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is inparable with his rich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and modern Western humanities rearch.
Chapter II is the content analysis on archetype theory. The first part starts with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 of archetype theory. Through the meaning of the archetype; the archetyp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rentation and circulation drew to the conclusion analysis of Jung’s archetype theory in psychology.
Chapter III is an applied analysis of archetype theory. It focus on the treatment of soul, the areas of relig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o explain Jung's archetype theory. Application of archetype theory is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y, it is ideological authenticity civilization.
The final chapter is evaluative analysis of archetype theory. It makes a simple asssment on Jung’s archetype theory from the main part of the major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the archetype and the potential insurmountable contradiction of the existence.
In short, through the doctrine of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archetype, it was shrouded in as much a
s possible a mysterious veil.
Key words: Jung; archetype; primitive imago; personal unconscious;
石家庄雅思培训collective unconscious
第一章原型理论的溯源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 1875~1961),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875年7月26日出生于瑞士开斯威尔的一个宗教家庭,从小就受到十分强烈的宗教影响,1900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接着到苏黎士大学精神病诊所任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出版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并将其运用效果写成《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一书。1908年与弗洛伊德有了通信联系,次年他俩在维也纳首次会面,并很快成为挚友。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全力支持下出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法定继承人,有“王储”之称。但后来,荣格与弗洛伊德在学术观点上发生分歧。特别是在荣格出版了《潜意识心理学》(1912)之后,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914年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职务,并退出该学会,两人关系破裂。此后,荣格将研究视角转向分析心理学领域,从考古学、神话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量广泛深入的思考,对困扰人类的很多所谓神秘现象进行了独特的分析,特别是对原型的研究,深深地吸引了无数渴望探讨人类心灵奥秘的人们。
theotherday
魁北克大学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荣格所理解的原型学说已经远远超越了心理学的狭窄范围,进入广阔的社会领域,涉及宗教、哲学和文学等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并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荣格的一生都在思索无意识(也有译者译为潜意识——作者注)和种种人生的神秘现象,八十三岁时,在其自传中第一句话写道:
“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历程。①”
1.1 原型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任何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合理的社会历史根源。荣格原型理论的建立,也并非是偶然的,而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状况分不开的。ocm
荣格所处的时代,是人类文明极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们开始面对现实重新反省过去探索人类灵魂的真谛。社会时代的因素对荣格的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
nba是什么意思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各种文明的进步。但科学技术和垄断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也导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悲剧: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等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资本主
①[瑞士]荣格.··
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M.].刘国彬、杨德友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5.
义社会的基础,使人类“生存在一个动荡不安、神经紧张、混乱、观念失常的时代中①”,人们的心灵处于一种飘摇不定的状态,以至他们对于自己的前景感到渺茫,焦虑不堪,无所适从,“整个西方世界已濒临崩溃的边缘②”。荣格认为,导致这种危机的根源:一是对物质实利贪得无厌的片面追求,二是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它们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片面发展,与个性化所欲趋向的精神的圆融整合背道而驰。
各种威胁的连续不断,迫使人们面对现实,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探索未来,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中诞生了影响西方文明的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哲学人类学等流派,产生了“上帝已经死亡”,“存在即真理”等思想,抛弃了西方传统成见的狭隘视界,抛开了机械地从社会、政治、经济角度着手研究人及社会的做法。开始从文明的、历史的、心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面临的危机,强调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及其活动的价值。正是在这样一种普遍重视灵魂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动机氛围中诞生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荣格,原型理论也就是时代的产物。
1.2 原型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原型”一词并非荣格独创,而是一种沿用,是受其他学科领域原型思想的启发而有的。具体说来,荣格的原型学说受到西方哲学和宗教传统中原型思想的启示,同时也受到东西方现代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很大启发。下面我们就具体梳理一下原型这一概念的思想渊源。
1.2.1 原型与柏拉图哲学
荣格在时代危机的压力下,走进了西方哲学和宗教的传统,企图获得一种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有所帮助的启示。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他发现了一种古老的思想,即万事万物都有其被创造的原始模型的观念。这种“原始模型”即荣格所谓的原型,关于它的古老性质,荣格解释说:
“原型一词最早是在犹太人斐洛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使用的。它也曾在伊里奈岛的著作中出现,如:‘世界的创造者并没有按照自身来直接造物,而是按自身以外的原型仿造的。’在《炼金术》大全中把上帝称为原型之光,这个词多次在狄奥尼修法官的著作中出现。例如在《天国等级》第二卷第四章中写到‘非物质原型’以及在《天国等级》第一卷第六章中写到‘原型石’。原型一词未见于·奥古斯丁的著作中,但文中有此涵义的。例如他在《杂说》第八十三条中写到:‘主要观点虽未形成……但确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
①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黄奇铭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347.himiko
whichever
②荣格.现代人的精神问题[A].荣格文集[C].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01.
形式。①”
荣格的这个回溯,大致勾勒出这样的线索:在他将原型运用于心理学领域,用来解释集体无意识内容之前,“原型”大致涉及两个主要领域,即宗教神学与哲学。
早期神学中的原型与哲学中的原型其实是一脉相通的。“甚至绝大多数基督教思想的萌芽,都可以从柏拉图那里找到。②”斐洛与圣·奥古斯丁等的神学思想,就受到柏拉图哲学的直接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来源于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论,而理念论与原型又有极大的关系。
“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在柏拉图那里,理念具有如下特征:它们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感官感触不到的、永恒不变的、独立的客观存在;是万物追求的目的,但自身又有各种不同的高低等级,并组成为理念世界。
不管是柏拉图哲学意义上的原型,还是基督教神学意义上的原型,它们最初的含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即原型并不是指可感的具体的事物本身,而是指事物最初的始源和事物以外的、或者背后的“模型”。它在先哲们对上帝在内的事物追根溯源时,被作为事物本原的代名词,作为万物的原始模型。
荣格在柏拉图理念论的启发下,借用了原型这一概念,把它引用到对于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运用于心理学领域,并使这一概念逐渐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原型理论体系。荣格在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中
发现,人类精神中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倾向,这一无意识特征不仅作为一种预先形成的先天因素,而且作为一种机能倾向显示出来。荣格称这种先天形成的结构因素为原型。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以及他的一系列的概念,影响了从早期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近代乃至现代哲学文化,从早期的斐洛、圣·奥古斯丁到托马斯主义,从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到尼采等等,他们所探讨的问题无不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有着某种渊源关系。因此,最早提出原型的柏拉图哲学真正成为西方传统哲学和宗教的“原型”,后来的许多思想家的理论可以被认为由这个原型派生的,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模仿这个原型,而同时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可以推论,荣格的原型理论和西方其他思想家的理论也具有这样的渊源关系,很可能还借鉴了其他人的思想或者也可能是与他们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时它也应该是一个有着独特性的理论。
1.2.2 原型与现代人文科学
在荣格重新提出原型概念之前,已有不少重要的人文科学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地提出和探讨了与原型内涵相关的许多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为荣格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美容小技巧
①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A].荣格文集[C].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0.
②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485.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05:5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15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型   荣格   理论   社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