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

更新时间:2023-05-20 03:24:24 阅读: 评论:0

丝绸JOURNAL OF SILK历史与文化第58卷第5期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
冒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上海20I620)
摘要:盘扣是重要的中国传统服装元素,在民国时期发展至顶峰,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文章根据历史文献、实物和图像等资料,梳理了中国传统盘扣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民国盘扣的造型艺术,
探讨了民国盘扣流行变迁,并管窥民国社会文化观念变化,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合理依据。研究
表明:一字扣体现极简风格,盘花扣体现装饰艺术,其他盘扣体现材料艺术,盘扣制作技艺弘扬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工
匠精神。民国一字扣的渐变是对传统服饰的延续,盘花扣在民国时期突然流行,其嬗变受到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盘扣;造型艺术;流行变迁;西风东渐;盘花;传统服饰
中图分类号:TS94I.I2;K892.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I00I7003(2021)05009407
引用页码:05I202DOI:I0.3969/j.issn.I00I-7003.2021.05.0I4
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MAO Qi
(School of Textiles and Fashio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20I620,China)
Abstract:Button knot as one of esntial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 clothing evolved to its summi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Its 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trend
into east.Bad on historical literature,real objects and images,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 ancient traditional button
knots was sorted out,the patterning ar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analyzed,and the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discusd.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nge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cep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this study is hoped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 clothing
culture.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one-style-button-knots manifest minimalist style,flower-style-button-knots manifest
decorative art,other-style-button-knots reflect material art.The button knot manufacturing craftsmanship carries forward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 handicrafts.The gradual change of one-style-button-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clothing.There was a sudden popularity of flower-style-button-knot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evolution was influenced by Art Nouveau.
Key words:the Republic of China;button knots;patterning art;popularity evolution;western trend into east;twining flowers;traditional clothing
盘扣是中式服装重要组成部件,起到闭合服装开襟的作用[|]。人们所称的“盘扣”更多是把“盘”当作形容词,形容用扣襻条进行编盘的制作方式[2]。关于民国盘扣的深入研究并不多,包铭新[|]对清代服装门襟闭合件的结构和分布形态进行基于数据统计的分析,陈研[3]对盘扣在服装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周楠[4]对盘扣与服装的关系进行研究,但至今没有从“西风东渐”的视角对民国盘扣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进行研究。民国盘扣的流行变迁反映了城
收稿日期:2020II24;修回日期:202I0409
基金项目: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B20I8A05);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项目(沪教委人〔2020〕30号)
作者简介:冒绮(I988—),女,讲师,主要从事服饰艺术史论的研究。市社会观念的变化,本文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合理依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笔者实地调研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馆藏民国女装盘扣实物,拜访上海龙凤旗袍第四代传人焦义刚,了解盘扣制作技艺,并搜集中国古代服饰文献和民国报纸杂志、影像、月份牌中的服饰资料,综合以上方面对民国盘扣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进行研究。
1中国传统盘扣的历史沿革
“盘扣”一词在中国岀现时间相对较晚,可认为由结绳系带等其他门襟闭合件发展演化而成[1]。本文对盘扣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进行简单爬梳,以对象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符号的盘扣建立正确的认识,如表1所示。
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
表1中国古代传统盘扣的发展演变
全国乙卷英语答案Tab.1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e ancient traditional button knots
朝代服装名称服装实物盘扣所用部位细节盘扣造型演变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秦蹲跪式
步兵俑的衣甲
唐日本正仓院收藏大歌绿绫袍
宋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素罗褙子
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出土
的菱花织金锦抹胸
江西明益宣王夫妇合葬墓出土
的王妃对襟衫子
I”
清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年间雪青色八团云龙妆花缎女绵龙袍
春秋战国时期,服装以曲裾深衣、直裾单衣和襦裙为状造型⑺。元代出现盘花扣雏形,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主,穿着时腰间以丝带打结固定服装。据考古推测,在战族墓出土的菱花织金锦抹胸前的九副盘扣呈花朵造型,与
dull是什么意思国末期就已有一头用皮条或布条扎系成的套(襻),一头系结成疙瘩,用时把小疙瘩系进套里裕裢起来的裕襻⑸。秦朝时期,盘扣结构基本形成,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步兵俑胸甲上的搭襻整体呈一字形⑹。唐代出现盘扣实物,日本正仓院收藏两件唐代袍服上的盘扣是中国古代盘扣演变的珍贵资料,分别是大歌绿绫袍1号和绞缬布袍第23号。这两件袍服上的盘扣均缝制于右衽衣里襟缘和交领领缘处,
其中大歌绿绫袍1号上的盘扣更加清晰,绿绫袍右襟里墨书“东大寺大歌袍,天平胜宝四年四月”,即唐玄宗天宝十一年,与衣表同料的盘扣呈一字造型,纽脚较短,纽头清晰可见。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一件对襟窄袖褙子,材料为罗,胸前采用一副盘扣,盘扣的纽脚为捻绳螺旋民国盘花扣相似。明代传统服饰盘扣依旧被广泛运用,基 本为一字造型,所用部位与唐宋时期较相似,但明代女子外穿的衫或披袄上流行佩戴金属(玉)对扣,金属对扣一般被缝在衫或披袄的领和胸前位置,金属对扣的纽脚已经由一字型变成各种花式造型,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上流行的盘花扣是模仿明代金属对扣的产物⑻。清代随满族窄衣文化的发展,衣襟上的系带已不再适用,盘扣被广泛运用在服装上,因为清朝宫廷贵族男女服饰上的缘边装饰风格华丽繁缛[9],所以清代盘扣以造型简单的一字扣为主,纽头一般为金属或珠玉等材料。例如雍正年间的雪青色八团云龙妆花缎女绵龙袍,在圆领和大襟右衽分别缀铜鎏金鑒花纽头和织物纽头的一字盘扣各两副[10]。
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综上所述,盘扣在秦代出现雏形,唐宋进入缓慢发展期,元 代出现盘花扣,明代一字盘扣平稳发展。民国盘花扣是对明代 金属对扣的模仿,清代的盘扣取代系带被普遍运用在服装上。
民国时期是盘扣发展的黄金时代,此时盘扣发展达到巅峰。
2民国时期盘扣分类归纳
madmax盘扣是民国服饰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亮点,不同学者从不
同角度对盘扣进行分类,有根据色彩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是否 加铜丝进行分类。本文通过调研各服饰博物馆,选取近百个 具有代表性的民国盘扣实物作为研究样本,从造型艺术的角
度把盘扣分为一字扣、盘花扣和其他盘扣。
一字扣在民国服装上使用广泛,结构由一个纽头、一个纽
环和两个纽脚组成,是盘扣基础造型,起到闭合门襟的作用。
民国一字扣的流行是对中国传统一字盘扣的延续,其简约的 造型属于实用艺术。 盘花扣是民国时期出现的新兴事物,在 民国之前的中国古代服饰中没有出现过盘花扣,其流行原因
托福考试报名时间受到同时期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盘花扣由一个纽头、一
个纽环和两个盘花组成,通过编盘扣襻条形成各种花式曲线 造型的盘花。盘花造型灵感大多源于生活和大自然,是仿生 自然的装饰艺术,也是装饰为主的实用艺术。其他盘扣是指 纽头为非织物材料的盘扣,例如纽头为铜鎏金、翡翠、珊瑚、珍
珠、宝石、象牙等珍贵材料,还有铜、银、珐琅、木、骨、玻璃等材 料,体现了盘扣材料艺术的变化,属于实用为主的装饰,如表2 所示。
表2民国盘扣造型分类
Tab. 2 Classification  patter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盘扣造型分类盘扣名称结构补充
基础造型盘扣一字扣实用艺术
花式造型盘扣盘花扣装饰为主的实用艺术
非织物材料纽头盘扣其他盘扣实用为主的装饰
3民国时期盘扣造型艺术分析
造型是艺术设计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盘扣作为中国传统服
饰的重要元素就是因其具备独有的造型艺术。一字扣体现极简 风格;盘花扣体现写实风格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盘花 扣的曲线形态传递出新艺术运动风格,刮浆糊、内衬铜丝、嵌芯等 技艺可达到为盘花扣塑形的目的淇他盘扣体现材料艺术。
3.1极简风格的一字扣
clap怎么读—字扣以功能性为主,属于极简风格。一字扣在民间也
被称为“疙瘩扣” “葡萄扣”,其重点在纽头的制作,通过斜裁
宽度为0. 5寸(1.7 cm)、长度为2尺7寸(90 cm)左右的扣条 布,把扣条布向中线折叠进行缝制或熨烫,从而制作出扣襻
条。1930年《近代妇女》刊登《钮扣美》一文对盘扣纽头的编
结制作教程进行介绍[11],民国时期的盘扣纽头制作技艺较之 当代手艺人的制作技艺差异甚微。笔者通过跟随龙凤旗袍焦
义刚先生制作盘扣,梳理出盘扣纽头制作技艺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盘扣纽头编盘技艺流程
Fig. 1 Procedures  of  button  knots ' head  wing  process
民国时期盘扣的造型艺术及流行变迁
3.2装饰艺术的盘花扣
盘花扣是集绘画、民间工艺和自然题材三者相结合的造型艺术,体现了写实自然之物的视觉效果,是
写实风格结合技艺的装饰艺术。木心[12]对民国盘香纽的评价:“盘香纽一宗各斗尖新,系用五色缎条中隐铜丝,作种种花状蝶形诡谲款式,点缀在领口襟上,最为炫人眼目乱人心意。”木心所说盘香纽就是指盘花扣,本文根据不同题材把民国盘花扣实物分为几何形、花卉形和动物形,如表3所示。几何形有圆扣、双圆扣、菱形扣等,几何形盘花扣的出现说明百姓的服饰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用品。花卉形和动物形是以自然为题材的装饰,花卉形的灵感来源于各类花朵造型制作的花扣,动物形有蝴蝶扣、鱼扣、蜜蜂扣等,这些都表达了人类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憧憬。盘花扣凭借自身曲线形的艺术形态释放出浓郁的新艺术运动的意味。
表3盘花扣造型分类
Tab.3Classification of the patterns of flower-style-button-knots
盘花扣分类实物线描图实物线描图实物线描图几何形
花卉形
动物形
盘花扣之所以极具造型艺术表现力是因其手工制作技艺达到了极致,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2009年,“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被上海市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笔
脸部皮肤黑怎么美白者跟随焦义刚先生制作高级手工旗袍盘花扣,提炼出盘花扣塑形的三种技艺,分别是刮浆糊、内衬铜丝和嵌芯。刮浆糊:于制作盘扣布料的反面以45°正斜纱方向用刮刀取浆糊均匀刮一至两遍,待自然晒干,刮浆糊可以固定横纱和直纱的丝道方向,让造型制作更易定型,如图2(a)所示。内衬铜丝:扣条布的中间留一条缝隙用作放铜丝,把扣条布折叠烫平、左右两端用浆糊封住,放铜丝时用大头针把扣条布两端扎在桌上固定,用镊子把铜丝绕在两端大头针上,再黏浆糊沿铜丝这条中心线将扣条布对折,用熨斗烫平遂成内衬铜丝的扣襻条,如图2(b)所示。嵌芯:按盘花的每个孔洞搓出相应大小棉花团,用布料包裹、黏贴浆糊后依次塞入孔洞中,嵌芯技艺制作的盘花扣反面如图2(c)所示。这些技艺都是为塑“形”服务,从而达到塑型的美感。
(a)刮浆糊(b)内衬铜丝(c)嵌芯
图2盘花扣塑形技艺
Shaping craft of flower-style-button-knots
Fig.2
3.3材料艺术的其他盘扣
民国盘扣的纽头会出现非织造材料。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珍藏来自民间的方形木扣,在下柄中间
fruitjuice处有分合开关,其上各细节均施有纹样,使用时将下柄处并合插入扣襻后掰开,便可使其牢固。非织物材料纽头和盘扣本身是两个独立的部件,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钉入式,一种是活套式,钉入式是把纽头固定在盘扣上,活套式可随时装取。此方形木扣属于活套式,还可随需要用于不同服装上,既实用又具有装饰性[13],如图3(a)所示。纽头还常使用铜鎏金材料,以圆形居多并鑒刻装饰纹样,如图3(b)所示。宋蔼龄生前所穿提花旗袍上巧妙地使用了珠宝组合的纽头,她所穿的这身旗袍面料提花是由一条曲线和三个圆点组合而成的花卉图案,旗袍上三粒球形珠宝组合的盘扣纽头与花卉图案造型形成完美呼应。民国时期,服装制作者或设计者通常是穿着的女性本人,所以女性会根据服装面料图案和自身审美对盘扣的材料和造型进行设计,如图3 (c)所示。
Patterning art and popularity evolution of button 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阿糖胞苷英文(a)木质纽头(b)铜鑒金纽头(c)珠宝纽头
图3非织造材料纽头
Non-woven materials for button knots'head
Fig.3
4民国时期盘扣流行变迁路径
盘扣依托于服装而存在,服装则依托于人而存在。盘扣虽小,但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含义却很深厚。民国时期一字扣的渐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盘花扣的嬗变是受到西风东渐的浸染。探讨民国盘扣流行变迁,分析盘扣流行变迁影响因素,并从中管窥民国社会观念变化。
what you give away
4.1渐变:承扬传统的一字扣
从秦朝开始出现盘扣雏形到清朝一字扣被广泛使用,一字扣是鲜明的服饰文化的民族符号。民国时期一字扣继续被传承发扬,经历着在服装上排列方式的变化、材料的变化和功能性变化的渐变的流行变迁过程。
哥伦布日
民国时期一字扣在服装上的排列方式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产生节奏上的美感和形式感,分布节奏由一字扣之间的疏密关系产生。民国初年郑曼陀绘制《晚妆图》中女子穿着“元宝领”上衣的领口和大襟处的一字扣被安排了疏密变化,三三组合排列分布,这是对着装效果的真实摹写,如图4(a)所示[14]。民国时髦女子开始把盘扣纽头与所佩戴的首饰相《申报》称为沪上破天荒之表演,“破天荒”表明这是真正的第一次时装表演[15]。好莱坞福克斯影视Movietone利用此次机会拍摄了一部中国流行时尚预告片,影片请来唐绍仪之女唐宝玫作为模特,唐宝玫穿着一件旗袍出境并介绍了自己的服饰:“我佩戴的耳环子、铜纽子全是宝石镶的少打”从影片可以看到唐宝玫佩戴的是一字扣,纽头呈平面盘绕造型,属于西化造型,同时领口处也佩戴着醒目的宝石装饰,大襟、领口处的盘扣纽头与耳环上的宝石在淡色旗袍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宝石的华丽,如图4(b)所示。因拉链这种舶来品在民国时期被国人所熟知,所以盘扣产生了功能性的变化。拉链使服装穿脱方便,提高了服装制作效率,西式辅料开始取代盘扣在旗袍侧缝处的位置,让西方立体裁剪技术可以高效实现。民国旗袍会出现盘扣、拉链和揿扣相搭配的东西方多元门襟闭合方式,如图4(c)所示。一字扣在民国经历着渐变的过程,直到现今一字扣仍然是表现中国服装元素的重要符号。
以上案例说明,民国时期女性开始通过服饰表达自我个
搭配,从而产生材料的变化。例如,1926年在中国上海夏令配性。服饰是女性自我身份的象征,是女性借用外物来界定自客大戏院举行大规模游艺会时装表演是中国首次时装表演,己社会存在的方式,她
们通过服饰来参与社会运动。
(a)排列方式的变化(b)材料的变化(c)功能性的变化
图4民国时期一字扣的渐变
Gradual change of one-style-button-kno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Fig. 4
4.2嬗变:突然流行的盘花扣
盘花扣在民国时期突然流行,其流行原因为受到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潮流,其装饰动机是反对机械化生产的工业革命,倡导具备装饰性的艺术。艺术家们借用自然生物华丽的曲线来冲破整齐划一的桎梏,他们从东方作品中汲取灵感,把对东方艺术的向往灌注于作品中。所以,当新艺术运动反过来传入中国时,一方面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另一方面其装饰题材的影响相比形式更加显性。花朵、植物等涡卷特征的纹样与新艺术运动的弯曲线条存有明显的共性特征,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03:2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153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民国   花扣   盘扣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