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疯狂动物城》字幕翻译探究

更新时间:2023-05-18 17:51:49 阅读: 评论: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疯狂动物城》字幕翻译探究
张艺萌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北京100024
一、引言
在众多被引进国内的动画电影中,《疯狂动物城》以其紧密的情节,精彩的对白和显著的迪士尼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其翻译研究不多,且多从顺应论及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
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在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奈达曾给翻译下定义:翻译指的是把原语中的信息在译语中最真实地再现出来,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形式上的对等。(Nida,1969:12)在翻译中,不必过于关注原语信息和目标语信息的等同,而应更多的关注目标语接受者对于翻译产物所产生的读者反映是否与源语接受者对于原语信息产生的反应大体相同。(Nida,1993:159) 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基本点。
因此本文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拟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疯狂动物城》官方字幕译本,并
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分析在其翻译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翻译策略来实现“功能对等”。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步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字幕翻译及功能对等理论概述,第三部分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疯狂动物城》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最后一部分为结论。
二、字幕翻译及功能对等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并结合字幕翻译的定义及特点探究该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的适用性。
(一)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界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其翻译思想对我国的翻译界有着极大的影响。1964年,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区分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他提出:“形式对等”关注的是目的语文本信息应尽可能地与源语言中的不同成分相近。而‘动态对等’则是基于其‘等效原则’,即译文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读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大体一致。”(Munday,2001:41)
在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奈达明确给出了“动态对等”的定义:“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映基本一致” (Nida, 1969:76)。奈达认为,由于各种语言在形式上和
methodical
内容上都普遍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追求"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当内容与形式之间某些矛盾难以调和时,奈达主张, 形式应让位于内容, 译者应追求最切近的对等,即译文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原文。此外,还应使译文行文自然,不带翻译腔,用译文接受者最喜闻乐见的、符合接受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再现原语信息。(谭载喜,1999:21)。因此,他将“动态对等”的目标定义为:“追求的是和原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翻译。”(Nida,1969:12)
为了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同时也为了消除人们认为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误解,1986年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奈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四个基本要求:1) 传达信息;2) 传达原作的精神与风格;3) 语言顺畅自然, 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 读者反映类似。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当中,译文读者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
因而,纵观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 我们可以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核心总结为:译文措辞通顺自然, 内容达意传神, 读者反映相似。(谭载喜, 1999:234)
(二)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适用性
1.字幕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随着大量外国影视作品引进我国,字幕翻译也开始逐步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什么是字幕翻译,目前仍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有许多学者曾经给它下过定义,其中最完整和科学的定义了字幕翻译的是丹麦翻译学家亨里克·戈特利布。他认为字幕翻译就是“将视听产品的口头或书面源文本翻译成书面目标文本,并且被添加到屏幕底部的原始文本图像上”。(Gottlieb,1994:21)也就是说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是将影视作品中的原文本翻译成目的语文本放在屏幕底端,以此供观众理解作品的含义,体现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
(1)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观众在观看外国影视作品时对其理解可以分为两部分:对影视画面的理解以及对对白(字幕)的理解。这二者基本上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也就是说,字幕只有配合画面以及人物对白同时出现在观众面前才算有效,因此字幕翻译受时间的限制。同时,如果字幕翻译字数过多,占据影视屏幕太多的空间,会大大影响观众理解影像所传递的信息,从这个角度理解它也受空间的限制。因此字幕翻译必须简洁明了,用有限的字数来帮助观众最大程度上获取内容。另外,影视作品的音像画面往往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作品涌入中国市场,并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但由于语言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观众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字幕翻译来获取信息,因此,字
幕翻译理应受到翻译工作者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以影片《疯狂动物城》为例,结合字幕翻译特点,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入手分析其字幕翻译:首先对功能对等理论及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简单介绍, 并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其次以其官方译本为对象,对其字幕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功能对等理论对影视字幕翻译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影视字幕翻译要简洁、易懂,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与源语言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翻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字幕翻译;《疯狂动物城》
386
泉州培训网具有瞬时性,因而字幕也具有瞬时性,这就使得观众没有办法反复阅读理解字幕的内容,也对字幕翻译的简洁明快提出了要求。
(2)通俗性:
影视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 而且是群众性最广的艺术。其观众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所受教育水平各不相等, 所以在翻译字幕的时候要力求使得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都能有效获取影视中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要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对白不能过于典雅,晦涩。
(3)无注性:
文学作品中如有晦涩难懂之处,作者会采用注解的方式为读者进行解释说明,但在字幕翻译中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就给译者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当中外观众知识面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以及遇到一些双关语和文字游戏时,这就对译者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的适用性
字幕翻译为具有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之间架构起了交流的桥梁。在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为了再现源文本的信息以及文化元素而将其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观众的话,必然会造成译文不为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必须要结合目标语语言特点、语言习惯,利用各种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灵活翻译,以此使目标语观众最大限度地接受作品,使其能够获得与源语言观众相似的观影感受。只有两边观众获得了共鸣,才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是强调源语信息要以最自然的方式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目标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反应与原本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两者在上述观点上不谋而合,因此影视字幕翻译需要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疯狂动物城》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电影《疯狂动物城》简要介绍,第二部分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疯狂动物城》的字幕翻译采纳了哪些策略以此来实现与源语最接近最自然的翻译。
chigo
sofina(一)《疯狂动物城》简要介绍
《疯狂动物城》是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于2016年3月4日中国大陆同步北美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故事。在一个名叫“动物城”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所有的动物,无论是狮子大象或是兔子老鼠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因为在这里,只要努力,梦想都能被实现。兔子朱迪从小就梦想能成为动物城的警察,尽管身边的所有人都觉得兔子不可能当上警察,但她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到了全是大块头动物城警察局,成为了第一个兔子警官。为了证明自己,她决心侦破一桩神秘案件。追寻真相的路上,朱迪迫使在动物城里以坑蒙拐骗为生的狐狸尼克帮助自己,却发现这桩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意欲颠覆动物城的巨大阴谋,他们不得不联手合作,去尝试揭开隐藏在这巨大阴谋后的真相。该片一经上映,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巨大的反响。2016年12月,《疯狂动物城》被选为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
该片在中国大陆由中影集团译制并发行。相较于各字幕组自行翻译的译本,中影所提供的官方字幕译本无论是在对原文的忠实度,还是语言的流畅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疯狂动物城》的
官方译本是极为成功的。接下来我们将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该译本进行分析,系统地阐释该译本采用了哪些策略以此来实现功能上的对等的。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疯狂动物城》官方译本中的应用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将对《疯狂动物城》官方译本进行分析,系统阐述译者采纳了哪些策略进行翻译。从音译、增译、减译、意译、运用中国特色词汇等方面利用大量实例进行论述分析。grayvee
(1)音译
一般来说,在处理外来词汇时,语音对等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其发音方式以及规则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语音对等可以被理解为“语音相似”,即译者在最大程度上使源语言和目的语片段听起来相仿。谭载喜在《新编奈达论翻译》一书中将这种处理语言片段的方式成为“译音”。他说:“翻译中处理外来词的语音结构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译音,特别是音译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谭载喜,1999:217)
在《疯狂动物城》官方译本中,音译被最多地使用在人名、拟声词以及一些语气词的翻译当中。
比如,在电影人物姓名的翻译中,译者直接把Judy Hopps 译为朱迪·霍普斯,Nick Wild译为“尼克·王尔德”,Travis 译为“小催巴”,Gideon Grey译为吉丁·格雷恩。
在语气词的翻译中,译者也大量使用了音译的手法,比如说在“Or, uh, heck, you know, you want ”中,译者将“heck”译为“哦”,通过前方“uh”的语气铺垫,“heck”在语气上的转折就变得尤为明显。将“heck”译为“哦”不仅在语气上符合源文本和语境,而且能让观众体会到兔爸爸在一番思索后想要迫切说服朱迪的心情。
在拟声词的翻译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为下例。
-“Baa! Baa! What are you gonna do? Cry?”
-“咩咩……你想干什么?哭吗?”
在该例中,译者将小吉丁学羊叫的“Baa Baa”译为“咩咩”,十分符合中国观众对羊的叫声的理解,同时也能体现出小狐狸吉丁在恃强凌弱时的丑恶嘴脸。
在《疯狂动物城》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运用音译达到功能对等的例子,在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在地名、人名、语气词、拟声词以及专有名词的翻译过程中经常用到音译,再现原影片场景和人物性格,达到目标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对影片反应基本一致的效果。
(2)增译
在翻译过程中,增译是达到功能对等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采用该方法,译者对原有语言形式进行增补从而实现目的语的结构完整以及意思表达明确。例如:
a.在主题曲《Try everything》的歌词翻译当中,译者将“I’ll keep on making tho new mistakes”译为“我要犯错永远不停下脚步”。如果译者直接将该句歌词译为“我要不断犯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观众的困惑:“犯错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要不断犯错?”而通过“永远不停下脚步”的增补,观众就会豁然
nylon66在线英语补习387defend
decentralize开朗:朱迪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怕犯错,她永远不会因为犯错而停下前行的脚步。
b.朱迪在她的演讲中说了这样一句话:“A good cop is suppod to rve and protect”.如果将该句直接译为“好的警察就应该服务和保护”,观众会明显感到语义的不完整:为谁服务?保护谁?。因此译者在这里进行了语义填补:“好的警察就应该服务于民、保卫家园”。这样,整句话的语义就豁然开朗了。
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增补,语义可以被更完整更明晰地传达给目的语观众,从而使其获得与源语观众相似的对影片的理解。
(三)减译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其语言要尽量做到简洁有力,通俗易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在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的基础上省略掉某些语言片段的翻译是非常必要的。减译应遵守一定的规则,其前提为进行删减后不影响目标语观众和源语言观众产生相似的反应,删减的片段也应当不影响语句意义及其效果的完整性。例如:
a.在制止小吉丁欺负小伙伴时,朱迪这样说:“Hey! You heard her. Cut it out.”在对本句进行翻译时,译者省略掉了“you heard her”(你听到她说的了吗)这句话,而直接将本句译为 “嘿!不许你这样快住手!”以此避免了语义上的累赘并且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b.在参加集训时,教官对学员进行了训话:“Listen up, cadets……”在对此句进行翻译时,译者将“cadet”一词省略。因为结合语境,观众已知道训话是面向警校学生的。所以译者直接将此句译为“你们听好了……”以避免语义重复和过剩,达到了翻译的简洁有力。
(四) 意译
如果死板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就会显得生涩难懂, 甚至会误导观众,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意译, 即在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基础上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非字对字翻译。例如:
a.在父母送别朱迪的时候,朱迪是这样说的:“ I' ve been working for this my whole life.” 在这
里朱迪将自己的父母称为“Guys”,如果按照直译的方式即为“伙计们”。这在中国观众看来既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也不符合长幼尊卑的传统观念。所以这里译者结合语境将该词译为“爸妈”,非常符合儿女在说服父母时的口吻,完美地再现了原文中的氛围。
b.小吉丁在欺负朱迪的小伙伴时说:“or I'm gonna   meek little sheep butt. ”在这里,如果译者采用直译的方式,译文会是:否则我就要踢你温顺的小羊屁股!”不仅在语气上不符合吉丁这个恶霸的凶狠形象,而且表达非常奇怪。所以这里译者以符合中国观众口语表达习惯的方式将此句译为:“否则我把你的羊屁股踢烂!”
c.朱迪在追缉黄鼠狼时,在场的警官通过对讲机说:“This is……we got a 10-31”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有一个10-31”。但是通过语境我们可以了解到,警察们正在执勤,每一位警察负责一片区域,所以这里的“10-31”应该是被划分的区域编号,因此这句话应译为“10-31区有情况”,这是典型的行业术语引起的意译的范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意译的策略,原文中的信息在没有丢失的基础上以极其自然的方式完成了传递,由此有效地实现了功能上的对等。
(五)运用中国特色词汇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要考虑目的语自身的语言特点,最大程度上挖掘目的语的语言潜力。(谭载喜,1999:27)因此,在字幕翻译当中,译者应尽量使用目的语观众熟悉且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以此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与电影的交际作用的最大化,达到交际平衡。这在英汉字幕翻译中主要可以体现在对四字格以及习语俗语的使用上。
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外国影视作品日渐成为中国观众文化餐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观众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原文台词,因此字幕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于 2016 年3月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 9.2 分。因此本文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以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由中影集团翻译的该片的官方字幕译本,并借助多个实例具体地论证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如增译、减译、意译、运用中国特色词语翻译等以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通过对《疯狂动物城》字幕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字幕翻译工作上具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意义,即:影视字幕翻译要以受众观众为中心,内容上忠实可靠,形式上简洁明了。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而是要使影视译文最大程度上接近原文的同时使译文行文自然,不带翻译腔,用译文接受者最喜闻乐见的、符合接受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再现源语信息,使译文影片观众与原文影片观众达到基本一致的观影感受。
参考文献:
[1] Gottlieb, H. 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2]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语感
[3] Nida, Eugen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E.J.Brill,1969.
[4]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5]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5] 石江泽.功能对等视角下《珍珠港》字幕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14.
[6]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2000(1):61-65.
[7] 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13(4).38-40.
作者简介:
张艺萌(1997—),女,汉族,籍贯:河南南阳,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388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7:5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135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字幕   观众   功能   理论   进行   译者   语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